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幼儿数学基础知识(精华版)_第1页
【知识】幼儿数学基础知识(精华版)_第2页
【知识】幼儿数学基础知识(精华版)_第3页
【知识】幼儿数学基础知识(精华版)_第4页
【知识】幼儿数学基础知识(精华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品word学习资料可编辑幼儿数学基础学问数学 是讨论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特点:抽象性,规律性,精确性,应用性;儿童学习数学的心理特点 :数学才能是人类智能结构中最重要的基础之一; 人类熟悉自然界的一个重要方面, 就是熟悉自然界的各种数量关系和外形, 空间概念, 并通过利用这些数量关系和外形, 空间概念改造自然;数学才能是指人在把握肯定数学学问,技能的基础上形成的个性心理特点,表现出人对事物量和形的熟悉, 以及运用数学学问解决各种问题的顺当程度;闻名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和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都认为数学能促进儿童认知才能的进展,也就是说人的智力水平的高低与数学才能有明显的关系;讨论说

2、明幼儿期是人类数学才能开头进展的重要时期,其中 2 岁半左右是幼儿运算进展的关键期, 5 岁左右是幼儿把握数学概念,进行抽象运算,以及综合数学才能开头形成的关键期;数学是人类把握自然社会基础,数学学问正深化到各项科学以及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成为基础科学的科学;数学是讨论数与形的科学;在当代,任何探究与创造,必需胜利的运用数学方法;任何一门科学要达到完善的地步,也只有胜利地运用数学原理;幼儿规律思维的进展为学习数学供应了肯定的心理预备;同时,幼儿规律思维进展的特点又使幼儿在学习抽象数学学问时发生困难,为此, 必需借助于详细的事物和形象在头脑中逐步建立一个抽象的规律体系,必需不断努力摆脱详细事物

3、的影响,使那些和详细事物相联系的学问能够内化于头脑,成为具有肯定概括意义的数学学问;这样, 幼儿学习数学的心理特点,就具有一种过渡的性质;详细表现为以下几点:(一)从详细到抽象由于数学学问是一种抽象的学问, 它的获得需要摆脱详细事物的其他无关特点; 但是幼儿对于数学学问的懂得恰恰需要借助于详细的事物, 从对详细事物的抽象中获得, 因而也不行防止地要受到集体事物的影响;(二) 从个别到一般幼儿数学形成, 存在一个逐步摆脱详细形象, 达到抽象水平的过程, 同时在对数学概念的懂得上,也存在一个从懂得个别详细事物到懂得一般和普遍意义的过程;名师归纳总结欢迎下载精品word学习资料可编辑(三)从外部动作

4、到内部动作在幼儿完成某些数学学习时,经常相伴着外显的动作;如对年龄小的幼儿来说, 数数时往往要用手来一一点数,而随着年龄的增大, 才逐步把动作内化,能够在头脑中进行数和物 的对应,才能够直接用目测来数出10 以内物体的数量;到了大班,幼儿已经具有肯定的动作内化才能, 比如幼儿能够看着图片, 懂得其中所表示的数量关系,在头脑中显现一个内化 的动作:增加或削减;能够依据静态图片在头脑中出现出抽象的动作表象,来进行10 以内数的加减运算;(四)从同化到顺应皮亚杰认为,同化和顺应是儿童适应环境的两种形式;同化就是将外部环境纳入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中, 顺应就是转变已有的认知结构以适应环境;在儿童与环境的

5、相互作用中, 同化和顺应这两种行为是同时存在的,但各自的比例会有不同;幼儿在数学学习中,在解决数学问题时,也表现出同化和顺应的特点;比如幼儿在数数,比较数量的多少时,往往是凭直觉,而且是依据物体所占空间多少来判定的;幼儿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从同化到顺应,最终达到新的平稳的过程,也就是幼儿认知结构进展的过程;(五)从不自觉到自觉所谓自觉, 指的是对自己的认知过程的意识;幼儿往往对自己的思维过程缺乏自我意识; 主要是由于其动作仍没有完全内化,他们对事物的判定仍停留在详细动作的水平,而没有能上升到抽象的思维水平;其思维的自觉程度是其动作的内化程度有关;(六)从自我中心到社会化幼儿思维的自觉程度是和

