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目 录录 第第 1 1 章章 编制说明编制说明.- 1 - 1.1 编制依据.- 1 - 1.2 规范、标准.- 1 - 第第 2 2 章章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2 - 第第 3 3 章章 结构模板体系设计结构模板体系设计.- 3 - 3.1 地下室侧墙模板.- 3 - 3.2 楼板模板.- 5 - 3.3 立柱模板.- 6 - 3.3 纵、横梁模板.- 7 - 3.4 倒角模(分上、下倒角).- 9 - 3.5 施工缝端模板.- 9 - 3.6 楼顶板及梁的模板支撑排架.- 10 - 3.7 楼梯模板.- 10 - 3.8 剪刀撑布置.- 11 - 第第 4 4 章章 设计计算书设计计算
2、书.- 13 - 4.1 侧墙模板计算.- 13 - 4.1.1 新浇砼对模板的侧压力计算.- 13 - 4.1.2 侧墙模板强度、挠度计算.- 14 - 4.2 综合楼一层地板、10m标高面板及运用库面板模板及支架计算.- 15 - 4.2.1 模板验算.- 15 - 4.2.2 次楞验算.- 16 - 4.2.3 主楞验算.- 17 - 4.3 综合楼二层地板及标高 15.4m面板模板及支架计算.- 18 - 4.3.1 模板验算.- 19 - 4.3.2 次楞验算.- 20 - 4.3.3 主楞验算.- 21 - 4.4 柱箍计算.- 22 - 4.4.1 强度计算.- 22 - 4.4
3、.2 挠度计算.- 23 - 4.5 梁模板体系计算.- 23 - 4.5.1 模板验算.- 23 - 4.5.2 次楞验算.- 24 - 4.5.3 主楞验算.- 25 - 4.6 立杆的强度、稳定验算.- 25 - 4.7 扣件验算.- 27 - 4.8 承载力验算.- 27 - 第第 5 5 章章 高支模施工高支模施工.- 29 - 5.1 施工准备工作.- 29 - 5.1.1 材料准备.- 29 - - 1 - 5.1.2 安全、技术准备.- 29 - 5.1.3 模板的配置及发放.- 30 - 5.2 施工工艺流程.- 30 - 5.3 高支模钢管架搭设施工.- 30 - 5.3.
4、1 搭设作业程序.- 31 - 5.3.2 支模架搭设注意事项.- 31 - 5.3.3 拆卸作业.- 31 - 5.3.4 安全注意事项.- 32 - 5.4 混凝土浇筑工艺.- 32 - 5.4.1 施工方法.- 32 - 5.4.2 施工工艺及要求.- 32 - 5.5 支模方法及拆除.- 33 - 5.5.1 测量放线.- 33 - 5.5.2 平台模板支设.- 34 - 5.5.3 模板加固.- 34 - 5.5.4 支模验收.- 35 - 5.5.5 模板拆除.- 35 - 第第 6 6 章章 安全保证措施安全保证措施.- 36 - 6.1 组织机构上安全保证措施.- 36 - 6
5、.1.1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 36 - 6.1.2 高支模系统管理机构.- 36 - 6.1.3 加强安全检查.- 36 - 6.1.4 建立医疗与卫生设施.- 37 - 6.2 高支模安装安全技术措施.- 37 - 6.3 高支模拆除安全技术措施.- 38 - 6.4 高支模浇注混凝土安全技术措施.- 39 - 6.5 监测安全保证措施.- 39 - 第第 7 7 章章 质量保证措施质量保证措施.- 41 - 7.1 高支模脚手架质量保证措施.- 41 - 7.2 脚手架搭设质量的检查与验收.- 41 - 第第 8 8 章章 文明施工、环境保护、职业健康保证措施文明施工、环境
6、保护、职业健康保证措施.- 44 - 8.1 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44 - 8.2 环境保护保证措施.- 45 - 8.3 职业健康安全保证措施.- 46 - 第第 9 9 章章 应急救援预案应急救援预案.- 50 - 9.1 机构设置.- 50 - 9.2 机构的职责.- 50 - 9.3 应急救援工作程序.- 50 - 9.4 救援方法.- 51 - 9.4.1 高空坠落应急救援方法.- 51 - 9.4.2 模板、坍塌应急救援方法.- 51 - 9.4.3 物体打击应急救援方法.- 51 - 9.5 应急救援物资.- 52 - - 1 - 第第 1 1 章章 编制编制说明说明 1.11
7、.1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 1.21.2 规范、标准规范、标准 (1)建筑施工手册 (2)建筑工程模板施工手册 (3)脚手架施工手册 (4)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5)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 (7)钢管脚手架扣件(gb 15831) - 2 - 第第 2 2 章章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第第 3 3 章章 结构模板体系设计结构模板体系设计 3.13.1 地下室侧墙模板地下室侧墙模板 (1)侧墙模板采用18mm厚胶合板,单块板尺寸为1.222.44m。在浇注底板砼时,侧
