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北京市中心城区竞争力分析城区竞争力指标体系构建及城区调整前后的比较研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胡晨、王明策、陶然摘要:2010年7月1日,北京市正式实施城区合并规划,将东城区与崇文区合并为新东城区,将西城区与宣武区合并为新西城区,形成了六大中心城区的格局。此次合并调整旨在整合城区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及减少资源的重复消耗。首先,通过对已有的关于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文献的研究,并结合北京市城市发展的实际,建立了由8大指标和20个具体指标组成的北京市城区竞争力指标体系。然后,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和聚类分析方法,选取北京市统计信息网2009年的八大城区的相关数据,详细研究了北京市城区合并规划调整前后各城区的竞
2、争力,说明了北京市城区调整的意义。最后,根据北京市新的城区划分,分析了各个城区的竞争优势,并提出了城区发展的政策建议。0 引言行政区划是指一个国家根据政治统治与行政管理的需要,遵循有关法律规定,综合考虑地理条件、经济联系、民族分布、人口密度、历史传统、文化背景等因素,将国土划分为若干层级、不等幅员的行政区域,并在各个行政区域设置相应的政府机构,实施分级分区管理,从而形成国家治理的基本空间格局。解放后,北京的行政区划范围曾经历五次调整,形成了现今16区和2县的格局。其中地处北京二环路以内的东城区、西城区、崇文区和宣武区4个行政区是传统意义上的内城区,也是首都功能核心区。在此之后,朝阳区、海淀区、
3、丰台区和石景山区四个城市功能拓展区也被认为是城内地区,与核心区一起,形成了“城八区”的概念。2010年7月1日,北京市正式实施城区合并规划,将东城区与崇文区合并为新东城区,将西城区与宣武区合并为新西城区,形成了六大中心城区的格局。重新调整之后的北京市城区区划图如图1所示。图1 北京市中心城区示意图合并后新设立的东城区,辖区范围为原东城区和崇文区辖区范围,面积418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65万人。合并后新设立的西城区,辖区范围为原西城区和宣武区辖区范围,面积507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246万人。城区合并后人口、城区面积的基本情况如图2和图3所示。图2 各城区人口分布情况图图3 各城区土地面积分
4、布情况图 在城区调整前,由于行政区划划分过细,东城区、西城区、崇文区和宣武区4个区的发展受到空间因素的制约,特别是崇文区和宣武区发展受空间因素制约更为明显,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滞后于核心区北部,即海淀区和朝阳区。通过核心区行政区划的合并调整,一是有利于对现有的空间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推进核心区南北均衡发展;二是有利于提高核心区的承载能力和服务水平。通过核心区区划的合并调整,可以大幅度提高合并后的新东城区和新西城区的综合实力和发展空间,有利于提高核心区的承载能力和服务水平,也有利于解决四个区结合部管理薄弱的状况;三是有利于加强历史文化名城的整体保护。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和专项
5、规划,核心区与旧城保护区基本重合。以往旧城保护任务由东城区、崇文区、西城区和宣武区共同承担,不利于统一建设、管理和整体保护。区划调整后可以集中力量加快老城区改造,加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力度;四是有利于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行政区划调整后,核心区减少两个行政区,有利于精简机构,合理配置地区经济、社会资源,提高行政效能,降低行政成本,提升核心区规划建设和整体管理水平,增强“四个服务”的能力,以更高的标准推动“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建设,把首都功能核心区打造成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示范区。本文基于北京市中心城区规划调整背景及北京市城市发展的实际,拟重点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建立北京市
6、中心城区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进行统计研究,考察北京市中心城区规划调整前后的竞争力评价指标的变化及城区竞争力排名的变化;根据统计分析结果,说明北京市中心城区规划调整的必要性及新的六大中心城区竞争力的优劣势,并提出城区发展的政策建议。1 北京市城区竞争力指标体系构建目前国内外的城市竞争力研究集中于对城市和城市群的竞争力分析及实证研究。鉴于北京市各个城区的总体发展水平较高,可以将北京市中心城区视为城市规模,来比较它们之间的竞争力。1.1构建北京市城区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为了定量测量和分析的需要,本文在选取反映城区竞争力内涵的统计指标时,依据以下几个城市群竞争力分析原则1:(
