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诗歌诵读教学之我见 中国是一个拥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也是一个诗的国度。历代经典诗文经过岁月的淘洗,成为中华民族语言的典范和精华,更蕴含着我们民族的精神和品格。这些经典诗文通过一代代的吟诵得以流传下来。 一、“吟诵”和“诵读” 吟诵,是传统的读诗文的方法,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这是因为一方面,诗歌产生于人们生产劳动的呼号之中;另一方面,传统诗歌讲究平仄、押韵、对仗,富有音乐性。也就是说,诗歌自产生之日起就和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适合于吟诵。 吟诵,台湾潘丽珠教授在雅歌清韵中进行了阐释。她说:“吟,从今字得声,嘴形开得不大,是一种有谱的,自我性很浓厚的哼哼唱唱,特征在于拉长音的永言,且具音乐性,
2、只是没有稳定的节拍,乃至腔调。诵从甫字得声雨,隆起之意,因此诵之特色即把关键字词或句子的声音抬高,拉长。”(潘丽珠雅歌清韵吟诗读文一起来)由此可以看出,吟诵是一种无曲调的唱读。吟诵是眼、口、耳、脑并用的一种智力活动,有助于学生记忆、理解诗歌。 吟诵的方法对于今天的古诗词教学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然而,今日之古诗词教学受功利主义的影响,一味向高考解题看齐。教师在课堂上,漠视诗歌的规律,忽视学生的主体意识,把一篇篇完整的作品从字、词到格律,再从形象到意境逐一肢解成碎片喂给学生。学生被动接受,也遏制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另外,目前一线语文教师主体是年龄在40岁以下的语文教师,他们之中懂得用古代吟诵
3、方法来吟诵古诗词的,是少之又少。要在目前的教学中完全用“吟诵”方法教学确实有一定的难度。这样,“诵读”也就成为今日诗歌教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潘丽珠教授说:“诵如果音长不显,与读相似;音长够长且回旋如歌,则与吟接近。诵读是吟诵的继承和发展。”什么是“诵读”?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念(诗文)”,这是从词义的角度来说的。从词源的角度看,说文:“诵,讽也。”、“讽,诵也。”讽诵互训,但有区别。郑玄说:“倍问曰讽,以声节之曰诵。”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说:“倍同背,谓不开读也;诵非直背文,又为吟咏以声节之。”因此,“诵读”更注重语言的节奏感和情绪感。这种语言的节奏感和情绪感能让学生更好地把握古代诗歌。 二、诗歌
4、诵读教学是一种返璞归真,培养学生诗歌审美情趣的有效方法 中国古代诗、词、歌、赋具有极高的审美情趣,它融情感美、形象美、意境美、音乐美于一体。教学中,如果仅从语言的角度逐一分析,再传授给学生,学生的内心会毫无触动,作品中的所有美感也荡然无存。 (一) 诵读能使学生感悟诗歌中的情感美 情感美是诗词作品内涵美的一项重要内容。这种情感主要包括爱国情、思乡情、男女情、朋友情以及骨肉情。这种情感美对于培养学生健康而高尚的思想情感具有重要意义,也对我们今天建设稳定、幸福、和谐的社会意义重大。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
5、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诗人在作品中吟咏自己悲壮的战斗历程,抒发自己慷慨的爱国情怀。面对死亡高唱浩气凛然的爱国壮歌。诗人融在作品中的“内在的情感节奏”,只有通过诵读,才能和诗歌的“外在节奏”和谐起来。这样学生的情感就会被有效地调动起来,与作品中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学生才会真正感悟作品中的情感美。 (二)诵读能使学生捕捉诗歌里的形象美 诗歌创作中,诗人总会根据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地创作出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生动的人、物和自然景象。唐代诗人张继的绝句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诗人在诗中创造了许多感人的形象。这些形象不是
6、简单的翻译或者分析所能描绘的。而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诵读,会唤起学生自由的联想和想象,形成“内心现象”,这些形象诉诸视觉或听觉,使他们在头脑中“看见”或“听见”作品所描绘的形象,从而捕捉并充分感受作品的形象美。 (三)诵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诗歌是一种“摆脱散文的现实情况,凭主体的独立想象,去创造一种内心情感和思想的诗性世界”(黑格尔美学第三卷)。诗歌把情思融进物象,借助跨越时空的想象,使它的情境与意象具有立体感。初唐后期的张若虚所写的春江花月夜,以七言歌行形式,采用乐府旧题,通过描写游子思妇的离情别绪,抒发人生之感。从月生始,至月落止;从写景始,到写情结。在春、江、花、月、夜的阔远静谧中
7、,将诗情画意、宇宙奥秘、人生哲理融为一体,创造出一种情景交融、和谐静谧的意境。这种意境只有借助于诵读才能体味得到,从而使读者的情感逼近乃至超越作者的情感,最后真正感受那种诱人的奇妙艺术境界。 (四)诵读能让学生品味诗歌的音乐美 中国诗歌有“趋向着音乐的状态”(佩特语),这种状态不仅体现为情感美,而且还体现为声音美,也就是说,中国古代诗歌语言的声音具有悦耳动听的声音美。中国古典诗歌通过四言二二、五言二三、七言四三的音节组合和平仄、押韵有规律的重复形成节奏,并且通过其特有的平仄、音调的起伏、押韵,双声词、叠韵词、叠音词和象声词的运用取得音调的和谐。这种声音美不是通过眼睛看得到的,也不是通过分析品味得出的,要在诵读的基础上,通过耳朵才能直接感受到。 总之,在诗歌教学中要以诵读贯穿课堂始终,在诵读中明白诗歌的含义,在诵读中理解诗歌的内涵,在诵读中把握作者的情感。我们今天提倡诗歌诵读,不是要复古,而是继承发扬诗歌传统中符合人的认知规律的一些方法,以便我们教育工作者在诗歌教学中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兴趣,真正提高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 参考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高校学生实习保密责任书
- 2025年大件货物运输合同模板及运输路线规划
- 2025彩钢房智能仓储解决方案合同
- 2025年度智慧城市区域承包运营管理合同
- 2025版地下空间打桩工程合同范本
- 2025版海绵城市铺装工程合作协议
- 2025二手挖机二手挖掘设备买卖合同示范文本
- 2025年太阳能照明系统维护与检修合同
- 2025房地产抵押贷款中介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年食品加工委托生产产业链整合合作协议
- 科技公司薪资管理制度
- 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麻醉管理
- 胃肠疾病预防与健康管理
- 2025年云南省中考英语试卷真题(含标准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全国新高考英语II卷试题解析及复习备考策略(课件)
- 全球化背景下文化自信的传承与创新
- 合规监督概念课件
- 电力变压器智能数字孪生体的构建与展望
- 无锡金栢精密模具有限公司搬迁项目环评资料环境影响
- 放射防护监测原始记录表模板
- 2025-2030中国奶酪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