8、墙 部分要比底板顶面向上浇注200mm高。在浇注砼前水平埋入一排 32500的钢筋,作为侧墙 大模板的底部支撑。在施工过程中必须确保此部分侧墙轴线位置和垂直度的准确,以保证上 下侧墙的对接垂直、平顺。 (2)侧墙模板的后背支撑 标准段 利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横撑进行支撑,砼浇筑时平行对称浇筑,保证侧墙模板的稳定。 首先在模板后背以间距20cm设竖向48 钢管,构成侧模次楞, 主楞采用双排 483.5mm 钢管,主楞与支架水平横杆标高一致(水平间距 0.9m)(见图3-1),每道主 楞水平标高与脚手架水平钢管标高中心一致,然后调整脚手架水平管端的可调平托将主楞顶 在次楞上,这样就基本上构成了侧模的
9、后背支撑。 需要指出的是,通过计算发现,侧墙模板侧压力与浇筑速度的平方根成正比,施工期间 应严格控制浇筑速度 1.0m/h,从而尽量减少侧墙模板上的侧压力。同时,还必须保证同步 对称分层浇筑(层高 1.5m,砼泵送)以达到支撑反力的平衡,见标准段侧墙后背支撑节点 大样图(图3-2)。 模板 水平施工缝 48钢管(次楞) 双排48钢管(主楞) 可调水平支托 底板砼面 内 衬 墙 图图3 3- -1 1 侧侧墙墙模模板板与与后后背背撑撑连连接接节节点点大大样样图图 - 3 - 地下一层侧墙为60 地下二层侧墙为90 (间距20cm) (间距60cm) 双排48钢管主楞 (与脚手架水平杆齐) 48钢
10、管脚手架立杆 可调 平托 48钢管次楞 后背支撑正视图 48钢管次楞 (间距20cm) 模板 主楞平托 内 衬 墙 后背支撑侧视图 (兼侧墙后背支撑杆) 48钢管脚手架水平杆 图图3 3- -2 2 地地下下室室侧侧墙墙后后背背支支撑撑示示意意图图 在实际施工中,侧墙混凝土浇筑时,浇筑速度很难保证两侧完全均衡,混凝土对两侧侧 墙模板的侧压力也不均衡,若侧压力差值较大,可能会导致支架体系整体向一侧倾移,发生 跑模现象。为保证模板支撑体系的稳定,抵抗混凝土浇筑产生的侧压力偏差,确保混凝土浇 筑质量,在对支架进行一般加固的基础上,对侧墙的模板采用斜钢管加固,采用隔一加一法 (即隔一排支架设置一道斜钢
11、管,间距 1.2/1.8米),具体设置方法见图3-3。 - 4 - 侧墙模板 间距1.6米 万向扣件 地下室底板 楼板 斜撑钢管 预埋斜撑钢管或直径32的钢筋 施工缝 图图3 3- -3 3 综综合合楼楼地地下下室室 侧侧墙墙模模板板加加固固图图(单单位位: m mm m) 3.23.2 楼板模板楼板模板 (1)楼板模板采用18mm厚胶合板,单块板尺寸为1.222.44m。模板背部不设防变形木 楞条。模板间接缝用止浆条(贴双面胶)止浆。 (2)模板支撑方式 采用483.5mm 钢管搭设满堂支架,顶端设置顶托,令其与设计板底距离不大于30cm, 采用长度4 米,双排483.5mm钢管布置在顶托上
12、 作为主楞,而后再垂直铺设间距30cm 的1010cm 方木肋作为次楞,然后铺胶合板,铁钉固定,以防止竹 胶合板边缘变形。 平面模 板支模时按施工规范的要求起拱 1/1000。 板下立杆支架布置见下图: 图图3 3- -4 4 板板下下立立杆杆支支架架布布置置示示意意图图 板 厚1.8cm胶合板 100100方木次楞 (水平间距30cm) 双排48钢管主楞 (垂直间距90cm) 可调支托 注:1、各层板脚手架立杆间距为9090cm,水平杆层距为90cm。 2、倒角下钢管楞间距与脚手距同,中板下翻梁侧面水平支撑间距与脚手架同。 3、木楞尺寸为1010cm. - 5 - 3.33.3 立柱模板立柱
13、模板 (1)立柱模板设计 立柱模板采用1.8cm 厚胶合板,由1.222.44m加工而成。模板背部设置57cm木楞条, 间距及布置见立柱模板设计图(图 3-6)。 注:1、尺寸单位为cm 。 2、外框木楞内设间 距30cm的m12栓眼。 柱模长边侧 3、外框木楞横楞设3个m12栓 眼,竖楞外留7cm设间距30cm 的m12栓眼,栓眼位置与长边侧 柱模竖楞栓眼对应。 柱模短边侧 图图3 3- -5 5柱柱模模设设计计图图 (2)柱箍设计 柱箍由80435 槽钢钻眼(用于m16 栓接)连接而成(见柱箍侧视图 3-7),柱箍垂直 间距40cm。为减小柱箍长边的挠度变形,使之满足规范要求,柱箍的长边后
14、背安设竖向 80435槽钢,该槽钢内设水平支撑(间距 100cm,与脚手架水平杆平),支撑的另一端 支撑在相邻柱的竖向 80435 槽钢上(在端头井)或侧墙模板后钢楞上。 (木楞隐去) 厚度1.8cm胶合板 钢管井形箍 柱箍侧视图 柱箍内m16螺栓 柱箍(80435槽钢) 间距40cm一道 柱长边中部支撑用竖向立杆 (80435槽钢) 图图3 3- -6 6 柱柱箍箍侧侧视视图图 (3)中间柱模的支撑 为保证中间柱模的稳定,采用在脚手架内设置井字形支架的办法。即利用脚手架纵横向 水平杆,用短钢管及扣件围成井字架将柱模外木楞卡在井字架内,通过调整井字架与脚手架 - 6 - 联接处扣件的位置调整柱
