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谈在古诗教学中如何巧用补白 【摘 要】古诗积淀了我们民族厚重、灿烂的文化,可谓“中华文化的瑰宝”。小学教科书所选的古诗更是文质兼美、情感丰富。然而,今天的古诗阅读教学大多停留于“浮光掠影式”的浅阅读状态,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学生感到索然无味。 【关键词】古诗;教学;巧用补白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如何引导学生对诗歌进行深度阅读呢?笔者认为,一首优秀的古诗就像一幅意境深远的中国画,有许多留白的地方,教师若能引领学生深入文本,咀嚼文句,领略文境,让学生用丰富而又灵动的想象来填补这些空白,不但能发展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还能引导学生对古诗进行深度阅读,成就古诗课堂的无限精彩。
2、那么,在古诗教学中如何巧用补白?下面笔者就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补充背景,拉近距离 古诗写于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前,所描述的情景离我们现实生活非常遥远,学生缺乏应有的历史背景和作者情况等方面的知识,又难以从几句诗中捕捉,因而常对古诗描述的情景感到陌生,在领会上产生偏差。这就需要我们补白背景,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正确理解诗歌的内涵。课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查找各种书籍、上网搜索资料等方式,了解诗歌的时代背景,作者的经历、个性,诗中出现的人物与作者的关系等资料,再在课堂中向同学们展示自己所搜集到的材料,教师再适当补充相
3、关资料,让同学们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拉近时空距离,为学生理解诗歌做好铺垫。如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前,我先布置学生搜集黄鹤楼的资料,了解李白、孟浩然的关系。上课伊始,引导学生读题解题后,让学生交流自己了解到的黄鹤楼的资料,知道黄鹤楼在唐朝时是文人墨客、达官贵人聚会或送别的地方,从古至今有许多大文豪都在黄鹤楼留下了诗篇。同时教师用课件出示黄鹤楼图片和一些与黄鹤楼有关的著名诗篇。接着,继续交流对李白和孟浩然的了解,老师根据学生搜集到的资料适当补充,让学生知道李白和孟浩然是一对好朋友,经常在一起饮酒吟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而今天,李白要在黄鹤楼送别孟浩然,千言万语,化作了一首千古绝唱黄鹤楼送孟
4、浩然之广陵。这样对背景进行补白,才能拉近学生和作品、作者的时空距离,才能更好地体会李白送别孟浩然时依依惜别的情感,与诗人的情感产生共鸣。 二、链接生活,理解语言 古诗的语言精确、凝炼。每首古诗的字数有限,因而诗人十分讲究用词的凝炼含蓄,有时一字一词,包含极丰富的内容。古诗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以敏锐的眼光、独特的视角去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揣摩诗歌中的关键词句,寻找诗歌中蕴含的语言实践契机,巧抓关键字词补白,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来理解古诗所描绘的情景,同时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如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在学生初读诗歌,根据注释了解“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的大概意思后,我是
5、这样引导学生想象“烟花三月”的: 师:透过“烟花三月”这个词,联系我们平时观察到的春天,你想到了怎样的画面? (学生想象长江两岸的春景。) 生:我看到春天来了,长江两岸小草探出了碧绿的小脑袋,嫩黄的迎春花开了,雪白的梨花开了,粉红的杏花也开了。 师:你眼中的春天真是五彩缤纷! 生:我看到春回大地,长江两岸到处百花盛开、桃红柳绿、鸟语花香。 师:你不但用眼睛去看春天,还用耳朵去听春天! 生:我看到江岸边,粉红的桃花开了,柳树长出了嫩绿的枝条,一阵风吹来,柳树在翩翩起舞。 师:你描绘的画面不正是诗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吗? 生:长江两岸,小草长得很茂盛,稻田里绿油油的,真是“春风又绿
6、江南岸”啊! 生:我还看到了长江两岸到处繁花似锦,真是“黄四娘家花满溪,千朵万朵压枝低”。 师:你们能用积累的诗句描绘春天,积累真丰富,“书香校园”活动你们收益不少,老师为你们自豪。 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眼中的“烟花三月”再也不会停留在课后的注释“形容花开的繁茂,像浮动的烟雾”这样抽象的字眼中了,而是一幅幅生动形象、具体可感的画面。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积累,培养了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三、想象情景,感悟诗境 古诗词具有简洁、篇幅短小而意蕴丰富的特点,它不可能像小说那样,按照生活矛盾发展的过程铺叙开去。诗人从这一过程中截取最感人的镜头,用跳跃含蓄的语言,创设出一种画外有画、言外有意、令人回味
