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内业常见问题最新(精华版)_第1页
(完整版)内业常见问题最新(精华版)_第2页
(完整版)内业常见问题最新(精华版)_第3页
(完整版)内业常见问题最新(精华版)_第4页
(完整版)内业常见问题最新(精华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安达 内业常见问题公司管理加入时间: 2008-10-15 15:04:12点击: 742项目经理、总工、试验工程师、安全员已变更,有批复;桥梁、测量、质检工程师变更,未办理相关手续;08.7.17 进场钢绞线 19.363t ,外委台帐登记代表数量为 60t ;混凝土试件成型后表面粗糙,尺寸公差不满足规范要求。项目经理及安全员变更,有批复;预制箱梁开工报告申报日期为 08.7.20 ,未附锚夹具检测报告, 锚夹具检测报告出具时间为 7.25 ;混凝土浇筑申请单未记录砂、石含水量检测数据,施工配合比却进行了含水量调整;料场内黄砂料堆未设标识牌。专业工程师未在场;k16+858k20+101.

2、969 原地面标准试验灰剂量与最大干密度关系曲线和标准击实试验结果不吻合。试验工程师已变更,有批复;路基中检资料高程测量未能提供原始记录; 土工格栅堆放不规范。组长、结构、安全、道路工程师变更,有批复。后结构工程师又变更,未办理相关手续;持证率: 79.2 ;参培率: 91.7 ;标养室偏小,目前试件已全部摆满,后期工作量增大后无多余空间摆放。项目总工、桥梁、测量工程师已变更,已批复;安全员主管变更未报批; 预制箱梁开工报告施工技术方案未根据工程实际变更情况进行制定,如方案中要求所用混凝土坍落度为 10 12cm,采用 p.o42.5r 水泥,实际施工中配合比设计坍落度为 1416cm,采用

3、p.o42.5r 水泥;锚夹具检验频率不满足国标 gb/t14370-2007 中硬度检验 3 5的要求,如m15-4 锚板进场 256 套,仅送检 1 件;sbthf高性能灌浆外加剂仅有出厂检测报告,施工单位未进行送检。质检、测量、试验、计量、安全工程师均已变更,已批复,其中计量工程师由总工兼任,道路工程师目前未在场;路基报验资料中线偏位检测未见原始记录;抽检生石灰,所检测指标有效钙加氧化镁合量不满足规范要求。试验、测量、计量、结构工程师均已变更,已批复,道路工程师为兼任, 且目前未在场;持证率: 62.5 ;参培率: 100%;测量工程师无省专或以上资格;安全员无安全员证,安全员变更未报批

4、。根据新的通用硅酸盐水泥国家标准,普通硅酸盐水泥细度已改为比表面积试验,目前自检仍在进行细度试验;c50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为外委报告, 仅有最终结果,未附配合比设计书, 无过程数据。料场钢筋堆放不规范。中心河二号桥 3台-1 灌注桩泥浆性能检测,试验人员未签字,复核人员已签,且试验设备未填写;锚夹具检测频率不满足国标 gb/t14370-2007 中硬度检验 3 5的要求,如4 孔锚具进场 390 只,仅送检 6 只,且未进行静载锚固性能试验。结构工程师变更,由副组长兼任,未办理审批手续; 持证率: 81.8 ;参培率: 100;安全员变更未报批;安全教育虽然开展,但时间跨度较大。水稳石料

5、1、3、4料筛分结论为符合水稳碎石基层指导意见,实际指导意见中仅有水稳混合料合成级配的级配范围,该结论不符合实际情况;下面层试铺总结高程、横坡、平整度等测量记录仅有测量人员签字,无复核人员签字;目前下面层已摊铺 10 公里,目前仍未报批开工报告; 项目部未能提供考勤表 ;对于一线操作工人的技术培训、交底,未形成书面材料; 沥青拌和楼采用砝码自校,但未形成自校记录。项目经理、总工、桥梁、质检、试验、测量工程师已全部变更,有批复; 关键工序如箱梁施工、安装技术交底为口头形式,未形成书面材料。监理组长、副组长、道路、试验、测量、结构、计量工程师已全部变更, 有批复;持证率: 77.8 ;参培率: 9

