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一历史必修一的复习提纲 历史是格外多学问点的科目,为了让大家便利复习,我整理了高一历史必修一的复习提纲,大家可以作为参考。 第一课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生疏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西周的分封制: 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 分封的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诸侯的权利和义务:听从周天子的命令 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 在自己的封疆内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 分封制的作用(影响):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有利于周朝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 2、西周的宗法制: 特点:嫡长子继承制(大宗、小宗)。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分封制(互为表里)。
2、作用(影响):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3、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神权与王权结合(史实:早期大规模的祭祀活动和商代的占卜制)。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史实:商代的宗法制和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 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史实:商代的各个宗族都是政治实体,西周的诸侯国对于周王室处于附属地位,但也是政治实体,诸侯以嫡长子继承享有世袭统治权)。 其次课 秦朝中心集权制度的形成 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心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1、郡县制和皇帝制度的建立 郡县制的建立 郡县制的建立:春秋战国时期,列
3、国间续消逝了郡、县等新的地方行政区划形式。秦灭六国后秦始皇接受了李斯推行郡县制度的建议,把郡县制推广到全国。 郡县制的内容及特点:“郡”是直属于中心的地方行政设置,设郡守、郡尉、监御史等职官;“县”隶属于“郡”,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调动任命,不得世袭。 郡县制的特点在于形成了中心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郡县制建立的影响:郡县制的建立,是中心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2、中心集权制度的形成过程 (1)皇帝制度的创立:皇帝独尊 皇权至上(核心,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 皇位世袭 (2)建立较为完备的中心官制:(三公九卿制) 中心:丞相(挂念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4、)、御史大夫(下达诏令、监察事务)、太尉(全国军务) 留意:秦始皇时期,丞相和太尉地位一样,御史大夫是副丞相。 (3)郡县制的推行:郡:最高一级地方行政机构。郡的最高行政长官郡守;县:郡的下级行政机构。县的长官:县令或县长,主要任务是治理民众,管理财政、司法、狱讼和兵役。 3、影响 (1)秦朝建立的中心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 (2)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进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统一,以及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都起了重要作用。 (3)秦朝的国力增加,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
5、族的封建国家,成为当时世界大国。 (4)强化皇帝的专制权威,激化阶级冲突,秦朝短命而亡。 第三课 从汉至清政治制度的演化 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化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1、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化的史实 处理中心与地方的冲突 (1)汉初:汉武帝加强中心集权 背景:汉初郡国并行,消逝王国问题 措施: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实行推恩令 作用: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中心集权,巩固和进展了大一统局面。 (2)唐末至五代消逝了藩镇割据局面 (3)宋学校央集权的强化 措施:军事上:杯酒释兵权,解除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加强禁军、强干弱枝。行政上:派文臣任地方长官;设通判负责监督。经济上
6、: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心掌控。 影响:加强了中心对地方的把握,消退了藩镇割据现象。造成冗官、冗兵、冗费,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4)元朝的中书省和行中书省 行省制度(中国省制的开端):元朝为转变地方无权、人浮于事的局面,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除河北、山西、山东由中书省(中心机构)直接管理;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省的最高长官为平章政事,由朝廷任命,一般由蒙古贵族担当。行省之下,分别为路、府、州、县。边远民族地区设置宣慰司。 意义:加强了中心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行省制度是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处理皇权与相权的冲突 (1)汉朝 汉承秦
7、制有所变化 丞相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位高权重。为了加强皇权,汉武帝重用身边侍从、秘书等人,让他们担当尚书令、侍中等,参与军国大事称为中朝,而丞相沦为执行机构称为外朝。 (2)魏晋南北朝 逐步形成三省体制 (3)隋朝 尚书省、内史省、门下省为中心政府最高统治机构 (4)唐朝 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 ,门下省 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政令。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5)宋朝中书门下最高行政机构设枢密院为最高军政机构分宰相军权,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三司使管理财政,分割宰相的财权 (6)元朝设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构,宣政院为
8、统领宗教事务和管理x藏地区 2、中国古代中心政治制度和地方管理制度演化的特点 特点:相权日益分散减弱,君权日益加强。(中心日益集权于皇帝) 史实:汉武帝从地位低微的士人中破格提拔选用人才,参与国家政治中枢的主要决策,皇帝亲自任命和直接指挥的高级将领也往往参议机要,形成了与属于丞相、御史大夫为首所构成的官僚机构“外朝”相对应的“中朝”,实际减弱了丞相权力。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最高长官都是宰相,后凡参与政事堂会议的其他官员也等同于宰相,实际上分散了相权。宋朝曾增设“参知政事”作为副相以分割相权。 地方管理制度演化: 特点:地方权力日益分散减弱,中心权力日益加强。(地方日益集权
9、于中心) 史实:西汉初地方实行郡国并行制,后逐步减弱王国力力,解除诸侯王军政大权;汉武帝后期分全国为13作为监察区,设刺史监察诸侯和地方高官。元朝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使权力受中心的节制(民政、军政、税收);行省官员要定期觐见皇帝,向皇帝述职;中心以监察机构进行监督,同时实行省官互迁等形式加以把握。 第四课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生疏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进展的影响。 1、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的史实 (1)明朝废丞相、设内阁。 a、废丞相,权归六部(明太祖时期),中国宰相制度从今被废除,君主专制制度达到新高度。 b、明太祖时设殿阁高校士,作为侍从顾问。明成祖时内阁制度正式形成。万历年间,首辅张居正“部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成了内阁的下属机构。 宰相制与内阁制比较:宰相,被制度赐予决策权,地位格外巩固;内阁,只是皇帝的询问机构,无决策权,升降由皇帝打算,对皇权起不到制约作用 (2、)清朝设置军机处 雍正帝设军机处(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进展到了顶峰) 特点:简、速、密 2、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进展的影响(乐观、消极): (1)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有利于社会安定、经济进展和文化富强。 (2)使皇帝的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任凭性的特点,助长了官场的因循守旧之风,导致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人民防空运输专业术语详解与模拟题解析
- 【初中物理】物质的比热容 2025-2026学年初中物理苏科版(2024)九年级上册
- 城市更新改造项目居民安置方案
- 教育信息化与高校内部管理的协同发展
- 建筑施工机械管理方案
- 佛山税务知识培训班学费课件
- 合营企业合同(标准版)
- 2025年幼师考试材料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新税务稽查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湖北省技能高考(汽车维修类)专业知识考试复习题附答案
- DB3301∕T 65.1-2024 反恐怖防范系统管理规范 第1部分:通则
- 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现场检查指导原则培训课件
-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英语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放射科影像合作协议书
- 幼儿园大班艺术课件:《国旗国旗红红的哩》
- 医院感染相关法律法规培训课件
- 中考数学解题的思维模式设计与分析探讨
- 头部手术备皮方法
- 企业内部控制培训课件完整版
- 五年级上册生命与健康教案
- 学位申请书单位评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