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的诗词婉约豪放?_第1页
辛弃疾的诗词婉约豪放?_第2页
辛弃疾的诗词婉约豪放?_第3页
辛弃疾的诗词婉约豪放?_第4页
辛弃疾的诗词婉约豪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辛弃疾的那些情摸鱼儿辛弃疾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娥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课本上的这首词,只读了一遍,就爱上了,词中勾画出的伤春怨春之情,细腻温婉。娥眉买赋,其情其景,令人唏嘘。辛弃疾,并不陌生的名字,从小到大,学过他很多的诗词,或婉约或豪放,或悲切或激昂,或低吟或高唱。可是仔细想来,对他本人的认识少之又少,只

2、知他是南宋的诗人,只知他经历了血雨腥风的岁月。书中的评析,有这样一段“从表面看这首词极具婉约的宫怨词风然而婉约中寓含刚健, 词作充斥着强烈的时间意识和对英雄生命徒然流逝的惋惜怨恨, 充满了对昏聩朝廷的愤懑与棒喝, 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无限忠诚与担忧。作者旨在抒写个人在政治上的失意与哀思正所谓 寓刚健于婀娜之中,行遒劲于婉媚之内 ”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评析,看似描写宫怨的一首词, 真的蕴含了如此深刻的内容吗?辛弃疾其人, 又是怎样的呢?辛弃疾其人绍兴十年( 1140) ,中原大地战火弥漫,就在这一年的五月十一日, 济南府辛府大院里传出婴儿呱呱落地的啼哭声。 一个新生命顺利诞生了,辛府上下一片欢腾。祖

3、父辛赞给孩子取名为“弃疾” 。弃疾,去病也。辛赞希望这个孩子能像西汉名将霍去病一样,能征善战,保家卫国。生在那血和泪交织的年代,注定了他一生的悲剧命运,也造就了一朵诗坛中的奇葩。辛弃疾确是没有辜负祖父的期待。年纪轻轻,他曾倾其家产,聚众两千余人,北上参加起义抗金,还曾深入敌营,智擒叛徒张安国。他是文人,但英勇不让铁军猛将。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就算是晚年,他仍深深记得当年的刀光剑影,塞外角声。何其豪迈,壮气激雷霆。但是南宋高宗一心求和,没有朝廷的支持,起义军还是失败了。辛弃疾南归,步入仕途。孝宗乾道四年, 辛弃疾由广德军通判调任健康府通

4、判。 他经常登上赏心亭, “我来吊古,上危楼,赢得闲愁千斛。虎踞龙盘何处是?只有兴旺满目。 ”深沉的兴亡之思和对现实的感慨从纸中溢出,孝宗淳熙元年春天,辛弃疾再次来到健康,登上赏心亭,故地重游,他不禁抚今追昔,感慨万千,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撮英雄泪! ” 潜气内转,悲愤满纸。为官为人,他坦坦荡荡;满腹经纶,一 心为国为民。在滁州任职的两年时间里, 辛弃疾全心投入抗金事业, 惨淡经营淮中这一片抗金基地,他甚至断言: “仇虏六十年灭亡,虏亡则中国之忧方大。 ”造化弄人, 朝廷无能, 恢复事业终是遥遥无期, 而人已白发苍苍,

5、“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开禧元年(1207)九月,辛弃疾与世长辞,其时,宋金之间的议和正处于胶着状态。辛弃疾收复失地的愿望,未了。68 年坎坷曲折而又轰轰烈烈的人生,他志存恢复,心无芥蒂,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是诗人,亦是战士。仿佛置身于如水的月色,星汉灿烂,梧桐树在秋风中沙沙作响,有人拔剑起舞,一身素服,目光如炬,石桌上是他挥毫写下的词句,力透纸背的全是对国家的爱恋。 “抒父君不共戴天之愤! ”他记得,亦力行。婀娜中的刚健了解了辛弃疾的人生,我想已经不难感觉到摸鱼儿这首词中蕴含的刚健与遒劲。 伤春之情中, 必是蕴含了诗人忧国之情与身世之叹。春意阑珊,实兼指国势渐衰。美人迟暮,则是抒不

6、得志之情。这样想来,确实在哀婉叹息中,读出了壮志激昂,愤懑满腔。看来把其诗与其人结合,方能真正品出诗中的意蕴。还有一首辛弃疾的词,同样的哀婉缱绻,也同样带给我豪气内敛 的感觉菩萨蛮辛弃疾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梁启超曾评价这首词 : “菩萨蛮如此大声镗鞳,未曾有也。(艺蘅馆词选 )是啊,这首词岁不是直抒胸臆,一意迅驰之作,可给人的感觉,完全可以用大声镗鞳来形容。国耻未雪的满腔悲愤,朝廷无能的一怀愁苦,满纸忠愤之情。另外还有一首他的蝶恋花 ,同样的幽怨哀婉。蝶恋花月下醉书雨岩石浪辛弃疾九畹芳菲兰佩好。空谷无人,自怨蛾眉巧。宝瑟泠泠千古调,朱丝弦断知音少。 冉冉年华吾自老。水满汀洲,何处寻芳草?唤起湘累歌未了,石龙舞罢松风晓。和摸鱼儿一样,同样是用女子的眼光写出了孤寂哀怨,也把诗人自己的感受融入其中,不得志受排挤的无奈,人已迟暮的伤感,一丝丝的怨念,紧扣人心,哀婉曲折之中,不忘表己之忠心。这样的词,不能单纯用哀婉来形容,它里面蕴含的感情,豪迈大气。我的感受中学时,说起辛弃疾,都道他是“豪放派爱国诗人” ,现在在我看来,这种说法实在让人难以信服。我觉得,这些潜气内转,催刚为柔7的诗词也并不算是他的别调。他的豪放与婉约并兼,不可分割。他笔 下的香草美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