7、无穷的意境。小学生生活阅历少,要充分了解诗中意境,诗句的言外之意,就要靠自己的想象去补充和创造,再现情境,去领悟诗的意境美。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的教学中,我抓住“故人西辞黄鹤楼”的“辞”和“孤帆远影碧空尽”的“尽”,引导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设身处地地去感受诗人的情感,从而领悟诗的意境美。请看教学片断一: 师:在这美好的春天里,一对兄弟般的朋友,一对朋友般的师生却要离别了,(播放乐曲送别)站在黄鹤楼上,孟浩然举杯告辞:他会想起什么?会对李白说些什么?李白又会说些什么?请同学们想象他们告辞的情景,同桌演一演。 (同桌表演) 师:哪对同桌愿意表演给大家看? 生甲:孟兄,我们在这黄鹤楼边,一起踏
8、春游玩,一起饮酒吟诗,一起谈古论今,过得多么快乐。可今天您却要独自离开,到千里迢迢的扬州了,我真是难过啊。 生乙:太白兄弟,黄鹤楼到广陵,相隔一千多里路,今日一别,不知何日才能相见? 生甲:孟兄,干了这杯酒,“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生乙:太白兄弟,“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干了这杯酒,就此告别,保重! 请看教学片断二: 师:饮罢了送别酒,说完了送别话,离别的时刻还是来到了。李白站在江边,看着朋友渐行渐远,此情此景,凝聚成了两句诗“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描绘的场面吗? 生:孤孤单单的一艘船消失在碧蓝的天空中,只看见浩浩荡荡的长江从天边流过。 师
9、:那可是唐朝盛世啊!长江是当时的交通要道。江上应该有许许多多来往的船只(课件点击:江上千帆)。为什么李白只看见孟浩然的孤帆呢? 生:因为李白所有的注意力和感情都在孟浩然身上。 师:是呀,这正是“过尽千帆皆不见,一心只送孟浩然”,李白站在江边,看着孤帆远影碧空尽,“尽”指的是什么尽?我认为它有一个没有“尽”,你们知道它是什么吗? 生:“尽”的是:船、帆、影。 生:不“尽”的是:李白与孟浩然的情感。 师:孤帆远影早就消失在天边,可李白还站在江边,看着长江水滚滚东流不愿离去,“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此时此刻,长江上流动的除了一江春水,还有什么?李白会想些什么? 在这两个教学片断中,我
10、引导学生抓住“辞”、“尽”进行补白,通过引导想象,再现了一幅幅生动的情境,让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一次又一次拨动学生的心弦。学生和教师、文本之间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学生深入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既理解了诗意,又感受到了李白和孟浩然的依依惜别之情;既对诗的意境有所感悟,又有效培养了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可以说一举多得。 四、课后练笔,延伸拓展 “言有尽而意未尽”往往是一首好诗审美价值的体现。不少古诗结尾处仍有无限悬念,给学生留下想象回味的余地。我们可以在此安排一些适当的口头补白或练笔,延伸情节,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的教学结束时,我布置了两个小练笔:1.把这首诗编成小故事写下来,要求尽量写具体送别的场面。2.李白和孟浩然还能再见面吗?想象他们重逢时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任选一题完成。通过练笔,将学生置身于诗歌文本的情境中,切身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情景,学生能深刻领会诗人的内心世界,激发了学生继续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行政管理公共关系学开放性题目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公共关系学批判性思维试题与答案
- 冲压材料采购合同范例
- 个体商户股合同范例
- 突破2025年市政工程考试的障碍及试题及答案
- 工程项目阶段划分与管理试题及答案
- 工程经济复习过程中需要注意的试题及答案
- 写红木合同范例
- 别墅项目出售合同范例
- 中级经济师考试关键参考试题及答案
- 赫哲族介绍(完美版)课件
- 重复性安全隐患专项整治活动方案(三篇)
- 2017绿城江南里楼书
- 财务会计基础知识考试题库
- 开展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专项行动工作方案
- 《永遇乐(落日熔金)》PPT课件(部级优课)语文课件
- 07-12暨南大学华侨大学两校联考化学真题
-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测试题卷(含答案)
- 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评估表(最终版)
- 2023年劳动保险条例实施细则修正案全文
- 高温高压稠化仪操作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