7、1)科学性原则。科学性是设计任何指标体系中必须遵守的最基本原则。建立任何指标体系都需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指标体系中各个指标的选取、抽象和概括都要有科学依据,每一个指标都应具有确定的、科学的内涵和意义。(2)系统性原则。竞争力的评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评估指标的设计应当包含影响系统各个方面的要素,从多角度、全方位考察城区的竞争力。(3)可操作性原则。可操作性包括数据的可获得性和指标体系的简化两方面。指标体系的建立要考虑到指标的量化及数据获取的难易程度和可靠性,尽量利用统计部门现有的公开资料;同时,构建的指标体系必须简单、明确,易于理解,用尽量少的指标反映尽量多的内容。(4)可比性原则。要
8、求评价指标便于纵向和横向对比,前者指的是复合城区发展的进程,后者意味着不同城区之间可以客观的比较。同时指标口径要一致,以保证评价的合理性、公平性和客观性。(5)层次性原则。城市竞争力可以分成若干构成因素,为便于认识和分析,在设计指标体系的过程中,应根据竞争力的系统结构和不同侧面的特征,将竞争力划分为若干层次,并逐层次进行分解,进而确定出具体指标,形成具有一定层次结构的指标体系。(6)导向性原则。选择的每个具体统计评价指标要符合提高城区竞争力的要求,属于竞争力的范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竞争力的内涵与特征,对提高竞争力目标有明确的导向性,对城区建设有积极的指导和督促作用。1.2 相关研究给出的城
9、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1、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目前,在国际竞争力评价方面,最具影响力的是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发布的世界竞争力年鉴(wcyb)和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wef)发布的全球竞争力报告(gcr)所进行的国际竞争力的排名。其中imd和wef的研究所依赖的数据主要来自于各国政府现有统计数据以及对高层管理者全球性的大规模调查。imd在进行国际竞争力评价时,把竞争力分解为8个要素,即国内经济实力、企业管理、国际化程度、政府管理、金融环境、基础设施、科技水平和国民素质2。2001年imd又对其作了调整,由原来的8个要素改为4个要素,即经济表现(一国国内
10、经济的宏观测评)、政府效率(政府政策有助于竞争力提升的程度)、商务效率(测评企业的创新能力、盈利能力和响应能力)和基础设施(基本设施、技术、科学和人力资源满足商业需要的程度)。wef的全球国际竞争力报告以未来5-10年的中长期人均gdp的增长为基础,建立多因素决定的系统评价体系3。1996年wef设计了三个国际竞争力指数:国际竞争力综合指数、经济增长指数和市场增长指数。1997年的指标体系包括195个指标(硬指标68个和软指标127个),硬指标数据通过统计数据获得,软指标数据则是通过向全球专家进行问卷调查而得,很明显,软指标比重远远超过硬指标,优点是有助于扩大报告的覆盖面,缺点是主观性太大。整
11、个指标体系包括8大要素和主要经济指标共9个部分,8大要素分别是: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的开放度,政府管理,金融市场发展,基础设施,科学与技术,企业组织、企业管理、劳动力,法规和社会文明要素。2、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1)尹玉龙提出的评价指标体系。1998年4月2日,尹玉龙在经济日报发表了题为全国各省市区经济竞争力谁执牛耳的文章,该指标体系沿袭imd评价指标体系特点和模式,结合中国国情由200项指标缩减到16项指标。该评价体系主要考虑地区经济实力要素和对外开放程度要素,辅助以政府作用要素,基础设施要素,管理水平要素,科学技术要素和人力资本要素。(2)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提出的评价指标体系。深圳综合开
12、发研究院华南及深港经济研究中心于1998推出了一个区域经济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8个一级指标和35项二级指标,包括经济实力、经济开放性、经济效率、经济发展潜力等创新的经济指标,并尝试用其对京九沿线各地区综合竞争力进行测评4。(3)肖红叶等提出的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5。肖红叶等的区域竞争力评价研究仍然参考了imd2000年的评价体系,但他们根据中国区域的具体情况,把imd的8大要素调整成9大要素。这9大要素将软硬指标整合起来,分别是:总体经济、对外开放、产业、政府管理、基础设施、环境、管理、科技、人力资源和生活质量。(4)左继宏&胡树华(2004)根据区域竞争力的内涵将区域竞争力分解为8种竞