15、模水平位置并保障其垂直度,见中间柱模板支撑俯视图(图3-8)。 75cm木楞 柱截面 柱箍后抗挠支撑 (48钢管) 图2-5 中间柱模板支撑俯视图 井形箍 满堂脚手架 12螺杆 表示槽钢柱箍 井形箍 钢管井形箍 槽钢柱箍 厚1.8cm胶合板 图图3 3- -7 7中中间间柱柱模模后后背背支支撑撑示示意意图图 3.33.3 纵、横梁模板纵、横梁模板 纵、横梁模板全部采用=1.8cm厚胶合板。 板梁下立杆间距 适当加密,可以设为0.4m0.45m,梁下次楞为100100mm 木枋,次楞 间距250mm,主楞为483.5 双钢管,主楞间距400mm,主楞跨度450mm。在搭设脚手架顶 层水平杆时,合
16、理调整其水平标高,利用水平杆上覆木楞布置梁底模,梁侧模与底模间联结 及板间联接可参照壁柱模设计方式。同时,为达到浇筑后模板接缝的美观,应使梁模在纵向 接缝与板模纵缝一致,横向接缝与板模及墙模接缝一致。 见梁支撑示意图 总图(图3-8),主要梁节点大样如图3-9;3-10;3-11所示; - 7 - 围 护 结 构 内 衬 墙 组合钢模 48钢管次楞 (水平间距20cm) 双排48钢管主楞 (垂直间距90cm) 厚1.8cm胶合板 板 注:1、梁立杆间距为4045cm, 木枋作为次楞,间距25。 2、木楞尺寸为1010cm。 纵梁 木枋 双排48 钢管主楞 图图3 3- -8 8 梁梁支支撑撑示
17、示意意图图 (总总图图) 图图3 3- -9 9梁梁(6 60 00 0* *1 18 80 00 0m mm m)支支撑撑大大样样 图图3 3- -1 10 0 梁梁(5 50 00 0* *1 12 20 00 0m mm m)支支撑撑大大样样 图图3 3- -1 11 1梁梁(8 80 00 0* *2 20 00 00 0m mm m)支支撑撑大大样样 - 8 - 梁模安装前,先复核梁底标高并校正轴线位置无误后,搭设并调平梁和板模支架(安装水 平杆),在横向方木铺放梁底板固定,然后安装钢筋,梁高大于 60cm时,安装并用可调侧面 支 撑固定两侧模板 ,插入对拉螺栓套上套管。对于跨度 l
18、4米或悬挑长度l2 米的梁,支模时按 施工规范的要求起拱1/1000。 3.43.4 倒角模(分上、下倒角)倒角模(分上、下倒角) (1)倒角模分底板上倒角模及 上楼板下倒角模,其中底板上倒角 上楼板下倒角结构形式 一致,可作倒用。倒角模采用 =1.8cm厚胶合板(见底板上倒角模板设计及支撑图 3-10)。 (2)板下倒角模可采用底板上倒角模倒用,木楞间距加密至 25cm,后背支撑见图3-9。 底板垫层 倒角模侧向定位铁丝 30150cm组合钢模 底板上倒角模板设计及支撑图(图2-8) 内衬 水平施工缝 横向木楞105cm (间距60cm) =1.8cm胶合板 底板 倒角模底部定位筋(28,焊
19、 接在底板主筋上,间距40cm) 注: 为固定倒角模板,在底板内预先焊接28的定位钢筋,间距40cm,倒角模板 上端固定采用铁丝连接在地墙主筋上,间距为30cm。在倒角模板中部沿每条横楞 钻2排共4个3mm洞眼,通过铁丝将横楞与底板钢筋连接。每块模板端横楞以间距 30cm钻m12眼用于相互连接。 图图3 3- -9 9 底底板板上上倒倒角角模模板板设设计计及及支支撑撑图图 3.53.5 施工缝端模板施工缝端模板 因本标段综合楼、运用库纵向 长度较大,考虑到实际施工方便, 水平设置施工缝,并在施 工缝处埋设止水带,因而端模只需保证钢筋过缝即可。 封端模板采用 胶合板模加工,整体加 工成型,连接钢
20、筋从 胶合板两侧割设凹槽穿出,模板割设凹槽采用碎麻袋等填充材料封堵密 实,防止漏浆。封端模板加工大样见图 3-11。 侧墙水平筋 割设凹槽 30303030 150 150 150 墙厚 30 5050 150 30 150 竹胶板封端模板 图图3 3- -1 10 0 施施工工缝缝封封端端模模板板加加工工大大样样图图(单单位位: m mm m) - 9 - 板结构端模由于后背支撑力小,也易于处理,采用宽 6070mm胶合板带脚手辅助撑即可解 决问题。支架按相应支架体系要求进行搭设,主要是侧墙端模的支撑问题。拟采用钢管脚手平 撑加48 钢管着地斜撑共同组成侧墙端模的后背撑。即将钢管脚手架水平管
21、加长至端模后背 5 个脚手间距,并将水平杆加长向侧墙内延伸,在加长杆上扣水平杆和平托直接支撑在端木 模上,水平杆垂直分布距离1.0m,单侧木模设2 排撑。利用相邻段底板内预埋的内衬钢筋作 钢管斜撑地脚,加48 管斜支在木模后背,支点位置在平托下,见施工缝端模板支撑图 3- 12。 内 衬 墙 该端支撑在板内预埋 的内衬钢筋上 48钢管斜撑 48钢管延伸脚手 (共延伸5个立距) =4cm木板 诱导缝侧墙模板支撑图(图2-10) (垂直间距90cm) 图图3 3- -1 11 1 侧侧墙墙施施工工缝缝封封端端模模板板支支撑撑图图 3.63.6 楼顶板及梁的模板支撑排架楼顶板及梁的模板支撑排架 楼顶
