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S-DYNA动力分析指南-------目-录(完整版)_第1页
LS-DYNA动力分析指南-------目-录(完整版)_第2页
LS-DYNA动力分析指南-------目-录(完整版)_第3页
LS-DYNA动力分析指南-------目-录(完整版)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录第一章LS-DYNA 简介 11.1 LS-DYNA 发展概况 11.2 分析能力 11.3 材料模型 21.4 单元库 21.5 接触分析功能 21.6 初始条件、载荷和约束 21.7 ALE 和 Euler 算法 31.8 不可压缩流场分析 31.9 隐式求解 41.10 热分析 41.11 LS-DYNA 应用领域 41.12 LS-DYNA 软硬件要求 6第二章显式时间积分 7第三章基本概念 123.1 关键字文件 123.2 PART 概念 133.3 SET 关键字的作用 143.4 接触问题 153.4.1 主( master)与从(slave)的概念153.4.2 段( S

2、egment)的概念153.4.3 接触算法 153.4.4 接触的分类 173.4.5 单向与双向接触的区别 173.4.6自动接触与非自动接触的区别 183.4.7壳厚度与接触厚度的区别 183.4.8接触搜索方式 193.4.9 滑动界面能( sliding interface energy ) 223.4.10初始渗透 243.4.11 接触阻尼 243.4.12接触的定义 253.5 LS-DYNA的时间步控制 253.6 沙漏问题273.7 刚 体283.8 材料的定义 293.8.1 工程应力应变、真实应力应变和有效应力应变曲线区别 303.8.2 弹塑性材料的几种常用本构模型(

3、各向同性) 313.8.3 应变率的影响 333.8.4 判断材料失效的准则 35第四章 LS-DYNA 文件系统及前后处理器 374.1 LS-DYNA 的文件系统 374.2 LS-DYNA 通用前后处理器 404.2.1 FEMB 前后处理器 404.2.2 LS-PREPOST (LS-POST)前后处理器 414.2.3 ANSYS 前后处理器 414.2.4 HYPERMESH 前后处理器 43第五章 单元 445.1 概述 445.2 单元类型选择和特性说明 445.2.1 质量单元和惯性单元 445.2.2梁单元445.2.3 薄壳单元 465.2.4 厚壳单元 485.2.5

4、体单元485.2.6弹簧阻尼单元 505.2.7SPH 单元 515.2.8 安全带单元 52第六章 加载、约束和边界条件 586.1 加载 586.2 约束 626.3 边界条件 70第七章 LS-DYNA 分析的一般步骤 757.1 FEMB 前处理 757.1.1 建立有限元网格模型(划分网格) 757.1.2 定义相应的材料 797.1.3 定义单元的属性 817.1.4 定义接触 837.1.5 定义边界条件 847.1.6 定义求解时间和输出文件 857.2 ANSYS 前处理 877.2.1 定义相应的材料 897.2.2 定义单元的属性(壳单元厚度、公式等) 927.2.3 建

5、立有限元网格模型(划分网格) 967.2.4 定义接触 977.2.5 定义边界条件 997.2.6 定义求解时间和输出文件 1007.3 关键字解释 1057.3.1 建立有限元网格模型(划分网格) 1057.3.2 定义相应的材料 1067.3.3 定义单元的属性 1077.3.4 定义接触 1077.3.5 定义边界条件 1087.3.6 定义求解时间和输出文件 1097.4 递交关键字文件进行计算 1107.5 关键字文件 112第八章 重启动 1208.1 简单重启动 1208.2 小型重启动 1228.3 完全重启动 124第九章 LS-PREPOST 应用介绍 1259.1 键盘

6、和鼠标的操作 1269.1.1 动态操作 1269.1.2 各种选择 1269.2 下拉菜单的操作 1269.3 动画控制界面的操作 1289.4 热键按钮操作 1299.5 命令解释和执行界面 1299.6 主菜单操作 1309.6.1 第一页后处理功能 1309.6.2 第二页:前处理和后处理功能 1359.6.3 第三页:关键字编辑界面 1369.6.4 第四页:前处理界面 1379.6.5 第五、六页:空白页,用于添加新的功能 140966 第七页:包含 Mesh、SphGen 及 Paving 功能1409.6.7第 D 页:显示当前关键字文件中的所有定义 1409.7 小结 141

7、第十章 汽车碰撞仿真分析 14210.1 汽车碰撞仿真的历史 1421 0.2建立汽车碰撞模型的规范 14310.2.1 网格的划分 14310.2.2接触处理 14310.2.3联接、约束处理 14310.2.4 单元公式的处理 14310.2.5 材料的处理 14410.3 汽车碰撞分析向导 14410.3.1 单元技术 14410.3.2 材料模型 14410.3.3联接关系 14410.3.4 刚体材料 14510.3.5接触定义 145第十一章 流固耦合分析 14911.1Lagrangian、 Eulerisn 和 ALE 算法14911.2 流固耦合分析所涉及到的关键字 1511

