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题 目: 基于stc单片机虚拟简易示波器的设计4/目 录1 .实验目的及意义12 .试验内容及方案论证 13 .系统工作原理24 .硬件电路设计25 .系统软件设计4/ 下位机设计4sbit convst=p0a0;统调试x 6硬件调试6软件调试6软硬联调77 .实验结果与误差分析78 .实验小结及体会8科技学院9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办法 91 .实验目的及意义(1)学会利用at89c5x系歹1单片机控制ad7862实现模拟的电压的采集;(2)学会利用串口与pc机进行通信 将测量数据发送给pc机,在pc机 上利用visual c+编写上位机界面,并显示数据与
2、波形;(3)通过应用/altium designer 6软件掌握电路板的原理图绘制及 pcb板的 生成;(4)学会利用keil uvision4软件编写并调试单片机的下位机程序,利用keil uvision4与wave6000软件结合,对硬件电路采集来的数据进行分析。 2.试验内容及方案论证在实际应用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突发信号,需要对其进行高速采集,这种情 况下采用高速的a/d自然成为首选。ad7862是ad公司推出的一个高速,低功 耗,双12位的a/d转换,单+5v供电,功率为60mwo它包含两个4us的延时的 adc,两个锁存器,一个内部的+参考电压和一个高速并行输出端口。 有四个模拟 输
3、入通道,分为两组,由a0选择。每一组通道有两个输入(va1 & va2 or vb1 & vb2),它们能同时的被采样和转化,保存相对的信号信息。它可以接受+10v的输入电压范围(ad7862-10) , +(ad7862-3)和(ad7862-2)。对模拟电压输入, 具有过电保护功能,相对地,允许输入电压到达 +17v, +7v, +7v,而不会造成 损害,本实验选用ad7862-10o其具有以下主要特点:1、4通道模拟输入,2路同时转换(内置2个可同时工作的12位集成ad 转换器);2、4us转换时间,250ksps采样速率;3、可选模拟量输入 10v(ad7862-10) ;/4、高速1
4、2位并行总线输出;5、内部提供+参考电压或者由外部提供参考电压; /6、单一电源工作。、/本实验采用的微处理器是 stc89c52rc单片机。stc89c52rc单片机使用 方便,它与at89s52单片机具有相同的内核,内部有 256 bytes片内ram、8k flash rom,支持串口下载,易于在线编程调试,故采用这种单片机来做处理器。由于a/d的输出位数是12位,单片机的寄存器是8位的,所以要分成两次才能读得a/d转换的结果。本设计中,只需将单片机的两个 io 口(p2、p0)分别与ad7862的db0-db11相连,即可完成数据采集基本硬件设计。本实验采用用口(rs232)将数据发送
5、给pc机,波特率为9600、无校验;用vc+编写相应的界面进行控制与显示。最终利用上位机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 理,画出模拟信号的波形,并显示模拟信号的电压值、最大值、最小值和峰峰值 等。3 .系统工作原理系统由模拟信号输入、电源模块、ad采样模块、stc单片机控制模块、用 口通信模块、计算机处理与显示模块组成。电源模块提供总个系统工作的电压, 保证系统正常工作。stc单片机控制ad采样电压值,并将电压值通过串口传送 给上位机,上位机通过 vc程序对数据进行处理和显示。上位机通过串口发送 不 同的标志位给下位机,控制下位机在不同的采样率下对模拟电压值进行采样。图1数据采集系统结构框图4 .硬件电路
6、设计1、串口进行通信模块:单片机串口为 ttl电平,pc机串口为232电平,通 过max232与单片机和ad芯片连接,实现电平转换和下位机和上位机的通信。vcc2、ad模块设计如下。为了使得单片机能够更有效地控制ad7852工作,在连线的时候尽可能多地把ad7862的控制端与单片机的i/o相连接,以便供以 后升级使用。db0-db11是a/d转换后的数字量输出端口,它们分别与单片机的 p1 口和p2和相连接,以便单片机把数字量读走。convst是ad7862转换开始 触发端口,与单片机的连接,busy、rd和cs分别与、和相连,va1和va2 , vb1和vb2分别是模拟电压信号的四个输入通道
7、,下图中将a0接地,选择va0 或 va1。ad78621ncnc28db11 227vccdb10 3db11agnddb10vb1db9 ava1ad7862db8vdddb7busycckjc/dc26db9 425 va1db8 524db7 623 busy|722 /rdc7二1convstdgnd/rd/convst/csdb6a021 /cs0.1ufdb6 920.iidb5 1019c8 ,db4 11db5vrefdb4va218 va210.1ufdb3 1217 /db2 13db3vb2db2agnddb1db016.db1 14/ 15 db0图3ad7862硬件
8、设计电路图33、单片机控制模块电路图如图所示,单片机的控制 ad采样,要保证电容和晶振振荡器给单片机提供合适的a89c频率,此实验采用晶振db8 1p1.0vccp1.1c p0.0 cat89c52 p1.2p0.1p1.3p0.2p1.4p0.3p1.5p0.4p1.6p0.5p1.7p0.6rst/vdpp0.7ovn二 a 八/pd40 vcc/ db9 239,convst/. cd10k产db10 338nr310k bus/ db11 437 r;10k/rd /536 _r410k /cs /635r511734833932rxd 1031 vcctxd 11rxdea/vpp
9、txdaie/prog3012i /xlj匚/厂 rwjint0psenint1p2.7t0p2.6t1p2.5wr/p2.4rd/p2.3xtal2p2.2xtal1p2.1gndp2.0291328db7 /1427db6 /1526db5 /1625db4 /_j724db3 /1823db2 /1922db1 /2021db0 /图4 stc89c52硬件设计电路图5 .系统软件设计下位机设计下位机主要处理三方面的工作:一、是控制 ad7862采集va1端得模拟电 压信号,得到数字量,并保存到单片机内部的 ram单元;二、是是通过定时器 0的方式2定不同的采样率,得出所采波形的采样周期
