三疣梭子蟹单体筐立体养殖技术研究_第1页
三疣梭子蟹单体筐立体养殖技术研究_第2页
三疣梭子蟹单体筐立体养殖技术研究_第3页
三疣梭子蟹单体筐立体养殖技术研究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三疣梭子蟹单体筐立体养殖技术研究 摘要 传统三疣梭子蟹的土塘养殖由于养殖环境受诸多情况影响,养殖成活率低。该文研究采用单个体筐养设施进行三疣梭子蟹高产立体养殖技术。结果表明:使用新技术后,单体筐养成活率达到71.95%,单体筐养殖、立体养殖平均产量达到3 325.2、4 502.7 kg/hm2,单位面积产量大幅度提高。 关键词 三疣梭子蟹;单个体筐养殖;立体养殖;效益 中图分类号 s986.2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6-0264-01 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是我国重要的水产经济动物,在我国南北沿海皆有分布。三疣梭

2、子蟹深受消费者喜爱,市场供不应求。三疣梭子蟹的人工养殖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目前的养殖方式有混养1-2、围网养殖3、围塘养殖4等。这些养殖方式在促进我国三疣梭子蟹养殖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存在如水质调控困难、个体之间残杀严重5、养殖成活率低、养殖产量较低、效益较低等问题,不能满足未来梭子蟹养殖产业发展需要。针对传统养殖中存在的问题,笔者研究在小型化池塘中进行三疣梭子蟹单个体立体养殖技术,对三疣梭子蟹的设施化高效养殖进行探索。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施 1.1.1 小型化土池。试验在浙江省象山县东盛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小型化土池进行。养殖池四周为砖砌而成,规格为30 m20 m1.2 m,池底

3、铺砂20 cm,并设底充氧装置,底充氧装置的设置参照施祥元等6的方法进行。 1.1.2 养殖筐设置。养殖筐为32 cm32 cm28 cm的塑料筐,筐底部放置25 cm15 cm10 cm砂盒1个,放养梭子蟹1只。 1.2 试验方法 1.2.1 梭子蟹大规格苗种培育。2011年5月10日购买抱卵种蟹放于小型化土池中进行苗种繁育和大规格苗种培育,每池放养种蟹20只,5月17日晚放散。为防止相互残杀,投放防残网(1.2 m2.0 m)若干片,大部分梭子蟹附于防残网。开始阶段每天投喂丰年虫幼体35次及豆浆、桡足类等;中后期投喂鱼糜、丰年虫成体、切碎的野杂鱼等。仔蟹期以后开始换水,2天1次,每次换水1

4、/3左右。水温为2224 ,盐度24左右1-2。 1.2.2 梭子蟹筐养放养规格及养成。三疣梭子蟹大规格苗种培育至6龄(4 g以上)后,从原塘中采用钩钓方法,将大规格蟹转入养殖筐进行单个体养殖,池塘底部散养苗种为原塘自繁苗种。每池设置1 000个筐,共放养2 000只梭子蟹,放养梭子蟹规格为6.25 g/只。 1.2.3 日常投喂及管理。饵料为新鲜的野杂鱼,每日17:0018:00投喂,投喂量一般为体重的5%10%,视摄食情况增减投饵量。次日6:008:00清除残饵以保证水质清新;筐内水位3035 cm,每日用砂滤水进行换水,换水量为20%50%。养殖水温为(22.95.8) ,盐度为25.2

5、1.8。 2 结果与分析 2.1 养殖试验结果 三疣梭子蟹大规格苗种培育至2011年7月12日结束,大小较均匀,集中在67龄。养殖试验到2011年12月29日结束,共测定单体筐蟹1 439只,平均体重277.3 g/只,成活率71.95%,产量3 325.2 kg/hm2;池塘底部散养平均产量为1 177.5 kg/hm2。单体筐立体养殖总产量4 502.7 kg/hm2。 2.2 三疣梭子蟹活动规律 三疣梭子蟹个体较小时活动比较频繁,随着个体生长,白天在砂子表面活动的时间逐渐减少,6:007:00开始外出活动,主要是摄食,23 h后潜入砂中。 2.3 三疣梭子蟹蜕壳规律 蜕壳间隔时间随着生长

6、发育逐渐增加,第16期间隔时间为810 d,第79期为15 d左右;第1013期为2040 d,第14期以上为4160 d。雌蟹最后一次蜕壳为生殖蜕壳,此时软壳雌蟹和硬壳雄蟹进行交配。梭子蟹蜕壳前基本处于安静状态,藏匿于沙中,不摄食不活动,蜕壳后12 d由于处于软壳状态而不摄食。蜕壳期间要求安静的水环境和较高的溶氧,其蜕壳过程大部分集中于夜间。梭子蟹经过阶段性的生长,每次蜕壳后,其壳长、壳宽、壳高及体重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壳长、壳宽会增加1/41/3,壳高增加1/5左右,而体重增加1/21。 3 结论与讨论 目前三疣梭子蟹的人工养殖主要以土池养殖为主,其中养殖产量较高的围网养殖产量仅为1

7、125 kg/hm23。该研究采用单个体筐立体养殖技术进行三疣梭子蟹设施化养殖,大幅度提高了养殖成活率和单位面积养殖产量,单体筐养成活率达到71.95%,单体筐养殖产量和立体养殖产量分别达到3 325.2、4 502.7 kg/hm2,成活率和产量都明显高于传统的土塘养殖和混合养殖。 养殖用水经过砂滤池处理,保证了水质清新,有利于三疣梭子蟹的生长,便于观察梭子蟹的活动。采用定时投喂,定期清除残饵,定期换水的管理措施,水体中微生物数量少,减少了病害的发生。采用底充氧进行增氧,整个养殖过程溶氧维持在5 mg/l以上,使水体成富氧状态,能迅速有效地分解水中的有害物;同时底充氧促使池塘水体上下翻腾避免

8、了盐跃层和氧跃层,维持良好的水环境,促进梭子蟹的生长和发育6。采用单个体筐养,个体之间不接触,避免了个(下转第267页) (上接第264页) 体间互相残杀,使成活率大幅提高;在养殖筐中放置干净砂盒,利于三疣梭子蟹隐蔽。采用梭子蟹单体筐立体养殖方式,是一种生态高效养殖模式,该模式不需要搭建大棚,投资低,产量高,可以进行多品种养殖,推广前景较好3-6。 4 参考文献 1 王永东.三疣梭子蟹秋季乳化病防治措施j.科学养鱼,2012(1):60. 2 陈金山.海水混养技术之一三疣梭子蟹、日本对虾、花蛤混养技术j.中国水产,2008(12):52-53. 3 周锡瑞.低潮位围网养殖梭子蟹技术j.科学养鱼,2010(5):23-24. 4 徐君卓,许文军,孙忠,等.梭子蟹围塘养殖新模式j.现代渔业信息,20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