6、他的社会化程度同步的;幼儿能意识到自己的思维,也就越能懂得别人的思维; 当幼儿只是关注于自己的动作并且仍不能内化时,是不行能和同伴产生有效的合作, 同时也没有真正的沟通; 比如有的小班幼儿在给图片分类时,自己是依据特点来分的,当看到其他小伴侣有和他不同的分类方法(如以外形特点来分)时,就会对别人说: “你不对的;”而当老师问他们是依据什么来分的,他们就都不能回答;由此可见,幼儿仍意识不到自己归类的依据,更无法从别人的立场考虑问题,作出相应的判定;一,观看与描述通过看,能发觉及描述物体的特点,能发觉物体的相同,相像与不同;观看是分类的前提和基础;小班: 描述各种可视现象;名师归纳总结欢迎下载精品

7、word学习资料可编辑形式:实物,图片,情形;中班: 描述各种可视现象,说出名称,特点;形式:实物,图片,情形;大班: 描述各种可视现象,说出名称,特点,说出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形式:实物,图片,情形;二,颜色小班 :熟悉红,黑,白,黄,蓝;绿,橙,紫,棕各种颜色;形式:色卡,实物,实物图片;中班 :熟悉红,黑,白,黄,绿,蓝,橙,紫,棕,粉,灰各种颜色及这几种颜色的深浅色;形式:色卡,实物,实物图片;大班 :熟悉红,黑,白,黄,绿,蓝,橙,紫,棕,粉,灰色系,每种颜色可有5 7个由浅到深的变化;形式:由浅到深的色卡;三, 集合(分类)集合 指某种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简称集, 集

8、合中的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包含分类,1 和很多,比较数量关系;分类 是指把具有相同特点的物体进行分组;分类可以帮忙幼儿感知集合并逐步形成关于 详细物体的集合概念; 分类是记数的前提, 是形成数概念的基础; 分类能促进幼儿思维才能的进展;小班: 能感知集合的界限,对集合中元素的感知也逐步精确;学习按物体某一外部特点(如颜色,外形,大小 ) 进行分类,学习与分类有关的词语;(如相同,不同,把同样的东西放在一起,找出一个和某某一样的东西;)形式:按指令找出指定物品,如:在大米中捡出红豆;不同种类物品,外形,大小,颜色;中班: 能精确的感知集合极其元素,能通过计数比较两个集合元素的多少;通过计

9、数比较多少;不受物体大小和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判定集合中元素的数量的多少;按物体的数量进行分类;概括物体或图形的两个特点;学习并把握有关词语(分成,分开,合起来);名师归纳总结欢迎下载精品word学习资料可编辑形式:大小,颜色,外形,属性;大班: 对集合的懂得进一步提高和扩展,学习把集合分成如干组成部分(子集),比较集合与子集的数量,初步体验集合与子集的关系;学习按某一特点的确定与否定进行分类,叙述出某种事物所不具有的特点;学习按两个特点进行分类和在表格中摆放图形;熟悉分类标记,按标记分类;形式:多层次,多角度,多属性;确定与否定,表格,按标记分类;四,排序依据物体的差异按肯定的次序或规章进行排

10、列;按规章排序, 按物体量差异排序, 按数量和数排序;小班: 能按物体量的差异进行35 个的正逆排序,会按肯定规律排列物体;形式:3 组到 5 组大小,长短,高矮,粗细;中班: 能按物体量的差异进行7 10 个的正逆排序,会按肯定的规律排列物体;学习量的守恒,知道物体的外形,摆放位置等发生了变化,它的量不变;形式:7 组到 10 组大小,长短,高矮,粗细;简洁外形规律排序;大班: 按物体量的差异进行10 以内的正逆排序,能用语言表达物体排列的次序, 初步感知序列之间的传递性,双重性和可逆性关系;形式:能按多种排列规律(方向)进行排序,序列之间的传递性,双重性和可逆性;五, 对应(配对)指在两个

11、集合中, 一个集合的任何元素依据确定的对应关系在另一个集合里都有一个或几个元素和它相对;对应中假如一个集合的每一个元素分别于另一个集合中的每一个不同的元素对应,那么这种对应关系就叫一一对应;小班: 引导幼儿学会重叠法和并置法一一对应;形式:三种到五种为一组:从完全相同到关系配对(实物与实物,实物与图片,图片与图片);中班: 引导幼儿学会重叠法和并置法一一对应;引导幼儿与自然数列建立一一对应关系形式: 七种到十种为一组:种类相同动作,表情, 条纹不同 (实物与实物, 实物与图片,图片与图片) ;大班: 引导幼儿学会并置法一一对应;引导幼儿与自然数列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名师归纳总结欢迎下载精品wo

