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金匮玉函经证治总例当出自仲景【摘要】 通过度析成无己注解伤寒论中引用“金匮玉函”、 “玉函”11条条文,结合未经宋改本新雕孙真人千金方、日本医 心方引文特点,确认仲景金匮玉函经证治总例篇当出自张仲 景,推测在宋臣校书之前就有包括金匮玉函经内容在内的仲景医 书流传本,宋臣所参考的仲景医书与新雕宋真人千金方、医心方 传本源流不一。同时指出,成无己存在凭含糊经历改变前人原文之偏 向,对其功过是非应予正确评判。【关键词】成无己张仲景注解伤寒论金匮玉函经证 治总例成无己注解伤寒论一书对张仲景伤寒论进行了全面 注解和分析比较,这是既往对成氏研究中较为重视的。事实上原书还 大量引用了素问、针经、难经、玉函经
2、、金匮要略、千 金要方、外台秘要等医籍理论,这关于分析那时古籍流传状况有 诸多参考价值。专门是其中引用的“金匮玉函”、“玉函”内容,在 探讨金匮玉函经证治总例是不是出自仲景方面有较高的文献价 值。本文将成无己注解伤寒论中引用的“金匮玉函”、“玉函” n 条条文初步考察后发觉,过去有人提出宋臣本金匮玉函经为伪书1的说法值得商议,同时结合未经宋改本新雕孙真人千金方、 日本医心方的引文特点,确认仲景金匮玉函经证治总例当 出自仲景。研究所参底本为:日本跻寿馆元版模刻本注解伤寒论2;宋臣校订、陈世杰刊行本金匮玉函经3;未经宋改本新 雕孙真人千金方4(下文简称千金方);日本国宝半井家本医 心方5o引用情形
3、注解伤寒论一书中,成无己直接引用文字出自“金匮玉函” 7条、“玉函” 4条,仅将其文字与金匮玉函经之关系列为表一、 表2,并在备注中说明同内容被他书引用情形。表1:注解伤寒论 引用“金匮玉函”条文与今本金匮玉函经关系序号注解伤寒论金匮玉函经条文内容备注1卷二伤寒 例第三k丁证治总例”1主候长存,形色未病2卷二伤寒例第三“证 治总例”2不妥汗而强与汗之者 2医心方卷一、千金方卷 一同。3、4均出于卷六-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二“证治总例” 3虚 者十补,勿一泻之。4虚者重泻,真气乃绝。3朱肱类证活人书卷五引同。5 卷七辨霍乱证脉证并治第十三“证治总例”5水竭那么无血5千 金方卷一同,未载出处。6卷
4、七辨可发汗病脉证并治法第十六”证 治总例”6水能净万物,故用汤也。6医心方卷一同。7卷九辨 不可下病脉证并治法第二十“证治总例”7虚者十补,勿一泻之。7类 证活人书卷五引同。本条与3条同。表2:注解伤寒论所引“玉函”条文与今本金匮玉函经 关系序号注解伤寒论金匮玉函经条文内容备注八、9卷三辨 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上第六均出于卷第二辨太阳病形证治第三8中风 五六日9作大渴,欲饮酢浆8小异。9脉经卷七见同。10卷 六-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二“证治总例” 10大热之气,寒以取之; 甚热 之气,以汗发之。11卷八辨可吐第十九未见h上盛不己,吐 而夺之。11王冰注似。经查对,表中11条条文均不见于今本伤寒论及
5、金匮要略。 除第11条外,大体可在今本金匮玉函经中找到线索,下文将详 加分析。对照分析上述注解伤寒论中引用的“金匮玉函”、“玉函”文字与今本 金匮玉函经的内容可分为如下三类。l与今本金匮玉函经条文大体相同(7条)见第一、二、3、4、五、7、10条。其中第3、五、7、10条记 载两书完全一致;第1条不同的地方是注解伤寒论“主候长存”金 匮玉函经为“主候常存”,第4条“真气乃绝”为“真断气”,这二 条均出于金匮玉函经证治总例。第3、7二条内容原记载相同, 在朱肱类证活人书卷三十五“仲景有宜泻之”中亦载“金匮玉函 云:虚者十补勿一泻,强实者泻之,也可证原文出自仲景医书中的“金 匮玉函”部份。第5条尚
