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感的训练 语感是由感受语言文字而引起复杂的心理活动和认识活动的过程,是通过对语言材料的感知所形成的对语言材料特有的、近乎直觉的敏锐感受能力。敏锐的语感是学生学好语文的重要条件,它能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叶圣陶先生说:“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语感的训练。”吕叔湘先生也曾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因而,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语感的训练和培养。下面笔者就语文教学中如何训练学生的语感,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最有效的途径 朗读是训练语感的着力点。心理学研究表明朗读能发展儿童思维,培养儿童语感。因为许多语言具有抽象性,往往只能意会不能言传
2、,只能凭语感去“破译”才能感知和理解。可见朗读对培养学生的语感有独特作用,学生的语感越强,对课文的理解就越深。 第一,听录音。我们收听的录音,都是播音专家录制的,属于高品位的朗读艺术。听他们的朗读,可使学生陶冶情操,领悟文章的内在蕴意,能引发学生的联想、想象,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感。如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时,可让学生听录音,把学生带到庄严、肃穆的送别场面,感受人们失去总理后无比悲痛的心情,从而激发了学生对总理无比崇敬的真情实感。 第二,教师的示范性朗读。虽然现在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已广泛运用,但教师的示范性朗读必不可少。因为,教师范读时的表情、语气、语调、体态都能作为一种信息传递给学生,学生听得见
3、、看得着、贴得近,便于模仿和学习。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的范读可起到“榜样”作用,它明显优于放录音。教师朗读得好,可以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使他们的情感随文而变,能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如教学美丽的小路一文时,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用面部表情、动作、语气来启发学生,使学生感受到小兔、小鹿、小鸭看到小路发生变化而产生的态度变化。教师范读后,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这样学生就能从作品的字里行间悟出“味”来,并领悟到陈述句、感叹句、疑问句的不同语气。 第三,学生自读。学生只有对朗读有兴趣,掌握了一定的朗读技巧,真正读进去,才能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为此,在课堂实践中,我认为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抓重点句段训
4、练语感。文章的中心句、重点段落贯穿全文,最能体现文章的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挑山工一文,挑山工说的那几句朴素的话,蕴含着意味深长的哲理,只有让学生反复读,细细体味,才能悟到脚踏实地做人的道理。(2)抓难点问题训练语感。文章中难以理解的问题也应引导学生多读。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中的最后一句“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这句话中有两个“幸福”,它们的意思不同,学生较难理解,必须联系上文细读,感受作者写这篇文章的弦外之音: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穷苦人民的命运是悲惨的,对于他们来说,死倒是一种解脱,一种幸福。(3)抓精彩片段练语感。课文中有一些写得很美丽的片段,这些片段的内容
5、生动、语言形象、引人入胜,是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概括,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感情。如鸟的天堂一文中对“大榕树”的描写及“群鸟纷飞”的场景描写。通过对这些精彩片段的精读、揣摩、品味,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二、比较是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方法 “有比较,才有鉴别。”通过比较,揣摩词句,引导学生领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增强学生对语言运用准确性的感受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要抓住那些对表现文章中心,表达作者情感具有重要作用的词语,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反复琢磨,体会作者用词的匠心,训练学生的语感。 第一,换词比较。为了使学生了解选词炼字的重要性,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可采取改近义词的方法
6、,让学生进行比较。如在教草原中的“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 彩虹向我们飞来”这一句中的“飞”字时,可以启发学生思考:这里的“飞”字可以换成哪些词?而后引导学生将“飞”与这些词比较,思考哪个词更好,为什么?通过反复比较、琢磨,就可以体会到一个“飞”字传神地反映出了牧民迎宾时的急切心情,令读者也不禁被牧民的热情好客打动。 第二,删减比较。在不影响语句通顺的情况下,删减一些准确、传神的词语让学生在比较中去探索课文的内蕴。如圆明园的毁灭中“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如果将“当时”一词去掉,句意就变为“圆明园现在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这显然与
7、前句语意矛盾,不符合客观事实,所以,“当时”这一限制语必不可少,有了它句意表达才严密。 第三,练习比较。例如,在学习草原一文的“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一句中的“飞”字时,可以引导学生找出本段中描写汽车行驶的四个句子,联系起来比较一下,这几个句子有没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前三个描写汽车行驶的句子用“走”,而这一句又用“飞”呢?一比较,学生顿时恍然大悟:牧民的热情好客深深地感染着作者,他们的心在飞,情感在飞,急切盼望着能早点到蒙古包与主人见面。 三、适当的想象能促进学生培养语感 语文不同于雕塑,不同于刺绣,不同于盆景。语文的课文是用语言文字来塑造艺术形象的,用手摸不到的,它是要我们凭借语
8、言文字的描写,通过想象,在脑海里浮现出课文中所描写的艺术形象来。在阅读教学中,要善于运用形象思维,启发学生想象,唤起学生的“内心视像”,让学生获得语感并逐渐形成敏锐的语感。 第一,在朗读中想象。在教学适合感情朗读的课文时,可让学生在朗读中想象,入情入境。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在指导学生朗读“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看到不同的幻境”这一部分时,可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小女孩当时的可怜情景及五个幻境画面。这样学生就容易产生情感共鸣,达到训练语感的效果。 第二,在理解中想象。结合理解课文,展开想象,借助想象,使学生悟出文章的真谛。如教学慈仁寺的荷花池 时,在理解前两句诗的意思后,让学生用自己的彩笔画出池中荷花和星星的倒影,引导学生想象:夜里的池面平静如镜,撒满闪烁的星星,其间镶嵌着一朵朵轻轻摇曳的荷花。教后两句时启发想象,看到那么美妙的景色,你想到什么?让学生在图画中添上飞来飞去的萤火虫。通过以上训练,使学生对诗中美丽的画面有深刻的感受,训练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层住房施工安全协议书4篇
- 外聘专家聘用合同范本
- 私人木工施工合同范本
- 房地产配套工程施工合作合同6篇
- 苏州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皮肌炎的试题及答案
- 焊工考证题库及答案
- 2025年陕西省建设系统事业单位人员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小学试卷试题及答案
- 按摩师考试题及答案
- DB61T 5113-2024 建筑施工全钢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
- 施工安全教育内容
- 2025年化学检验工职业技能竞赛参考试题库(浓缩500题)
- 小学生育儿心得课件
- 电信人工智能学习考试题(附答案)
- 肝门部胆管癌诊断和治疗指南(2025版)解读课件
- 急诊危重症患者转运专家共识解读课件
- 《发芽小麦粉气流分级产品及其面筋蛋白品质的研究》
- 《手术室感染与预防》课件
- 医院美容科管理规章制度(3篇)
- 皮肤镜课件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