12、rd学习资料可编辑形式:十种为一组:种类相同方向不同,上下,左右,前后,角度(实物与实物,实物与图片,图片与图片) ;六, 量与计量量是指客观世界中事物或现象所具有的可以通过测量等手段加以熟悉的属性;量可以分为不连续量和连续量两种;小班: 会用观看比较的方法区分大小和长短不同的物体,会正确运用大小长短的词汇能从五个大小或长短不同的物体中说出哪个最大(最长)哪个最小(最短) , 能按物体的外部特点,(外形颜色)或量( 大小长短 ) 比较差异;形式:比较三组到五组长短,高矮,粗细物体量的差异;中班: 能区分物体的粗细,厚薄,高矮并把握相应的词汇;能从五六个大小(或长短,高矮,粗细,厚薄)不同的物体

13、中找出等量的物体(其中有两个是相同量);形式:大小,长短,高矮,粗细,厚薄粗糙光滑,冷热,轻重;在很多图中找出相同或不同的图片;大班: 会用目测和自然测量的方法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宽窄,厚薄和轻重,能正确表达测量结果(教幼儿懂得对不同的量进行测量应使用不同的测量工具);自然测量是指不用标准的测量工具,而用各种自然物做工具进行测量;形式:宽窄,厚薄;在很多图中找出相同或不同的图片,自然测量,工具测量;七,数概念数: 数目 表示事物的量的基本数学概念,例如自然数 ,整数 ,有理数等 一种语法范畴 , 表示名词或代词所指事物的数量 天数 几;几个(一)基数(计数)基数 表示数目或数量的多少的数字;

14、计数就是数数, 学会手口一样地点数实物并能说出总数, 即幼儿能口说数词, 手点实物使每个数词与一个集合内的每个元素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 数的结果会用数词来表示; 是一种有目的有手段有结果的活动;幼儿计数才能的进展次序:口头数数,按物计数,说出总数,按数取物;1. 背诵式记数:指导幼儿通过吟儿歌,玩手指嬉戏等活动,背诵式计数;名师归纳总结欢迎下载精品word学习资料可编辑2. 合理性计数:指导幼儿手口一样地点数10 以内物体的数量,并能说出总数;3. 认读数字:指导幼儿学说数字歌并认读阿拉伯数字1-10 ;能按数取物;小班: 熟悉“ 1”和“很多”及其关系;能区分一个物体和很多物体;感知和体验1

15、 和很多之间的关系即知道一个一个合起来是很多,很多可以分成一个一个; 在日常生活中会运用 1 和很多的词汇;唱数 ( 1 10 ; 1 30) 点数 ( 15; 1 10)手口一样点数后说出总数(1 5; 110)认读阿拉伯数字 ( 1 5; 1 10);形式:情境操作活动运用多种感官利用多种形式运用记忆中班:唱数( 50 以内正数,接数; 100 以内正数,接数)倒数( 20 以内; 50 以内);形式:情境操作活动运用多种感官利用多种形式运用记忆大班: 数数( 100 以内正数,倒数,接数)认读和书写阿拉伯数字(1 100) 写字姿态和握笔方法正确;形式:情境操作活动运用多种感官利用多种形

16、式运用记忆(二),数的形成数的形成是指自然数的来源;小班: 3 以内数的形成;知道一个数添上1 形成另一个新数;形式:情境操作活动运用多种感官利用多种形式运用记忆中班 : 10 以内数的形成;及数之间的等差关系;认读( 1 50) 和书写 10 以内的阿拉伯数字;形式:情境操作活动运用多种感官利用多种形式运用记忆书写:图片,数卡,盖章,描红书写;(三),序数序数 表示集合元素所排位置,用自然数表示事物排列的次序;数序 即自然数的次序; 指的是每个自然数在自然数列中的位置以及与相邻两数之间的大名师归纳总结欢迎下载精品word学习资料可编辑小关系;小班: 学习 5 以内的序数,懂得序数含义,懂得序

