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渴病痹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疗方案_第1页
消渴病痹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疗方案_第2页
消渴病痹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疗方案_第3页
消渴病痹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疗方案_第4页
消渴病痹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疗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消渴病痹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疗方案消渴病痹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疗方案消渴病痹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疗方案一、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中华中医药学会颁布, 2007年)。(1)病史:有消渴病,或消渴病久治不愈病史。(2)主要症状:四肢远端感觉、运动障碍,表现为肢体麻木、挛急疼 痛,肌肉无力和萎缩等。(3)主要体征:震动觉、压力觉、痛觉、 温度觉(小纤维和大纤维介导)的缺失,以及跟腱反射减弱或消 失等。(4)辅助检查:物理学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的异常改变,qst和ncs中至少两项异常。(5)排除了引起这些症状和/或体征的其他神经病变。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

2、医学会中 国2型糖尿病病防治指南(2007年)。(1)明确的糖尿病病史。(2)在诊断糖尿病时或之后出现的神经病变。(3)临床症状和体征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表现相符。(4)以下5项检查中 如果有2项或2项以上异常则诊断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温 度觉异常;尼龙丝检查,足部感觉减退或消失;振动觉异常;踝 反射消失;神经传导速度有2项或2项以上减慢。排除其他病 变如颈腰椎病变(神经根压迫、椎管狭窄、颈腰椎退行性变)、 脑梗塞、格林一一巴利综合征、严重动静脉血管病变(静脉栓塞、 淋巴管炎)等,尚需鉴别药物尤其是化疗药物引起的神经毒性作 用以及肾功能不全引起的代谢毒物对神经的损伤。(二)证候诊 断参照2

3、007年由中华中医药学会颁布的糖尿病中医防治指 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1.气虚血瘀证:肢体麻木,如有蚁 行感,肢末时痛,多呈刺痛,下肢为主,入夜痛甚;气短乏力, 神疲倦怠,自汗畏风,易于感冒,舌质淡暗,或有瘀点,苔薄白, 脉细涩。2.阴虚血瘀证:肢体麻木,腿足挛急,酸胀疼痛,或 小腿抽搐,夜间为甚,或灼热疼痛,五心烦热,失眠多梦,皮肤 干燥,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口干不欲饮,便秘,舌质嫩红或暗 红,苔花剥少津,脉细数或细涩。3.寒凝血瘀证:肢体麻木不仁, 四末冷痛,得温痛减,遇寒痛增,下肢为著,入夜更甚;神疲乏 力,畏寒怕冷,尿清便清,或尿少浮肿,舌质暗淡或有瘀点,苔 白滑,脉沉细涩。4.痰瘀阻

4、络证:肢体麻木不止,常有定处,足 如踩棉,肢体困倦,头重如裹,昏蒙不清,体多肥胖,口黏乏味, 胸闷纳呆,腹胀不适,大便黏滞。舌质紫暗,舌体胖大有齿痕, 苔白厚腻,脉沉滑或沉涩。5.肝肾亏虚证:肢体痿软无力,肌肉 萎缩,甚者痿废不用,腰膝酸软,阳痿不举,骨松齿摇,头晕耳 鸣,舌质淡,少苔或无苔,脉沉细无力。二、治疗方案(一)辨 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1 .气虚血瘀证治法:补气活血、化瘀通痹。 推荐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减。生黄苗、当归尾、赤芍、川苜、地 龙、桃仁、红花、枳壳、川牛膝等。2.阴虚血瘀证治法:滋阴活 血、柔筋缓急。推荐方药:芍药甘草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生白 芍、炙甘草、干地黄、当归、川苜、川

5、木瓜、怀牛膝、炒枳壳等。 3.寒凝血瘀证治法:温经散寒、通络止痛。推荐方药:当归四逆 汤加减。当归、赤芍、桂枝、细辛、通草、干姜、制乳香、制没 药、制川乌(先煎)、甘草等。4.痰瘀阻络证治法:化痰活血、 宣痹通络。推荐方药:指迷茯苓丸合活络效灵丹加减。茯苓、姜 半夏、枳壳、生意仁、当归、丹参、制乳香、制没药、苍术、川 苜、陈皮、生甘草等。5.肝肾亏虚证治法:滋补肝肾、填髓充肉。 推荐方药:壮骨丸加减。龟板、黄柏、知母、熟地黄、山萸肉、 白芍、锁阳、牛膝、当归、炒枳壳等。(二)辨证选择使用中成 药根据病情需要选择益气、养阴、活血、通络的中成药及静脉点 滴药物使用。如木丹颗粒等。(三)内科基础治疗