13、争力:经济综合竞争力、产业竞争力、科技竞争力、金融竞争力、基础设施竞争力、政府作用力、国民素质竞争力及居民生活水平竞争力。其核心在于产业竞争力、经济综合竞争力及科技竞争力,其中产业竞争力是关键所在,国民素质竞争力是区域竞争力的潜力所在6。(5)南京大学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2003)提出竞争力的本质特征是对区域内全社会生产要素的整合和利用,实现产业的合理分工与协作,创造区域经济发展的最佳环境。该研究中心通过三维模型将区域综合竞争力分为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和辅助竞争力,其中核心竞争力包括经济水平、科技水平、金融实力;基础竞争力包括基础条件、教育及居民素质;辅助竞争力包括政府作用、生活
14、环境7。(6)夏智伦&李自如(2005)认为区域竞争力的本质在于能否优化资源配置,区域竞争力的核心在于创造竞争优势,区域可以通过实施恰当的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战略来创造自己的竞争优势,实现经济的赶超8。(7)甘健胜(2002)运用了多目标层次分析方法(ahp)从经济实力、金融环境、开放程度、基础设施、企业运营、科学技术、政府作用、国民素质等8个方面建立了指标体系9。综合以上学者及机构提出的评价指标体系,将它们的具体指标列于表1,并将具体指标分类,找到这些方法的共同点。从表1可以看出,各种评价指标体系都分别有自己的侧重点,但都主要以经济实力、对外开放程度、产业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和科技为主,以环境、人
15、民生活质量、政府管理等为辅。表1 现有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者评价指标体系经济及产业基础设施及科技人才政府管理及其它尹玉龙地区经济实力、对外开放程度、金融活动要素科学技术、人力资本基础设施要素政府作用要素、管理水平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资源、经济实力、经济开放性、经济效率、经济发展潜力政府调控能力、生活质量、社会发展肖红叶总体经济、对外开放、产业基础设施、环境、科技、生活质量政府管理、管理左继宏经济综合竞争力、产业竞争力、金融竞争力科技竞争力、基础设施竞争力、居民生活水平竞争力、国民素质竞争力政府作用力南京大学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核心竞争力:经济水平、科技水平和金融实力 基础竞争力:基础条件
16、、教育及居民素质辅助竞争力:政府作用和生活环境夏智伦产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对外开放竞争力、经济综合实力竞争力基础设施竞争力、人力资本竞争力和科技竞争力。甘健胜经济实力、金融环境、开放程度、企业运营基础设施、科学技术、国民素质政府作用1.3 北京市各城区竞争力评价指标通过对现有城区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比较分析,本文主要综合采用肖红叶及左继宏提出的评价指标体系,首先确定了包括经济实力、对外开放、产业发展水平、基础设施、人民生活质量、科技与人才和居住环境在内的7大指标。由于文献中提到的政府管理指标仅采用地方财政收入和支出作为具体的评价指标,而这两项数据在经济指标中可以表现出来,故将政府管理指标去掉
17、,加入文化体育娱乐事业,更能符合北京市作为文化中心的实际情况。所以将北京市各城区竞争力指标确定为如下8大方面:经济实力、对外开放、产业发展水平、基础设施、人民生活质量、科技与人才、居住环境和文化体育娱乐事业。8大指标的内涵及具体指标分析如下:(1)经济实力反映了城区的经济活动能力,是城区竞争力基本的、主要的影响因素。城区经济实力是对一个城区经济发展现状的描述,是对城区经济发展状况、投资水平、生产效率和福利水平的真实刻画。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历史的过程,城区经济实力主要描述某一时点上,各个城区经济发展的静态水平的比较。这一指标是城区竞争力比较的“硬”指标,是其它指标比较的基础。经济实力既是现在
18、竞争力的充分体现,也是过去竞争力发展的结果。它是城区竞争力的基础,一个城区只有拥有相当的经济实力才能参与大范围的竞争。具体指标包括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经济国际化和区域一体化程度决定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合理配置的程度,城区开放程度高,生产要素、产品的流动性高,城区企业能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广泛有效引进、利用和输出,并迅速合理配置生产要素,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通过城区与国外的交流和合作,可以有效地了解、引进、吸收先进的知识、技术、技能、管理经验等,拓宽城区的资金来源,从而促进城区产业的发展,提高城区的竞争力。具体指标包括外贸出口总额、外贸进出口总额、实际使用外
19、资金额和国际旅游收入。(3)产业是城区发展的重要支撑,产业的发展状况是影响城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产业结构决定城区价值体系的状况,影响竞争力的提升速度。高级产业结构比低级产业结构能创造更高的附加值,非农业产值占gdp比重、服务业产值占gdp比重较高,反映城区工业化和服务化水平较高,城区将因此创造更多的财富,城区的发展将具有更大的潜能,从而加快竞争力的提高。具体指标包括工业总产值和第三产业生产总值。(4)城区基础设施是以物质形态为特征的城区基础结构系统,包括道路、交通、卫生等基本设施,其规模、类型、水平直接影响着城区的发展和价值体系的形成。城区基础设施质量(基础设施个体质量、空间匹配)的状况影响城
