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紫砂壶作品之竹韵魅力_第1页
浅谈紫砂壶作品之竹韵魅力_第2页
浅谈紫砂壶作品之竹韵魅力_第3页
浅谈紫砂壶作品之竹韵魅力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谈紫砂壶作品之竹韵魅力 摘 要:竹段壶可以说是紫砂壶中传统的不能再传统的器形了,自明代以来,宜兴的历代紫砂工手就喜欢采用竹子作为紫砂壶的创作题材,除了竹子本身质朴自然、不尚奢华的特点和紫砂陶温润精细、含蓄内敛的本质特别契合之外,竹子还寄托了人们心中的美好愿望和理想。 关键词:竹韵;茶壶;团团圆圆;圈竹 1 前言 紫砂是陶瓷艺术中富有特色、最具个性的一类。主要得益于它“五色土”举世无双的独特材质及其精妙入微、巧夺天工的独特工艺。用以泡茶不失原味,色、香、味皆蕴,紫砂陶是一种介于陶和瓷之间,属于半烧结的精细炻器,具有特殊的双气孔结构,透气性极佳且不渗漏等特点。在悠久的历史中,无数的紫砂壶珍品出现

2、又被埋没,像流星一样短暂又光芒四射的出现让不知多少人都着迷,不管是博物馆还是收藏家都在追寻着它们。 2 紫砂壶之竹韵魅力 茶器的颜色包括材料本身的颜色与装饰其上的釉色或颜料。白瓷土显得亮洁精致,用以搭配绿茶、白毫乌龙与红茶颇为适合,为保持其洁白,常上层透明釉。黄泥制成的茶器显得甘饴,可配以黄茶或白茶。朱泥或灰褐系列的火石器土制成的茶器显得高香、厚实,可配以铁观音、冻顶等轻、中焙火的茶类。紫砂或较深沉陶土制成的茶器显得朴实、自然,配以稍重焙火的铁观音、水仙相当搭调。若在茶器外表施以釉药,釉色的变化又左右了茶器的感觉,如淡绿色系列的青瓷,用以冲泡绿茶、清茶,感觉上颇为协调。从紫砂陶的出现,到紫砂风

3、的盛行,经历了几百年的历史变迁,也经过了好几代紫砂人的辛勤和努力,从最初的紫砂,到后来的紫砂壶,再到现在的紫砂文化,紫砂壶正用它的故事告诉着人们,岁月的传说,人生的传说。 竹段壶可以说是紫砂壶中传统的不能再传统的器形了,自明代以来,宜兴的历代紫砂工手就喜欢采用竹子作为紫砂壶的创作题材,除了竹子本身质朴自然、不尚奢华的特点和紫砂陶温润精细、含蓄内敛的本质特别契合之外,竹子还寄托了人们心中的美好愿望和理想。据酉阳杂俎续集支植下记载:“北都唯童子寺有竹一窠,才长数尺,相传其寺纲维,每日报竹平安。”可见竹段壶既有仿生竹子形象而贴切的外形,又有对竹子的刚直、劲节品格的礼颂,以及人们对平安、幸福生活的寄托

4、和向往。 “咬定青松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这是清代郑板桥著名的咏竹诗。“竹”挺拔遒劲,自古以来经常出现在文人墨客的笔下。郑板桥一生倔强不驯,尤以画竹、写竹见长。鉴于对郑板桥倔强不驯、劲节虚心、高风亮节、刚正不阿的人品的钦佩和受其爱竹画竹的影响,加之笔者自幼赏竹之“性刚洁而疏直,姿婵娟似闲娟”,“涉寒暑之徂变,傲冰雪之凌厉”以及“未出土时先有节,于凌云处仍虚心”的君子气质和风范,萌发了以竹为题材创作的心愿和设想。作品处处紧扣主题,壶嘴竹段造型,数片竹叶点缀壶身,枝盘叶翠,生机勃勃。 竹之君子,壶之君子,团团圆圆壶注定了不凡与脱俗,他是文人心境的一种宣泄,是世人

5、品质的一次认同。团团圆圆壶将竹与壶的君子之风完美融合,提炼升华,形成一道精神内涵。同时,更是将竹文化与紫砂艺术结合,结合前人精华,塑造出自己的全新感悟。 团团圆圆壶作品线条柔和饱满,有如一个“陶钵”,壶把高企,空灵而古朴,严谨而活泼,生动而沧桑,把美好生活寓意与紫砂艺术糅为一体,瞬间把人带入远古时代。 团团圆圆壶壶钮塑一生动小熊,光亮的毛色,有力地四肢,高耸的双耳,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壶嘴从壶身延展出来,以竹子形象示人,壶嘴处又牵出一截竹枝,给人无限清爽之感,沐浴竹林之中,飒飒清风,清新怡人。 又正如笔者的圈竹壶,作品可以分明感觉到一股竹的灵气,弯曲的竹枝为壶钮和壶把,曲卷翻动势与度恰到火候;

6、此壶承古而不泥古,在思想和情感的融合中,在品位和格调的提炼中,做到飘逸洒脱,高风亮节。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由此,品格与艺术得到升华。 圈竹壶在传统的基础上加以创新,以竹为题材,壶身扁鼓,平底圈足,嘴、把、钮均为竹节形状,竹节苍劲疏瘦,颇有意味,竹节造型的壶把竹韵悠悠,呈上粗下细之势,整壶中正沉稳,饱满韵致,相得益彰,趣味无穷。 品圈竹壶,悟心情,一把好壶,带着我们徜徉在艺术世界和心灵绿洲,原来,这场艺术之旅简简单单,沐浴清香,洗涤心灵。若是拿此壶斟上一壶好茶,又该是怎样的惬意自然呢?茶香袅袅,热气腾腾,有生活的希望,亦有艺术的追求,当然,还能倾听内心的声音。 3 结语 宜兴紫砂陶艺一直是公认的中国“国粹”,在当代国际大舞台上,紫砂壶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它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它俨然已是中国的一张名片。因而,以紫砂壶来表达国人的爱国之心,情真意切,这是文化的需要,也是紫砂艺术发展的必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