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文言文教学在新课改后的教学转变_第1页
浅谈文言文教学在新课改后的教学转变_第2页
浅谈文言文教学在新课改后的教学转变_第3页
浅谈文言文教学在新课改后的教学转变_第4页
浅谈文言文教学在新课改后的教学转变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谈文言文教学在新课改后的教学转变 新课程改革在我县已经开展了四年多了,我参与了第一轮课改的教学工作,并且加入 “新课程改革下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科研课题组,时至今日也已经两年多了,在实施和学习的过程中,有许多感悟和反思,想在这里留下一丝印痕。 俗话说得好“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在众多的类型课中,我唯独对文言文教学情有独衷,上班至今,所讲过的示范课及观摩课,我所选取的课型也基本上都是文言课,比如新教师汇报课为学,师徒结对出徒课桃花源记,洋思教学公开课与朱元思书,学年组测评课香菱学诗每每拿到一本新书,翻开目录,首先浏览的也是这册教材有哪些文言文。这几乎成了我的一种习惯。 当然,对于文言文的教学,我

2、也并不是有多擅长,只是喜欢而已,同时倾注了更多的心血罢了。最初的教学是采用以教师为主的串讲、直译法,特别强调字字落实,句句直译。如若有一字未落实,一句未直译,则心中不踏实,担心考试时丢分。当然,刚上班伊始的我,对成绩的关注是第一位的,值得庆幸的是,近年来素质教育的呼声渐高,这呼声给文言文教学的改革带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尤其是新课改以后,我突然明白了,成绩固然重要,但能力的培养却是首要的。 中学文言文教学要体现出自己的特点。它既不同于现代文教学,也不同于古典文字教学或古代汉语教学。要按照它自身特有的规律,建立相对独立的教学系统。 一、抓提示,明重点 文言文教学的重难点应该是过语言关。如果让学生在

3、感知文本之前,通过“诵读提示”初识其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这对于学生解读文本,整体把握全文,十分必要。它使学生心中有读文之纲,从而为学生过语言关打下基础。因此对文前的提示阅读十分必要。 “诵读提示”置于“正文”前,或简介作家作品,或概述思想内容和写作特色,如短文两篇中“古代文人表述自己的志向和情操时,往往不采用直白的方式,而常常以物为喻,写得比较储蓄,这叫做托物言志”。或略叙故事梗概,进而揭示全文中心,如醉翁亭记中“欧阳修被贬为滁州知州,自号醉翁,寄情山水,与民同乐,还写出了这篇传诵千古的文章”。或简介时代背景,如小石潭记中“柳宗元贬官后,为排解内心的愤懑之情,常常不避幽远,伐竹取道,探山访水。

4、所幸永州的大自然待他不薄,奇形异态的潭水、小丘、石渠、山涧纷到沓来,美不胜收。看,于茂林修竹之中,一潭清泉又呈现于眼前了。”或提示学习重点,如论语十则的“诵读提示”中“本课有的谈求知态度,有的谈学习方法,有的谈修身做人”。教学中,我们想方设法让学生抓住提示明确本课重点所在。学习课文前,先让学生放声将“诵读提示”朗读一次,再默读一次。默读时,学生用笔将“提示”的要点勾出,自绘一幅导游图,以便阅读正文时在“名山大川”中畅游、欣赏。实践证明,这有利于对文言文教学的开展。 二、读百遍,义自见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现代文教学中,我采用魏书生老师的“四遍八步读书法”,自认效果不错,在文言文教

