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实施方案_第1页
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实施方案_第2页
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实施方案_第3页
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实施方案_第4页
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实施方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实施方案 一、概述 近年来,由于受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影响,抛秧和旱育秧等新型栽培面积不断扩大;优质但抗病虫性差的品种大量种植,以及气候变暖等有利于病虫发生因素的影响,水稻病虫发生面积大、为害重,偏重年份发生频率高,单是稻纵卷叶螟年发生面积占水稻种植面积3550左右,虽经大力防治仍造成较大的粮食损失,对粮食安全构成很大的威胁。同时,由于在水稻螟虫等病虫害防治中,过度依靠化学防治和化学农药的不合理使用,使稻田生态平衡受到了破坏,田间天敌种群数量减少,自然控害能力弱,且致使病虫害对部分药剂产生严重抗药性,还造成稻米农药残留超标和环境污染,影响广大人民群众消费安全和身体健康。为了贯彻落

2、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结合我县水稻螟虫等重大病虫害发生和为害特点,在全县开展水稻螟虫等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示范推广工作,通过示范,带动全县综合防治技术的普及应用,有效地遏制水稻病虫害对粮食生产的为害,确保粮食增产丰收。同时,通过推广应用综防先进适用技术,减少农药使用次数和使用量,选用对口、安全的农药制剂,保障农产品优质安全高效。为组织好综合防治示范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二、目标任务 20_年下半年全县实施水稻螟虫等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示范面积3万亩,辐射面积15万亩。20_20_年每年全县实施水稻螟虫等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示范面积10万亩,辐射面积60万亩;示范区内

3、病虫为害总损失率控制在5以下,螟害损失率控制在1以下;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20以上;通过推广应用综防适用先进技术,改善稻田生态环境,增加田间天敌种群数量,稻谷达到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标准,为我县建立一批无公害稻米生产基地、创建无公害稻米品牌打下基础。同时,通过开展综防示范,使农民更快地掌握植保适用新技术。(各乡镇任务见附表)。 三、工作措施 1、成立组织机构,加强领导。_县综合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农业局刘次邻局长任组长,庞惠广副局长和县测报站何元密站长任副组长,成员:杨廷策、李益超、韦德明、张逸宁、朱韵辉、钟祖梅、李祥生。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何元密兼任。示范区的日常工作由杨廷策和李益超负责。各

4、乡镇也要相应成立组织领导机构,并报县农业局备案。 2、抓好典型示范,以点带面推动综防工作展开。乡镇农技部门在抓好病虫害田间调查和防治指导的同时,都要建立综防示范片,确定专人负责,真正落实好此项工作。 3、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应用综合防治病虫害的技术水平。各乡镇农技部门要充分利用各种方式举办有关选用良种、肥水管理、病虫害发生规律、农药安全使用、综合防治技术及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和培训工作,让农民掌握和丰富科技知识。 4、印发技术资料,将综合防治技术资料编印分发到各农户,且在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在示范区内,做到每户一份“明白纸”。同时,通过电视预报、大字报、墙报等形式将综合防治技术告知农民。 5

5、、开展筛选替代甲胺磷等高毒、高残留农药的对口品种。 6、强化服务意识,开展技物结合的社会化服务。在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要做到技术指导到农户,对口农药供应到田间,提供优质科技服务,解决农民在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使综合防治技术真正落实到田间。 四、主要技术措施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病虫害预测预报为基础,优化农业生态环境为中心,有效地控制病虫危害和控制农药残留为目标,协调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技术措施,把对生态环境和对包括天敌在内的非靶标生物的不良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获取最佳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1、农业防治。选用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推广适时播种技术,采

6、取抛秧(包括免耕抛秧),合理密植,增施磷、钾肥,控制氮肥,科学用水,适时露晒田,减少无效分蘖等适用农业措施,提高水稻抗病虫害能力,减轻病虫为害,减少农药使用。 2、物理防治。推广使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减少雌虫产卵量,压低虫源基数。 3、保护和利用天敌。推广选择使用对自然天敌杀伤力小的生物农药或化学农药,避开自然天敌对农药的敏感时期,创造适宜自然天敌繁殖的环境等措施,保护天敌,充分利用天敌对有害生物的持续控制作用。 4、加强病虫害监测与发生预报,提高病虫预警和防灾减灾能力。做好病虫田间调查工作,及时掌握病虫害发生动态,及时、准确地发出病虫害情况预报,指导农户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 5、化学防治

7、。根据水稻病虫草害发生实际,依据防治指标、防治适期,选择对口农药,实行达标防治;推广应用高效、安全、低毒农药,杜绝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采取正确的防治策略,做到能挑治的不普治,能兼治的不专治,提倡合理混配兼治;尽量减少农药使用次数和使用量。 稻田杂草:抛(插)秧后58天结合追肥,选用丁苄、二氯苄、苯苄等除草剂进行防治。 稻纵卷叶螟:防治指标:分蘖期50头/百丛幼虫、孕穗期30头/百丛幼虫;防治适期:卵孵化高峰期2龄幼虫盛期;选用抗虫灵、杀虫双(单)、锐劲特、三唑磷、毒死蜱等药剂进行防治。 三化螟(含其它钻蛀性螟虫):防治指标:本田卵量每亩100块或200丛1块、秧田每亩卵量1000块;防治适期

8、:蚁螟孵化始盛期;防治用药同稻纵卷叶螟。 稻飞虱:防治指标:分蘖期1000头/百丛成幼虫、孕穗期500头/百丛成幼虫;防治适期:23龄(低龄)若虫在虫口密度达到5001000头/百丛时;选用叶蝉散、敌敌畏、吡虫啉(大功臣、蚜虱净)、扑虱灵(噻嗪酮)等药剂进行防治。 稻纹枯病:防治指标:每10丛有12丛发病即病丛率15;防治适期:发病初期;在耙田时首先做好菌源清除工作,其次掌握在病丛率达15时,选用井岗霉素、纹霉清等药剂进行防治。 稻穗颈瘟:防治指标:出现急性型病斑或发病中心,历史性发生区:病田率达5要普治;防治适期:叶瘟发病初期、水稻破口期、齐穗期;选用三环唑(丰登)、春雷霉素等药剂进行防治。 田鼠:选用敌鼠钠盐药剂配制毒饵进行毒杀。 五、技术储备工作 1、调查掌握螟虫种群比例及发生为害程度。 2、螟害的 控制对策研究。开展对口、高效、安全、低毒药剂的筛选,以及施药方法、施药适期等方面的技术探索。 六、总结、验收工作 综防区产量验收、投入成本评估、田间天敌种群数量变动调查、稻谷农药残留测定等工作按照广西区植保总站制定的全区水稻螟虫等重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