6、4.4 ;结构工程师持培训证,无无省专或以上资格;监理实施细则未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制定, 施工结构类型为 sup20,细则中为 sup25。项目经理、副经理、总工均变更,有批复,未提供考核表;混凝土浇筑申请单中理论及施工配合比均一样,未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施工配合比。试验工程师未在场,持证率: 41.7 ;参培率: 83.3 ;标养室温湿度均不满足规范要求,温度为27.3 ,试件表面干燥; 盐酸标定无原始记录及标定台帐,数据无法溯源;监理实施细则未根据施工实际情况制定,如灌注桩细则制定针对钻孔灌注桩,实际施工为挖孔灌注桩;安全员变更未报批,安全员无安全员证。k20+165k21+380右幅沥青 (a

7、c-20c)路面高程测量记录表中 k20+180 k20+520 段共用一个测站 , 前视距离太长 , 测量精度达不到要求。通车边施工,施工过程中没有采取有效的安全隔离措施;预制场钢绞线制安过程中粘上油污,影响钢铰线与混凝土握裹力; 预制梁场已成型的梁板钢筋骨架锈蚀严重。经现场检测 * 大桥 13-2# 立柱钢筋保护层厚度合格率偏低。减水剂外委试验未检测钢筋锈蚀指标。* 桥 1 号块预应力钢铰线张拉记录如下 :钢铰线编号15%con 伸长值(mm)30%con 伸长值(mm)100%con 伸长值(mm)总伸长值(mm)设计伸长值(mm)偏差(%)w1-1-n w1-1-s2235741321

8、5811810018其预应力伸长值偏差大于 6%,不符合施工规范要求。08 年 6 月 29 日建筑材料报验单中水泥试验的评定标准采用gb175-1999不正确; 3 月份以后的钢筋试验评定标准采用gb1499-1998,不正确。工地试验室中水泥室空调已坏,温、湿度不满足规范要求;养护室中水泥砼试件摆放不规范:弹性模量试件堆放在地面上,孔道压浆试件堆放在弹性模量试件上。* 大桥:1-3 号钻孔灌注桩无清孔记录; 已通车的桥梁与正施工的桥梁之间的通道没有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沥青密度指标试验温度采用 25,不符合试验规程的要求,应采用 15标准温度。k20+180k20+860段沥青混凝土路面

9、( ac-20c)高程测量记录表中共用同一测站,中间无转点,前视距离太长,测量精度达不到要求。孔道压浆外加剂,无外委试验报告。* 大桥左-2 梁张拉时无该梁同条件养生试块的抗压强度报告与弹性模量试验报告。立交桥施工现场钢筋堆放零乱,未采取任何防锈措施。先张法右 1-17 、18、19、20、21 号预制板梁伸长值计算错误,钢铰线放张未分阶段进行。k3+758桥 7-1 桩在钻进过程中未检测泥浆含砂率指标,水下混凝土浇筑记录中导管埋深达 15.2m,不符合施工规范要求。6 月份以后的水泥试验报告中 p.o42.5 水泥试验评定标准采用 gb175-1999, 不正确。经现场检测 k5+225k5

10、+360右幅路基 96 区第二层压实度代表值 94.7%小于规定代表值,作返工处理。水泥室无 0.9mm标准筛。6 月份以后水泥试验报告中 p.o42.5 水泥试验评定标准采用gb175-1999, 不正确。水泥混凝土减水剂外委试验未检测钢筋锈蚀指标。砂浆配合比报告中未检测砂浆的分层度指标。ac-25c沥青混凝土下面层未检测渗水系数项目。sma-13沥青上面层未检测摩擦系数项目。sma-13沥青上面层 k17+311k19+400段马歇尔试验记录表中混合料类型填写为 ac-20c,与实际不符。ac-25c沥青混凝土下面层未检测渗水系数项目。矿粉原材料检测频率不足。sma-13沥青混凝土上面层未

11、检测摩擦系数项目。矿粉原材料试验未检测含水量指标。沥青原材料抽检频率不足。* 桥 0-2 桩二次清孔时间未记录。k9+850箱涵钢筋未支垫到位,钢筋锈蚀较严重。l经现场检测 * 桥 0#桥台左幅台帽钢筋保护层厚度合格率偏低。编号 jbc-a1-g-004 砂筛分试验记录表中无砂筛分前质量。工地试验室中力学室无温湿度仪;标养室温湿度仪不能正常工作导致试块表面干燥。碎石含泥量平行试验结果 0.6%、0.9%,平行试验差值超过试验规程要求。工地试验室中缺少 112mm钢筋冷弯弯头。经现场检测: k18+620 k18+936路基 94 区第二层压实度代表值93.2%小于规定代表值, 作返工处理; *