17、数词(第一其次)正确地表示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形式:情境操作活动运用多种感官利用多种形式运用记忆中班: 学习 10 以内的序数,懂得序数含义,懂得序数词(第一其次)正确地表示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大班: 学习从不同方向(从左到右,从右到左,从上到下,从下到上)正确表示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形式:情境操作活动运用多种感官利用多种形式运用记忆(四),相邻数中班: 知道相邻两数的数差关系,先用中间数与其前后两数比较,再用前后两数与其中间数比较,知道之间多一少一的关系;方法:比较前两行数,再比较其次和第三行,再以中间数为主;形式:情境操作活动运用多种感官利用多种形式运用记忆(五),单双数中班: 引导幼儿观

18、看发觉规律;引导幼儿给单,双数起名字;娴熟把握单双数后,再让幼儿去发觉:双数的相邻数都是单数,单数的相邻数都是双数;把握10 以内的单双数;大班: 把握 100 以内的单双数;方法:先用数字表练习数单,双数,记住次序;练习竖着数:引导幼儿观看共同点方式:情境操作活动运用多种感官利用多种形式运用记忆(六),组成与分解分解与组合 依据某种共同的属性,将某个物品或多个物品分别与集合的路程;中班: 知道 10 以内数除一以外任何一个数都可以分成两个较小的数,两个较小的数合起来仍是原先的数; 知道一个数和它分出的两个数的之间的互补互换关系,这个数比分出的名师归纳总结欢迎下载精品word学习资料可编辑两个

19、较小的数都大,分出的两个较小的数比这个数小;会用数字分合号记录数的分合过程;第一单元学 5 以内,其次单元学68,第三单元学 910方法: 单层次分解幼儿自己探究老师指导探究归纳探究结果共同探讨规律手口一样帮忙记忆方式:情境操作活动运用多种感官利用多种形式运用记忆大班: 多层次分解把一个数分成如干部分: 知道一个数也可以分成三份,四份, 进一步懂得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七),数的守恒守恒 指对数的熟悉能不受物体的大小,外形,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熟悉10 以内的数;中班: 能不受物体的大小,外形,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熟悉10 以内的数;方法: 先用同样颜色,外形,大小的物体转变排列形式学习守恒,请

20、幼儿用各色都是几个的棋子摆出不同图案;方式:情境操作活动运用多种感官利用多种形式懂得(八),按群计数中班: 会 10 个 10 个地数到 100 ;会数 2 个 2 个的数到 20形式:情境操作活动运用多种感官利用多种形式懂得大班: 会 10 个 10 个地数到 100 ;会 2 个 2 个的数到 100;会 5 个 5 个数到 100形式:情境操作活动运用多种感官利用多种形式懂得八,运算(一),10 以内加减( 熟悉各种符号 )加减运算的三种水平:名师归纳总结欢迎下载精品word学习资料可编辑1. 动作水平 : 指幼儿要以实物等直观材料为工具,借助于合并,分开等动作进行加减运算;2. 表象水

21、平的加减:指幼儿可不借助直观的事物和动作而依靠头脑中出现的物体表象进行加减运算;3. 概念水平的加减:直接运用抽象的数概念进行加减运算;中班 :以实物等直观材料为工具,借助于合并,分开等动作进行加减运算;熟悉加,减符号,懂得加法,减法的含义,10 以内加法,减法运算;大班:可不借助直观的事物和动作而依靠头脑中出现的物体表象进行加减运算;直接运用抽象的数概念进行加减运算;知道大于,小于,等于符号的含义,懂得并会运用;形式:情境操作活动运用多种感官利用多种形式懂得(二),位数关系大班 :利用位数板建立个,十,百,千,万的概念;熟悉多位数的家;能按数取量;形式:情境操作活动运用多种感官利用多种形式懂

22、得(三),多位数直加直减大班 :利用位数板能运算多位数的直加直减;形式:情境操作活动运用多种感官利用多种形式懂得(四),多位数进位加退位减大班 :利用位数板能运算多位数的直加直减;形式:情境操作活动运用多种感官利用多种形式懂得(五),连加连减大班 :利用计数板和位数板能运算连加连减名师归纳总结欢迎下载精品word学习资料可编辑形式:情境操作活动运用多种感官利用多种形式懂得(六),加减混合运算大班 :利用计数板和位数板能运算加减混合运算形式:情境操作活动运用多种感官利用多种形式懂得(七),应用题大班 : 懂得口述应用题,学会解答口述应用题及自编应用题;20 以内加减:接答,仿编;自编自接:看实物