6、见于千金方卷一,但未标明出处。那个地址需要讨论的是第2条。现将与原文不同处用着重号() 表示。注解伤寒论卷二伤寒例第三:“金匮玉函曰:不妥汗 而强与汗之者,令人夺其津液,枯槁而死;不妥下而强与下之者,令 人开肠洞泄,便溺不由而死金匮玉函经卷第一证治总例:“仲景曰:不须汗而强与 汗之者,夺其津液,令人枯竭而死。又须汗而不与汗之者,使诸毛孔 闭塞,令人闷绝而死。又不须下而强与下之者,令人开肠洞泄,便溺 不由而死。又须下而不与下之者,令人心内懊,胀满烦乱,浮肿而 死。又不须灸而强与灸之者,令人火邪入腹,干错五藏,重加其烦而 死。又须灸而不与灸之者,使冷结重冰。久而弥固,气上冲心,无地 消散,病笃而死
7、j与上文相似记载、且指明出自仲景者又见于下述二书:医心方卷一治病大体一:“仲景曰:不须汗而强汗之者, 出其津液,枯竭而死;须汗而不与汗之者,使诸毛孔闭塞,令人闷绝 而死。又须下而不与下之者,令人心内懊恼,胀满烦乱,浮肿而死; 不须下而强与下之者,令人开,洞泄不由而死。又不须灸而强与灸之 者,令人火耶入,干错五藏,重加其烦而死。须灸而不与灸之者,使 冷结重凝,久而弥固,气上冲心,无地消散,病笃而死。”千金方卷一序例诊候第四:“(张仲景)又曰:不须汗而强 汗者,出其津液,枯竭而死。须汗而不汗者,使诸毛孔闭塞,令人闷 绝而死。又须下而不与下者,令人心内胀满烦乱,浮肿而死。不须下 而强下者,开肠洞泄不
8、由而死;又不须灸而强与灸者,令人火邪入腹, 干错五藏,重加其烦而死。须灸而不与灸之者,使冷结重凝,久而弥 固,气上冲心,无地消散,病笃(而死)j以上可见,“不须汗”、“不须下”、“不须灸”、“须灸”等四部份 内容原出自仲景,在未经宋改本医心方、千金方中均有明证, 且二者记载除个别文字外大体一致。宋臣校本稍有不同,推测或为校 按时所改,或原采自于不同于医心方、千金方的仲景医书传本。 成氏本引文少于其他三书,与医心方、千金方有别,与宋臣本 相近,但亦非完全相同。由上可知,注解伤寒论所引“金匮玉函” 及“玉函”文字,除第八、九、11三条外,均出自金匮玉函经证 治总例。尤其是第2条相同文字也见于千金方
9、及医心方所引 用的“仲景”文中,说明原文的确出于仲景,这一点毋庸置疑。2.与今本金匮玉函经条文有不同、但意义相同(3条)见上表中第六、八、9条三处。其中第8条内容注解伤寒论 卷三少于金匮玉函经-卷第二-辨太阳病形证治第三文字;第9 条那么相反。二书所论述文字大致相同,这也是注解伤寒论所引 “金匮玉函”文字出自今本金匮玉函经-证治总例篇之外仅有的 二条文字。与第9条相同的语句亦见于脉经卷七-病可刺证第十 三。第6条与第2条相同,文字亦可从医心方卷一-服药节度三、千金方卷一 序例诊候第四中所载文字取得证明,且明 确出自仲景。因本条成氏所引“金匮玉函”只有一句,源于何本很难 确认。假设将宋臣本金匮玉
10、函经、医心方、千金方三书续接 下文内容比较后,又有新的发觉:宋臣本:假设欲治疾洗涤理导阴阳,破散邪气散能遂 邪风湿痹消诸坚。医心方:欲治诸病洗除理道阴阳,荡中破邪散能逐 邪,风气湿痹消诸坚瘤。千金方:欲疗诸病荡除顺治阴(阳,荡)中破邪散能 逐邪,风气湿痹消诸坚。上文中,医心方“欲治诸病”和今本金匮玉函经“欲治疾”, 不避唐高宗李治(公元650683年在位)名讳,说明二者参考为此前传 本;而千金方为“欲疗诸病”,所参当为高宗时期传本,这与652 年孙思邈著千金要方年代十分吻合,但文后显现“顺治”难解。 三书中所述文字各有不同,说明所参考的仲景医书源流不一,这与上 节的结论相一致。推测医心方、千金
11、方二书收载文字更接近仲 景书籍原貌。关于上述内容,章太炎的评论值得参考:“余观赵开美所刻伤 寒论,方下有林亿等校语,颇引玉函以见异同。成无己伤寒论 注,许叔微本领方亦不时道及之。而千金方诊候篇引张仲 景曰欲疗诸病,当先以汤涤五藏六府”等二百五十七字,不知所从 来,及得是经,那么诸家所引,皆在其中。千金诊候所述,即是 经证治总例之文也j 63.与今本金匮玉函经完全不符(1条)见第11条,原文如下:“玉函曰:上盛不已,吐而夺之j(注 解伤寒论卷八辨可吐第十九)此文遍考仲景医书三种,均未见。但在素问五常纪大论王 冰注中有类似语句:“上盛不己,吐而脱之,下盛不已,下而夺之。” 7笔者推测很有可能成氏将