10、;三、是负责与pc通信, 将保存的数据发送到pc,让上位机做处理。数据采集部分主要依据ad7862工作时序来完成。ad7862的工作时序图如 下:如图5所示,convst、cs、rd、a0由单片机来控制,让ad采哪个通道、 何时采集等;busy与单片机的int0管脚相连从而通过外部中断0来提高 ad7862的工作效率,当convst下降沿一来,ad转换开始,这时两个锁存器 同时锁存两个通道的模拟量,在大约之后,转换完成同时 busy的下降沿向单 片机申请外部中断0,这个时候ad7862的输出寄存器的数据是有效的,可以读 取数据。a0为0可以读a通道。当/cs和/rd有效时,数据可以从12位的并
11、行 数据总线上读出。图6下位机流程图5下位机程序代码如下:#include/#include /#include /typedef unsigned int uint;typedef unsigned char uchar;sbit convst=p0a0;统调试/ 根据方案设计的要求,调试过程共分三大部分:硬件调试、软件调试和软硬 件联调。电路按模块调试,各模块逐个调试通过后再联调。硬件调试通过制作原理图、pcb板到做成板子将原件焊接完毕,这一过程都要保持 一种认真的态度。为了方便调试,我在硬件电路中加了液晶和开关, 采用分块调 试的方法。电路由多个模块组成,ad转换电路、串口通信电路、单片
12、机控制电 路、调试电压电路。经调试,当采集低于10v电压时,液晶上能准确显示电压值, 说明硬件电路总体工作。软件调试在确定编程思路以后将各模块的程序及各子程序编好,使用keil进行调试,根据keil提示的错误对程序进行修改。除了语法差错和逻辑差错外,当确认程 序没问题时,用“伟福”开始调试,看其中值的变化,有错误时直接在上面修改, 直到能全部通过,并用用口调试助手看结果是否正确。 最后下载到单片机进行调 试,看是否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当下位机基本设计好后,就要设计上位机的内容了,由于vc+没有接触过, 所以从最简单的开始搞,主要是进行数据处理和控制并显示出来,选择好用口号, 点击“打开用口”和开
13、始采集”按钮,画出波形并显示电压“当前值”、“最大 值”、“最小值”和“峰峰值”。表示的值跟测量值基本符合。软硬联调下载程序到单片机后,利用串口调试助手首先查看是否输出空载电压和直流 电压正确。在本次设计中,通过观察发现硬件电路输出正常,但输出数据不正确, 所以问题锁定在程序的问题,经过多次进行程序的修改及调试,最终系统工作正 常。7 .实验结果与误差分析将时间连续、幅值也连续的模拟量转换为时间离散、幅值也离散的数字信号,a/d转换一般要经过取样、保持、量化及编码 4个过程限在实际电路 中,这些过程有的是合并进行的,例如,取样和保持,量化和编码往往都是在转 换过程中同时实现的。取样定理:设取样
14、信号的频率为fs,输入模拟信号的最高频率分量的频率为、 fimax,则fs与fimax必须满足fs大于等于2fimax的关系。一般取fs大于2fimax。将取样电路每次取得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都需要一定的时间,为了给后续的量化编码过程提供一个稳定值,每次取得的模拟信号必须通过保持电路保 持一段时间。在量化过程中,由于取样电压不一定能被量化单位整除, 所以量化前后不可避免地存在误差,此误差称之为量化误差。量化误差属原理误差,它是无法 消除的。a/d转换器的位数越多,各离散电平之间的差值越小,量化误差越小, 分辨率也就越高。然而在实际的实验过程中,检测到的误差要远大于这个值,一般为10-30m
15、v 的样子。产生误差的因素有很多:(1)电源。usb电源的纹波比较大,幅值不稳定。在芯片的电源接口部分 应加上相应的滤波电容,以减小电源波动对芯片的干扰。(2)数据字地与模拟地。特别对于 ad芯片,数字地一定要与模拟地隔开, 实际中用的是0欧姆电阻,它可以相当于很窄的电流通路,能够有效地限制环路 电流,使噪声得到抑制。电阻在所有频带上都有衰减作用。(3)干扰。单片机在传送数据的时候,由于外界干扰的存在可能会发送误码给上位机。此外上位机将得到的数据进行类型转换的时候也存在着误差,这给后来的曲线绘制带来了 一些影响。另外要注意,加入的测试信号幅度不宜过大,正常范围为 -10v至10v,最 大范围为
16、-17v至u+17v,否则超过最大范围的话会烧坏 ad7862芯片;所加交流 信号的频率由于受采集速率的限制也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下面各图是分别对不同频率的信号进行数据采集结果:8 .实验小结及体会总结一下这次接口实验我的方法是:首先自己摸索学习,遇到问题查找相关 资料观看和有关的视频教程;然后从网上搜索相话题看看别人做的东西; 最后问 他人,身边有很多比我学得好的人,有的硬件好,有的软件强。(这在我要说一、下,由于以前没有学过vc+,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很多的问题,查阅的资料也比较 乱,后来在同学的介绍和帮助下使我在串口这一块有了不小的收获。)我觉得我不会放弃这么好的有用的资源的。 然后是与
17、别人讨论,交流思路,看看我的设计 思路方法是不是有不合理之处。止匕外,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提醒和讲解, 不断充实自己。21参考文献:1郭天祥等.51单片机c语言教程一入门、提高、开发、拓展全攻略.电子工 业出版社,2008.2何立民.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4.3张洪润等.单片机应用设计/200例.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6.4孙余凯等.电子元器件检测选用代换手册.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5谭思良等.visual c,/ + +用口通信工程开发实例导航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6兰吉昌等,单片机c 51完全学习守册.北京:化学工业出
