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长城》教学实录_第1页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长城》教学实录_第2页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长城》教学实录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7长城教学实录一、出示图片,激发兴趣师:上课之前先请同学们欣赏万里长城的视频。多媒体出示长城视频。师:这就是闻名中外的长城,象征着中华民族的长城,华夏儿女为之骄傲的长城。从秦代到明代,从明代到现在,千百年的岁月过去了,历史的硝烟已经散尽,但长城依旧巍然屹立在中国的领土上。今天我们从视频中中领略了它的风采,请你们用字或词或句子来说说你眼中的长城。生1:美生2:长生3:雄伟生4:气势磅礴等生5:壮观师:同学们的真棒。长城就是以其雄姿和壮美,深深吸引着中外游客。今天我们就跟随作者一起走近长城,了解长城。看看作者眼中的长城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长城一课。二、初读感知,整理写作思路。师:

2、同学们课前都预习了课文,下面再快速浏览一下,回答老师的三个问题。 1 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2 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 课文的中心句是哪一句?生:由远及近的顺序师: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呢?生:第一自然段中的远看长城和第二自然段里的站在长城上。师:这位同学这是有一双慧眼啊,回答的非常正确。那么谁来回答老师的第二个问题?大胆举手,看看谁是我们班的小勇士。生:这篇课文描写了长城的高达坚固表现了长城的雄伟气魄,赞扬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师:谁来评价一下这位同学。生:老师我觉得他回答的不够全面,我来替他补充一下。这篇课文不仅描写了长城的高达坚固和长城的雄伟气魄,赞扬了古代劳动人民的

3、智慧和力量,而且还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刚才的同学没有说出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师:这位同学好勇敢,回答的问题也很全面,希望我们向他学习。还有最后一个问题,老师觉得这个问题很简单,同学们一起回答好不好。生齐读:“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师:自由读句子,你比较关注哪个词语?生1:气魄雄伟:写出了长城的气势。生2:工程:可见非常浩大,不是一两天能完成的。生3:不仅仅是中国,可见长城威名远播,世界闻名。生4:奇迹:极难做到,无法想象的事。师:读懂一句话可以从关键词语入手,这是我们读书的一种方法。三、细读品味,积累语言。师:为什么说长城在世

4、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呢?请同学们再来读课文,划出相关的段落或句子。生: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师: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多长?生:一万三千多里。师:知道这是运用了什么样的说明方法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吗?生:老师我知道,这是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这样写更加准确具体,让我能想象得出长城到底有多长。师:回答的真好。同学们一万三千多里啊,你们知道多长吗?二十年前,有一个年轻人曾徒步走完了这一万三千多里,用了整整五百零八天。多么长啊,读出你的惊叹吧。生: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

5、关,有一万三千多里。师:我们的操场一圈有二百米,而要走完长城相当于绕操场跑上35000圈,长吗?来再读。生: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师:真是名副其实的万里长城啊。生:齐读。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师:一万三千多里,长城从东头的山海关,经河北、天津、北京、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到甘肃省的嘉峪关,横贯9个省市,基本上贯穿了全国。难怪作者会用这两个词语来形容它: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生:齐读。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

6、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师:从远处看长城,除了感觉长,还有什么特点?生:蜿蜒盘旋。师:像一条巨龙,蜿蜒盘旋在崇山峻岭之间,多有气势啊!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就读出这种美,读出这种气势。生:齐读。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师:这样美而又有气势的长城,让我们情不自禁地发出了这样的感叹生:齐读“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师:刚来我们从远处欣赏了长城的壮美雄姿,现在让我们走近长城,走近它的一砖一石,来触摸它,感受它。找出句子并谈一下感受。生1:是用巨大的条石和方砖筑成的,从这句话我看出这是一座坚固高大的长城。生

7、2: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这句话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写出了长城的宽 。生3: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口,供瞭望和射击用。城墙高,易于防守;垛子高,躲在后面安全;城台可以让士兵养足精神可以看出古代劳动人民非常聪明,很有智慧。师:是啊,长城用它独特而巧妙的设计,高大而坚固的身躯,一次次地抵御了外族的侵略,保卫了祖国的领土,真正地做到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像这样的设计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让我们在此由衷地赞叹生:齐读“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此教学过程主要通过对说明方法的运用和对课文的朗读,体

8、会长城的高大坚固和气势雄伟。)四 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师:我们跟随着作者的脚步,欣赏了长城的雄伟壮丽,领略了它的精心设计。此时此刻当作者站在长城之上,踏着平整的石砖,摸着巨大的条石。他想到的又是什么?默读第三自然段找出含义深刻的句子写下自己的体会并在小组中讨论交流)师:谁和大家一起分享你的感受?谈感受,体会重点词语。生1:“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多少才”这个词语写出了血汗和智慧之多,长城是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铸就的。在条件艰苦的古代,他们只能用自己的双手去努力建设这一奇迹。师:同学们,你能读出这种艰辛和不易的感觉吗?谁来读出你的感受!生:“多少劳

9、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生2:“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和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在条件艰苦的古代,什么也没有,只有无数的手无数的肩膀,现在用挖掘机起重机等各种机器建筑的高楼大厦还那么困难,用双手建造长城难度可想而知啊。我想对古代的劳动人民说:“你们好伟大呀!”师:同学们,尽管困难重重,可长城还是修筑成功了,那是怎样的一种劳动啊,请你带着这份感情再来读一读吧。生:“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

10、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和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生3:“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通过“数不清”可以看出条石之多,通过“两三千斤”看出条石之重,是怎样的肩膀才能把这么重这么多的条石背上去啊。生4:“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和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通过“一步步”和“陡峭”两个词看出山路难走,这句话写出了在没有现代建筑工具的情况下,靠着双手双脚将这些条石扛上这陡峭的山岭是多么的困难。师:这种劳动不是一天两天,而是常年累月。这样的工程也不是一段两段,而是绵延万里,让我们带着作者一样的自豪的心情,读出我们的无限赞叹吧。生:齐读第三自然段。师:面对没这样的长城,你想对古代的劳动人民说些什么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