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纬三路隧道免费吗-_第1页
南京纬三路隧道免费吗-_第2页
南京纬三路隧道免费吗-_第3页
南京纬三路隧道免费吗-_第4页
南京纬三路隧道免费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南京纬三路隧道免费吗? 篇一:南京纬三路隧道14.93m盾构的技术参数表 14.93m泥水平衡式盾构机主要技术参数表 1-1 1-2 1-3 1-4 1-5 篇二:南京纬三路超大直径盾构施工实习报告 南京纬三路超大直径盾构施工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通过接触和参加实际施工工作中,充实和扩大自己对关于超大直径盾构机 施工的知识了解,培养相应的应用能力,为以后盾构机施工中打下一定的基础。三、实习单位南京市纬三路过江隧道工程项目部四、实习地点南京市纬三路过江隧道工程项目部施工现场五、实习内容1、工程概况 1.1、工程位置南京市纬三路过江通道是南京城市快速路系统跨江

2、成网的最重要通道之一, 工程位于长江大桥与纬七路南京长江隧道之间。标段工程地理位置图1.2、工程范围本工程北接江北岸浦口区浦珠路,南接江南定淮门大街(s 线)和扬子江大道 (n 线),施工内容包括:江北隧道明挖段(s 线工区)、江北盾构始发井、s 线 隧道盾构段、梅子洲风井、南岸盾构接收井、江南 s 线明挖段、江南 sb 匝道明 挖段, 以及隧道内部结构、 装修、 工作井风塔建筑等。 本标段主要工程分布如图。 s 线明挖段 608msb 匝道 230ms 线盾构隧道 4135m江北明挖段 173m标段工程范围示意图1.3、设计参数1.3.1、主要技术标准 本工程设计采用双管双层、x 型 8 车

3、道盾构隧道方案,设计标准见表。纬三路过江通道工程设计技术标准表 1 道路等级 2 设计车速 3 车道数 4 车道宽度(m) 5 车道净高(m) 6 最小平曲线半径 7 最大纵坡 城市快速路 80km/h 双向八车道 23.5+23.5 4.5 1000m 4.5% 8 9 最小竖曲线半径 设计使用年限 凸形 4500m,凹形 2700m 100 年 公路i 级, 人群荷载 4.0kn/m 地震基本烈度 7 度 一级 2 小时(rabt 曲线) 1/100 设计,1/300 校核210 设计荷载 11 抗震设防标准 12 结构耐火等级 13 耐火极限 14 设计洪水位1.3.2 、工程内容 南京

4、纬三路过江通道项目 sg1 标段 s 线工区主要内容见表。sg1 标段工程内容一览表 分段长度 里程范围 (m)sdk3+355 sdk3+528 sdk3+528 sdk3+553 sdk3+553.00sdk7+687.60 sdk6+761.4sdk6+790.6 sdk7+687.6sdk7+712.4 sdk8+145sdk8+320 sdk7+712.4sdk8+145 sbk0+125sbk0+273.5 sbk0+043sbk0+125 173 25 4134.6 29.2 24.8 175 432.5 148.5 82 围护结构为 1.2m 厚地连墙,圆形地下七层 c35p1

5、0 钢筋砼结构。地面 5 层 33.1m 高风塔。 围护结构为 1.2m 厚地连墙,地下三层单跨 c35p10 钢筋砼结构。 围护结构为 smw 工法桩、水泥搅拌桩,u 形 c35s10 钢筋砼结构。 围护结构为地连墙、smw 工法桩,地下三层单 跨到地下单层双跨 c35p10 钢筋砼结构。 围护结构为 smw 工法桩,水泥搅拌桩,u 形 c35p10 钢筋砼结构。 围护结构为 smw 工法桩, 地下单层单跨 c35p10 钢筋砼结构。序 号工程项目设计结构概况1 江北明挖段 明挖暗埋 2 江北始发井 3 隧道盾构段(s 线) 4 梅子洲风井 5 江南接收井(s 线) 6 7 江南 s 线 明

6、 挖 段 敞 开 段 明挖暗埋围护结构为 0.8m、1.0m 和 1.2m 地连墙, 地下 二层双跨 c35p10 钢筋砼结构。 围护结构为 1.2m 厚地连墙,地下三层双跨 c35p10 钢筋砼结构。地面 4 层 36.3m 高风塔。8 江南 sb 匝道 敞 开 段 明 挖 段 9 明挖暗埋 2、工程特点大:超大直径盾构,开挖直径达 14.96m,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盾构隧道之 一。 高:盾构隧道施工中存在三高,水压高(高达 0.77mpa)、石英含量高(高 达 65%)、管片拼装精度高,均为国内最高。 薄:江底隧道覆土厚度浅,隧道局部覆土厚度只有 0.6d; 长:盾构一次掘进距离长达 413