18、版社,20087李朝青,pc机及单片机数据通信技术.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08求是科技,visual c+ visual basic 用并口开发技术工程应用实例导航.北 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9龚建伟,熊光明等.visual c + + /turboc串口通信编程实践.北京:电子工 业出版社,2004科技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是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实践环节,为保证毕业论文 (设计)工作的顺利完成,加强规范化管理,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 根据教育部、省教育厅的有关规定要求,结合我院
19、实际情况,特制定 本办法。 第二章目的与要求/第二条 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环节的目的,培养学生勇于探索 的创新精神,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第三条 使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 提高思考问题、分 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四条 培养学生从文献、科学实验、生产实践和调查研究中获 取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兴趣,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 方法。第五条 对学生的知识面、掌握知识的深度、运用理论知识处理 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外语水平、计算机运用水平、书面及口头表 达能力等进行一次全面的考核。/ 第六条 要求所有毕业生必须撰写毕业论文(设计),各系要认 真组织毕业
20、论文(设计)工作,确保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第三章组织管理第七条 全院的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按照分级分工的原则,负 责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管理、指导、检查、考核和总结。(一)教务处职责1.负责制定全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管理规章制度。 2.组织开展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教学研究与改革。3.组织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检查、评估和总结。4 .审核答辩委员会组成人选,检查毕业答辩的过程。/5 .组织评选院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二)系职责/1 .成立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计划和安排。2 .组织专业教研室成立专业答辩委员会。3 .负责按照标准配备、审查、批准指导教师,组织指导教
21、师培 训。4 .依据学院的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标准,结合专业特点, 制定本系各专业的具体评分标准和规范。5 .负责本系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所需的场地、仪器设备的分 配和保障。6 .评选系优秀毕业论文(设计)。7 .做好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总结与归档。/ (三)教研室职责1 .根据指导教师的条件,提出指导教师名单。2 .审查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及指导教师的安排,对不合格的 题目提出修改意见。3 .组织审定毕业论文(设计)选题,落实一人一题的工作要求; 定期检查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进度和质量。4 .检查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的填写情况。 5.考核指导教师的工作,把握毕业论文(设计)的进度和质
22、量。 6.组织毕业论文(设计)的答辩和成绩评定工作。7 .做好本专业优秀毕业论文(设计)的评选工作。8 .认真进行工作总结,汇总毕业论文(设计)资料送系归档。(四)指导教师职责/1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确定后,指导教师要及时做好各项准备 工作,其中包括拟定任务书,收集资料以及做好实验的准备工作,制 /定指导计划和工作程序。2 .向学生下达科技学院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见附件3), 并提出具体的要求,指定主要参考资料。3 .审定学生的总体方案和工作计划,并定期检查学生的工作进度 和工作量,及时解答和处理学生提出的有关问题,严格要求学生。4 .做好学生外文翻译的评阅工作。5 .指导学生正确撰写