22、板及梁的模板支撑均采用483.5mm钢管搭设满堂支架支撑。主要布置间距:板 立杆间距为0.90.9m,纵横水平杆间距为90cm(无拉杆)。但需考虑以下几点: (1)第一道扫地杆距地面20cm; (2)第二道水平杆应与侧墙模板主楞对应; (3)支架立杆长度应与 楼层面板或梁模到下层板的净距对应,同时,支架立杆设置的位 置应综合考虑中间柱及壁柱模板及上层板下梁的固定,因而其位置可作适当调整。 (4)支架水平杆标高应根据侧墙支撑及 楼顶板及梁高进行调整,尤其是顶层水平杆施工 时须严格保证其标高,以保证板模及梁底模的尺寸、稳定性及控制砼浇筑时上述结构的模板 变形。 3.73.7 楼梯模板楼梯模板 楼梯
23、模板下设置50*100mm 木枋(间距为300mm),木方下按楼梯的斜度设置钢管。竖向 支撑间距不大于1200mm。踏步侧模采用50mm厚木枋,木枋高度与楼梯踏步高度相同,木枋下 - 10 - 100*50七 七300 100*50七 七100 七七七 七七七七 七1800 七七 七七七 七七七七七 a 七七25*3 50七七七七七 七七 50七七七七七 七七七 七七七 a 部均按楼梯级数及踏步形状设置 50mm厚三角形木楔,与木枋连接在一起,以保证各级踏步的 宽度一致。木楔下部切角,以保证砼抹面时能抹到边角。踏步侧模通过角钢与楼梯上部设置的 50 100mm 木枋固定。浇注砼时,楼梯上部木枋
24、固定在已浇注完的砼楼面上,用木块顶在端部, 上部各处用斜木枋固定已浇注好的砼墙体上,再在两根斜支撑木枋下部用一根木枋拉起来, 以增加其稳定性;将楼梯上部木枋的上下部分各用一条木枋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整体,详见图 3-13 楼梯支撑示意图。 图图3 3- -1 12 2楼楼梯梯支支撑撑示示意意图图 3.83.8 剪刀撑布置剪刀撑布置 剪刀撑与地面的交角为 45,立面剪刀撑每隔 3 排立杆设置一道,剪刀撑在外侧立 面整个长度和高度上连续设置,采用搭接的方式连接,搭接长度为 1500mm,采用 3 个旋 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为 100mm,两相邻接头距离不小于 500mm。 图图3
25、 3- -1 13 3剪剪刀刀撑撑布布置置 示示意意图图 - 11 - 3.93.9 基础的设置基础的设置 良好的脚手架底座和基础、地基,对于脚手架的安全是极其重要的,本标段搭设脚手 架时,需加设垫板(垫木) ,并对地基做加固处理。 3.9.1 一般要求 (1)地基要平整夯实; (2)脚手架立杆不直接利于回填土上,加设垫板,垫板厚度不小于 50mm; (3)遇到坑槽时,立杆要下到槽底,当槽底较小时可以在槽上加设底梁(可用枕木或型 钢梁); (4)脚手架地基做排水处理,防止积水浸泡地基。 (5)位于通道处的脚手架底部垫板(垫木)应低于其两侧地面,并在其上加设盖板,避 免扰动。 3.9.2 具体作
26、法 本标段的脚手架立杆处在基坑回填土之上,回填土要严格分层夯实,垫木采用长2.5米、 宽200mm、厚度为50mm 的木板,垂直于墙面放置,在脚手架外侧挖一浅排水沟排除雨水,如图 3-14所示: 图图3 3- -1 14 4脚脚手手架架基基底底做做法法示示意意图图 - 12 - 第第 4 4 章章 设计计算书设计计算书 4.14.1 侧墙模板计算侧墙模板计算 地下室侧墙高度净空4700mm,计算地下二层侧墙,因侧墙下部 200mm同底板一起浇筑, 倒 角高300mm,则地下室侧墙一次砼浇灌高度为: 4700-300-200+180+500=4880mm。 侧墙模板受力见如下示意图: 图图 4-
27、14-1 侧墙模板受力示意图侧墙模板受力示意图 4.1.14.1.1 新浇砼对模板的侧压力计算新浇砼对模板的侧压力计算 侧墙模板受力分布示意见下图示: 侧墙砼侧压力分布图 图图 4-24-2 侧墙砼侧压力分布图侧墙砼侧压力分布图 经验公式:f=0.22ct012v1/2(简明施工手册) f=ch 二者取小值 式中: f新浇砼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 kn/m2) c砼的重力密度,取24.5kn/m3 t0新浇砼的初凝时间(小时),可按公式 t0=200/(t15) - 13 - t 砼的温度,取28。 t0=200/(2815)=4.65 1外加剂影响修整系数, 1=1.2 2砼的坍落度影响修整系
28、数。当坍落度小于 30mm时,取0.85;5090mm时,取 1.0;110150mm,取1.15,这里取2=1.15 v砼浇注速度。取v =1m/h h砼侧压力计算位置至新浇砼顶面的总高度,本站侧墙浇注高度取 4.88m。 h砼的有效压头高度( m),即侧压力达到的最大浇注高度 f=0.2224.5200(2815)1.21.151=34.6kn/m2 f=24.54.88=119.56kn/m2 以上取小值,故最大侧压力为 34.6kn/m2 有效压头高度为h=f/c=34.6/24.5=1.41m 4.1.24.1.2 侧墙模板强度、挠度计算侧墙模板强度、挠度计算 侧墙模板主楞间距 0.