12、 大桥 15-2# 立柱、18-1# 立柱钢筋保护层厚度合格率偏低。m10砂浆配合比报告中无砂浆的分层度试验数据。水泥混凝土减水剂外委试验未检测钢筋锈蚀指标。路基无雨后复检台账。工地试验室管理混乱:无砂浆分层度仪和稠度仪;力学室温、湿度不满足要求;水泥砼室作为宿舍使用;土工室震动筛机脚未固定;回弹仪未标定。* 主线桥 14-2 灌注桩直接进行第二次清孔,未反映第一次清孔时间,不符合施工规范。c50板梁配合比石子采用两种规格( 5-16mm、16-31.5mm)无掺配比例且砼浇筑申请单中也无掺配比例。经现场检测 a 匝道 14-4# 立柱钢筋保护层厚度合格率偏低。二灰碎石含水量测定试样取样偏少,

13、不具体代表性。监理日记记录不完整,对编号 zj-004 现场指令中提出的问题无跟踪记录。k7+860k7+960水泥石灰稳定土压实度抽检不合格,无复检结果。工地试验室中沥青混合料室无温湿度仪;砂浆试验无分层度仪和稠度仪。二灰碎石后场缺少原材料含水量试验报告。二灰碎石基层施工,围肩不到位。板梁现场旁站记录不全,缺少砼放张日期及具体抗压弹模记录。c-120m中板 15#-18# 砼浇筑坍落度监理旁站记录为 65mm,而试验记录表为 85mm、90mm,两者前后不符。* 大桥 4-1 边跨边梁张拉无水泥混凝土弹性模量试验报告。孔道压浆无水泥浆稠度试验报告。6 月份以后的水泥试验未按规范要求进行比表面

14、积试验。* 大桥箱室内垃圾未清理干净,内模拼缝不严。经现场检测 * 大桥左幅 7#墩、右幅 7#墩、右幅 10#墩 1#块钢筋保护层厚度合格率偏低。* 大桥:钢绞线随意堆放,没有支垫;钢筋没有支垫,覆盖,精轧螺纹钢筋锈蚀严重。* 大桥:箱梁内室齿板施工粗糙,模板变形严重;箱梁内室块段之间的错台比较明显,内模拼缝不严且变形。经现场检测 * 大桥左幅 13#墩 0#块、2#块钢筋保护层厚度合格率偏低。6 月份以后的水泥 p.o42.5 原材试验评定标准采用 gb175-1999,不正确。3 月份以后的 hrb335 20、 25 双面搭焊试验报告中标准抗拉强度为490m pa,不符合规范要求。二灰

15、土开工报告中:缺少安全保证体系;缺少石灰及土壤原材料试验检测报告。* 中桥:3-2 桩泥浆指标检测不完整,缺少粘度、含砂率指标;灌注桩导管离桩底高度每次都是 40cm,不符合施工实际情况。后张法孔道压浆,无水泥浆稠度试验报告。水泥砂浆配合比未检测水泥砂浆的分层度指标。水泥胶砂试件放养护室养生,不满足养护温度精度要求。无水泥比表面积的相关试验资料。* 大桥第四联现浇箱梁孔道压浆记录表中对在0.5 0.7mpa 压力下停留时间未作记录。* 立交桥:防撞护栏钢筋以及原材锈蚀严重;桥台支座处垃圾需要清理。经现场检测 * 大桥西侧现浇箱梁钢筋保护层厚度合格率偏低。监理月报内容不完整,无试验检测内容。监理

16、创优计划中对各工序责任人不明确,未责任到人。试验室中 200t 压力机基座不水平;无孔道压浆泌水率、膨胀率相关试验仪器。* 大桥悬浇 0 号块件管道坐标控制不到位,未针对每个管道坐标进行全频率检查; 0 号块件预应力钢铰线回缩量达 10mm,不符合施工规范的要求。* 大桥: 10 号墩右幅 v形墩内侧砼表面有明显裂缝,有蜂窝麻面;外观较 差,模板未打磨除锈; 10 号墩右幅悬浇箱梁砼表面有明显的施工冷缝;10 号墩右幅悬浇箱梁翼缘板模板拼缝不严密,砼表面有漏浆和错台现象。沥青混凝土下面层渗水系数试验未从100ml 开始计时,不符合试验规程的要求。ac-25 沥青混凝土下面层摊铺,混合料到场温度