23、毕业论文(设计)报告,并对报告写出评语。6 .按科技学院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规范(见附件 1)要求 检查学生论文撰写完成情况并填写科技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工作 指导情况记录(附件4)。7 .评定毕业论文(设计)成绩。8 .做好毕业论文(设计)材料的整理归档工作。第四章选题、开题第八条选题时应遵循的原则( 一)课题必须符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及教学基本要求, 体现本专 业基本训练的内容,使学生受到全面的锻炼。(二)课题应尽可能结合生产、科研和实验室建设等任务,减少虚 拟题目的数量及比重。(三)课题的类型可以多种多样,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使学生的 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利于提高课题成果的质量。(四)选题
24、应力求有益于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理论知识与技能。(五)课题要在保证教学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学生在培养方案规定 的时间内,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经过努力能够完成任务。(六)课题分配原则上每人一题,双方选择,学生在教师列入的选 题中选题,也可以自主选定符合本专业的题目上报到指导教师,经指导教师审定、教研室批准后方可列入选题目录。经教研室审定,报系 主任批准后,确定分配题目。教研室根据学生意向、学生本人的实际能力以及课题的类型、 分 量、难易程度,结合指导教师的意见进行综合平衡,最后确定课题分 配,并以书面形式将课题任务书下达给学生, 最终以系为单位将选题 情况汇总报教务处。第九条选题范围(一)文、理、管、
25、经、医类专业,应以完成毕业论文为主,题目以阐述理论原理和将理论原理应用于某些具体问题的课题为主, 也 可选择一些具有一定深度和难度的专题研究课题, 使学生在分析问题 方面得到较多的锻炼。(二)工科专业,应以完成毕业设计为主,题目以工程设计类型的 课题为主,有条件的可以选择既有工程设计又有专题研究的课题,使 ) 学生既能受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又掌握本专业的基本技能。(三)艺术类专业,应以毕业设计为主,毕业设计题目通过指导教师与学生沟通制定,毕业设计应有设计作品。(四)鼓励不同学科(专业)相互交叉、相互渗透,扩大学生知识 面,开拓眼界,提高质量。第十条开题学生接受毕业论文(设计)任务后,应在指导教
26、师指导下制定工作 计划,进行文献查阅、资料收集、实习调研、实验研究,在规定的时 间内填写科技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见附件2), 经指导教师审查同意后报教研室批准,即可开始撰写毕业论文(设计)。/第十一条毕业调研、(一)学生可根据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或选题意向进行毕业调研, 深入社会,对某一行业、某一事件或问题,对其客观实际情况进行调 研,将调查了解到的全部情况和材料进行分析研究。(二)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要精心选择调研对象。 调研对象要有分析 价值,包括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调研和分析后得出的结论及建议要 尽可能实现从个别到一般的提升,避免就事论事。(三)在教师指导下完成调研报告。第五章
27、 毕业论文(设计)指导第十二条指导教师毕业论文(设计)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每个指导教师应对学生 整个毕业论文(设计)阶段的教学活动全面负责。(一)指导教师条件及要求/1 .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应作风严谨、有较高的业务水平 和实践经验。指导教师一般应由讲师或相当于讲师及以上职称、具有丰富理论和实践教学经验的教师担任。2 .指导教师应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同时对学生严格要求。应始 终坚持把学生的培养放在第一位,避免出现重使用、轻培养的现象。3.每个指导教师所带毕业论文(设计)的学生数原则上不得超过 10人。指导教师确定以后;不得随意更换。在毕业论文(设计)期 间,指导教师必须坚守岗位。确因工作需
28、要出差时,必须经系主任批 准,并委派相当水平的教师代理指导。4/在校外进行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学生,可聘请相当于讲师 职称以上的技术人员担任指导。有关教研室必须指定专人进行检查, 掌握进度,协调解决有关问题。第十三条学生(一)申请做毕业论文(设计)的学生必须修完所学专业教学计划 规定的全部课程。(二)学生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编写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计划, 列出完成毕业论文(设计)任务所采取的方案与步骤。 (三)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计划编写完成后,经指导教师审阅同 意后实施。学生应主动接受指导教师的检查,定期向教师汇报毕业论 文(设计)的进度,听取教师的意见和指导。(四)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
