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我对古诗教学之初探 中国被誉为是“诗的王国”,从古老的诗经、楚辞到封建鼎盛时期大唐留下的无数优秀的诗篇,毫无疑问地确定了诗歌是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一股巨大的洪流。因而古诗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千百年来,它在文学史上,熠熠生辉,一直为后人所传诵,成为大家所喜吟乐诵的文学形式。同时,诗歌也让不同时代的学子们传读,成为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今天,无论是小学生,中学生,还是大学生,只要开设语文方面的课程,诗歌仍在教学中占着重要而独特的地位。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和推广,新的教学理念的运用,在诗歌教学方面,也相应地发生了一些变化,让诗歌教学在新时期焕发出新的光芒。下面阐述我在诗歌
2、教学中所进行的一些尝试性改革。 一、由过去机械地背记诗中的文学常识转变为运用一切手段查找有关作者的资料及故事 传统的诗歌教学中,对诗人(特别是历史上著名诗人)的生平、评价,朝代都要求记背下来。这一工作由于牵涉的诗人数量多(整个初中阶段约50位诗人左右),历史久远,朝代复杂,评价不一。于是乎,学生要掌握这方面知识需花费不少时间,既繁琐又枯燥乏味,而且绝大多数同学虽下大力气去死记硬背了,但一旦需要时(包括考试)却往往各大诗人互相混淆,真是“剪不断,理还乱,别有一番滋味在心”。随着课改理念的课堂运用,针对作者的有关知识,放手发动学生自己查找资料,既要求搞清诗人的生平事迹,历史朝代、评价成就,还找查有
3、关诗人的生活经历、趣事、故事、轶事,在课堂上交流,让学生产生浓厚兴趣,同时也加深学生的印象。而诗人的许多生平故事也可加深对诗歌内容、主题的进一步理解。例如李白生平年代事迹牵涉到历史上最鼎盛的时代(唐),大半生游历祖国山河写下豪迈的诗篇,重朋友感情,挚友有像大诗人杜甫、王昌龄,也有普通百姓像汪伦,还有儿时“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小故事等如此诸多资料的积累,让学生对李白有了一个全方位的理解。这不仅有助于学生记住有关李白的文学常识,还有助于帮助学生学习他的许多诗篇加深理解与记忆,同时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诗人李白在学生们心中的形象也变得清晰可感了。 二、由过去强调背记诗歌语句及简单的解释诗句意思到对
4、诗歌意象理解乃至达到对诗歌意境的初步鉴赏 对诗歌理解如果只凭字面意思,往往具有模糊性、片面性、不完整性的缺陷。只是单纯的背诵诗歌不能真正达到诗歌教学的目的,且简单的读背也极易忘却。因此,随着以学生为主体,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新课改理念在教学中的运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放手让学生自己反复吟诗、反复品诗。让小组探讨诗歌的内容、诗中的形象及所表达的诗人的思想感情,达到对诗歌内容的整体把握及意境的遐想。接着让学生各组代表把自己组理解、认识写出来,各组观点融合起来形成对诗歌多角度、全方位的认识乃至粗浅的“鉴赏”,进一步达到对诗歌的整体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把握及形象的清晰。例如在教学贺知章的
5、回乡偶书时,我首先让学生尽可能多地了解作者生平经历:如少小离家,耄年归乡,在异乡漂泊五十多年,直到八十六岁才回到故土。眼前真是物是人非,世事变迁。再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诗歌,根据诗句想象诗人的所见所闻所感,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与理解力。 诗歌字面给我们的直观内容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正一路风尘仆仆而来,用一口未改的乡音正向一群村道上玩耍的儿童打听家乡的消息,但不谙世事的孩子们却用好奇的目光打量着眼前的老人,并笑着问:“老爷爷,你是从哪来的?”我给学生设计的任务是: 我们从诗中能得到哪些信息? 想象能勾起诗人哪些思绪? (一)信息收集 1.离开故乡,故乡肯定发生了许多变化,诗人的故乡早已成了他乡了。
6、 2.诗人年轻时离开故乡,八十几岁再回来,故乡人大概再也没有谁还能认识眼前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了。 3.一位八十几岁高龄的老人回到阔别五十多年的故乡,他的长辈、他儿时的伙伴也许早已不在人世了。因为古语云:“人生七十古来稀”,何况诗人已达八十几岁高龄了,眼前见到的应该只有陌生的面孔了。 4.诗人的故乡也许只是停留在依稀的梦中,现实中已早已没有故乡的模样了。 (二)诗人的思绪 1.眼前人事的变化,让他感到岁月无情的伤感。 2.儿童的笑问让一位乡音未改的赤子的心灵感到阵阵失落和茫然。 3.面对张张陌生的面孔,也许让诗人有了隔世之感的感慨与无奈。 4.诗人会第一次认识到自己年迈衰颓的无限悲哀。 让学生通
