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学习专题_第1页
科学发展观学习专题_第2页
科学发展观学习专题_第3页
科学发展观学习专题_第4页
科学发展观学习专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科学发展观学习专题 篇一:专题一: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专题一 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 作为我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和改革开放实践的经验总结的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首次被载入党的十八大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章程,这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中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新认识,是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执政规律的新把握,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相结合的经验结晶,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新的丰富和发展。在今后一个历史时期内,我国的改革开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提升我

2、国改革开放的科学化水平,对于确保实现党的十八大所提出的到2021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 科学理论的提出总是体现着时代的特征,是时代精神的折射和反映。发展的实践呼唤着发展理论的创新,发展的实践也孕育着新的发展理论。二十世纪晚期、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进入到了一个快速发展的历史时期。这是一个重大的战略机遇期。同时,我们所面临的客观环境也在发生着快速而又深刻的变化。如何有效抓住这一难得的战略机遇期,主动迎接各种挑战,自觉防范各种风险,加快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高质量

3、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千年梦想,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的时代课题。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我党、我国各项工作的根本指导方针,既是我国三十多年改革开放的经验总结,也是解决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和问题的重要思想武器。 (一)国际局势的新变化要求我们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1.世界多极化趋势凸显科学发展的必要性 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不断前行,并已经呈现出其不可逆转之势。自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苏联解体后,两强争霸的世界格局已不复存在,世界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加速发展。与此同时,我们必须看到,多极化发展的进程是曲折的,多极与单极的斗争仍然十分激烈。美国自恃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自恃经济、科技和军事力量的强大

4、,极力兜售强权政治,以强凌弱,称霸全球的野心急剧膨 胀,特别是近年来在“重返亚太”战略背景下,在中国周边不断制造事端,严重影响到我国周边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对我国频繁举起贸易制裁的大棒,对我实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等多元渗透,常常以所谓“人权问题”、“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对我国横加指责,干涉我国内政。在中东北非等多个地区不断挑起事端,给整个世界带来了诸多不安定因素。这些都必然会影响到我国的改革开放。尽管世界形势存在着不稳定、不确定、不安全的因素,局部战争时起时伏,但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作、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则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冷战结束后,随着两极格局的解体,整个世界逐步呈现政

5、治多极化的发展趋势。各种政治力量的重新分化和组合,使得由一两个大国主宰世界事务、支配他国命运的历史早已成为过去,世界各国都力图通过提高综合国力而成为多极世界中的一极。特别是经历了2021年金融危机以后,美国已经很难在短期内走出经济低迷的状态,欧洲深陷债务危机的深渊,日本更是短期内难以走出经济困境。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一大批新兴经济体国家的不断崛起,对世界的传统格局构成了极大的影响。一方面,这种多极化趋势在各个层次和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有利于削弱和抑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这就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多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在这种国际背景下,

6、就更加凸显其发展的重要意义。因为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强弱将直接决定其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能不能成为这个多极世界中的一极,关键在于其自身的发展状况和水平。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不断提高我们自身发展的科学化水平,争取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实现经济社会的快速、协调、持续性发展,为不断提升中华民族的国际地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2.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要求我们抓住时机,加快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国际化分工的进一步深化,经济全球化的态势已经成为不可抗拒的滚滚洪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席卷全球,资本、技术和各种人力、物力资源在国际范围大规模流动,促进了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为各国经济实现优势互补

7、和不断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可以在这一背景下,利用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资金及管理经验来弥补自身的不足,加快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的速度。根据以往经验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种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今后一个时期内会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它将把世界各国的经济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际生产要素和产业转移的速度也必将进一步加快。这就为我国加快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国际条件和难得的历史机遇。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西方发达国家凭借着自身的技术优势,力图主导经济全球化的 历史进程,他们掌握着更多的国际贸易话语权,发展中国家总体上处于弱势,如果没有正确的对策就会陷入更加不利的地位,维护国家

8、经济安全、争取平等的国际地位等任务将更加艰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理念,统筹兼顾,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3.日新月异的新科技革命向我们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 现代科技发展突飞猛进。目前,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在想方设法抢占科技这个最能体现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制高点。未来的时代将是以知识与技术创新为基础、以全球为市场的时代。它将有力地推动着各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产业结构、社会结构、教育制度、文化取向等等发生深刻的变化。这对世界各国、尤其对于我们这个后发大国来说,既是机遇更是挑战。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全球经济飞速发展,如果我们不能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那么必将被历史的车轮甩的更远。新

9、科技革命使得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能够利用最新的科学技术成果来发展自己,以缩短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以信息技术、新材料、海洋工程和生物工程为代表的现代科技日新月异,为生产力和社会的发展开辟了崭新而又广阔的前景。我们必须抓住新科技革命的机遇,大力推进我国的科技进步和创新,尽力缩小同发达国家在科学技术发展上的差距,唯有如此,才能确保我国在未来的重大国际事务中掌握主动权,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为促进世界的共同发展与繁荣作出更大的贡献。 4.在对外开放的背景下,各种文化思潮相互激荡 在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思想文化领域也呈现出错综复杂的新态势。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交流与

10、碰撞,是人类文化发展与进步的必要条件,有利于各民族的相互学习、交流和借鉴,也有利于我们在比较和吸收各种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自己的先进文化。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信息和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思想文化的交流是错综复杂的,难免有一些错误的、落后的甚至是腐朽的思想文化随之而来,对我国的思想文化阵地构成严重地冲击,给我们的社会主义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带来消极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遵循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走出一条既能体现中华民族固有特色、又能汲取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的思想文化建设之路。 (二)我国社会生活的新变化要求我们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经过30多年的改革与开放,我国在经济、政治、

11、社会、生态建设等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综合国力和竞争实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得到明显提升。与此同时我们还必须清醒地看到,在社会深刻变革的历史时期, 我国的社会生活中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有的甚至是非常尖锐和突出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不断地深化改革,积极地扩大对外开放,努力实现新的历史性突破。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城乡差距过大 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诸多原因,导致了我国当前城乡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城乡差距过大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一大挑战。 首先表现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

12、入相对差距出现了“先缩小后扩大”的变化趋势。1978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生活费收入与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指现价)相对差距为2.36倍,到1998年为2.51倍,2000年为2.79倍,2021年为3.1倍。2021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是8.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9.8%,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还在继续扩大。这还不包括城镇居民所独享的各种政府价格补贴(诸如粮油副食、煤电水汽、公共交通、公共服务等)和转移性收入。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有关数据,城镇居民转移性收入远高于农民:1985年为66元,相当于人均全部年收人的8.8%; 1997年为1083元,相当于人均全部年收入的19.8%;到

13、2000年已上升为1461.68元,相当于人均全部年收入的23.1%。而乡村居民转移性收入水平远低于城镇居民,1995年为86.2元,2000年为147.59元,占人均年收入的4.69%。尽管近年来国家采取了包括取消农业税、种粮补贴、农机补贴等在内的多项支农、惠农措施,但据有关统计数据表明,农民收入水平明显低于城镇居民仍然是无可争辩的事实。据中华人民共和国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21年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761元,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81元,城乡居民年人均收入绝对差距超过10000元;而到了2021年仅从1月至9月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差距就已超过万元大关。即使是在近几年中央惠农力度不断加大的背景下,2021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依然很大。国家统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