20、区的竞争力,良好的城区基础设施将为城区产业的发展提供充足适宜的载体和良好的环境。鉴于资料有限,加上北京市中心城区道路情况复杂,本文只选取卫生机构的基础设施情况作为评价指标,即每万人拥有卫生机构数。(5)人民生活质量的高低是衡量城区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而且提高城区竞争力的最终目的是改善区内人民的生活质量,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又可以吸引更多的高素质人才,间接推动城区竞争力的提高。人民生活的质量决定了城区的吸引能力,间接影响了城区的创新能力。具体指标包括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社会保障事业地区生产总值。(6)科技对城区竞争力的贡献具有倍增效应,作为其重要的影响因素,以独
21、立的力量显著地推动着城区的增长、提高和扩张,是城区竞争力的推动器。科技一方面使生产要素的使用得以改善,使企业生产技术、工艺水平得以提高,从而使劳动生产率得以提高,产品成本得以节约;另一方面可以使企业获得具有垄断优势的资源和产品,扩大城区内产业的市场占有率,进而推动区内产业的发展。而人才又是科技知识的掌握者、创造者,充裕的高质量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关键,只有越来越多的高素质人才才能更快的促进科技的发展、进步,从而促进城区的发展。具体指标包括教育生产总值、中小学数量和专利申请数量。(7)居住环境是与居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外界因素,是城区竞争力的重要构成力量。作为非流动性的稀缺要素,随着社会经济的
22、发展,居住环境的舒适度对吸引人才和高附加值产业,对城区竞争力的提升将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具体指标包括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人均绿化面积和空气质量。(8)北京作为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一直以来都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所以采用文化、体育及娱乐业生产总值为评价指标。具体指标为文化、体育即娱乐业生产总值。将这8个指标组、20个具体指标和数据来源列表,如表2所示。表2 北京市各区县竞争力分析评价指标区域竞争力指标组具体指标指标数据来源经济实力地区生产总值北京统计信息网2009年数据地方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对外开放外贸出口总额北京统计信息网2009年数据外贸进出口总额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国际旅游收入产
23、业发展工业总产值北京统计信息网2009年数据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基础设施每万人拥有卫生机构数北京统计信息网2009年数据人民生活质量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北京统计信息网2009年数据与城区人口数量计算得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社会保障事业地区生产总值科技与人才教育生产总值北京统计信息网2009年数据,其中中小学数量为调查数据中小学数量与中学数量之和中小学数量专利申请数量居住环境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北京统计信息网2009年数据与城区人口数量计算得到,空气质量为全年空气质量好于或等于二级的天数人均绿化面积空气质量文化体育娱乐事业文化、体育及娱乐业生产总值北京统计信息网2009年数据2 北京市城区规划调整前各
24、城区的竞争力分析本文收集了北京市“城八区”,即东城区,崇文区,西城区,宣武区,朝阳区,石景山区,丰台区和海淀区2009年的各项指标数据,采用spss 17.0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根据统计分析得到城区规划调整前八大城区竞争力的得分及排名,以及不同城区发展的优势与劣势。2.1主成分分析主成分分析采用降维的思想,在损失很少信息的前提下把多个指标转化为几个综合指标的多元统计方法。通常把转化生成的综合指标称为主成分,其中每个主成分都是原始变量的线性组合,且各个主成分之间互不相关,使得主成分比原始变量具有某些更优越的性能。这样在研究复杂问题时就可以只考虑少数几个主成分而不至于损失太多信息,更容易抓住
25、主要矛盾,揭示内部变量之间的规律性,同时使问题得到简化,提高分析效率。采用spss 17.0统计分析软件,将所有城区的各项指标数据输入程序,进行主成分分析。由表3所示主成分解释的总方差的结果可以看出,前3个主成分解释的总方差占累计总方差的93%以上,能够较好的反应原始指标。表4给出了前3个主成分矩阵。表3 城区规划调整前各主成分解释的总方差成份初始特征值提取平方和载入合计方差 %累积 %合计方差 %累积 %111.89659.48159.48111.89659.48159.48124.79723.98383.4634.79723.98383.46331.9259.62493.0871.9259