6、1.参照中国 2型糖尿病指南(2007年)的血糖控制方案。2.营养神经、改 善麻木症状:可予维生素b族、甲钻胺、腺昔钻胺、a-硫锌酸、 依帕司他治疗。3.缓解疼痛:可选用常规止痛药治疗。(四)熏 洗(蒸)法适应证:适用于各种证型,对阳虚寒凝证尤为适宜。 禁忌证:过敏体质、皮肤有破损者。不良反应:烫伤、肢体肿胀、 水疱、皮肤瘙痒、头晕不适,甚或晕厥。应对措施:控制水温、 熏洗时间;停止使用;烫伤或水疱者可参考外科常规处理; 皮肤瘙痒者可抗过敏治疗;对于晕厥者,可采用针刺人中、 合谷、十宣等穴位,促使苏醒。熏洗药方:外洗方加减。透骨草、 桂枝、川椒、艾叶、木瓜、苏木、红花、赤芍、白芷、川茸、川 乌

7、、草乌、生麻黄、白芥子等。共为细末,每日12次,每次 100g,用1200ml温开水溶解后浸洗患处,温度40七,浸泡 2030分钟,14日为1疗程。可选用腿浴治疗器和足疗仪、 智能型中药熏蒸汽自控治疗仪等。(五)针灸疗法适应证:各种 证型,依“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 灸之”的基本理论原则,分型施治。禁忌证:空腹血糖 10mmol/l者、局部皮肤有破损者、晕针、体质虚弱者。不良 反应:晕针甚者晕厥。应对措施:可采用针刺人中、合谷、十宣 等穴位,促使苏醒。(1)体针气虚血瘀证:取穴内关、气海、合 谷、足三里、三阴交;手法:施捻转之平补平泻法。每日1次, 14日为1疗程。阴虚

8、血瘀证:取穴肝俞、肾俞、足三里、三阴 交、太溪、曲池、合谷;手法:施捻转之平补平泻法。每日1次。 14日为1疗程。阳虚寒凝证:取穴外关、曲池、肾穴、命门、 腰阳关、环跳、阳陵泉、绝骨、照海、足临泣;手法:施捻转平 补平泻,出针后加灸。每日1次,14次疗程。痰瘀阻络证:取 穴合谷、曲池、脾俞、足三里、三焦俞、三阴交、丰隆、解溪、 太冲,手法:施捻转平补平泻,出针后加灸。每日1次,14次 为1个疗程。肝肾亏虚证:取穴肝俞、脾俞、肾俞、足三里、三 阴交、承山、伏兔;手法:中等刺激,用补法,出针后加灸,每 日1次,14日为1疗程。(2)耳针:取穴:肝、脾、肾、臀、 坐骨神经、膝、神门、交感。每次选23

9、穴。手法:中强刺激, 留针1530分钟,每日1次,14次为1疗程。(3)电针:取 穴:髀关透伏兔、风市透中渎,风市透伏兔,阳陵泉。手法:用 26号长针从髀关斜向伏兔穴,进针34寸;从风市斜向中渎 穴,进针34寸;从风市斜向伏兔穴进针34寸,阳陵泉直 刺;并接上脉冲电流,选用疏密波,电流温度以患者能忍受为止, 通电1520分钟,每日1次,14次为1个疗程。根据病情需 要和临床症状,可选用以下设备:多功能艾灸仪、数码经络导平 治疗仪、针刺手法针疗仪、特定电磁波治疗仪及经络导平治疗仪、 智能通络治疗仪等。(六)其他疗法:离子导入治疗适应证:适 用于各种证型,对气虚血瘀证、寒凝血瘀证疗效尤为显著。禁忌

10、 证:对离子导入液过敏者。不良反应:灼伤、过敏。应对措施: 灼伤者可参考外科常规处理;过敏者给予抗过敏治疗,并停止使 用。离子导入液:川乌、草乌各、透骨草、白芥子、鸡血藤、赤 芍、川牛膝、元胡、红花、水煎浓缩,取药液行中频离子导入治 疗。(七)推拿疗法适应证:适用于各种证型。禁忌证:合并严 重骨科疾病等不适合推拿者。上肢麻痛:拿肩井肌、揉捏臂麝、 手三里、合谷部肌筋,点肩鹘、曲池等穴,搓揉肩肌来回数遍。 每次按摩时间2030分钟,每日12次,14次为1疗程。下肢麻痛:拿阴廉、承山、昆仑肌筋,揉捏伏兔、承扶、殷门部肌筋,点腰阳关、环跳、足三里、委中、承山、解溪、三阴交、 涌泉等穴,搓揉腓肠肌数十