29、工作中应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 树立实事求是、诚实守信的科学作风,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爱护公共财物和坚持节约,杜绝浪费。(五)学生必须独立完成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严禁抄袭他人的 论文(设计)成果,或请人代替完成毕业论文(设计)。一经发现, 毕业论文(设计)成绩为零分,并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纪律处分。(六)所有学生必须参加毕业论文(设计)的答辩。(七)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后,应交回毕业论文(设计) 的所有材料(包括设计实验的原始资料、报告、调研资料、毕业设计 图纸、论文等)。对论文(设计)内容中涉及的有关技术资料,学生 负有保密责任,未经许可不能擅自对外交流或转让,、并协助做好资料 归档工作
30、。/第六章撰写要求第十四条 毕业论文(设计)应重点突出、内容充实,立论正确, 论据充分,结构严谨,格式规范,结论正确,并要求思想端正、观点 明确、实事求是、文笔通顺。设计图纸的各项内容应符合制图标准, 做到结构合理,视图正确,尺寸齐全。艺术类专业毕业论文必须结合 毕业设计进行撰写。第十五条 毕业论文(设计)文本一般由题目、目录、中英文摘要、 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注释几部分构成,各部分具体要求见科 技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规范(见附件1),其中注释、附 录视具体情况安排。理工类、艺术类毕业设计的撰写规范可根据专业/ 特点由所在系做出适当调整,并报教务处备案。第十六条 毕业论文(设计)
31、正文字数不少于8000字;开题报告 字数不少于1000字;参考文献一般不少于10篇,其中包括外文参考 文献2篇。/第七章评阅答辩及成绩评定第十七条评阅(一)指导教师评阅:指导教师应对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完成 情况进行认真、全面的审查后给出成绩,并填写科技学院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评分表(附件5)。评语的书写要客观、公正,体 现论文的真实水平。(二)评阅专家评阅:学生在答辩前2周将毕业论文(设计)送评 阅专家评阅,评阅专家由答辩委员会聘请。每篇毕业论文(设计)需 要有两位评阅专家(其中一位可以是指导教师)进行评阅。评阅专家 根据论文(设计)的实际情况进行评阅,给出成绩,对不足之处提出 修改意
32、见,提出是否可以进行答辩的意见,并填写科技学院毕业论 文(设计)评阅教师评分表(附件6)。只有两位评阅专家都同意答 辩才可获得答辩资格。评阅专家一般应由具有讲师及以上职称有经验的相同或相近学 科的具有指导论文(设计)资格的人员担任。第十八条答辩(一)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工作由各系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委 员小组负责成立专业答辩委员会,各专业答辩委员会由3-9人组成, 根据需要,答辩委员会可决定组成若干答辩小组, 答辩小组由3-5人 组成,设组长1人,秘书1人(可由小组长兼任)/具体负责本组学 生的答辩工作。专业答辩委员会成员及答辩小组成员必须由具有讲师 以上(或具有同等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
33、专业答辩委员会的主要职能:1 .聘请毕业论文(设计)的评阅专家审定学生答辩的资格;2 .主持并组织全系答辩工作并做好答辩记录, 填写科技学院毕 业论文(设计)答辩记录/ (附件7); 3 .讨论并确定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答辩成绩,并填写科 技学院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小组评分表(附件8)。(二)答辩工作程序和要求/ 1.根据学生呈送的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翻译文章,毕业论 文(设计)、毕业设计手册(艺术类专业)、毕业论文(设计)电子版、设计图纸、计算机程序及评阅意见等,答辩委员会审定答辩资格。、2 .举行答辩:先由学生阐述毕业论文(设计),时间一般为10-15 分钟,然后学生用10-15分钟
34、回答答辩小组老师提出的问题。3 .答辩小组结合论文(设计)内容、文字写作(规划设计)水平、 口头表达能力等进行现场评分,并填写答辩成绩。4.在校外做毕业论文(设计)的,可由接收单位的技术人员和我院教师共同组成答辩小组(我院教师任答辩组长)进行答辩。5.答辩过程中,答辩小组秘书应做好记录,以供评定成绩时参考。第十九条成绩评定/毕业论文(设计)总成绩,由指导教师、评阅人和答辩小组的评分组成,三部分的比例分别为30% 30% 40%从严要求,优秀的比 例一般不得超过20%各系可依据上述规定制定具体的执行细则,填写科技学院毕业 论文(设计)评阅书及成绩评分表(见附件9),汇总后盖章存档并报教务处。第二
35、十条 院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1.基本条件:/(1)观点正确,有独立见解、创新或发现,或有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2)能正确、灵活地运用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强;(3)论文写作结构完整,论据充分,数据详实,符合学术规范;表达准确,语言流畅,概括能力较强。2 .获奖论文(设计)优先列入院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3 .院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由各系推荐,推荐比例不超过毕业 学生人数的3%,教务处最终备案。第八章检查与评估第二十一条 教务处对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全过程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包括: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进度、教师指导、论文(设计) 水平与质量、论文(设计)抄