26、.62493.0874.7303.65196.7385.3371.68498.4216.2051.02699.4477.111.553100.000表4 城区合并规划调整前成分矩阵指标名称主成分f1f2f3地区生产总值.996.007.025地方财政收入.959.193-.0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88-.204-.359外贸出口总额.894.216-.288外贸进出口总额.834.229-.447实际使用外资金额.941.099-.272国际旅游营业收入.873.220-.340工业总产值.822-.487.114第三产业生产总值.993.081.012每万人拥有卫生机构数-.057.96
27、7.147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06.723-.07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5.457.654社会保障事业地区生产总值.951.235-.031教育生产总值.813-.358.432中小学数量.866-.339-.298专利申请数量.802-.379.434建成区绿化覆盖率.074-.929.121人均绿化面积.186-.950-.094空气质量.594.649.294文化体育及娱乐业生产总值.825-.150.529第一主成分f1反映了城区的经济实力和经济发展能力,包括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出口总额、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国际旅游收入、第三产业生产总值、社会
28、保障事业地区生产总值等指标。第一主成分的贡献率高达59.481%,说明该指标即经济指标在评价城区竞争力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第二主成分f2反映了城区基础设施、人民生活质量水平和居住环境水平,这三个大指标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市民的总体生活水平,包括每万人拥有卫生机构数、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和空气质量等指标。第三个主成分f3反映了科技与人才、文化体育及娱乐业发展水平。包括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教育生产总值、专利申请数量和文化体育及娱乐业生产总值。2.2 聚类分析聚类分析将个体或对象分类,使得同一类中的对象之间的相似性比与其他类的对象的相似性更强。其目的在于使类间对象的同质性最大化和类间对象的异质
29、性最大化。在一些社会、经济问题中,往往需要把大量的样品按照相似程度归成类10。本文采用系统聚类法,具体方法如下:首先,将n个样品看成n类;然后,将性质最接近的两类合并成一个新类,就可以得到n-1类,再从中找出最接近的两类加以合并变成n-2类;如此下去;最后,可将所有样品归为一类,将上述过程画成一张图,就可以决定分多少类,每类有什么样品。将20个指标的数据均输入统计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得到的树状图如图4所示。由整体指标进行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样品3、5、8即西城区、朝阳区、海淀区(前文所述整体指标排名的前三名)为一类;样品1即东城区(第四名)为一类;其余样品(第五至八名),即崇文区、宣武区、丰台
30、区和石景山区为一类。 c a s e 0 5 10 15 20 25 label num +-+-+-+-+-+ 崇文区 2 -+ 宣武区 4 -+-+ 石景山区 7 -+ +-+ 丰台区 6 -+ +-+ 东城区 1 -+-+ | 西城区 3 -+ | 朝阳区 5 -+-+ 海淀区 8 -+图4 城区合并规划调整前竞争力聚类示意图2.3 城区合并调整前八大城区竞争力分析1、综合竞争力分析根据主成分及聚类分析的统计分析结果,得到城区合并规划调整前各城区的各主成分得分、总体竞争力得分、排名及类别划分,如表5和图4所示。表5 城区合并规划调整前各区竞争力排名城区第一主成分(经济及产业发展)第二主成
31、分(基础设施及生活质量)第三主成分(科技人才及文化)总得分总排名类别划分朝阳区17.98(1)1.41(5)-3.39(8)10.701类别1海淀区17.36(2)-5.03(6)3.14(1)9.422西城区3.79(3)5.24(2)0.96(2)3.603东城区-2.51(4)5.72(1)0.10(5)-0.114类别2宣武区-9.38(6)1.70(4)0.44(4)-5.135类别3崇文区-10.19(7)2.38(3)0.85(3)-5.416丰台区-6.58(5)-5.89(8)-1.58(7)-5.487石景山区-10.49(8)-5.53(7)-0.51(6)-7.618图
