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椎动脉解剖特点及其发病学意义 关键词 椎动脉;解剖特点;发病学 中图分类号r322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8(a)-101-02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颈椎病的常见类型之一,据报道,约70%的颈椎病伴有椎动脉受累的表现,其发病年龄高于其他颈椎病,以5060岁为多见1。椎动脉为锁骨下动脉的第一分支,走行较长,在合成基底动脉前分为四段。第段自锁骨下动脉分出处至第6颈椎横突,即近段;第段自第6颈椎横突至第2颈椎横突上缘以下,即横突段;第段自第2颈椎横突上缘至颅底的寰枕膜,即远段;第段自寰枕膜至两侧椎动脉的汇合处。其中前三段称为椎动脉的颅外部,第段称椎动脉的颅内部2。椎动脉由于
2、其走行的特殊性,周围组织结构对它的影响十分明显,在发病学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椎动脉周围骨性结构的改变 钩突后外侧的增生或钩椎关节肥大,向外延伸的骨赘可能机械性压迫椎动脉或椎动脉管壁外的交感神经丛,造成椎动脉痉挛、狭窄和供血不足3。刘巍等4认为,当关节突增生、骨赘形成时,可从后方压迫椎动脉造成其狭窄,也可压迫颈神经前支,使其向前移位,加重压迫椎动脉;颈椎退变,关节囊松弛,摄x线片可提示颈椎不稳,关节突关节活动度增大,增生的骨赘可刺激动脉周围交感神经丛引起血管痉挛而产生症状;经牵引制动,可使小关节分开,减少关节突前移的幅度,缓解椎动脉后方的压迫,从而使症状缓解。因此,作者认为上关节突增生压迫椎
3、动脉是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又一个重要病因。华锦明等5发现横径半孔的畸形率仅占7.4%。横径半孔畸形是影响椎动脉血流的因素之一。横突孔前后径女性显著较窄,表明女性椎动脉受累机会较多。横突孔横径左侧较窄,女性右侧椎动脉横间径较男性略窄。据此,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发病率在女性可能高于男性,并好发于右侧,如同时合并血管硬化或外伤则很容易刺激椎动脉反应性血管痉挛,导致椎动脉血供不足。椎动脉位于横突孔内侧占57.86%,表明钩突增生极易影响椎动脉血流。 2 椎动脉周围神经的因素 张清等6认为椎动脉及周围神经丛分支的特点,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当颈椎某一节段病变(失稳或增生)时,邻近的椎动脉及椎动脉周围的神经丛必
4、然受到压迫和刺激,引起供血不足。而对于供血不足首先由于椎动脉受压引起,还是交感神经受到刺激引起,作者认为二者共同使然。椎动脉受压触及其周围及表面的神经。而交感神经受到刺激时,椎动脉也可能同时受压。因此,我们认为椎动脉受压迫,交感神经丛受刺激都可导致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发病,由于35段的神经分布特点,此段的结构异常更易发病。 3 骨纤维韧带鞘对椎动脉的影响 椎动脉横突段行于横突孔内侧,内侧邻近钩突和钩椎关节,在横突间隙处有钩椎纤维韧带束将椎动脉、脊神经根(在椎动脉后方)包绕,形成一个骨纤维韧带鞘,在这方面有关文献曾经作过一些报道。这对椎动脉和神经根起到明显的牵系作用。如果椎间盘突出,突出的椎间盘可能
5、压迫椎动脉或椎动脉管壁外的交感神经丛,引起激惹刺激,造成椎动脉痉挛、狭窄和供血不足7。 4 椎动脉管壁结构的变化 椎动脉在由v1段转折至v2段,v2段至v3段及由v3段转折至v4段三个转折处都几乎呈直角转弯。由于椎动脉上段行程如此迂回曲折,必然使血液流经此部位时阻力增大,若伴有动脉硬化或血液黏稠度增高时,即有可能在该部位形成血栓而导致椎-基底动脉缺血,影响供血区域的相应器官,如内耳、间脑、脑干、小脑等的正常功能,而产生一系列严重症状。v3段呈凸向背侧或背外侧的动脉弓,又有第2颈脊神经前支勾绕,并且此段动脉活动性较大,在头部做回旋运动时,动脉向背外侧移动,当头部处于此特定姿势时,如对侧椎动脉血流