29、9m,次楞间距 0.2m,按三跨连续梁计算,具体计算如下: 采用泵送砼施工,冲击力以 0 计算,故侧压力合计 f=34.6kn/m2 主楞强度计算:主楞强度计算: 双排 48 钢管主楞承受均布荷载(宽 b=0.9m,跨 l=600mm),按三跨连续梁计算: q=bf=0.934.6=31.14n/mm 查 48 钢管 w=5.08103mm3 mmax=0.1ql2=0.131.146002=1121040nmm = mmax /w=1121040/(5.08103)/2=110.3n/mm2f=205n/mm2 符合规范要求。 主楞挠度计算主楞挠度计算 l=600mm q=bf=31.14n
30、/mm 查 48 钢管 i=12.1910-8m4=12.19104mm4 v=0.677ql4/(100ei)/2 =0.67731.146004/(1002.0610512.19104)/2=0.544mm v=0.544mmv=600/500=1.2mm 符合要求。 次楞强度计算次楞强度计算 次楞(竖楞)所承受均布荷载(宽 b=0.2m,跨 l=900mm) ,按三跨连续梁计算: q=bf=0.234.6=6.92n/mm - 14 - 查 48 钢管 w=5.08103mm3 mmax=0.1ql2=0.16.929002=560520nmm =mmax/w=560520/(5.081
31、03)=110.34n/mm2f=205n/mm2 符合规范要求。 次楞挠度计算次楞挠度计算 l=900mm,按三跨连续梁计算: q=bf=0.234.6=6.92n/mm i=12.1910-8m4=12.19104mm4 e=2.06105n/mm2 挠度 v=0.677ql4/(100ei)=0.6776.929004/(1002.0610512.19104) =1.23mm 查计算手册钢楞允许挠度v=l/500=1.8mm v=1.23mmv=1.8mm 符合规范要求。 4.24.2 综合楼一层地板、综合楼一层地板、10m10m 标高面板及运用库面板模板及支架计算标高面板及运用库面板模
32、板及支架计算 综合楼一层地板、10m 标高面板及运用库等面板模板板均厚 0.18 m,板支架立杆纵 横间距为 0.90.9 m,采用 100100 mm 方木,间距 300mm。 中板模板受力示意图 q 胶合板厚1.8cm) 立杆(48钢管) 间距9090cm 100100木枋 横杆(双排48钢管) 水平间距90cm 图图 4-34-3 板模板受力示意图板模板受力示意图 荷载计算 模板自重:1.20.9110000000.018/10009.8=192.63n/m2 (胶合板密度为 0.91g/cm3) 钢筋砼板自重:1.225.10.181000=5421.6n/m2(钢筋砼自重标准值取 2
33、5.1kn/m3) 施工荷载(匀布):p=1.42.51000=3500 n/m2(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取 2.5kn/m3) 模板上分布荷载总计:q=192.63+5421.6+3500=15740.63n/m2=9114.23 kn/m2 4.2.14.2.1 模板验算模板验算 力学模型 本工程所使用的模板均为 18mm 厚竹胶合板,标准单块板底模可视为 b=1220mm,h=18mm 的连续梁,由于连续梁计算比较复杂且按简支梁计算模板受力更不利, - 15 - 计算结果偏于安全,所以按简支梁来建立模板受力模型,取楼板模板底木枋间距为 300mm,计算简图如下: 图图 4-44-4 180m
34、m180mm 板模受力计算简图板模受力计算简图 均布荷载 q=bq=1.229114.23=11119.36n/m=11.1kn/m 截面抵抗矩 wz=bh2/6=1.220.0182/6=6.58810-5(m3) 截面容许弯距:m=wz 按建筑施工手册表 8-59,取胶合板的弹性模量 e=11.1103n/mm2=11.1106kn/m2, 取胶合板的抗弯强度为 =105n/mm2,考虑胶合板的周转使用及局部损坏对强度的影响, 取 =100n/mm2,则胶合板所能承受的弯矩值为: m=1001036.58810-5=6.588(knm) 。 强度验算 板胶合板所承受的最大弯矩值 mmax=
35、ql2/8=11.10.32/8=0.125(knm) m=6.588( knm) 强度满足要求。 挠度计算 根据建筑施工手册 8-6-2-2,模板允许挠度为跨度的 1/250, 则=300/250=1.2mm 模板截面惯性矩 i=bh3/12=1.22*0.0183/12=5.9310-7(m4) , 则板 max=5ql4/(384ei)=511.10.34/(38411.11065.9310-7) =1.7910-4(m)=0.179mm=1.2mm 挠度满足要求。 4.2.24.2.2 次楞验算次楞验算 力学模型:按三跨连续梁计算。 图图 4-54-5 180mm180mm 板次楞受力
36、计算简图板次楞受力计算简图 板模板木枋最大有效跨度为:lmax=900mm q l q l qq ll - 16 - 荷载计算 木枋密度取 5kn/m3,木枋尺寸 100100 mm,则木枋自重为: 50.10.1=0.05 kn/m 板厚度 h=180mm,木枋间距为 300mm,则木枋均布荷载为: q= 9.1140.3+0.05=2.78 kn/m 截面特性计算 板所使用的木枋截面尺寸为 100100mm,则木枋的截面特性计算如下: i=bh3/12=0.10.13/12=8.3410-6(m4) wz=bh2/6=0.10.12/6=16.6610-5(m3) 强度验算 按建筑施工手册
37、表 2-98 取值,木枋抗弯强度 fm=15n/mm2,木枋弹性模量 e=107kn/m2。则木枋所能承受的弯矩容许值为: m= fmwz=1516.66104=2.5106 nmm=2.5knm 按建筑施工手册表 2-12: 板木枋所承受的最大弯矩值在支座处: mmax=0.1ql2=0.12.780.92=0.225knm m=2.5knm 强度满足要求。 挠度验算 允许挠度取跨度的 1/250,则=1/250=900/250=3.6mm 板木枋最大中点挠度: max=0.677ql4/(100ei)=0.6772.780.94/(1001074.1710-6) =2.9710-4(m)=