32、4 各城区主成分得分及总得分示意图表5及图4的统计分析结果,可以得到以下研究结论:(1)从第一主成分(经济及产业发展)可以看出,朝阳区和海淀区的经济实力和经济发展能力明显高于其他城区,排名为第一和第二。原因有如下几点:朝阳区和海淀区是北京市“城八区”中面积最大的两个区,人口也较多,第三产业发达。朝阳区主要依托金融、信息咨询、中介服务、连锁商业及仓储物流等现代化服务业及房地产等新兴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海淀区则因中关村科技园的发展而发展迅速,其中以技术、信息、高科技产业为主。东城区及西城区的得分略低,排名第三和第四,东城区和西城区虽然是北京市的核心城区,但受到面积、地理位置的制约,限制了经济的发展
33、。但由于东城区依托于建国门、国贸商圈,西城区依托于金融街、西单商圈的发展,经济水平在城八区中仍处于靠前的位置。崇文区、宣武区、丰台区和石景山区则在经济水平上远落后于其余4个城区。(2)从第二主成分(基础设施及生活质量)可以看出,东城区和西城区优于其余城区,排名第一和第二。由于东城区和西城区的区位优势,并且发展时间较长,所以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居民收入较高,商业发达,辖区内多文物古迹,绿化相对较好,所以在此方面得分较高。其余城区则由于外来人口较多、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原因,造成该方面得分偏低。(3)从第三主成分(科技人才及文化)可以看出,在教育、科技、文体娱乐业方面,海淀区明显优于其他城区,主要原因是
34、海淀区辖区范围内高校云集,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人民大学等一批重点高校为代表,教育水平及投入非常高,同时海淀区还依靠信息产业带动了一系列科技创新工作。其余城区在此方面则差别不大。从整体得分及排名结果来看,朝阳区和海淀区仍远远领先于其余城区,东城区及西城区紧随,其余城区则相对落后,这主要是由于第一主成分(经济及产业发展)在综合竞争力指标中的重要性高于其余两个主成分所决定的。2、第一主成分(经济及产业发展)竞争力分析第一主成分(经济及产业发展)聚类结果(图5)显示的是考虑第一主成分中包括的指标,将八个城区进行聚类分析,按照三类进行分类,可以得到:朝阳区和海淀区为一类、东城区和西城区为一类、其余城区
35、为一类。该结果与主成分分析所得的第一主成分各城区得分及排名相符。可以看出,在经济与产业发展水平方面,朝阳区和海淀区远远超过其余城区。 c a s e 0 5 10 15 20 25 label num +-+-+-+-+-+ 崇文区 2 -+ 石景山区 7 -+ 宣武区 4 -+-+ 丰台区 6 -+ +-+ 东城区 1 -+-+ | 西城区 3 -+ | 朝阳区 5 -+-+ 海淀区 8 -+图5 城区合并规划调整前经济水平聚类示意图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城区合并规划调整以前,北京市各中心城区的发展存在不均衡性。朝阳区、海淀区的发展较快,资源较多,而地处北京市城南的崇文区、宣武区、石景山区和
36、丰台区的发展水平则较为落后。这样的资源的分配不均衡和发展水平不均衡会影响北京市迈向国际化大都市的进程,所以城区的规划调整十分必要。3 城区规划调整后各城区竞争力分析在进行城区规划调整后竞争力分析中,同样收集了北京市八大城区2009年的各项指标数据。对新合并城区的相关指标数据进行了以下处理:每万人拥有卫生机构数、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绿化面积是根据合并后新城区的总量除以总人口所得;空气质量是由合并前城区的数据平均得到;其余数据均为合并前城区数据之和。本节同样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得到城区规划调整后各个城区竞争力的得分及排名,并分析不同城区发展的优劣势。3.1 主成
37、分分析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将所有城区的各项指标数据输入程序,进行主成分分析。由表6所示主成分解释的总方差的结果可以看出,前3个主成分解释的总方差占累计总方差的94%以上,能够较好的反应原始指标。表7给出了前3个主成分矩阵。 表6 城区规划调整后各主成分解释的总方差成份初始特征值提取平方和载入合计方差 %累积 %合计方差 %累积 %111.96059.80159.80111.96059.80159.80124.87424.37284.1734.87424.37284.17332.02810.13894.3112.02810.13894.3114.9184.59098.9015.2201.0
38、99100.000表7 城区合并规划调整后成分矩阵指标名称主成分f1f2f3地区生产总值.988.131.037地方财政收入.941-.135.07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12.217-.477外贸出口总额.891-.100-.335外贸进出口总额.821-.156-.498实际使用外资金额.911.022-.336国际旅游营业收入.882-.198-.306工业总产值.597.742.002第三产业生产总值.996.046.041每万人拥有卫生机构数.345-.878.317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97-.757.02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4.048.613社会保障事业地区生产总值.