5、学中,我也采用了来自我对他人学习的 “六步诵读法”指导学生诵读,即让学生反复感知,形成语感;巩固会意,加深领悟;不断积累,充实语库;灵活运用,形成能力。实践证明,效果良好。 第一步,在教师范读的基础上,学生用响亮的声音朗读课文一次,注意读准字音,读清句读和文法。此步以音读为主,意读为辅。 第二步,再让学生小声朗读课文一次,初步参照注释,口译全文,并把不懂的字词句标上记号。此步以会意为主。 第三步,点成绩中等偏上的学生朗读课文,学生逐段朗读,教师同步讲解,点拨重难词句,并初步答疑。此步以领悟为主。 第四步,学生有表情地朗读课文,要读得流利,读出语气。此步以培养语感为主。 第五步,用“不求甚解法”

6、朗读课文一次,明确课文主旨,并以此为据,把握全文理路。此步以意读为主。 第六步:用“寻章摘句法”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根据“情”的需要,选择不同的语气去读。此步以情读为主。我们告诉学生,语气中的“语”,指有声语言,“气”指朗读时的气息状态,即语气流露出来的气韵。这里的读出语气,不但包含有语意,而且有情思,不但要音随意转,气随情动,而且要因情用气,以情带气。只有这样声情并茂地朗读,才能准确地传达出作品的情韵。这样,在读的过程中,学生就有了更深的美感体验。情操便自然得到了陶冶,灵魂便自然得到了净化。从这个意义上讲,其他任何教学手段,都难以产生诵读的效果。如我们指导学生诵读邹忌讽齐王纳谏第一段时,要求学

7、生读出“三问、三答”的不同语气。三问,内容相同而句子结构有别;三答,内容相同而情感不同:妻“私我”,故以“君美甚”赞之,只有用“气徐声柔”的语调读出,才能准确地表达出妻对“我”的偏爱之情;妾“畏我”,只用一句反问作答“徐公何能及君也”,用“气提声凝”的语调读出,才能准确表达出“畏”的内涵;客“有求于我”,只用简单陈述语气作答,故情感较妻、妾淡一些,按一般陈述语气读出即可。通过这样的诵读指导,学生诵读课文的兴趣大为提高,理解内容也较准确深刻,课文背得又快又准。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诵读训练,使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领悟,在领悟的基础上积累,在积累的基础上运用,其文言文整体阅读能力提高较快,各类测试成绩较

8、理想。 三、背注解,巧积累 注释是为了帮助学生读懂文章而作的必要的提示、解释和说明,它是阅读的向导,是学生过语言关的“拐棍”。学生读懂了注释,便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内容理解透了,自然有利于诵读,有利于背诵。在指导学生阅读注释时,我主要是指导学生了解注释的类别(提示性注释、诠释性注释、说明性注释)及其作用,以便科学地利用注释为诵读文章服务。文言文中考基本上考课外内内容,因而文言文能力的高低主要反映在实词的积累量上,所以我十分注意“注释”的诵读、熟记。我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多记、熟记“诠释性注释”,记时辅以诵读。经过长期积累,学生便形成了应有的迁移能力。 四、巧分析,利写作 言文一般短小精

9、湛,结构特别清晰。分析文章写作特点,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诵读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对于学生借鉴学习古文的章法特点,运用于现代汉语写作实践大有裨益。教学中,我先让学生在诵读课文的同时,自己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并略加点拨,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便于学生诵读背诵。在学生对课文熟读成诵后,再同他一起分析文章的脉落,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借鉴古人行文的章法特点,运用于写作实践。如邹忌讽齐王纳谏,全文围绕“三”来结构全文:三问,三答,三思,三赏,三变。 邹忌妻 妾客 私 畏求 讽 齐王宫妇左右朝廷之臣四境之内 蔽甚 设喻(委婉) 三赏广开言路 纳 三变政治修明 谏 四国朝齐国家强盛 而学生一旦理清了线索和层次,诵读起来就轻松多了,背诵默写也就显得更加得心应手了。这样,学生不断积累,充实语库,借鉴章法,滋养作文,不但文言文阅读能力大有提高,写作能力也随之日渐长进,在中考中取得理想成绩便是理所当然了。 在此基础上,学生再背诵、默写、消化、吸收。这样,由浅入深,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