38、0.297mm=3.6mm 挠度满足要求。 4.2.34.2.3 主楞验算主楞验算 力学模型 主楞采用 483.5mm 双钢管,跨度均为 900mm,集中荷载分布间距为 300mm,为计 算简便以及确保施工安全,将其视为三跨连续梁进行受力验算,如下图所示: 图图 4-64-6 180mm180mm 板主楞受力简图板主楞受力简图 ffffffffff 300300300300300300300300300 300300 f 300300 ffffff 300300 - 17 - 荷载计算 f=ql=2.780.9=2.502 kn 截面特性计算 查表可知,483.5mm 钢管的截面特性如下: i
39、=12.19cm4=1.219105mm4 w=5.08cm3=5.08103mm3 强度验算 查表可知,483.5mm 钢管的抗拉强度设计值为 f=205n/mm2,则单根钢管弯矩容 许值: m= 205w=2055.08103=1.0414106nmm=1.0414knm 按建筑施工手册表 2-12,最大弯矩 mmax=0.267fl=0.2672.5020.9=0.601 knm 2m=2.08knm 强度满足要求。 挠度验算 允许挠度取跨度的 1/250,则=1/250=900/250=3.6mm 钢管弹性模量 e=2.06105n/mm2=2.061011n/m2 按建筑施工手册表
40、2-12,最大挠度 则 max=1.883fl3/(100ei)/2 =1.8832.50210000.93/(1002.0610111.21910-7)/2 =0.6810-3m=0.68mm=3.6mm 挠度满足要求。 4.34.3 综合楼二层地板及标高综合楼二层地板及标高 15.4m15.4m 面板模板及支架计算面板模板及支架计算 综合楼二层地板厚度 0.12 m,标高 15.4 m 面板厚度 0.10 m;顶板支架立杆纵横间 距为 0.60.9m,采用 100100 mm 方木,间距 300mm。 中板模板受力示意图 q 横杆(双排48钢管) 水平间距60cm 立杆(48钢管) 间距9
41、060cm 胶合板(厚1.8cm) 100100木枋 图图 4-74-7 板模板受力示意图板模板受力示意图 荷载计算 模板自重:1.20.9110000000.018/10009.8=192.63n/m2 (胶合板密度为 0.91g/cm3) 钢筋砼板自重:(钢筋砼自重标准值取 25.1kn/m3) - 18 - 二层地板:1.225.10.121000=3614.4n/m2 标高 15.4m 面板:1.225.10.11000=3012n/m2 施工荷载(匀布):p=1.42.51000=3500 n/m2(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取 2.5kn/m3) 模板上分布荷载总计: 二层地板:q=192
42、.63+3614.4+3500=7307.03n/m2=7.3kn/m2 标高 15.4m 面板:(q)=192.63+3012+3500=6704.63n/m2=6.7kn/m2 4.3.14.3.1 模板验算模板验算 力学模型 本工程所使用的模板均为 18mm 厚竹胶合板,标准单块板底模可视为 b=1220mm,h=18mm 的连续梁,由于连续梁计算比较复杂且按简支梁计算模板受力更不利, 计算结果偏于安全,所以按简支梁来建立模板受力模型,取楼板模板底木枋间距为 300mm,计算简图如下: 图图 4-84-8 板模受力计算简图板模受力计算简图 则二层地板均布荷载 q=bq=1.227.3=8
43、.906kn/m;标高 15.4m 面板均布荷载 (q)=b(q)=1.226.7=8.174kn/m; 截面抵抗矩 wz=bh2/6=1.220.0182/6=6.58810-5(m3) 截面容许弯距:m=wz 按建筑施工手册表 8-59,取胶合板的弹性模量 e=11.1103n/mm2=11.1106kn/m2, 取胶合板的抗弯强度为 =105n/mm2,考虑胶合板的周转使用及局部损坏对强度的影响, 取 =100n/mm2,则胶合板所能承受的弯矩值为: m=1001036.58810-5=6.588(knm) 。 强度验算 二层地板所承受的最大弯矩值 mmax=ql2/8=8.90.32/
44、8=0.1(knm) m=6.588( knm) 标高 15.4m 面板胶合板所承受的最大弯矩值(mmax)=(q) l2/8=8.20.32/8=0.09(knm)m=6.588( knm) 强度满足要求。 挠度计算 根据建筑施工手册 8-6-2-2,模板允许挠度为跨度的 1/250, q l - 19 - 则=300/250=1.2mm 模板截面惯性矩 i=bh3/12=1.22*0.0183/12=5.9310-7(m4) , 二层地板:max=5ql4/(384ei)=58.90.34/(38411.11065.9310-7) =1.4210-4(m)=0.142mm=1.2mm; 标
45、高 15.4m 面板(max)=5(q)l4/(384ei) =58.1740.34/(38411.11065.9310-7) =1.310-4(m)=0.13mm=1.2mm; 挠度满足要求。 4.3.24.3.2 次楞验算次楞验算 力学模型:按三跨连续梁计算。 图图 4-94-9 顶板次楞受力计算简图顶板次楞受力计算简图 顶板模板木枋最大有效跨度为:lmax=600mm 荷载计算 木枋密度取 5kn/m3,木枋尺寸 100100 mm,则木枋自重为: 50.10.1=0.05 kn/m 木枋间距为 300mm,则木枋均布荷载为: 二层地板:q=7.30.3+0.05=2.24kn/m 标高
46、 15.4m 面板:(q)=6.70.3+0.05=2.06kn/m 截面特性计算 顶板所使用的木枋截面尺寸为 100100mm,则木枋的截面特性计算如下: i=bh3/12=0.10.13/12=8.3410-6(m4) wz=bh2/6=0.10.12/6=16.6610-5(m3) 强度验算 按建筑施工手册表 2-98 取值,木枋抗弯强度 fm=15n/mm2,木枋弹性模量 e=107kn/m2。则木枋所能承受的弯矩容许值为: m= fmwz=1516.66104=2.5106 nmm=2.5knm 按建筑施工手册表 2-12: 顶板木枋所承受的最大弯矩值在支座处: 二层地板:mmax=
