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古诗教学新实践_第1页
小学生古诗教学新实践_第2页
小学生古诗教学新实践_第3页
小学生古诗教学新实践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学生古诗教学新实践 【摘要】笔者立足于教学第一线,总结了在小学生古诗教学中实践的三种途径:一、整合资源,比较学习;二、开拓内容,激发兴趣;三、品读领悟,易文再现。并逐一说明了具体方法。 【关键词】比较学习;激发兴趣;易文再现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向小学生推荐了七十五篇古诗。篇篇俱是饱含精神文化的瑰丽奇葩。融入其中,不仅可以开发智力,还能陶冶情操,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想象能力。不过,由于这些诗歌距今年代久远,在文法语言上与现代文有很大不同,诗中所描绘的历史风貌、人物风情与现代相比,深入领会起来也很有难度。因此,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古诗确实是不容易的事。

2、在笔者的教学实践中曾尝试采取了以下三种途径来引领小学生走入古诗的世界。 一、整合资源,比较学习 1.以诗人流派的风格特色为依据整合古诗。如教学边塞诗人王昌龄出塞的同时,向学生推介王翰的凉州词;学习田园派孟浩然的春晓时,同时为学生展示王维的九月九忆山东兄弟。帮助学生了解同种流派中,古诗的相同特点和细微差别,有益于学生快速理解诗意,把握内涵。 2.以同种主题的作品为依据整合古诗。在小学阶段学习的古诗中,有不少古诗虽然作者不同、背景不同,但表达的情感主题却是相同或相近的。例如:李白的赠汪伦,写汪伦用歌声送友人,李白则借夸张潭水深度来抒发友人对自己的感情之深。而同为围绕“送别”这一主题,王维所做送元二

3、使安西主要采用以酒送友的方式,假朝雨、青柳、美酒为依托表达对友人离去的伤感之情。在教学时就围绕主题,串联此类古诗,帮助学生梳理不同的离情别绪,很好地把握古诗的中心抒发点。 3.以共同题材为依据整合古诗,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带动同题材不同主题的古诗学习,比如,教学王之涣登鹳雀楼后,就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提出自学要求:这首诗又给我们勾画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呢?希望你运用上一首诗学到的办法,自己来学懂这首诗。学生在比较中很容易就发现这两首诗同为观景之作,绘景之语同样精妙,可作者思绪却截然不同,一是从观景的角度变化引发视野巨变,并由此延展到思想领域中的认知规律;而另一作者则由眼前的壮观美

4、景展开丰富而奇幻的联想。帮助学生在理解诗意后,也能明了作者借诗句表达思绪的不同特点。 总之,在比较阅读中不仅拓展了学生的视野,而且让学生学会了比较,更加深入地感悟作品的人文内涵,起到了一举多得的作用。 二、开拓内容,激发兴趣 由于长久地只停留于背诵阶段,许多孩子对古诗渐渐失去兴趣。其实,只是我们没有将读诗、学诗和用诗这样一个美好的过程融入我们的生活。这就需要教师多引导他们去发现、去不断尝试。 1.感受古诗的色彩。“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诗句中充斥着大量的色彩词汇。其实,像这样表示颜色的词语,在诗句中使用时,一般用来修饰意象,从汉乐府诗歌到唐代大家的代

5、表名句,从婉约诗派的清丽佳句到豪放诗人的激情壮语,篇篇俱是饱含精神文化的瑰丽奇葩。在教学这样的古诗时,可以单独把这些表示颜色的词语去掉,或让学生做填空补充游戏,或让学生尝试置换游戏。 2.探寻古诗中的数字。古诗中数字的出现让古诗在时空感、形象描绘上别有一番滋味。“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数字串出了一幅乡间美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数字支撑起了作者的奇特想象,不由得让人产生了真实感、具体感。“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千里之路一日往返,舟快、心急,作者轻松愉悦的心情尽显笔端。诗是作者感性认知的文字再现,数字以其客观性、具体性丰盈了古诗。数字在古诗中有时是实指,有时是虚指

6、,有时是对比,担负作用各不相同。让学生探寻古诗中的数字,理解数字在诗中所起的作用,往往能激发小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3.探究古诗中的知识古诗是古人或看眼前事物,或源于某种情境有感而发的,涉及事物的方方面面。如“葡萄美酒夜光杯”中,什么是夜光杯?“日照香炉生紫烟”,为何产生紫色的烟雾?“春江水暖鸭先知”,为什么鸭子能先知道呢?“横看成岭侧成峰”基于什么原理?“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三万里河东入海,为什么都向东流呢?这些诗句中蕴藏的知识涉及地理、物理等多种学科,教学中不妨借探究原理为切入口,以此为线索展开学习,让偏好爱问为什么的小学生投入诗句之中进行琢磨。 古诗虽年代久远,却意蕴丰富。教师剥茧

7、抽丝,只要从中抽出小学生感兴趣的部分加以引导,必会调动小学生学习古诗的盎然兴趣。 三、品读领悟,易文再现 古诗词是生命的歌唱,是美丽的化身,是永远值得后人咀嚼、消化、回味的精神食粮。 1.让学生在反复吟诵中感受作者的心情。诗是语言的艺术,好的诗词都具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特点。教学中就必须抓住“诗眼”和关键词句,细细品味文本的节奏和肌理。宜采用多种途径引导学生投入感情朗读,如教学陆游示儿时,以“空、同、定、祭”等字词为抓手,指导学生反复找寻停顿和重音所在。同时利用课件介绍当时的时代背景,让学生感悟到在明知死后万事空的情况下仍急切盼望胜利的捷报佳音,作者浓烈的爱国情怀令人感慨。还可以引领小学生进行朗读合作,读出层次,让学生发挥想象、联想,直指作者的心灵,进而唤醒学生的心灵。 2.寻找共鸣点,白话现诗意。让学生在品读、解析古诗时,将精练的古诗句用现代流畅的语言,加以丰富的联想,以多变的形式,创造出一篇篇优美的文章是教学古诗的有效方法之一。古诗的再编创需学生深入领会古诗的思想内容,让小学生站在作者的角度去思考,去体验作者的心理感受,结合自己的语言习惯来创作。如教学游子吟一诗时,帮助学生理解作者认为孩子的孝敬之情与慈母的爱子之情是很难与之相等后,引领学生思考:自己母亲的爱意又流露于何处?用自己的语言写出对母爱的看法。这样做会整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