23、编,看图片编,看算式编;加法: 10 以内,加的几种形式:合并,增加,按序数求和;减法: 10 以内,减的几种形式:求剩余,求差,按序;形式:情境操作活动运用多种感官利用多种形式懂得(八),乘除大班 : 通过操作能懂得简洁的乘除法;形式:情境操作活动运用多种感官利用多种形式懂得九,图形把幼儿对立体图形, 平面图形, 线条,点的熟悉拓宽到生活空间,培育幼儿对立体, 面,线,点的初步熟悉,进展幼儿观看力和制造力;1. 立体图形(几何体) :球体,正方体,圆柱体,长方体,圆锥体,四角锥,三棱柱等的初步熟悉;明白立体图形之间的简洁关系;2. 平面图形: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半圆形,椭圆形,梯形

24、,扇形等的初步熟悉;明白图形之间的简洁关系;3. 线条:直线,斜线,曲线,折线,垂直线,平行线,交叉线,无规章线条等;4. 点:点,点与线,点与角,点与形,点与立体之间的关系;小班: 熟悉圆形,三角形,正方形,正确说出名称,能够在四周环境中查找和图形相像的物体;形式:名师归纳总结欢迎下载精品word学习资料可编辑生活体会操作活动运用多种感官利用多种形式懂得中班: 熟悉长方形, 半圆形, 椭圆形, 梯形, 正确说出名称, 知道几种外形的基本特点, 初步感知图形之间的简洁的关系,学习不受颜色,大小和摆放位置的影响,正确辨认图形,能够在四周环境中查找和图形相像的物体;形式:生活体会操作活动运用多种感

25、官利用多种形式懂得大班: 熟悉球体,正方体,圆柱体,长方体,圆锥体,四角锥,三棱柱等的初步熟悉;正确说出名称, 明白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能够在四周环境中查找和图形相像的物体;形式:生活体会操作活动运用多种感官利用多种形式懂得十,空间空间是客观物质存在的形式;任何物质都存在于肯定的空间之中,并且和四周的其他物体存在着空间上的相互位置关系,也就是空间方位关系;特点:具有相对性,可变性,连续性;幼儿空间概念进展趋势:确定相对;自我为中心的参照自客体中心的参照;小班: 熟悉上下,里外,前后,左右(正对自己,靠自己近的);形式:生活体会操作活动运用多种感官利用多种形式懂得中班: 熟悉前后,左右

26、,远近(自我为中心的参照,靠自己远些的,稍偏离的);形式:生活体会操作活动运用多种感官利用多种形式懂得大班: 熟悉前后, 左右,远近, 正面,侧面, 背面(自我为客体的参照, 靠自己远些的,偏离的),熟悉坐标,会制作图表;形式:生活体会操作活动运用多种感官利用多种形式懂得十一,时间时间是客观物质存在的一种形式,是物质运动,变化的连续性,次序性的表现;名师归纳总结欢迎下载精品word学习资料可编辑它是由过去,现在,将来所构成的一个连续不断的永恒的范畴;时间的特点:流淌性,不行逆性,周期性,抽象性;小班: 初步懂得早上,晚上,白天,黑夜的含义,并能正确的运用这些时间词汇;形式:生活体会操作活动运用

27、多种感官利用多种形式懂得中班: 让幼儿懂得昨天, 今日和明天的含义,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能正确的运用这些时间词汇;知道四季名称和特点;学会看日历,知道一个星期有7 天,以及这 7 天的名称和次序;能说出今日是星期几,昨天是星期几,明天是星期几;形式:生活体会操作活动运用多种感官利用多种形式懂得大班: 熟悉钟表,学会看整点和半点,分钟的时间;知道一天有24 小时, 1 小时有 60分钟;学会看年历,知道一年有12 个月,有 365 天;形式:生活体会操作活动运用多种感官利用多种形式懂得十二,守恒不受物体外部因素变化的影响,感受到量的不变性;中班: 10 以内数的守恒;面积的守恒;形式:生活体会

28、操作活动运用多种感官利用多种形式懂得大班: 长度,体积,容积的守恒;形式:生活体会操作活动运用多种感官利用多种形式懂得十三,熟悉人民币大班: 熟悉人民币的面值,能进行简洁的交换和应用;形式:生活体会操作活动运用多种感官利用多种形式懂得幼儿学习数学的 12 种数量关系小班:1“ 1”和很多的关系2 对应关系 3 大小多少关系名师归纳总结欢迎下载精品word学习资料可编辑中班:4等量关系 5 守恒关系 6 可逆关系大班:7. 等差关系 8 互补关系 9 互换关系 10 传递关系 11 包含关系12函数关系一,数学基本概念及定义数学 是讨论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具有抽象性, 规律性,