11、遍,手劲刚柔相济,以深透为度。每 次按摩时间2030分钟,每日12次,14次为1疗程。(八) 护理心理护理:关心开导病人,使病人对自己的病情有一个正 确的认识,解除不必要的恐惧、焦躁和消极悲观情绪,树立战胜 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控制血糖,减少此病的发生及发展。可采用耳穴埋豆法、足底按压法改善心理症状。密切观察病情: 周围神经病变以对称性远端多发性神经病较多,观察有无双足疼 痛及感觉异常,夜间是否加重及有无肌肉无力和萎缩;四肢远端 有无呈手套、袜套样感觉,同时做好体检,看有无腱反射减低或 消失,如有以上症状,及时报告医生,给予对症治疗,防止疾病 发展。加强足部护理足部检查:每天观察双足12

12、次,注 意足部皮肤颜色、温度改变;检查趾间、趾甲、足底皮肤有无水 肿、鸡眼、红肿、甲沟炎、溃疡、坏死等;评估足部感觉减退、 麻木、刺痛的程度;足背动脉搏动有无减弱、皮肤是否干燥等。 可选用震动觉检查仪。促进足部血液循环:冬天注意保暖,避 免使用热水袋保暖,谨防烫伤皮肤而引起感染;经常按摩足部; 每天进行适度运动,如散步、起坐等,以促进血液循环。可选用 频谱仪。选择合适的鞋袜,足部受伤患者应选轻巧柔软、大小 适中的鞋;袜子以弹性好,透气及散热性好的棉毛质地为佳。 保持足部清洁,避免感染,勤换鞋袜,每日用中性皂水或温水泡 脚,水温不超过379,时间2030分钟,洗净后用清洁、柔 软的毛巾轻轻擦干。

13、预防外伤:指导病人不要赤脚或穿拖鞋走 路,以防扎伤;足部有疾患,应及时治疗。三、疗效评价(一) 评价标准1.证候判定标准临床痊愈:肢体麻、凉、疼、痿症状、 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0%。显效:肢体麻、凉、 疼、痿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有效:肢体 麻、凉、疼、痿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无 效:肢体麻、凉、疼、痿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 证候积分减少不足30%。注:计算公式(尼莫地平法)为:(治 疗前积分一治疗后积分)小治疗前积分x100%o 2.症状判定 标准(1)单项症状疗效评价标准显效:治疗前患有的症状明显 改善,积分减少70%。好转:治

14、疗前患有的症状减轻,积分减 少30%。无效:治疗前患有的症状未减轻或加重,积分& 30%。(2)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按照尼莫地平法计算:疗效指数(n) =(疗前积分-疗后积分)疗前积分x 100%。临床痊愈:症 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积分减少90%。显效:临床症状、 体征明显改善,积分减少70%。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 转,积分减少30%。无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甚 或加重,积分减少不足30%。(二)评价方法1.临床症状积分临 床症状积分表(表1)。表1临床症状积分表症状轻中重主要 症状四肢疼痛偶尔疼痛,每日2次以下,每次10分钟以内经常 疼痛,每日4次以下,每次30分钟以内持

15、续疼痛,每日4次以 上,每次30分钟以上,甚者不能缓解四肢发凉偶尔发凉,近衣 被即可缓解经常发凉,近衣被3。60分钟可缓解持续发凉,近 衣被60分钟以上不能缓解肢软无力行走无力,上2层楼即感下 肢发软行走无力,上1层楼即感下肢发软行走无力,平地步行即 感下肢发软感觉减退肢体感觉迟钝,10g尼龙丝试验阴性肢体感 觉迟钝,10g尼龙丝试验阳性肢体感觉迟钝,针刺试验才有感觉 肢软麻木偶尔麻木,每日2次以下,每次10分钟以内经常麻木, 每日4次以下,每次3。分钟以内持续麻木,每日4次以上,每 次30分钟以上,甚者不能缓解肌肉萎缩行走无力,平地步行即 感下肢发软肌肉轻度萎缩肌肉中度萎缩次要症状气短乏力日常 活动中偶有介于两者之间稍有活动就感气短乏力神疲懒言日常 活动中偶有介于两者之间稍有活动就有五心烦热偶有(每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