36、袭检测、答辩、成绩评定情况等。对发 现的问题,则由相关人员及时进行整改。第二十二条在学生答辩前,各系按各专业人数/ 5%匕例对毕业 论文(设计)进行抽查,并按一定比例进行抄袭检测。第二十三条检测结果认定及处理办法(一)文字复制比在30%u下(含30%的毕业论文(设计),视为通过检测,合格(二)文字复制比在30%-70%t间的毕业论文(设计),由指导 教师根据检测结果指导学生进行修改,修改后的毕业论文(设计)须 进行复检。复检后的文字复制比降至 30%(含30%以下者,视为通 过检测;仍未通过者,取消该生当年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资格,延 期一学期答辩。(三)文字复制比在70%u上(含70%毕业论
37、文(设计),取 消该生当年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资格,该生毕业论文(设计)须重 新撰写,延期一年答辩。(四)因抄袭被责令延期答辩的学生,在第二次申请补做毕业论 文(设计)过程中,再次有抄袭行为者,取消答辩资格,将不再安排 毕业论文(设计)补做、答辩。(五)学生或指导教师对检测结果提出异议的, 学院将组织相关专业专家鉴定,并作出结论。第二十四条 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结束后,教务处、各系在质 量检查与评估基础上,总结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中的经验,分析存 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第九章在校外做毕业论文(设计)的规定第二十五条凡需要在用人单位或协作单位安排学生做毕业论 文(设计)的系必须提前与教务
38、处联系。第二十六条 用人单位接受学生做毕业论文(设计),应提前将 任务书和指导教师的姓名、职称报学生所在系批准后,方可派出学生。 接受单位应严格按照我院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有关规定操作执行, 保证质量。/第十章总结及归档/第二十七条各系答辩委员会要督促各答辩小组对毕业论文(设 计)进行工作总结。通过对毕业论文(设计)的总结,分析学生的学 习质量,总结组织、指导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经验。工作总结由 答辩小组完成后交教研室汇总,再报系答辩委员会汇总。在答辩工作工 结束两个月内将本系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总结报教务处。第二十八条 毕业论文(设计)资料(含电子版)由教务处保存, 存期4年;优秀毕业论文
39、(设计)由各系保存,不合格论文及其资料不 保存、不退回。毕业论文(设计)资料包括任务书、开题报告、指导 情况记录、答辩记录、评阅书以及成绩评定表、毕业论文(设计)文 本,一律左装订。第十一章补做毕业论文(设计)的规定 /第二十九条毕业论文(设计)成绩不及格者不发毕业证,按结 业办理。在规定年限以内可向学院申请补做一次,及格者换发毕业证, 补做仍不及格者,以后不再补做。补做毕业论文(设计)具体办法如 下:1 .补做毕业论文(设计)可以在学生所在工作单位结合工作、科研进行,也可在征得工作单位和学生原所在系同意的情况下,在去工作单位前留校补做。2 .凡在工作单位补做毕业论文(设计)的学生应征得工作单
40、位同 意,根据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及主要内容,向原所在系提出申请, 经原所在系同意后,补做的毕业论文(设计)成绩方予以承认。3 .补做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教师资格及相关责任按本工作细则执行。4 .补做毕业论文(设计)的时间不得少于 12周。 、5 .补做毕业论文(设计)答辩由承担毕业论文(设计)任务的单鼠 位负责组织,并组成答辩小组,根据本工作细则对学生进行考核和成 绩评定。6 .答辩结束后,在工作单位补做的,应将毕业论文(设计)连同 任务书、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考核登记表寄到学生所在系,由系组 织人员对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进行复核,并将复核结果报教务处。、第十二章附件第三十条 本工作细则自
41、颁布之日起实施,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附件:1 .科技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规范 /2 .科技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3 .科技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指导情况记录4 .科技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x设计)指导教师评分表6 .科技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小组评分表7 .科技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记录8 .科技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小组评分表9 .科技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评阅书及成绩评分表23附件1:科技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规范为了保证我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特制定本规范。一、毕业论文(设计)撰写结构/1、题目题目应简洁、明确、