29、精确性和应用性的特点;观看通过看,能发觉及描述物体的特点,能发觉物体的相同,相像与不同;观看是分类的前提和基础;分类 依据一种或多种属性将具有相同属性的事物分成组,并加以命名;比较 比较是把几个事物之间相应的要素一一对比,从中确定它们的相同点, 不同点及相互联系;排序 一是依据某种量的属性排序,如按大小,高矮给如干个物品排序;对应 指两种事物间在性质,作用,位置,数量等方面的相应关系;相等化 依据某种属性,使两个东西或两组物品变成相等的历程;集合 向幼儿渗透每个数都是一个集合,每个集合由不同数量的子集组合,每个集合中的子集都是同类事物;计数 包括背诵式计数和合理性计数;数序 即自然数的次序;

30、指的是每个自然数在自然数列中的位置以及与相邻两数之间的大小关系;基数 表示数目或数量的多少的数字;序数 是依据 自然数的次序排列 , 用来表示事物次序的数字;守恒 指对数的熟悉能不受物体的大小,外形,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熟悉10 以内的数;分解与组合 依据某种共同的属性,将某个物品或多个物品分别与集合的路程;函数 就是在某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 和 y,变量 y 随着变量 x 一起变化,而且依靠于 x;假如变量x取某个特定的值, y依确定的关系取相应的值,那么称y 是 x 的函数;幼儿学习数学的 12 种数量关系小班:1. “ 1”和很多的关系名师归纳总结欢迎下载精品word学习资料可编辑2.

31、 对应关系3. 大小多少关系中班:4. 等量关系5. 守恒关系6. 可逆关系大班:7. 等差关8. 互补关系9. 互换关系10. 传递关系11. 包含关系12. 函数关系二,幼儿数学认知次序(一)数前预备阶段量的熟悉1. 观看与描述 培育幼儿通过观看能发觉物体的颜色特点,说出物体是什么颜色的 培育幼儿通过观看能发觉物体的大小特点,说出物体哪个大,哪个小 培育幼儿通过观看能发觉物体的外形特点,说出物体是什么外形的 引导幼儿建立有关颜色的守恒概念 引导幼儿建立有关大小的守恒概念 引导幼儿建立有关外形的守恒概念2. 感知集合 2-3岁左右儿童产生了对集合的笼统感知; 3-4岁儿童已逐步感知到集合的界

32、限,对集合中元素的知觉也从泛化向精确过渡; 4-5岁儿童已能精确感知集合及元素,初步懂得它们之间的包含关系; 5-6岁儿童对集合的懂得进一步提高和扩展,能较好懂得集合和子集的包含关系;3. 分类 分类种类名师归纳总结欢迎下载精品word学习资料可编辑按对象分类按包含关系分类4. 比较 引导幼儿学会运用按重叠法,并放,连续等的比较方法; 引导幼儿从多种角度进行比较,培育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才能;培育幼儿通过比较, 能在物体之间建立起有关量的差异性的关系,可逆关系, 双重关系,传递关系量;5. 排序 引导小班幼儿按物体的外部特点的差异排序; 引导中班幼儿通过积极探究尝试正,逆排序; 引导大班幼儿按规

33、律排序; 引导幼儿依据属性排序;6. 配对,对应引导幼儿学会重叠法和并置法对应引导幼儿与自然数列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7. 相等化 培育幼儿能用去掉或添上的方法,使两组物品(人或动物)的数量变成相等的 培育幼儿能用去掉或添上的方法,使两样东西的长度,体积变成相等的;8. 组合与分解 引导幼儿对实物进行分解与组合; 引导幼儿对图片进行分解与组合引导幼儿对数字进行分解与组合9. 自然测量a 教幼儿懂得对不同的量进行测量应使用不同的测量工具b 引导幼儿明白,测量时,测量单位越长(大),测量总数越少(函数概念) ;(二)数概念建立数与量的关系,形成与进展初步的数概念1. 计数: 背诵式记数:指导幼儿通过