47、0.1ql2=0.12.240.62=0.08knm m=2.5 knm; q l qq ll - 20 - 标高 15.4m 面板:mmax=0.1ql2=0.12.060.62=0.074knm m=2.5 knm; 强度满足要求。 挠度验算 允许挠度取跨度的 1/250,则=1/250=900/250=3.6mm 二层地板木枋最大中点挠度: max=0.677ql4/(100ei)=0.6772.240.64/(1001078.3410-6) =0.024mm=3.6mm; 标高 15.4m 面板木枋最大中点挠度: (max)=0.677ql4/(100ei)=0.6772.060.64
48、/(1001078.3410-6) =0.022mm=3.6mm; 挠度满足要求。 4.3.34.3.3 主楞验算主楞验算 力学模型 主楞采用双排 483.5mm 钢管,跨度均为 900mm,集中荷载分布间距为 300mm,为 计算简便以及确保施工安全,将其视为三跨连续梁进行受力验算,如下图所示: 图图 4-104-10 顶板主楞受力简图顶板主楞受力简图 荷载计算 二层地板:f=ql=2.240.6=1.344kn; 标高 15.4m 面板:(f)=(q)l=2.060.6=1.236kn; 截面特性计算 查表可知,483.5mm 钢管的截面特性如下: i=12.19cm4=1.219105m
49、m4 w=5.08cm3=5.08103mm3 强度验算 查表可知,483.5mm 钢管的抗拉强度设计值为 f=205n/mm2,则双排钢管弯矩容 许值: m= 2fw=22055.08103=2.083knm 按建筑施工手册表 2-12,最大弯矩 ffffffffff 300300300300300300300300300 300300 f 300300 ffffff 300300 - 21 - 二层地板:mmax=0.267fl=0.2671.3440.9=0.323knm m=2.083knm; 标高 15.4m 面板:(mmax)=0.267(f)l=0.2671.2360.9=0.2
50、97knm m=2.083knm; 强度满足要求。 挠度验算 允许挠度取跨度的 1/250,则=1/250=900/250=3.6mm 钢管弹性模量 e=2.06105n/mm2=2.061011n/m2 按建筑施工手册表 2-12,则双排钢管最大挠度 二层地板:max=1.883fl3/(100ei) /2=1.8831.34410000.93/(1002.0610111.21910-7)/2 =0.37mm=3.6mm; 标高 15.4m 面板:(max) =1.883(f)l3/(100ei) /2=1.8831.23610000.93/(1002.0610111.21910-7)/2
51、=0.34mm=3.6mm; 挠度满足要求。 4.44.4 柱箍计算柱箍计算 参照侧墙模 f 值计算过程,代入浇注速度 v 值=3.5m/h f=0.2224.5200/(2815)1.21.153.5=64.72n/mm2 取 ab=12001200 计算柱箍强度及挠度值。 4.4.14.4.1 强度计算强度计算 查规范用n/anmx/(xwnx)f l2=(b196)/2=(1200196)/2=698 mm (式中 196 为模板厚度) l1=400mm,a=1200mm 荷载设计值应乘以 0.85 的折减系数。 所以 n=a/20.85fl1=1200/20.8564.72103106
52、400=13202.88n x=1 wnx=25.3103mm3 an=1024mm2 mx=0.85fl1l22/8=0.8564.72103400/(8106)6982=1340103.297nmm n/anmx/(xwnx)=6601.44/10241340103.29(25.3103)=59.42n/mm2 f=215n/mm2 满足要求。 - 22 - 4.4.24.4.2 挠度计算挠度计算 由于柱模后背有强支撑(48 钢管) ,因而柱箍挠度主要由支撑压缩变形引起。 以两跨连续梁计算其支撑点受力。 由于 v=kvql,查计算手册 kv=0.625 故 v=0.6250.85fl120
53、.60=0.6250.8564.7210320.600.4=16503.6n 故支撑压缩变形为 nl/(ea)=vl/(ea)= 16503.681000(2.0610114.8910-4)=1.31mm v=b/500=1200/500=2.4mm1.31mm 变形满足要求。 4.54.5 梁模板体系计算梁模板体系计算 4.5.14.5.1 模板验算模板验算 (1)力学模型 取梁底木枋间距为 250mm,其受力模型及受力简图同楼板模板。 (2)荷载计算 模板自重:1.20.9110000000.018/10009.8=192.63n/m2 (胶合板密度为 0.91g/cm3) 钢筋砼板自重:
54、(钢筋砼自重标准值取 25.1kn/m3) 取最大梁 6001800mm 计算:0.625.11.81000=27108n/m2 施工荷载(匀布):p=1.42.51000=3500 n/m2(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取 2.5kn/m3) 梁模板上分布荷载总计: q=192.63+27108+3500=30800.63n/m2=30.8kn/m2 (3)强度计算 胶合板所承受的最大弯矩值 mmax=ql2/8=30.80.252/8=0.24(knm)m=6.588knm(满足要求) 。 (4)挠度计算 挠度计算公式为 vmax=5ql4/(384ei),取=l/250=1mm, 胶合板截面惯性矩
55、 i=bh3/12=5.9310-7m4,弹性模量 e=1.11107kn/m2。 则 vmax=5ql4/(384ei)=530.80.254/(3841.111075.9310-7) =0.00024(m)=0.24mm=1mm(满足要求) 。 4.5.24.5.2 次楞验算次楞验算 (1)木枋有效长度 - 23 - 梁底下立杆间距 0.40.45m,取木枋最大有效长度为:lmax=400mm。 (2)力学模型:按三跨连续梁计算。 图图 4-114-11 梁底次楞受力计算简图梁底次楞受力计算简图 (3)荷载计算 木枋密度取 5kn/m3,木枋尺寸 100100 mm,则木枋自重为: 50.