12、原文断裂分取,凭借自己含糊经历将王 冰之语加于“玉函”当中而改变了内容。清莫枚士研经言卷一 “成注伤寒论论”中曾述:“王 叔和之次仲景论也,有义有例,各以类从,无可议者。成氏即用其本, 故与玉函经次同。其六经六篇,又与千金翼次同。由晋而唐 而宋,即此本,即这次也。何自明以来,诸家竟以倒置移易为能哉? 夫成氏至八十岁始注此书,那么见闻广、阅历深,宜其分辨之精假设 此。然于脉证方药那么当,而于章节义例那么疏,如六经篇首,不注 明太阳、阳明等之谓何?与太阳诸症独举头项强痛、恶寒以为端,阳 明诸症独举胃家实以为端之义云何?假设平脉法寸口趺阳两脉迭 举,经意自有所指,成那么各分段随文以注之,使读者茫然不
13、知其何 谓。凡此皆成氏之疏。欲穷经者,尚须参考病源、千金等书以 自得之,勿墨守一家也。” 8日本学者真柳诚亦指出,成无己从各类典籍中引用对自己有利的 部份,有很多牵强附会的地方,且对引用文字多处加以省略或改变, 笔者的结论似乎可证此说。固然咱们亦不否定注解伤寒论在校勘 仲景医书中的参考价值。9结论综上所述,注解伤寒论中所引“金匮玉函”及“玉函”者, 大体与今本金匮玉函经证治总例相关,部份内容亦可从未经宋 改本新雕宋真人千金方、日本医心方引用的“仲景曰”中取得 证明,这充分证明金匮玉函经证治总例出自仲景医书的靠得住 性,推测在宋臣校正之前就有包括金匮玉函经文字在内的仲景医 书流传本,宋臣所参考的仲景医书与新雕宋真人千金方、医心方 传本源流不一。同时,应该注意的是,对成无己的功过评判要注意加 倍客观。【参考文献】1李辰生.评金匮玉函经j.中医杂志,1955, (4): 46 48.2成无己注.注解伤寒论.见:和刻汉籍医书集成(第16集)m. 日本东京:医圣社,1992.3张仲景.金匮玉函经m.影印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4孙思邈.新雕孙真人千金方.见:东洋医学善本丛书12 m. 影印本.日本大阪:才ii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中国琼脂糖片市场营销渠道分析与未来销售渠道趋势报告
- 2025-2030中国涡轮增压产业供给预测及投资盈利专项规划报告
- 教育科技企业产品迭代策略在在线教育平台中的应用报告2025
- 教育科技产品迭代周期管理策略与2025年市场拓展报告
- 2025年传染病学病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主管药师考试真题及答案
- 培训协议合同7篇
- 2025山东防疫员试题及答案
- 离婚赡养费协议书打印模板专业版合同
- 离婚协议财产分割补充协议:子女抚养及共同财产处理
- 2025-2026学年地质版(2024)小学体育与健康三年级(全一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123)
- 《研学旅行指导师实务》课件-第6章 基(营)地研学课程操作
- 经营者身份证明书
- 六年级上册美术课件-第1课 寄情山水-山石的画法 |辽海版 (20张PPT)
- 上海破产管理人扩容考试参考题库(含答案)
- 综合英语教程第二册课件
- 大学物理 (汪晓元 著)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课后答案
- 土地增值税培训课件
- JISG3506-2004高碳钢盘条(中文版)
- 老港镇中心小学三年发展规划中期评估自评报告
- 张宗子《春在溪头荠菜花》阅读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