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思考 朗读,是把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创造性活动。就语文学习而言,朗读是最重要的,它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叶圣陶先生也认为:“语文学科,不该只用心与眼来学习;须在心与眼之外,加用口与耳才好。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 但受到现今考试制度的影响,大部分学校、家长和老师对于“为考试而学习”的功利心态比较严重,考试又没有口语部分,学生不需要多动口,只要会动笔做题就可能得到高分,因此,朗读的环节更被忽视了。一、让朗读走近学生的必要性然而,缺少朗读的语文课程,即“哑巴”语文,真的能行得通吗?不,很显然,这是违背语文学习规律的。“三分文章七分读”这句话流
2、传至今,不难看出古人对朗读的重视。唐朝的诗圣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宋代学者朱熹也说:“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而语文课程标准也对此做出了明确的要求:“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而从生理意义上来说,12岁之前,是语言学习的黄金阶段,因而开展对小学生的朗读能力的培养是十分有必要。二、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朗读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在整个语文活动中有着不容忽视的地位,但从现今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来看,明显,朗读教学中存在着以下
3、几个问题:1. 对朗读缺乏兴趣在课堂上,我们常可以发现这样的现象:每当进行朗读时,愿意举手的学生占了少数,部分朗读得不错的学生却不愿举手来读,而那些学生举手的学生在朗读时,有的声音细如蚊,口齿不清,有的胆子小,站起来读得结结巴巴,有的错字连篇却自己都不知晓,甚至还有的学生混在整体中滥竽充数,只动唇不发声从这些现象中,我们不难感觉出:学生对朗读缺乏兴趣。2. 朗读时间不充足现今小学课堂中一节课只有40分钟,其中,朗读教学只能穿插在课文教学中,教师过于重视“讲”,而忽视了学生的“读”,往往一节课下来,学生回答了许多问题,但自己连课文都读不通,记住的那些“体会”与“理解”多数都是教师“讲”出来的,而
4、不是自己读出来的。长此以往,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停滞不前,在阅读与作文上更突显了这点,归根结底,还是学生读得少,自己体会理解的少了,语言积累就更少了。3. 朗读的形式单一朗读的形式多种多样,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真正能灵活运用的却是少数,大部分教师都惯用集体朗读或个人朗读,朗读形式的单一也使学生对朗读产生厌倦,甚至有的在朗读中假读、不读,集体朗读时拖音明显,读不整齐,毫无节奏感。4、朗读缺乏要求、指导和评价课堂朗读前,教师对学生的朗读没有提出明确的要求,学生不清楚朗读的目的,更不能用心、用情去读。在朗读时,教师缺少适当的指导,学生的错误没有发现,更会“顽强”地生长。朗读后,教师缺乏对学生朗读的及
5、时评价,学生的积极性受到打击,自身也不清楚自己读得怎么样,这就会使学生的朗读事半功倍。三、让朗读走进学生的心中1、带着兴趣去朗读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朗读缺乏兴趣,就不会去认真读、用心读,因此,如何让朗读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最重要的就是引起他们对朗读的兴趣。1)有趣的表演读创设情景,让学生在扮演人物的过程中体会人物心情,感受文章主旨,让学生能够入情入境地朗读。如在学习网上呼救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当时苏珊的前情况危急,通过让学生们屏气感受呼吸困难,不能做任何动作时多么的难受,配上急促而沉重的音乐,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中感受人物的处境,并把这一体会带入课文的朗读中,学生独处这