56、10.1=0.05 kn/m 木枋间距为 250mm,则木枋均布荷载为: q=30.80.25+0.05=7.75kn/m (4)截面特性计算 顶板所使用的木枋截面尺寸为 100100mm,则木枋的截面特性计算如下: i=bh3/12=0.10.13/12=8.3410-6(m4) wz=bh2/6=0.10.12/6=16.6610-5(m3) (5)强度验算 按建筑施工手册表 2-98 取值,木枋抗弯强度 fm=15n/mm2,木枋弹性模量 e=107kn/m2。则木枋所能承受的弯矩容许值为: m= fmwz=1516.66104=2.5106 nmm=2.5knm 按建筑施工手册表 2-
57、12: 顶板木枋所承受的最大弯矩值在支座处: mmax=0.1ql2=0.17.750.42=0.124knm m=2.5 knm 强度满足要求。 (6)挠度验算 允许挠度取跨度的 1/250,则= 400/250=1.6mm 顶板木枋最大中点挠度: max=0.677ql4/(100ei)=0.6777.750.44/(1001078.3410-6) =00.016mm=1.6mm 挠度满足要求。 4.5.34.5.3 主楞验算主楞验算 (1)力学模型 梁底主楞跨度为 450mm,为计算简便以及确保施工安全,将主楞视为单跨简支梁进 q l qq ll - 24 - 行受力验算,其不利受力布置
58、如下图所示,a=100mm: 250 ff 100100 图图 4-124-12 主楞受力计算简图主楞受力计算简图 (2)荷载计算 f=7.750.4=3.1kn (3)截面特性计算 查表可知,483.5mm 钢管的截面特性如下: i=12.19cm4=1.219105mm4 w=5.08cm3=5.08103mm3 (4)强度验算 查表可知,483.5mm 钢管的抗拉强度设计值为 f=205n/mm2,则双排钢管弯矩容 许值: m= 2fw=22055.08103=2.083knm mmax=fa=3.10.1=0.31 knm m=2.083knm 强度满足要求。 (5)挠度验算 允许挠度
59、取跨度的 1/250,则= 450/250=1.8mm 钢管弹性模量 e=2.06105n/mm2=2.061011n/m2 按建筑施工手册表 2-12,则双排钢管最大挠度 max=fa(3l2-4a2) /(24ei)/2 =3.110000.1(30.450.45-40.10.1)/(242.0610111.21910-7)/2 =0.15mm=1.8mm 挠度满足要求。 4.64.6 立杆的强度、稳定验算立杆的强度、稳定验算 (1)(1)力学模型力学模型 根据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及建筑施工手册中的钢管扣件支模架中的 设计计算方法,将本支模架立杆承载力简化为杆件在一个步距的承载力计
60、算。 (2)(2)荷载计算荷载计算 - 25 - 根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5.6.2 章节规定: 模板支架立杆的轴向力设计值 n,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n=1.2ngk+1.4nqk (按不组合风荷载考虑) ngk模板及支架自重(0.75kn/m2) 、新浇混凝土自重与钢筋自重标准值 (25.1kn/m2)产生的轴向力总和; nqk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荷载标准值(2.5kn/m2) ; 本工程板模板支架系统中,取单元面积 900mm900mm计算立杆轴向力 ,梁下局部加密 为 0.4 mm0.45 mm 计算立杆轴向力。 180mm 厚板荷载 n=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届西藏林芝第一中学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年注册验船师资格考试(B级船舶检验专业基础安全)综合练习题及答案一
- 2025年老龄化社会与养老服务研究项目考试及答案
- 2025年篮球试卷考试题及答案
- 海安银行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建筑设计师求职面试技巧解析与答案版
- 2025年电子商务运营专家中级面试题及解析
- 2025年电力行业专业技术岗位招聘考试预测题集
- 2025年机关物业电梯岗位应聘面试题详解与攻略
- 2025年注册会计师考试CPA核心考点梳理与试题预测
- 质量通病案例课件
- 2024新课标《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测试题(含答案)
- 《如何做好研究生》课件
- 高等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 从0开始跨境电商-第三章-阿里巴巴国际站入门-OK
- 新能源电站远程监控系统建设方案
- 《紫藤萝瀑布》《丁香结》《好一朵木槿花》
- 河流地貌的发育 - 侵蚀地貌
- 离网光伏发电系统详解
- 广告文案写作(第二版)全套教学课件
- 《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配电部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