42、有概括性,通过题目概括说明论文的主要内容。题目字数要适当,一般不宜超过 20个汉字。2、摘要.摘要是以浓缩的形式反映论文的主要信息, 包括研究的内容、方 法和观点,以及取得的成果和结论,应能反映论文的精华,不含图表, 不加注释,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中文摘要以300400汉字为宜。英文摘要与中文摘要内容要相对应。 3、关键词关键词是反映毕业论文(设计)主题内容的名词。从论文标题或 正文中挑选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词作为关键词,关键词一般为3-5个。同时有中、英文对照,分别附于中、英文摘要后。4、目录 /目录按三级标题生成,要求层次清晰。主要包括绪论(或前言、 序言)、论文主体、结论、参考文献等。5、
43、正文论文主体及结论三个部分。绪论是综合评述前人工作以及国内外文献综述, 说明论文工作的 选题目的和意义,论文所要研究的内容。绪论要写得简明扼要,篇幅 不宜太长。论文主体包括研究内容与方法、实验材料、实验结果与分析(讨 论)等。在本部分要运用各方面的研究方法和实验结果,分析问题, 论证理论在研究中的应用,研究得出的结论等。结论是对整个论文的归纳和总结, 集中反映作者的研究成果,表 达作者对所研究课题的见解,是全文的精髓。结论要写得扼要明确, 精练完整,准确适当,不可含糊其词,模棱两可,并能反映个人的研 究工作成果。不同类型的毕业论文,可根据学科情况确定,正文一般不少于 8000 字。(2)毕业论
44、文(设计)说明书正文包括前言、本论、结论三个部分。前言(引言)简述本课题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及存在的问题;主 要介绍设计的目的、意义、任务来源、设计标准、设计原则及主要技 术资料,以300500字为宜。/本论是对设计工作的详细论述,它是全文的主体。具内容包括:研究主题及设计方案的拟定;设计方法、内容及其分析;设计得出的 /结果以及结果的讨论等。结论是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分析、 归纳和总结,概括说明设计的情况和价值,分析其优点和特色、有何创新、性能达到何水平,讨论还应包括所得结论与前人结论的比较和本设计尚存在的问题,以及进一步开展研究的建议。6、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论文中引用文献出处的目录表, 为
45、了反映论文的科学 依据和作者尊重他人研究成果的严肃态度, 同时向读者提供有关信息 的出处,凡引用本人或他人已公开发表或未公开发表文献中的学术思 想、观点或研究方法,应按引用的顺序在文中标注。参考文献一般不 少于10篇,一律放在结论之后,不得放在各章之后。7、注释在论文(设计)写作过程中,有些问题需要在正文之外加以阐述 和说明。二、毕业论文(设计)的书写格式 1、论文要统一打印,一律采用计算机排版、 a4纸打印。版面上 下空2.5cm,左空2.5cm,右空2cm(靠左侧装订);页眉边距1.5cm, 页脚边距1.5cm,外文论文应按相同的要求打印。2、论文采用科技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封面参考格
46、式.3、题目、/题目:用小二号黑体字;第一层次题序和标题用三号黑体字,第 二层次题序和标题用四号黑体字,第三层次题序和标题用小四号黑体 字,第四层次及以下各层次题序和标题与第三层次相同。各层标题与段前、段后间距为一行,左对齐。4、目录建议使用自动生成目录,“目录两字采用三号黑体、居中书写。“目录” 两字之间空两格,段前段后间距为 1行。目录中中文字体 为宋体、页码为times newromar#体,内容采用五号宋体,行距倍。5、摘要及关键词中文摘要及关键词:“摘要”两字采用三号黑体、居中书写,摘要” 两字之间空两格,内容采用小四号宋体;“关键词”三字 采用小四号黑体,摘要下方顶格书写,各关键词
47、之间有一个分号及空 格。英文摘要“ abstract采用三号times new roman?体、力口粗、 居中书写,段前段后间距为1行。内容采用小四号times new roman 字体;英文关键词 key words: ”小四号 times new roman字体、 加粗、顶格,内容采用小四号 times newromari?体,各关键词之间 有一个分号,段前段后间距为一行,行距倍。6、正文文章正文内容采用小四或五号宋体,正文行间距设置为18磅,/行距倍。7、标题/毕业论文(设计)的全部标题层次应整齐清晰,相同的层次应采 用统一的字体表示。第一级为“ 1”、“2”、“3”、等,第二级为 ”,
48、,、”,,、等,第三级为、:2.2.1 、“222 ”、“223 ” 等,但分级阿拉伯数字的编号一般不超过四级, 两级之间用下角圆点隔尹一级标题:黑体,三号,段前、段后间距为1行,居中;二级标题:宋体,四号,段前、段后间距为 1行(空小四号字大 小),左对齐;三级标题:黑体,小四号,段前、段后间距为 1行,左对齐;上述段前、段后间距可适当调节,以便于控制正文合适的换页位 置。8、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四字采用四号黑体、居中书写,段前段后间距为 1 行。内容中文的用小五号宋体,外文用小五号times newroma后体, 按论文中引用参考文献出现的先后次序,用中括号的数字连续编号, 与文字之间空两