39、938-.291.159教育生产总值.677.650.314中小学数量.835.253-.370专利申请数量.638.692.296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02.893-.001人均绿化面积-.364.886-.238空气质量.749-.230.203文化体育及娱乐业生产总值.743.367.549第一主成分f1反映了城区的经济实力和产业发展水平,包括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出口总额、外贸进出口总额、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国际旅游收入、第三产业生产总值、社会保障事业地区生产总值等指标。第一个主成分的贡献率高达59.801%,说明该指标即经济指标在评价城区竞争力中起着十分重
40、要的作用。第二主成分f2反映了工业发展、科技与人才和居住环境水平,指标包括工业总产值、教育生产总值和专利申请数量,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和人均绿化面积。第三个主成分f3反映了人民生活质量水平和文化体育及娱乐业生产总值。指标包括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文化体育及娱乐业生产总值。3.2 聚类分析本节仍采用系统聚类法,将所有数据输入spss,得到聚类分析树状图如图6所示。聚类分析结果显示,若分为两类,则新西城区、朝阳区、海淀区(前文所述整体指标排名的前三名)为一类;东城区、丰台区和石景山区为一类。该结果与主成分分析得到的整体指标各个城区的排名顺序一致。 c a s e 0 5 10 15 20 25 la
41、bel num +-+-+-+-+-+ 丰台区 4 -+-+ 石景山区 5 -+ +-+ 新东城区 1 -+ | 朝阳区 3 -+-+ | 海淀区 6 -+ +-+ 新西城区 2 -+图6 城区合并规划调整前竞争力聚类示意图3.3城区合并调整后六大城区竞争力分析同样将主成分分析中,每个主成分各个指标的权重与各城区标准化之后的数据相乘,可以得到各城区三个主成分的得分、总得分及排名情况。表8 城区合并规划调整后各区竞争力排名城区第一主成分(经济及产业发展)第二主成分(工业、科技及居住环境)第三主成分(生活质量及文化)总得分总排名类别划分海淀区10.69(2)7.26(1)2.04(1)8.371类
42、别1朝阳区13.78(1)-0.98(4)-3.24(6)7.672新西城区4.60(3)-3.93(5)1.30(3)1.923新东城区-1.48(4)-6.43(6)1.47(2)-2.304类别2丰台区-11.89(5)2.19(2)-1.44(5)-6.725石景山区-15.69(6)1.89(3)-0.13(4)-8.946图7 各城区主成分得分及总得分示意图表8及图7的统计分析结果,可以得到以下研究结论:(1)由第一主成分得分可以得到,朝阳区和海淀区的经济实力和经济发展能力仍明显高于其他城区,原因如前文所述。新西城区及新东城区的得分略低,除前文所述原因外,由于新西城区和新东城区的数
43、据是汇总了原4个区的数据,新西城区将西城区和宣武区的数据加和或取平均值,新东城区将东城区和崇文区的数据加和或取平均值,所以原崇文区和宣武区的经济发展落后情况会影响新东城区和新西城区的得分。丰台区和石景山区则在经济水平上仍落后于其余4个城区。(2)第二主成分反映的是工业发展、科技与人才和居住环境水平。海淀区在该指标得分上远远领先其他城区,主要是由于海淀区的工业总产值较大、科技发展较快。由于第二主成分中工业总产值所占比重较大,而新东城区、新西城区的工业产值较低,所以在该主成分中得分较低。所以城区重新划分对原东城区等4个中心城区在该方面影响不大。(3)第三主成分主要反映的是人民生活质量水平和文化体育
44、及娱乐业发展水平。可以看出海淀区的文化体育及娱乐业发展仍排在前列。但是东城区、西城区、崇文区和宣武区在合并成两个城区之后在这方面的得分比城区调整前有所提高。可以看出,城区的合并整合了4个区的资源,提高了4个区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文化生活水平。从整体得分及排名结果来看,海淀区和朝阳区仍远远领先于其余城区,新西城区和新东城区略靠后,丰台区和石景山区则相对落后。城区合并前,朝阳、海淀高于其他城区,合并后,新西城、新东城仍不及朝阳、海淀,这说明朝阳、海淀在各方面的竞争力远高于新西城、新东城,无论合并前后。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表明,新西城、新东城合并的必要性,合并后有利于整合资源、优势互补,进一步提升各自的
45、竞争力。4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4.1 研究结论1、北京市城区规划调整前后,三个主成分的内容有所变化表9 北京市城区规划调整前后主成分内容对比第一主成分第二主成分第三主成分调整前调整后调整前调整后调整前调整后主成分名称经济及产业发展经济及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及生活质量工业、科技及居住环境科技人才及文化生活水平及文化相同指标地区生产总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地方财政收入文化体育及娱乐业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出口总额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第三产业生产总值社会保障事业地区生产总值不同指标国际旅游营业收入外贸进出口总额每万人拥有卫生机构数工业总产值教育生产总值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教育生产总值专利申请数量空