17、最高达184,最低达 15 8 ,温度不稳定偏差大。钢铰线外委试验报告中无松弛相关指标。现浇箱梁分项开工报告中质量保证体系未落实到人。水泥原材料部分试验报告涂改明显。工地试验室缺少孔道压浆泌水率、膨胀率相关试验仪器。沥青混凝土上面层无混合料摊铺初压温度及碾压终了温度记录。k90+877k91+404段 ac-13c沥青混凝土上面层无摩擦系数试验报告。水泥稳定碎石后场含水量控制不到位,5 月 2 日实测混合料含水量 6.3%, 偏大,试验最佳含水量为 4%。ac-13c上面层开工报告中质量保证体系未落实到人。改性沥青针入度试验单点读数精确至1(0.1mm),精度不符合规范要求。沥青混凝土下面层无

18、混合料摊铺初压温度以及碾压终了温度记录。水泥稳定碎石后场无原材料含水量试验报告。改性沥青针入度试验单点读数精确至1(0.1mm),精度不符合规范要求。* 大桥悬浇块件预应力管道坐标控制不到位,未针对每个管道进行检查。12%石灰土底基层中间检验申请单中无厚度检测数据。沥青混凝土下面层无混合料摊铺初压温度以及碾压终了温度记录。水泥稳定碎石后场无原材料含水量试验报告。编号 177 闪光对焊钢筋材料试验报告中标准抗拉强度 490mpa不正确,应为不小于 455mpa。* 大桥:5-3 灌注桩无清孔结束时间; 4-1 立柱对设计坐标采取极坐标放样, 但是测量记录表中无方位角与距离测量数据。水泥混凝土养护

19、室试件表面干燥,湿度不满足规范要求。编号 b-01-0012-2 碎石原材料针片状颗粒含量试验未扣除4.75mm筛下部分颗粒进行试验。hpb235热轧光圆钢筋原材试验评定标准采用不正确。水泥稳定碎石标准击实、无侧限抗压强度只做水泥剂量5%的试验,按规定至少应做 3 个不同水泥剂量混合料的试验;2008 年 7 月 3 日水泥物理性能试验报告中, p c32.5 水泥细度未见试验筛标定记录; 3、试验报告复核人 * 无试验工程师证书;4、未见水泥负压筛析仪、沸煮箱的仪器校准证书;5、2008 年 4 月 7 日水泥稳定碎石标准击实最佳含水量为5.1%,未按规定要求精确至 0.2%。未见水泥沸煮箱

20、仪器校准证书;水泥抗压强度、水泥稳定碎石无侧限抗压强度使用 800kn压力机,破坏荷载不符合试验规程规定的试验机全量程20%且 80%的要求;2008 年 4 月 7 日粗集料筛分试验报告中, 筛分数据未修约。水泥稳定碎石标准击实、无侧限抗压强度只做水泥剂量5%的试验,按规定至少应做 3 个不同水泥剂量混合料的试验;水泥稳定碎石养护室温、湿度记录为 20 2 ,不符合试验规程规定的 25 2 的要求。2007 年 6 月 23 日水泥试验报告中普通硅酸盐水泥细度试验仍采用80m 筛析仪法,按 gb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中规定应采用比表面积法;2008 年 3 月 15 日粗集料筛分试验

21、报告中,筛分数据未修约;钢绞线未做松弛试验;试验报告复核人员 * 无试验工程师证书。2008 年 8 月 4 日,中间检验单中缺少压实度试验报告; ac-25f沥青混合料配合比未做冻融劈裂试验,应检测此指标以检验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2008 年 7 月 29 日沥青路面取芯压实度试验报告、 沥青路面芯样马歇尔试验报告中试验规程均填写为 jtj052-2000 、t 0705-2000 ,该填写有误;沥青与集料粘附性试验报告中试验人员签字为1 人,按规程要求,应有 2名有经验的人员评定后签字;矿粉只做了筛分、亲水系数试验,还应检测矿粉的塑性指数、加热安定性等指标;2008 年 8 月 4 日,

