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五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和稳态误差分析_第1页
实验五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和稳态误差分析_第2页
实验五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和稳态误差分析_第3页
实验五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和稳态误差分析_第4页
实验五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和稳态误差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验五自动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稳态误差分析一、实验目的1、研究高阶系统的稳定性,验证稳定判据的正确性;2、了解系统增益变化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3、观察系统结构和稳态误差之间的关系。、实验任务1、稳定性分析欲判断系统的稳定性,只要求出系统的闭环极点即可,而系统的闭环极点就 是闭环传递函数的分母多项式的根,可以利用matlab中的tf2zp函数求出系统的零极点,或者利用root函数求分母多项式的根来确定系统的闭环极点,从 而判断系统的稳定性。(1)已知单位负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0.2(s 2.5)s(s 0.5)(s 0.7)(s 3)用matlab编写程序来判断闭环系统的稳定性,

2、并绘制闭环系统的零极点图。在matlab命令窗口写入程序代码如下:z=-2.5p=0,-0.5,-0.7,-3k=0.2go=zpk(z,p,k)gc=feedback(go,1)gctf=tf(gc)dc=gctf.dendens=poly2str(dc1,s)运行结果如下:dens=sa4 + 4.2 sa3 + 3.95 sa2 + 1.25 s + 0.5dens是系统的特征多项式,接着输入如下matlab程序代码:den=1,4.2,3.95,1.25,0.5p=roots(den)运行结果如下:p =-3.0058-1.0000-0.0971 + 0.3961i-0.0971 -

3、0.3961ip为特征多项式dens的根,即为系统的闭环极点,所有闭环极点都是负的实部, 因此闭环系统是稳定的。下面绘制系统的零极点图, matlab 程序代码如下:z=-2.5p=0,-0.5,-0.7,-3k=0.2go=zpk(z,p,k)gc=feedback(go,1)gctf=tf(gc)z,p,k=zpkdata(gctf,v)pzmap(gctf)grid运行结果如下:z =-2.5000p =-3.0058-1.0000-0.0971 + 0.3961i-0.0971 - 0.3961i0.2000输出零极点分布图如图3-1所示-04 35-3-2.5-2-1 .5real

4、apis-141.5id.4.3j2.1idhj2.3 00.口o.0.00.w 歪 4jpj-a3e-z =图3-1零极点分布图(2)已知单位负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s+ 2 . 5 ) ,当取k=1, 10, 100用matlab编写程序来判断s(s 0.5)(s 0.7)(s 3)闭环系统的稳定性。只要将(1)代码中的k值变为1 而判断系统的稳定性,并讨论系统增益当k=1时,matlab程序如下:z=-2.5p=0,-0.5,-0.7,-3k=1go=zpk(z,p,k)gc=feedback(go,1)gctf=tf(gc)z,p,k=zpkdata(gctf,v)pz

5、map(gctf)grid10, 100,即可得到系统的闭环极点,从 k变化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2.5000 p =0-0.5000-0.7000-3.0000zero/pole/gain:(s+2.5)s (s+0.5) (s+0.7) (s+3)zero/pole/gain:(s+2.5)(s+3.03) (s+1.332) (sa2 - 0.1616s + 0.6195)transfer function:s + 2.5sa4 + 4.2 sa3 + 3.95 sa2 + 2.05 s + 2.5-2.5000-3.0297-1.33190.0808 + 0.7829i0.0808 -

6、 0.7829i波形图如下:0.80.9740.9450.90.820.660.40.60.990.40.9970.22.51.50.5-0.20.997-0.40.99-0.60.9740.9450.90.820.660.4-2.5-1.5-0.50.5real axis3.5 0pole-zero map-0.8 l-3.5图一:k=1时的零点极点分布图k=1 时, 由于闭环极点不是全都具有负实部, 所以该系统是不稳定的。当 k=10 时, matlab 程序如下:z=-2.5p=0,-0.5,-0.7,-3k=10go=zpk(z,p,k)gc=feedback(go,1)gctf=tf