7、过对诗中信息的提炼与对诗人心情的揣摩,能更好地了解诗人久别故土重返时的复杂心理和情感,引发学生的感慨和同情。让学生不仅能走进诗歌的意象中去,同时更能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中,引起强烈的共鸣,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教学中通过这种方法。引导学生学习诗歌过程:从字句到内容,最后深入到对诗歌意境的粗浅认识,可以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真正认识和理解。同时也能激起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 三、从过去单一地诗歌教学模式转化为借助其它手段达到对诗歌意境的感性品味 在过去的诗歌教学中,只加强对诗句意思的理解,作者思想情感的把握。对诗歌教学的方式,只停留在粗浅的认知上,对学生只要求背诵。一首诗学完背熟后,对诗歌本身内容,意境或
8、全然无知,或只是一知半解,而对诗歌所包含的意境却没有任何印象。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运用中,提倡运用不同手段进行教学,发挥学生的感知力、想像力。而初中阶段的诗歌几乎都有篇幅短小,内容简炼而形象可感的,只要学生对每首诗加以细细品味,都可以构成画面。因此在诗歌教学中,我要求学生们找出诗中包涵的景物及景物特征的词句,运用自己的想象力把不同景物组合起来,把景物所构成的画面用语言表达出来,甚至运用手中的绘画工具把它们凝固在画纸上。 例如,我在教陶渊明的饮酒-“采菊东篱下”时,我首先让学生了解陶渊明的生平经历:陶渊明生活在我国东晋时期,那是一个隐逸之风盛行的时代,许多人都以孤傲清高而自居。因此作为文人的陶渊明
9、自然身上也有着时代的特征。但当时的人既要清高,又要官职,而陶渊明却“不为五斗米折腰”,宁可安于清贫生活,也不与世俗社会同流合污,表现的是更加高洁伟岸的人格。 接下来我让学生根据诗句中的内容提示,结合诗人的性格气质,展开想象,完成画作。并引导学生探讨画面上的景物及布局,人物的形象。于是一幅关于本诗的画作逐渐地呈现在我们的眼前:在远处勾画出秀丽的庐山,并在近处画上一座草屋,在屋子东边的空地上画上一个园子,周围的篱笆上种满了盛开的黄菊花。一位身材高瘦,穿着粗布褴衫,胡须花白,但风骨犹存,精神瞿烁的老人,立在秋风中,抬头望着远山,脸上是一副悠然自得的神情。学生对饮酒这首诗的理解变得直观了,容易了,背诵也变得又快捷又牢固。 为了进一步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我还布置学生一次诗画作业。要求学生任意选取他们学过的一首古诗,根据诗中的意象,把它们表达在画纸上并题上诗。在让学生评选出优秀作品,粘贴在班级墙上,供大家欣赏与评价。这一活动得到班级同学们的积极参与,也如期地作了一期“诗画展”。达到古人所追求的最高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内蒙古土地资源收储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常态化招聘50名急需紧缺专业人员的(第十二批)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名师系列)
- 2025广东惠州市龙门县教育局招聘教师80人(编制)模拟试卷参考答案详解
- 企业质检部管理制度
- 2025年卫民药店考试试题及答案
- 云活动策划方案
- 五四-活动策划方案
- 五月一号网咖活动方案策划
- 二季度化妆品活动方案策划
- 小学一年级英语演讲稿
- 2025年江苏小升初测试题及答案
- 眉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项目工作推进中心公开选调事业人员的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遗传咨询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湖南能源集团电投公司社招39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与生育相关的慢性子宫内膜炎诊治专家共识(2025年版)解读
- 吉林省吉林市第四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第一次月考生物学试卷(含答案)
- 【益模科技】2025汽车零部件行业数字化转型白皮书
- 2024年齐齐哈尔医学院公开招聘辅导员笔试题含答案
- 三轮车驾培考试题库及答案
- 港口码头安全培训知识课件
- 2025年中国行政史试题及答案
- 2024义务教育科学新课标课程标准考试真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