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批评语言学在新闻语篇分析中的作用_第1页
小议批评语言学在新闻语篇分析中的作用_第2页
小议批评语言学在新闻语篇分析中的作用_第3页
小议批评语言学在新闻语篇分析中的作用_第4页
小议批评语言学在新闻语篇分析中的作用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议批评语言学在新闻语篇分析中的作用 摘 要:批评语言学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作为主要分析工具,对话语及其社会背景进行分析。本文探讨了批评语言学对新闻话语的研究方式,强调了新闻语篇中隐藏着权利和意识形态等社会因素。 1、新闻话语分析 传统的新闻分析关注新闻内容本身,如定量研究和结构分析(van dijk,2000)。自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后期,新闻话语分析朝着更为系统的语义学、句法学和文体学方向发展。最新的话语分析理论为传统的方式增加了语言的社会性和社会作用的视角,将语言学与社会观点结合起来从而让话语分析变得实用。这样的实用性作用于反映真实世界、体现社会和意识形态的新闻报道中,为批评语言学对揭示新闻背后

2、的意识形态奠定了基础。 george orwell 通过研究标题后首次指出政治言语将对受众产生潜移默化的政治观念引导(wilson,2001),此后,人们逐渐意识到语言的政治潜力。新闻应当是公正地阐述事实本身,而新闻又是被人们挑选而报道的,所以新闻本身就是一个矛盾集合体,新闻研究的方式也因此变得多样。在探索新闻话语的本质和结构方面最重要的研究者之一是labov。他(1972)主要分析句子结构、语义价值和语用暗示。但是这种分析过于抽象,不能完整地反应出社会对新闻的影响。十九世纪八十年代van dijk提出一种广义和更为全面的新闻话语分析方法,他将自己的话语研究统称为“宏观新闻图式(schemat

3、a)”或超结构(superstructure),以区分之前的“微观”方式。这种宏观方式把语义学的范畴延展了很多。van dijk(2001)认为,新闻研究应更加关注宏观信息,如权利和控制,而不仅仅是事件本身这种微观层面。任何新闻都具有对公众提出建议的意味,这也就是新闻媒体中权利的体现。 2、新闻话语分析与批评语言学 2.1、批评语言学 作为一种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批评语言学(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cda)在近40年的时间里形成了一种独到且与社会息息相关的话语分析新途径。自上世纪50年代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问世以来,很多社会语言学家如wodack,nan dij

4、k,lakoof等人就反对孤立社会因素的语言分析观念。在habermas提出了批评社会科学的理论框架后,在cda理论基础上,以分析政治诉求与自我反省,历史语境和意识形态发展之间的关系的论断渐渐兴起(辛斌,2000b)。1979年fowler等的语言与控制和kress等(1979)以作为意识形态的语言的问世标志着cda学的诞生。自此,摒弃科学而由知识与现实形成的行为偏见的话语审视成为近30年来话语分析新趋势。 faricloug(1998)认为,批评语言学是一个将语篇分析、话语行为分析和社会文化事件的话语时间分合为一体的三维框架。批评语言学向来是一种综合性跨学科的理论研究和话语时间方式。它汲取了

5、多学科的精华,如系统功能语言学、社会学、后结构主义和文学批评理论等,发展出各种有利的分析理论和方法。不过,对批评语言学的质疑之声却也不绝于耳,例如它模糊不同概念、不同学科和方法论之间的界限(辛斌,2008)。 2.2、批评语言学在英语新闻话语中的应用 批评性语篇分析的重点在于实践,特点在于将语言与社会结合,揭示语言之下的意识形态和权利之间的关系。而新闻一方面声称报道现实,一方面却通过语言将社会意义和意识形态传递给大众,体现了权利和意识形态的控制和传播。因为新闻机构拥有比公众更多的获取信息的机会与权利,它会在内容、用词和方式等方面形成统治地位。因此,批评语言学适用于新闻分析正是由于批评语言学能够

6、利用语言分析手段来揭示各种模式公共话语中存在的误导和歧视,提供了一种对报纸、政治宣传、官方文献、规章制度、正式谈话如采访等的批评性分析(fowler,1996)。 fairclough对cda的理论框架做出了巨大贡献。fairclough将语言和话语看做社会行为的一部分,他认为人们对所有事件的理解和表述都是由社会条件决定的(fairclough,2001)。为了了解语言、意识形态和权利的关系,fairclough(1992)提出了对语篇进行批评性分析的三个层面:描述、翻译和解读。他吸取了对话理论和霸权理论的观点后,进一步阐述了自己对话语和语篇的理解,将文本的产出放在了社会实践当中,提出了著名的

7、三维模式。 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cda还没有形成自己独有而具体的语篇分析工具,所以只要哪种语篇分析理论符合其对语言、权利和意识形态分析的目的,cda就“拿来”利用(xin bin,2000a)。以halliday做为创始者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将语言看作社会现象,重视语言在社会背景下的作用。其观点与cda有很多相似之处,并且形成了相对完善的理论框架,因此成为cda重要的理论来源和分析依据。 cda对语篇的分析步骤主要是:1)分析语篇的结构特征,并将其和语篇生成的某些特定技巧或过程相联系,如名物化(nominalization)和被动化(passivization);2)分析写作技巧在在语篇生成的具体

8、语境里可能和某种意识形态的意义和作用有关;3)这些语言结构和过程背后隐藏的意识形态意义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辛斌,2000b)。除了以上的一些总的原则和方法外,辛斌(2005,p.91)提供了三种最常用的,也是具体的对比分析方法:1)对比英语新闻语篇中某些语言结构表达方式的表义功能;2)对比不同英语新闻机构在同一时间关于同一事件的新闻报道,以对比它们在同一事件立场观点的细微差异;3)分析某一特定新闻机构在一段时间内对于同一重大事件的连续报道,以比较其立场观点是否发生任何变化,并寻找可能的变化原因。 3、结论 本文主要介绍了新闻语篇的意识形态本质和批评话语分析的特点。提出在解读英语新闻语篇时,读者

9、应尽量从被动接受新闻信息变为主动反思新闻背景所隐藏的意识形态问题,成为一名有批评意识的英语新闻读者。 参考文献: 1fairclough,n.(1992).discourse and social change.cambridge:policy press. 2fairclough,n.(1998).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the critical study of language.longman group ltd. 3fairclough,n.(2001).the discourse of new labor:critical discourse anal

10、ysis.in m.wetherell,s.taylor & s.j.yates(eds.),discourse as data:a guide for analysis.london:sage publications ltd. 4fowler,r.et al.(1979).language and control.london: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5fowler,r.(1996).on critical linguistics.in c.r.caldas-coulthard & m.coulthard(eds.),texts and practices:re

11、adings in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london:routledge. 6labov,w.(1972).sociolinguistic patterns.philadelphia: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7van dijk,t.a.(2000).new(s)racism:a discourse analytical approach.in s,cottle(ed.),ethnic minorities and the media.buckingham:open university press. 8van di

12、jk,t.a.(2001).multidisiplinary cda:a plea for diversity.in r.wodack & m.meyer(eds.),method of critical discourse.london:sage publications ltd. 9wilson,j.(2001).political discourse.in d.schiffrin,d.tannen & h.e.hamilton(eds.),the handbook of discourse analysis.oxford:blackwell publishing. 10xinbin.(2000a).intertextuality from a critical perspective.suzhou:suzhou university 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