7、(gc)z,p,k=zpkdata(gctf,v)pzmap(gctf)grid-2.50000-0.5000-0.7000-3.000010zero/pole/gain:10 (s+2.5)s (s+0.5) (s+0.7) (s+3)zero/pole/gain:10 (s+2.5)(s+2.082) (s+3.335) (sa2 - 1.217s + 3.6)transfer function:10 s + 25sa4 + 4.2 sa3 + 3.95 sa2 + 11.05 s + 25-2.50000.6086 + 1.7971i0.6086 - 1.7971i-3.3352-2.0

8、82110波形图如下:pole-zero map-2.5-2-1.5-1real axis-0.500.510.80.680.540.380.180.890.952巧1.50巧0.9860.950.890.80.680.540.380.180.986图二:k=10时的零点极点分布图当k=10时,由于闭环极点不是全都具有负实部,所以该系统是不稳定的当k=100时,matlab程序如下:z=-2.5p=0,-0.5,-0.7,-3k=100go=zpk(z,p,k)gc=feedback(go,1)gctf=tf(gc)z,p,k=zpkdata(gctf,v)pzmap(gctf)gridz =

9、-2.50000-0.5000-0.7000-3.0000100zero/pole/gain:100 (s+2.5)s (s+0.5) (s+0.7) (s+3)zero/pole/gain:100 (s+2.5)(s+5.358) (s+2.454) (sa2 - 3.612s + 19.01)transfer function:100 s + 250sa4 + 4.2 sa3 + 3.95 sa2 + 101.1 s + 250z =-2.5000p =1.8058 + 3.9691i1.8058 - 3.9691i-5.3575-2.4541k =100-3-2real axis波形图如

10、下:0.760.64 0.50.34 0.160.860.94.0.98554321q/一-0.985,/ f fii0.94jtr-/0.86 0.760.640.50.340.16i . .2fr.r10pole-zero map-1-4当k=100时,由于闭环极点不是全都具有负实部, 所以该系统是不稳定的。2、稳态误差分析(1)已知如图3-2所示的控制系统。其中g(s)= 2 s+5,试计算当输入s2(s 10)为单位阶跃信号、单位斜坡信号和单位加速度信号时的稳态误差。c_%)-n-图3-2系统结构图从simulink图形库浏览器中拖曳sum (求和模块)、pole-zero (零极点)

11、 模块、scope (示波器)模块到仿真操作画面,连接成仿真框图如图3-3所示。图中,pole-zero (零极点)模块建立g(s),信号源选择step (阶跃信号)、ramp (斜坡信号)和基本模块构成的加速度信号。为更好观察波形,将仿真器参数中 的仿真时间和示波器的显示时间范围设置为300。图3-3系统稳态误差分析仿真框图信号源选定step (阶跃信号),连好模型进行仿真,仿真结束后,双击示波 器,输出图形如图3-4所示。1图3-4单位阶跃输入时的系统误差信号源选定ramp (斜坡信号),连好模型进行仿真,仿真结束后,双击示 波器,输出图形如图3-5所示图3-5斜坡输入时的系统误差信号源选

12、定加速度信号,连好模型进行仿真,仿真结束后,双击示波器,输 出图形如图3-6所示。图3-6加速度输入时的系统误差从图3-4、3-5、3-6可以看出不同输入作用下的系统的稳态误差,系统是 ii 型系统,因此在阶跃输入和斜坡输入下,系统稳态误差为零,在加速度信号输入 下,存在稳态误差。(2)若将系统变为i型系统,g(s)=5,在阶跃输入、斜坡输入和加s(s 10)速度信号输入作用下,通过仿真来分析系统的稳态误差。系统稳态误差分析仿真框图图四:系统稳态误差分析仿真框图仿真波形图如下所示:图五:系统稳态误差仿真波形图三、实验要求1、完成实验任务中的所有内容;2、撰写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内容包括:( 1) 实验题目和目的;( 2) 实验原理;( 3) 实验任务中要求完成实验的程序代码、仿真框图、波形和数据结果;( 4) 讨论下列问题:a) 讨论系统增益k 变化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增益 k 可在临界 k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