46、气质量专利申请数量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人均绿化面积如表9所示,城区调整前后第一主成分都主要反映经济水平和产业发展水平,仅有一个具体指标不同,可以看出,调整前后各城区的经济发展区别不大。第二个主成分的内容差别较大,调整前第二主成分主要反映基础设施及生活质量,而调整后第二主成分主要反映工业、教育及居住环境。调整前第三主成分主要反映了科技人才及文化,调整后反映的则是生活水平及文化。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北京市城区调整前后,各城区的竞争力在内涵上有所变化。2、北京市城区规划调整前后竞争力排名有所变化北京市城区合并规划调整前后,八个城区与六个新城区的竞争力排名如表10所示。表10 城区合并规划调整前后竞争力排
47、名对比调整前调整后城区得分排名城区得分排名朝阳区10.71海淀区8.371海淀区9.422朝阳区7.672西城区3.63新西城区(原西城区和宣武区)1.923东城区-0.114新东城区(原东城区和崇文区)-2.34宣武区-5.135丰台区-6.725崇文区-5.416石景山区-8.946丰台区-5.487石景山区-7.618 根据表10的结果,可以得到如下结论:(1)朝阳区和海淀区在城区合并规划调整前后,在经济水平和经济发展能力、对外开放方面在北京中心城区中间遥遥领先。同时海淀区在科技与人才教育方面有明显的优势。这与海淀区大力发展创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中关村科技园、上地科技园区及海淀区的高校云
48、集的优势密不可分。(2)西城区和东城区在城区合并之前,由于区域面积、人口的限制,经济总量上水平一般,但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每万人拥有卫生机构数等基础设施、人民生活质量水平较高。宣武区和崇文区则由于地理位置等条件的制约,不仅在城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上表现不好,在基础设施、居住环境上也与西城区、东城区差距较大。在四区合并为两区之后,在经济上,由于西城区和东城区的带动作用,提升了宣武区和崇文区的水平,而且为两区注入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商业资源,在基础环境和居住环境上提升两区的生活品质,使该区域与北城地区的居住品质差距进一步缩小。(3)丰台区和石景山区的发展在北京市核心城区中属于落后的水平,究其原因,两个区缺少发展的核心产业,人口成分复杂,流动人口较多,导致经济水平较低,教育资源缺乏,人民生活质量和居住环境较差。4.2政策建议1、原四个中心城区发展规划建议由于东城区、崇文区、西城区和宣武区4个城区合并规划从2010年7月才正式开始实施,4个城区合并后的数据目前均由2009年各城区的数据加和、平均得到,所以在经济和对外开放指标上仍不能真实反映两区合并之后,经济水平是否能够得到提升。但是在人均指标、教育水平、居住环境等指标上,可以明显看出四区合并为两区会使原崇文区、宣武区的水平有所增长。这次调整可以使新西城区、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财务报表分析诊断模板
- 2025初一英语Unit7情景交际专项卷
- 员工培训与能力提升计划制定工具
- 企业人才培训需求调研报告人才发展规划专用版
- 2025年金融服务行业金融科技与智能服务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生态文明行业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期货从业考试股指期货及答案解析
- 2025年跨境电商行业跨境电商平台运营策略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从安徒生童话中得到的启示读后感作文(15篇)
- 妇幼护理科普知识题库及答案解析
- DB11-T 1382-2022 空气源热泵系统应用技术规程
- 民法典合同编案例课件
- 化工冬季四防安全培训课件
- 银行贷后培训课件
- 2025甘肃张掖山丹县公安局招聘留置看护警务辅助人员40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国家公园考试题型及答案
- 2025至2030中国航空燃油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社区干部面试题目及答案
- 初中英语人称代词专项练习题
- 2025年浙江省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特殊职位公务员招录考试(网络安全技术)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房屋安全性鉴定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