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出土陶器的考古修复_第1页
浅论出土陶器的考古修复_第2页
浅论出土陶器的考古修复_第3页
浅论出土陶器的考古修复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论出土陶器的考古修复 1考古现场的保护及提取 陶器在出土时常出现不同程度的破损、断裂及残缺不全等情况。这就要求考古工作人员在发掘过程中,尽量小心谨慎,在文物出土过程中采用的各种保护措施,消除或减少对文物安全有破坏作用的因素,使陶器得到有效的保护,将损害减少到最低限度,并为陶器的修复与保护提供有利条件。提取出土陶器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技术工作。从事现场发掘的考古工作者一般都受过严格的训练,许多人还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与技巧。陶器出土时,切忌生拉硬拽,需知器物经过多年的地下埋藏和土壤中的不断腐蚀,其质地通常已明显改变,远不如之前那样坚实。清理陶器过程中,必须使用木质工具和毛刷,不得使用金属质工

2、具,以免划伤或损害器物。此外,应尽量避免划、擦、扫或水中浸泡,以防止损坏其精细的装饰和彩绘。对较为脆弱或易开裂的陶器可以先加固,后提取,可利用陶器的多孔性,借助渗透作用,使加固剂渗入陶器内部聚合,达到初步加固陶器的目的,利于整器的提取。器物出土后,其埋藏环境随之发生了变化,温度、相对湿度以及大气环境都在变化,为尽量还原其原始环境状态,可将出土后的器物放入聚乙烯密封袋中。在遗物的提取中,尽可能地减少对器物的干预,避免不必要的操作。对于现场提取比较困难的珍贵器物,可采取土质封固的办法,将器物与埋藏的泥土共同切割、封固,完整地转移到室内进行提取。发掘人员在现场收集的过程中,尽可能详细记录陶器的出土单

3、位和具体位置,分层收集陶器,并把密集出土的陶器单独收集,做好档案的记录与编号。这样可以很大程度地降低后期拼对的工作量,提高出土陶器的修复效率。 2出土陶器的清洗和拼对粘接 清洗出土陶器可谓是考古修复的第一步,也是十分关键的步骤。出土的陶器附有厚厚的污垢和沉积膜,一般分为有机物质、无机物质和生物残留等三类。清理这些有害物质的方法主要有机械法和化学法。机械清理的方法是用硬毛刷、竹签等对器物上的泥土和杂质进行剔除清理,对器物的损失较小,安全性好。而化学清洗,是用离子水以及化学制剂,清理土质沉积物等机械清洗无法去除的有害物质。但是,化学清洗是不可逆的干预,容易对陶器造成二次伤害,选择时务必要慎重,可局

4、部试验后进行。因此,除非个别关键部位使用机械法难以清洗,才能使用化学方法。但不论采用何种清洗方法,都要尽量清理干净陶片断面的碴口,为下一步的粘接提供方便。在清洗的过程中,还需要保护陶器在制作或使用中的痕迹,尤其是彩绘、纹饰和文字等重要的现象。现阶段,出土陶器的清洗工作一般是在考古工地完成的,多为清水刷洗的机械清理。但是,水洗后的陶器不适合在阳光下曝晒,否则容易造成二次的伤害,应该放置背阴处晾干。出土陶器清洗晾干后,我们需要对这些陶器进行拼对,首先根据陶质、陶色、纹饰等进行分类,然后逐步进行拼对。为保证粘接时少出错,可以在拼对的过程中做上记号,或者用胶带进行暂时的固定。拼对陶器是修复过程中比较枯

5、燥、耗时较长的一项工作,随着计算机设备的发展,现在可以利用三维扫描等设备,实现器物碎片的模拟拼接。但是这种技术受到设备及经费的限制,普及到出土陶器的修复中需要长期的过程。拼对工作彻底完成后,开始对出土陶器进行粘接,现阶段的粘接材料分为树脂型、橡胶型和混合溶液型等,也有热塑性和热固性两种分类方法。以往曾使用虫胶和502胶,经过实践证明,虫胶易发脆且呈深暗色,而502胶属于快干胶,渗透性强,不太适合粘接吸水性强的陶器。所以,在选择粘接材料时,应充分了解其性能,必要时可在准备废弃的陶片中进行试验。理想的粘接剂必须能保持文物的原貌,有利于器物的安全,而且具备易流动性、长期性、稳定性以及可逆性,固化后收

6、缩率低、韧性高,操作性能良好,可根据需要进行任意调节,粘接牢固、外观效果好。粘接剂要与器物本身的质地协调,若器物质地疏松易脆,应采用粘合强度不大的材料。粘接的过程其实就是按照破碎陶片原来所在的位置,使用粘合剂进行复原,操作中要坚持尊重原貌的原则,杜绝盲目粘接,否则会造成严重后果,甚至损毁器物。正确的粘接依次步骤是:涂抹粘接剂;手指按压陶片,缩小接合缝隙,排出试剂中的空气;基本按照从下而上、从底至口沿、从主件到附件的顺序粘接;尽可能进行一次性粘接,对于器形较大、破损严重的器物,可采用二次粘接的方法。 3出土陶器的修补 大部分的出土陶器经过拼对、粘接后,整器仍有局部的缺失,这就需要对残缺的部分进行

7、修补。在坚持还原器物的原貌的前提下,做到最小的干预,首选具有可逆性的处理方法,并且保证器物的安全耐久性。鉴于出土陶器的考古修复不需要作色,因此修补材料只要具备可塑性和可固化即可。目前,石膏是出土陶器考古修补最广泛使用的材料。它调水后具有可塑性,不久即能固化,固化后还有质量低、分子量小、收缩率低等优点。但石膏固化后机械强度低,受潮易粉化,针对这一缺点可通过使用环氧树脂粘合剂加固进行解决。市场上有建筑材料中使用的石膏、医用模制石膏粉和半水纤维石膏粉等,选择陶器修补使用的石膏,以下几点可作为参考:首先,凝固时间相对缓慢;其次,加水调和后色泽纯白细腻,无杂质颗粒;再次,固化后非常坚硬。根据陶器残缺部位

8、的情况采用不同的修补方法,填补法适用于小面积缺失,大面积的残缺使用模补法,而塑补法是采用各种雕塑手法对陶器进行修补,多用于器物的耳、足、首等立体部位的残缺修补。在修补的具体操作过程中,调制石膏不能有沉积物和气泡,调成浆状,以便在固化前有充分的操作时间。修补时,石膏的操作速度要快、准、轻,使石膏泥充分均匀地填充到修补部位。当石膏开始固化时,用湿布清洗表面,再用铲子和手术刀进行修饰。值得注意的是,考古绘图需要测量器壁的厚度,器物描述需要介绍胎质和胎色,而器物的残缺部分恰好提供了方便。因此,出土陶器的修补应该在考古绘图和器物描述工作结束后进行,较为妥当。 总之,对出土陶器进行考古修复,必须先对其特点和器形进行认真研究,以确保修复效果能体现器物的原始风貌,绝不能凭主观想象去臆造或创造,对器物的风格进行补充或改正。无论对破碎器物的重新组合,还是对残缺器物的修复,都不能在原始器物之外进行修补、重造或连接。此外,需要强调的是,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