49、格,如果需要两行的,第二行文字要位于序号的后边, 与第一行文字对齐。 几种主要参考文献著录格式:(1)期刊文献的著录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 页码.(2)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的著录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 出版年.起止页码./(3)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著录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4)专利的著录格式: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 期.(5)报纸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50、./(6)电子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 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7)国际、国家标准: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10、页眉及页脚毕业论文(设计)从正文开始加页眉,采用宋体小五号,居中书 写,设为“科技学院xxxx1毕业论文(设计)。页码从正文开始 在页脚按阿拉伯数字(宋体小五号)连续编排,居中书写。11、注释毕业论文(设计)中有个别名词或情况需要解释时,可加注说明, 注释可用页末注释(将注文放在加注页稿纸的下端)或篇末注释(将全 部注文集中在文章末尾)。若在同一页中有两个以上的注释时,按各 注释出现的先后,须按序编注释号,
51、注释应写在注释符号出现的同页, 不得隔页。注释采用宋体六号。12、标点符号/毕业论文(设计)中标点符号应按新闻出版署公布的“标点符号用法”使用,注意中英文标点符号的区别,不能混用。13、量和单位/小、.毕业论文(设计)中的量和单位必须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 准gb3100-gb3102-93它是以国际单位制(si)为基础的。非物理量 的单位,如件、台、人、元等,可用汉字与符号构成组合形式的单位, 例如件/台、元/km。/ 14、图毕业论文(设计)的插图必须整洁美观,插图应与正文呼应,不 得与正文脱节,切忌与表及文字表述重复,与正文之间要有一行的间 距;每幅插图应有图序和图题,全文插图可以统一
52、编序(如:图12), 也可以逐章单独编序(如:图3-3),不管采用哪种方式,图序必须 连续,不得重复或跳缺,与正文之间要有一行的间距。由若干个分图 组成的插图,分图用 a,b,c,标出;图题采用小五号黑体,图例 说明采用小五号宋体,图序及图名置于图的下方。若图中有附注,采 用英文小写字母顺序编号,如注a,注b,附注写在图或表的下方。15、表格毕业论文(设计)的表格与正文之间要有一行的间距;每个表格 应有自己的表题和表序,表题应写在表格上方正中,表序写在表题左 方,空一格接写表题。全文的表格可以统一编序(如:表5),也可以逐章单独编序(如:表3-3),不管采用哪种方式,表序必须连续, 编序方式应
53、和插图及公式的编序方式统一。表标题采用小五号黑体, 表中文字采用小五号宋体,表序及表名置于表的上方,表格一律用三线表。表格允许下页接写,接写时表题省略,表头应重复书写,并在 左上方写“续表xx”。若表中有附注,采用英文小写字母顺序编号, 如注a,注b,附注写在图或表的下方,表注采用六号宋体。16、名词、名称科学技术名词术语尽量采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规范词或国家标准、部标准中规定的名称,尚未统一规定或叫法有 争议的名词术语,可采用惯用的名称。使用外文缩写代替某一名词术 语时,首次出现时应在括号内注明其含义,如cpu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代替计算机中央处理器。外国人名一般采用外文 鼠 原名,可不译成中文。一般很熟知的外国人名 (如牛顿、爱因斯坦、 达尔文、马克思等)可按通常标准译法写译名。17、数字毕业论文(设计)中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间和各种 测量、统计数据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年份不能简写,如 1999年不能 写成99年。在叙述中使用小于10的数字时,一般不宜用阿拉伯数字; 数字较大时,采用科学记数法,如:10000可写成1x104等。用数 字作为词素构成定型的词、惯用语、缩略语、清朝以前(含清朝)的 年、月、日以及邻近两个数字并列连用所表示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学校餐厅承包合同
- 脊椎侧弯课件
- 智能工程动画解决方案(3篇)
- 东城区工程窗帘方案(3篇)
- 根据本工程技术方案(3篇)
- 拉杆音响带屏工程方案(3篇)
- 车间安全培训内容简述课件
- 2025设备租赁合同违约金
- 节约工程费用措施方案(3篇)
- 隧道工程合作方案范文(3篇)
- 个人独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简化方案
- 数学游戏(单元复习课件)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 新学期幼儿园小班新生家长会课件
- 2024年车险理赔保险知识试题库(附含答案)
- 极简化改造实施规范
- 热固复合聚苯乙烯防火保温板应用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
- 线性代数精第一章第一节课件
- 计算机系统原理13015习题答案
- 动物病料的采集运输保存
- 创意设计垃圾桶
- 截肢患者康复护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