6、种味道就水到渠成,顺理成章了。2)启发性的领读这是受到我班一个男生的启发,他的语感比其他学生好,因此每次的朗读他都能拔得头筹,孩子们总是用羡慕的眼神望向他,每次的朗读送给他的总是最热烈的掌声。发现了这个情况,我决定通过他来调动全班的积极性,因此,每次朗读我都请他来示范读,在同学们的掌声中,他的朗读水平越来越高,而其他学生也很羡慕他,在朗读上花的气力也多了。渐渐地,我发现部分学生的朗读水平令我大吃一惊,不仅读得流利,还包含感情,之后,我不仅让原先的孩子示范读,这些有很大进步的孩子也请他们来示范读,而学生对于朗读的兴趣也更浓了。3)视觉、听觉的吸引美丽的东西,总是惹人怜爱的。美丽的画面,能让人赏心
7、悦目;动听的音乐,能使人在一定的气氛中得到情感的熏陶。如在学习暴风雨时,朗读前,先播放暴风雨的视频,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能自由地表达他所看到的暴风雨,共同感受暴风雨的猛烈及突然。再让学生仔细观看暴风雨过后河水和树木的插图,感受到暴风雨的气势汹汹和难得一见,然后指导好学生朗读“公元1658年9月3日,一场罕见的特大暴风雨袭击了英国。河水泛滥,树木连根拔起。”,在紧张而又急促的音乐声中,学生们都安静了下来,一个个的思绪好似进入了其中,个别学生也不由面色沉重起来,于是我在这种氛围中读了起来,学生们也不由自主地跟读了上来,看着那一幅幅暴风雨过后的糟糕情况,耳边传来学生沉重而又局促的朗读声,仿佛这场暴风
8、雨就展现在我们面前。2、带着问题去朗读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经过千挑万选的,其中每一篇课文都有它的精彩之处。那么这就需要教师根据课文重点,选择部分语句或段落,进行诵读,从中感受精彩之处。而在这个朗读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提出要求,让他们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去读课文,而到了三年级,更提出了带着质疑去朗读的要求。3、不可或缺的引导与评价学生在朗读或多或少会出现错误,教师在指出他们不足之时要给与鼓励与肯定,提出建设性的建议,用自己的富有感染力的话语引导学生的朗读。如在学习茉莉花这篇课文,有个学生在读“妈妈摘下一朵叫我闻,茉莉花的香味真醉人,花香沁入了我的心田”时,朗读得不到位,没有读出花香的醉人,我并没有直
9、接进行批评,而是告诉他:“你想读好这句话的愿望非常强烈,老师感受到了,你能不能用你朗读来告诉大家这花香是如何醉人呢?”学生也不负众望,第二次朗读明显比第一次有了提高。对于学生来说,受到老师肯定的、激励性的评价,他们的心情一定是愉悦的。而在朗读时,当他们听到“你的朗读糟糕极了,字音都没读准,而且一点儿都不流利!”我想换了任何一位学生,他对朗读的兴趣都会降低,相反,不管学生读得如何,作为教师都要学着从他的朗读中寻找闪光点,“你把每个字的音都读准了!”“你不仅读准了字音,句子也读通顺了!”“你的声音真响亮!”等等,接着再委婉地指出,“如果你能把句子读得更流利,那就更好了!”4、通过体验来朗读在朗读课文时,学生有时并不能很好地理解课文中的意思,这时,教师可以采用更为直接的方式来让他们感同身受。例如在学习天鹅的故事时,我进行了如下教学:“老天鹅沉重的一击,是石头般的沉重的一击。来,让我们握紧拳头,把桌面当作冰面,准备,起!重重地击下!”“疼吗?”“疼!”“那么你们刚才是腾空而起,再击打下去的吗?”“不是!”“你们是用自己的整个儿身体击打的吗?“不是!”“你们击打的是贝加尔湖的坚冰吗?“不是!”通过让学生感受到老天鹅为了破冰所付出的努力,在之后的朗读教学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入职心态培训课件
- 倪莉莉公务礼仪课件
- 伸缩缝施工培训课件
- 智慧树知道网课《宠物手术(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课后章节测试答案
- 2025土管所公务员面试题目及答案
- 企业班前安全培训记录课件
- 企业春运安全培训课件
- 罪犯记分考核管理办法
- 兰西辅警考试题库2025(有答案)
- 衡水金卷四省(四川云南)高三联考9月联考英语(含答案)
- 2024年2024年2024年全国初中数学联合竞赛试题及参考答案
- 《红楼梦》中的家族兴衰与社会变革
- 综合能源管理平台方案设计说明书
- 工程材料、构配件或设备清单
- 小学一年级《体育与健康》教学课件
- 小班-数学-爱跳的棉花糖(上下、前后、里外方位)-课件(互动版)
- 葡萄糖生产工艺原理、过程控制点及流程图
- CPK数据图表生成器
- 高速公路工程电子招标标准施工招标文件(2022年试行版)
- 云南省临沧县富康河铜矿勘探项目环评报告
- 老年人误吸的预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