8、1.2.1 多物质单元的概念 15111.2.2 多物质材料 ALE 网格的平动、旋转和扩张 15311.2.3 流固耦合定义 15611.2.4ALE 算法选项控制 15811.2.5 流体材料定义 15911.3 流固耦合分析后处理问题 16211.4 流固耦合分析示例 164第十二章 电子家电产品跌落分析 16912.1 为什么要进行跌落仿真分析 16912.2 跌落实验和仿真所关心的设计问题 16912.3跌落仿真分析在设计流程中的应用 17012.4 LS-DYNA 进行跌落仿真分析的一般步骤 17012.4.1 前处理 17012.4.2递交求解 17612.4.3后处理 1771

9、2.5 某型扫描仪的跌落分析示例 18012.5.1 几何模型的建立 18012.5.2 载荷、初始条件 18012.5.3 单位系统 18012.5.4 有限元网格划分 18112.5.5 有限元模型规模 18112.5.6 定义联接和接触 18112.5.7 材料模式和参数 18112.5.8 计算方案 18112.5.9 方案一计算结果及分析 18312.5.10 方案二计算结果及分析 18712.5.11 结论和建议 190第十三章 热分析和热固耦合分析 23113.1 LS-DYNA 求解热问题所涉及到的关键字 23113.2进行热分析和热固耦合分析的步骤 23113.2.1 LS-

10、DYNA 激活热分析的关键字 23113.2.2 定义材料热性参数 23113.2.3 定义热边界条件 23313.2.4 定义热初始条件 23313.3.5 定义热生成率 23313.2.6 定义热接触 23313.2.7 控制热求解器相关参数 23413.3 轴对称热挤压问题示例 235第十四章 冲压成型分析 24414.1 前言 24414.2 冲压成型相关参数的设置 24414.2.1 载荷的确定 24414.2.2 壳单元公式的选择 24614.2.3 材料模式的选择 24614.2.4 接触的选择 24814.2.5 模具的运动控制 24914.2.6 压边的加载 24914.2.

11、7自适应网格划分 25014.2.8拉延筋 25014.2.9输出控制 25114.3 多工序冲压成型分析 2521 4.4切边分析 25214.5 隐式回弹分析 25414.5.1 什么是回弹 25414.5.2 回弹计算方法 25414.5.3 网格粗化 25514.5.4粗化后的网格进行回弹分析 25614.5.5 回弹分析中常见问题解答 26214.6 冲压成型零部件应用于碰撞分析中 26314.7 冲压成型分析常见问题及解答 2651 4.8冲压成型分析举例 27014.8.1 问题描述 27014.8.2 大型板料的初始变形问题 27014.8.3 计算结果与分析 27114.8.

12、4 说明 27314.8.5 相应关键字文件 273第十五章 用户自定义材料 29015.1 用户自定义材料需要的三个文件 29015.2 自定义多线性弹塑性等向硬化材料(仅对体单元) 29115.2.1 进入子程序前已知量 29115.2.2 返回主程序需要求出的量 29215.2.3 附本例中的用户子程序 294第十六章 爆炸分析 29816.1 LS-DYNA 爆炸分析的方法 29816.1.1 Lagrange 方法 29816.1.2 多物质流固耦合方法 29816.2 爆炸分析所涉及到的关键字 29816.3 爆炸分析示例 30116.3.1 土壤中炸坑分析(Lagrange方法)

13、30116.3.2 多物质流固耦合方法 307第十七章 LS-DYNA 的隐式求解 31517.1 显式与隐式的区别 31517.1.1LS-DYNA 显式求解 31517.1.2LS-DYNA 隐式求解 31517.2 LS-DYNA 中隐式分析的激活及相关关键字 31517.3 LS-DYNA 隐式单元公式 31817.3.1 隐式壳单元公式 31817.3.2 隐式体单元公式 31917.3.3 隐式梁单元公式 32017.3.4 隐式平面应变单元: 13号单元公式 32017.3.5 隐式轴对称单元: 15 号单元公式 32017.4 LS-DYNA 隐式求解材料 32017.5 LS-DYNA 隐式接触界面 32117.6 隐式求解非线性收敛问题 32117.1.1LS-DYNA 显式求解 31517.1.2LS-DYNA 隐式求解 31517.2 LS-DYNA 中隐式分析的激活及相关关键字 31517.3 LS-DYNA 隐式单元公式 31817.3.1 隐式壳单元公式 31817.3.2 隐式体单元公式 31917.3.3 隐式梁单元公式 32017.3.4 隐式平面应变单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