34、吟儿歌,玩手指嬉戏等活动,背诵式计数; 合理性计数:指导幼儿手口一样地点数10 以内物体的数量,并能说出总数;名师归纳总结欢迎下载精品word学习资料可编辑 认读数字:知道幼儿学说数字歌并认读阿拉伯数字1-10 ;第一阶段:点数 其次阶段:接着数第三阶段:是儿童运用数学组合学问和口诀来做加减题;儿童到学校后仍有1/3 的人运用数数的方法来做加减题,这种方法效率低且易出错;儿童在较长时间内会混合运用实物,数数和数的组合学问三种方式,最终进展到主要运用数的 组合学问和口诀来解题;数数计数活动的实质是将详细集合的元素与自然数列里从“1”开头的自然数之间建立起一一对应关系;计数活动的结构:a,内容方面

35、依次说出数词;从集合(物体群)中区分出每一个元素(对象);使每个数词只与集合中的一个元素相对应;说出总数;b,动作方面手的动作:用手触摸用手指着只用眼睛区分点数语言动作:高声说出数词小声说出数词动嘴唇默数学习计数的内容:正数,接着数,倒数学习计数的过程:辨数,唱数,认数,按物点数,按群计数和说出总数学习计数的方法:操作活动,听声音数,心里默数,利用儿歌形式2. 熟悉“ 1”和“很多”及其关系方法: 操作活动角区活动运用多种感官利用多种形式运用记忆力找3. 感知对应,比较多少,一样多方法:操作活动角区活动运用多种感官利用多种形式运观看和比较4. 数的形成及实际意义 数的形成 数的实际意义:5.

36、学习序数,表示集合元素所排位置,用自然数表示事物排列的次序 基数表示物体的总个数,表示数的多少(说出总数) 方法:先讲清序数的含义教幼儿用计数方法确定序数向幼儿说明方向通过嬉戏形式动手操作活动进行练习 熟悉序数 序数与基数名师归纳总结欢迎下载精品word学习资料可编辑 序数与连续量6. 数的守恒方法: 先用同样颜色,外形,大小的物体转变排列形式学习守恒,请幼儿用各色都是几个的棋子摆出不同图案;7. 学习相邻数:方法:比较前两行数,再比较其次和第三行,再以中间数为主;8. 懂得 1-10 自然数列的等差关系 等差关系 可逆关系 传递关系9. 区分 10 以内的单双数方法:引导幼儿观看发觉规律引导

37、幼儿给单,双数起名字娴熟把握单双数后, 再让幼儿去发觉: 双数的相邻数都是单数, 单数的相邻数都是双数10. 学习百以内的单,双数 先用数字表练习数单,双数记住次序 练习竖数:引导幼儿观看共同点11. 按群计数会两个两个,五个五个,十个十个地数数;12. 10 以内数的分解组成 单层次分解:方法:幼儿自己探究老师指导探究归纳探究结果共同探讨规律手口一样帮忙记忆 多层次分解:把一个数分成如干部分: 知道一个数也可以分成三份,四份, 进一步懂得整体与部分的关系;13. 运算名师归纳总结欢迎下载精品word学习资料可编辑熟悉加减符号,懂得加法,减法的含义,10 以内加法,减法,多位数的加减法运算,

38、懂得口述应用题,学会解答口述应用题及自编应用题;运算规律 : 后边数相同1+12+13+14+15+16+17+18+19+11+22+23+24+25+26+27+28+29+2直到n 加910-19-18-17-16-15-14-13-12-110-29-28-27-26-25-24-23-22-2直到n 减9 前后两数相同1+12+23+3 4+45+56+67+78+89+910+101-12-23-3 4-45-56-67-78-89-910-10 前边数相同1+11+21+31+41+51+61+71+81+92+12+22+32+42+52+62+72+82+9直到9 加n10-

39、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9-19-29-39-49-59-69-79-89-9直到2 减 n 互逆相加减3+44+37+66+72+99+25+33+51+88+14-34-18-58-36-26-49-69-35-45-1 无规律相加减8+62+19+54+47+83+72+65+31+86+24-110-5 8-35-46-24-27-53-19-72-1 重点把握 : 凑数 凑 5差数 5 和 6,7, 8,9 的关系补数 合 10 加法:两个数的和方法:口述应用题形式:合并,增加,按序数求和利用分解组合学习加法补十法学习 20 以内进位加法名师

