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缺钾的症状与病害防治措施_第1页
水稻缺钾的症状与病害防治措施_第2页
水稻缺钾的症状与病害防治措施_第3页
水稻缺钾的症状与病害防治措施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水稻缺钾的症状与病害防治措施 摘要:钾是水稻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水稻缺钾不仅降低产量,而且影响品质。由于栽培季节、品种类型和土壤条件不同,缺钾还会出现以下3种症状或病害:一是返青分蘖期发生的缺钾型赤枯病,或称“青铜病”;二是缺钾型褐斑病;三是缺钾型胡麻叶斑病。因此,要及时地进行营养诊断和合理的施肥。 关键词:水稻缺钾症状防治措施 水稻缺钾时,老叶叶尖及前端叶缘褐变或焦枯,同时出现褐色斑点;植株伸长受抑制而萎缩;叶色加深,呈暗绿色且无光泽;根系细弱,多褐根,老化早衰;抽穗不整齐,秕谷率增加,正常受精的谷粒也不饱满,产量和品质下降。以下是对水稻缺钾症状发生病害的浅析及防治。 一、水稻赤枯

2、病 1、症状:水稻赤枯病又称铁锈病,大致有下面三种类型: (1)缺外型赤枯其症状大多在分蘖前始现,分蘖末期发病明显,病株矮小,生长缓慢,分蘖减少,叶片狭长而软弱披垂,下部叶自叶尖沿叶缘向基部扩展变为黄褐色,并产生赤褐色或暗褐色斑点或条斑。严重时自叶尖向下赤褐色枯死,整株仅有少数新叶为绿色,似火烧状。根系黄褐色,根短而少。 (2)缺磷型赤枯其症状多发生于栽秧后3-4周,能自行恢复,孕穗期又复发。初在下部叶叶尖有褐色小斑,渐向内黄褐干枯,中肋黄化。根系黄褐,常伴有黑根、烂根。 (3)中毒型赤枯 其症状多表现在移栽后返青迟缓,株型矮小,分蘖很少。根系变黑或深褐色,新根极少,节上生迈出生根。叶片中肋初

3、黄白化,接着周边黄化,重者叶鞘也黄化,出现赤褐色斑点,叶片自下而上呈赤褐色枯死,严重时整株死亡。 2、病因:缺钾型和缺磷型是生理性的。稻株缺钾,分蘖盛期表现严重,当钾氮比(k#o/n)降到0.5以下时,叶片出现赤褐色斑点。多发生于土层浅的沙土、红黄壤及漏水田,分蘖时气温低时也影响钾素吸收,造成缺钾型赤枯。缺磷型赤枯生产上红黄壤冷水田,一般缺磷,低温时间长,影响根系吸收,发病严重。中毒型赤枯,主要发生在长期浸水,泥层厚,土壤通透性差的水田,如绿肥过量,施用未腐熟有机肥,插秧期气温低,有机质分解慢,以后气温升高,土壤中缺氧,有机质分解产生大量硫化氢、有机酸、二氧化碳、沼气等有毒物质,使苗根扎不稳,

4、随着泥土沉实,稻苗发根分蘖困难,加剧中毒程度。 3、防治方法 (1)改良土壤,加深耕作层,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团粒结构。 (2)宜早施钾肥,如氯化钾、硫酸钾、草木灰、钾钙肥等。缺磷土壤,应早施、集中施过磷酸钙每667m2施30kg或喷施0.3%磷酸二氢钾水溶液。忌追肥单施氮肥,否则加重发病。 (3)改造低洼浸水田,做好排水沟。绿肥做基肥,不宜过量,耕翻不能过迟。施用有机肥一定要腐熟,均匀施用。 (4)早稻要浅灌勤灌,及时耘田,增加土壤通透性。 (5)发病稻田要立即排水,酌施石灰,轻度搁田,促进浮泥沉实,以利新根早发。 (6)于水稻孕穗期至灌浆期叶面喷施多功能高效液肥万家宝500-

5、600倍液,隔15天1次。 二、水稻细菌性褐斑病 1、症状:水稻细菌性褐斑病又称细菌性鞘腐病,为害叶片、叶鞘、茎、节、穗、枝梗和谷粒。叶片染病初为褐色水浸状小斑,后扩大为纺缍形或不规则赤褐色条斑,边缘出现黄晕,病斑中心灰褐色,病斑常融合成大条斑,使叶片局部坏死,不见菌脓。叶鞘受害多发生在幼穗抽出前的穗苞上,病斑赤褐,短条状,后融合成水渍状不规则大斑,后期中央灰褐色,组织坏死。剥开叶鞘,茎上有黑褐色条斑,剑叶发病严重时抽不出穗。穗轴、颖壳等部受害产生近圆形褐色小斑,严重时整个颖壳变褐,并深入米粒。谷粒病斑易与稻胡麻叶枯病混淆,镜检可见切口处有大量菌脓溢出。 2、病因:病菌在种子和病组织中越冬。从

6、伤口侵入寄主,也可从水孔、气孔侵入。细菌在水中可存活20-30天,随水流传播。暴雨、台风可加重病害发生。偏施氮肥,灌水过多或灌串水,易发病。偏酸性土壤发病重。 3、防治方法: (1)加强检疫,防止病种子的调入和调出。 (2)浅水灌溉,防止田水串流。采用配方施肥,忌偏施氮肥。及时清除田边杂草,处理带菌稻草。 (3)药剂防治参见水稻白叶枯病。 三、缺钾型胡麻叶斑病 1、症状 从苗期到收获期都可发病,病菌可危害植株地上的各个部位,以叶片发生最普遍。 (1)病叶症状:产生椭圆或长形褐色病斑,病斑边缘明显,外围常有黄色晕圈,后期病斑中央灰黄色或灰白色。 (2)穗颈、枝梗受害症状:颈后病部呈深褐色,变色部较长,最长可达8厘米。 (3)谷粒受害症状:病斑灰黑色,可扩展至整个谷粒。 2、病因:病原物无性态为稻平脐蠕孢霉,有性世态为宫部旋孢腔菌,此菌的自然寄主有水稻、看麦娘、黍、稗等。土壤贫瘠、保水差的砂质田和通气性不良呈酸性的泥炭土,易发病,缺氮、钾及硅、镁、锰等到元素的田块易发病,苗期和抽穗前后易感病。 3、防治措施 增施有机肥,注意氮、磷、钾的配合使用,科学用水。药剂防治参照稻瘟病。 四、结语 综上所述,水稻缺钾应注意田间管理措施:提倡冬季翻耕,以促进土壤中钾的释放,提高土壤的供钾水平;在供钾能力较低或缺钾的土壤上确定氮肥用量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