7、5m; 险: 隧道长距离穿越高石英含量的砂卵石层及复合地层,并可能存在不明障 碍物;深基坑所处地层全部为饱和含水软土、粉细砂层。工程技术含量高,施工 风险大。 挤:本隧道为双层 4 车道结构,在盾构掘进时,洞内空间狭小,管线密布, 运输繁忙,而内部结构必须紧跟施工,前后上下多工序同时作业,需要严密、科 学的组织。 杂:本工程涉及多个施工区段和众多专项施工技术,综合性强;周边环境复 杂,不确定因素多,组织协调难度大。3、盾构机选型及适应性盾构机的性能、 配置、功能及其与地质条件的适应性是盾构隧道施工成败的 关键, 本标段的盾构选型参考了国内外已有盾构工程实例, 按照适应性、 可靠性、 先进性和经

8、济性相统一的原则进行盾构机的选型。3.1、盾构机选型3.1.1、盾构选型条件 盾构掘进长度:s 线 4135m; 线路最大埋深:70m; 隧道最小转弯半径:1000m; 隧道结构设计:管片外径 14.5m,内径 13.3m,管片环宽 2m; 3.1.2、盾构机形式的确定 泥水平衡盾构是在机械式盾构刀盘的后侧,设置一道封闭隔板,隔板与刀盘 间的空间定义为泥水仓舱,把水、膨润土、及添加剂混合制成的泥水,经输送管 道压入泥水舱,待泥水充满整个泥水舱,并具有一定压力,形成泥水压力室。通 过泥水的加压作用和压力保持机构,能够维持开挖工作面的稳定。盾构推进时, 旋转刀盘削切下来的土砂经搅拌装置搅拌后形成高

9、浓度泥水, 用流体输送方式送 到地面泥水分析系统,将碴土、水分离后重新送回泥水舱,这就是泥水气压平衡 盾构法的主要特征。 根据对本工程地质水文特点的分析, 综合国内外盾构生产厂家对本地质特点 盾构机选型的参考意见,拟选用泥水加压平衡式盾构。主要原因如下: (1)泥水盾构可以降低施工风险 地层中含大量卵石和水, 高水压高土压,若采用土压平衡盾构则不利于碴土 改良,难以形成土塞,这样不利于地表沉降的控制,且需加入大量的添加剂,使 施工成本大大增加。 而采用泥水盾构则可以降低此类风险。另一方面长距离砂卵 石的存在,采用泥水盾构可更好保证施工安全。 采用泥水盾构一方面可以提高隧道施工效率, 另一方面可

10、以避免地面沉降塌 方。 (2)地质因素适合采用泥水盾构 根据地质因素分析, 长距离的卵石土层、水文情况等均适合采用泥水加压式 盾构机。 综上所述,根据工程条件、地质特点、工期及施工要求,结合类似工程盾构 的选型经验,在本工程宜采用泥水加压平衡式盾构机。 (3)泥水盾构施工的特点 在易发生流沙的地层中能稳定开挖面,可在正常大气压下施工作业; 泥水传递速度快而且均匀, 开挖面平衡土压力的控制精度高,对开挖面周围 土体的干扰少,地面沉降量控制精度高; 盾构出土,减少了运输车辆,进度快;刀盘、刀具磨损小,适合长距离施工; 刀盘扭矩小,更适合大直径盾构隧道施工; 适用于软弱的淤泥质黏土层、松散的砂土层、

11、砂砾层、卵石层和硬土的互层 等底层,特别适用于地层含水量大、上方有水体的过江隧道和海底隧道。 (4)泥水平衡盾构工作原理 适用于地下水压大(一般 0.25-0.3mpa 以上),土体渗透系数大的地质状 况。 依靠泥水在切削面形成泥膜,通过加气压来调整泥水的压力达到切削面的稳 定,其特点是泥水输送系统不参与压力调节。其压力舱由泥水舱(开挖舱)和气 垫舱组成,通过改变气垫舱的压力,间接调整泥水舱的工作压力,这种控制方式 反应灵敏,控制精度高。泥水舱内部的泥水在压力作用下,能够迅速渗入开挖面 形成泥膜。由于泥水输送系统不参与压力调节,因此,可以选用更大功率的输送 泵将开挖的渣土以泥浆的形式泵送至隧道外,可以选用大管径的输送管,具有作 业效率高、环境清洁的特点。 地面需要设置泥水处理系统,以供给适合的泥水,处理切削出的渣土。3.2、盾构机设计的功能及技术参数3.2.1、盾构机结构组成 泥水加压式盾构在结构上包括刀盘、盾体、人舱、碴土破碎系统、泥浆输送 系统、管片安装机、口字件安装系统和后配套拖车等;在功能上包括开挖系统、 主驱动系统、推进系统、泥水系统、注浆系统、油脂系统、液压系统、电气控制 系统、激光导向系统及通风、供水、供电系统等。刀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