40、归纳总结欢迎下载精品word学习资料可编辑连加的练习自编应用题 减法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求仍剩多少方法:用口述应用题的形式:求剩余,求差,按序数求差利用分解组合学习减法拆十法学习 20 以内退位减法连减的练习自编应用题(三)图形把幼儿对立体图形,平面图形,线条,点的熟悉拓宽到生活空间,培育幼儿对体,面,线,点的初步熟悉,进展幼儿观看力和制造力;1. 立体图形(几何体) :球体,正方体,圆柱体,长方体,圆锥体等的初步熟悉;明白立体图形之间的简洁关系;2. 平面图形: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半圆形,椭圆形,梯形等的初步熟悉;明白图形之间的简洁关系;3. 线条:直线,斜线,曲线,折线,垂直线

41、,平行线,交叉线,无规章线条等;4. 点:点,点与线,点与角,点与形,点与立体5. 图形测量与统计包括图形的分类统计,图形测量(四)空间1. 空间方位建立初步空间方位概念 初步建立空间方位概念:能以自身为中心辨认上下,前后,左右,里外等方位; 引导幼儿会按指定方向运动; 引导幼儿明白上下,前后,左右,里外等方位是相对的;2. 空间转换引导幼儿动手操作,感知物体空间形式的转化过程(装拆物体,折纸) ,增加学习爱好;3. 空间位置与角度空间结构 引导幼儿体验站在不同的角度看一个物体; 引导幼儿懂得绘画,图片,照片中所表示的空间关系;名师归纳总结欢迎下载精品word学习资料可编辑 引导幼儿感知物体在

42、运动过程中,其空间位置的变化; 引导幼儿体验空间结构,位置与方向,空间次序,图形与构造,观看与投影等;(五)时间1. 表示时间概念词汇的种类 表示时间阶段(单位)的:年,月,日,时,分,秒,星期;早上,上午,中午,下午,晚上,白天;昨天,今日,明天等; 表示速度的:快,慢,快点,慢点;2. 熟悉时间的年龄特点 3-4岁能初步熟悉早晨,晚上,白天,黑夜 4-5岁能知道早晨,晚上,白天,黑夜是一天的四个部分,能辨论今日,昨天,明天 5-6岁能熟悉星期的概念,学习熟悉时钟的整点和半点(六)利用位数板建立个,十,百,千,万的概念1. 熟悉多位数的家2. 懂得进位和退位3. 学习多位数的四就运算(七)按

43、规律推理按实物有规律排列,按颜色排序,按图形排序,按数列排序,引导幼儿学会发觉规律,训练幼儿的推理判定才能;(八)多种嬉戏活动1. 乘法嬉戏2. 除法嬉戏课程演练3. x 轴 y 轴4平方,立方 5二项式,三项式6勾股定理1. 1 和很多2. 百内相邻数名师归纳总结欢迎下载精品word学习资料可编辑3. 百内单双数4. 差数5. 按群计数6. 百内进位加法7. 千位退位减8. 乘法9. 除法10外形11时间12空间方位数学启蒙课程操作技巧1. 在日常生活环节中挖掘数学训练内容1) 将幼儿的日用品,学习用品,进区卡2) 在结构嬉戏中进行3) 孩子进餐时进行4) 给幼儿活动中生成的示意2. 在嬉戏

44、中积存数学体会1)角色嬉戏 2)拼插嬉戏 3)在户外嬉戏活动中3. 在教学中活动中,让幼儿在感知操作的过程中得到对数学认知的内化1) 融进蒙氏的训练理念,将蒙氏数学操作材料的形式做以改进简化,制作成幼儿可以操作的价廉而操作性强的学具;2) 依据蒙氏感知操作学具特点自制的操作学具,促进幼儿感知觉进展,促进幼儿手眼和谐,促进幼儿专心力的提升;3) 留意幼儿学习数学的特点和认知规律,在供应的材料上要表达由详细形象到抽象规律思维过程的次序,表达材料学问性的递进,表达对幼儿差异进展的关注;4) 充分挖掘四周环境;4. 操作插板的使用说明:1) 基本才能培育:名师归纳总结欢迎下载精品word学习资料可编辑重视秩序感的建立重视学习习惯的养成制造专心学习的环境2) 操作要求棋子的家(竖放)3) 如何环节过渡一个一个去做事;独处的习惯要养成;低声耳语来交谈;拿收取放用双手;礼貌用语不行少;插板工作不交叉;儿歌过渡很好玩;4) 留意事项 留意清洁a 每人为学具制作口袋一个;b 每周都来擦棋子和它的家; 重新规划秩序a 轻拿轻放棋子的家;b 棋子睡觉的地方要固定 : ;c 耳朵竖起听要求; d 拿出棋子要复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