6、代偿差或缺乏,该动脉可因神经紧张导致暂时性缺血8。 倪文才等9通过大量尸检发现,椎动脉从出枢椎横突孔至入枕骨大孔处有67个生理弯曲;颅内椎动脉远侧段的管径约34 mm,支配前庭神经核的基底动脉脑桥支管径仅0.10.5 mm,支配迷路底内听动脉由小脑前动脉发出,管径平均为0.2 mm。椎动脉走行处的多数弯曲及支配脑干部细小的营养血管使椎动脉系血流缓慢,易致脑干相应部供血不足,这在病理解剖及发病上具有重要意义。张奎启等7发现椎动脉第3段有明显连续的5个弯曲,这些弯曲本来是适应头颈运动的,但随着年龄的增加,这些弯曲越发明显,在头颈转动时常常产生血管扭曲、狭窄、卡压,而造成椎动脉阻塞。 吴良浩等10认
7、为整条椎动脉纤细,走行异常,属先天畸形,不应视为椎动脉型颈椎病 。v1、v4段病变与颈椎退变无直接关系,所以不属椎动脉型颈椎病 。v1段扭曲成角为先天畸形;血管壁粗糙、狭窄多数为动脉硬化所致 ,少数为动脉痉挛。v4段病变发病率较高,考虑主要原因为动脉硬化,少数为动脉痉挛,两者影像学表现相似,区别困难,需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v2与v3段病变,其主要病因为钩突关节和横突孔骨质增生、纤维束带使相邻血管受压移位、牵拉内移、局限性狭窄,这些改变与颈椎退变、节段性不稳关系密切,可能为颈性眩晕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潘之清.实用脊柱病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306-311. 2李应续,
8、余海元,陈浩.椎动脉的解剖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j.咸宁医学院学报,2002,16(3):171-172. 3孙明元,裴守明.颈椎横突孔的临床应用解剖j.中国解剖与临床,2000,5(3):164. 4刘巍,成红兵.成人椎动脉第二段的临床应用解剖学研究j.交通医学,2002,16(3):245-246. 5华锦明,郑祖根,范跃进,等.成人颈段椎动脉显微外科解剖学研究j.苏州医学院学报,1998,18(5):445-446. 6张清,孙树椿,佟大伟.椎动脉段周围神经的显微解剖观察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1,9(3):30-32. 7张奎启,王福,卢云,等.椎动脉第2、3段的应用解剖j. 解剖学杂志,2004,27(5):563-564. 8王爱莲,温淑仪,彭华山,等.椎动脉上段的临床解剖学研究j.昆明医学院学报,1999,20(1):25-28. 9倪文才,沈志祥,范明.椎动脉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华为员工加班管理办法
- 健身行业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
- 突发事件应对指南
- 类公共领域生成及其社会动员能力研究
- 心理辅导方案
- 喷涂车间管理制度
- 4月15日国家安全教育日心得体会
- 数字拜物教在拜物教批判理论视野下的研究
- 安全生产责任险条款人保
- 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公司
- 水利水电工程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前景与投资研究报告2025-2028版
- 血小板减少症护理查房
- 浙江杭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及答案
- 煤磨安全试题及答案
- 渐冻人麻醉处理要点
- 2025年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分公司人员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
- 2025-2030中国全麦粉市场销售状况与竞争前景分析报告
- 主语从句超全课件
- 跟骨骨折经皮复位与置钉知识2025
- 《Unit 6 Changing for the seasons》教案-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2024)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
- 天津医院节能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