22、沥青原材料试验报告中软化点试验第六分钟读数为34.1 ,第七分钟读数为 42.7 ,相差 8.6 ,不符合规程规定每分钟上升 50.5 的要求。未见电子天平仪器设备检定证书和水泥振实台、沸煮箱、负压筛析仪仪器设备校准证书;监理指令未闭合,施工单位对指令已回复,但监理未签认;b1 标 ac-25f沥青混合料下面层试铺段施工总结未见监理意见和签认;2008 年 6 月 23 日,普通硅酸盐水泥细度试验仍采用80m筛析仪法,按 gb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中规定应采用比表面积法;2008 年 3 月 13 日钢筋试验报告中, 10mm、钢筋牌号 q235圆盘条评定标准填写为 gb1499-19

23、98,该填写有误, 应为 gb/t701-1999; 10mm圆盘条采用 600kn万能试验机进行试验, 钢筋的破坏荷载不符合试验规程规定的试验机全量程 20%且 80%的要求;2008 年 7 月 5 日水泥试验报告中 p c32.5 水泥细度未见试验筛标定记录。水泥稳定碎石标准击实、无侧限抗压强度只做水泥剂量 4.5%的试验,按规定至少应做 3 个不同水泥剂量混合料的试验; 试验报告复核人员 * 无试验工程师证书。水泥稳定碎石标准击实、无侧限抗压强度只做水泥剂量 4.5%的试验,按规定至少应做 3 个不同水泥剂量混合料的试验; ac-25f沥青混合料配合比未做冻融劈裂试验,应检测此指标以检

24、验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矿粉只做了筛分、亲水系数试验,还应检测矿粉的塑性指数、加热安定性等指标; 4、2008 年 6 月 22 日水泥剂量试验结果数据未修约;2008 年 8 月 4 日沥青原材料试验报告中软化点试验第六分钟为34.5 ,第七分钟为 38.6,相差 4.1 ,第八分钟 43.0,和第七分钟相差 4.4 ,不符合规程规定每分钟上升 5 0.5 的要求;沥青与集料粘附性试验报告中试验人员签字为1 人,按规程要求,应有 2名有经验的人员评定后签字。水泥稳定碎石取芯法检测厚度时只量取1 点数值,按规定,应量取 4 点数值后取其平均值;试验报告复核人员 * 无试验工程师证书。水泥稳定碎

25、石开工报告未附建材报验单;2008 年 6 月 8 日筛分试验报告中,筛分数据未修约。ac-25f沥青混合料配合比未做冻融劈裂试验,应检测此指标以检验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未见沥青混合料最大理论密度仪校准证书;2008 年 8 月 1 日筛分试验报告中,筛分数据未修约;矿粉只做了筛分、亲水系数试验,还应检测矿粉的塑性指数、加热安定性等指标。未见试验人员 * 试验上岗证书,试验报告复核人员 * 无试验工程师证书; 水泥稳定碎石用粉煤灰未检测;2008 年 2 月 28 日,液塑限试验未按规程规定进行平行试验; 未见沥青混合料最大理论密度仪校准证书。二灰碎石无侧限抗压强度使用 300kn试验机,破

26、坏荷载不符合试验规程规定的试验机全量程 20%且 80%的要求;未见电子天平仪器设备使用记录; 2008 年 6 月 12 日集料含泥量试验报告中试验数据未修约;水泥稳定碎石标准击实、无侧限抗压强度只做水泥剂量5.0%的试验,按规定至少应做 3 个不同水泥剂量混合料的试验;二灰碎石、水泥稳定碎石用粉煤灰只检测烧失量,按jtj 034-2000 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中规定,粉煤灰还应检测比表面积( 细度) 和 sioai2o3、fe2o3的总含量。试验报告复核人员 * 无试验工程师证书;二灰碎石无侧限抗压强度在施工单位进行试验;2008 年 6 月 9 日筛分试验报告中,筛分试验数据未修约;20

27、08 年 7 月 3 日 po42.5 普通硅酸盐水泥细度试验仍采用 80m筛析仪法,按 gb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中规定应采用比表面积法;水泥稳定碎石标准击实、无侧限抗压强度只做水泥剂量5.0%的试验,按规定至少应做 3 个不同水泥剂量混合料的试验。2008 年 4 月 7 日,热轧带肋钢筋试验报告中评定标准填写为gb1499-1998,按规定, 2008 年 4 月 1 日起应使用 gb1499.2-2007 新标准; 8mm q23圆5盘条评定标准填写为 gb1499-1998,该填写有误,应为 gb/t701-1997; 8m m、10mm圆盘条采用 600kn万能试验机进行试

28、验,钢筋的破坏荷载不符合试验规程规定的试验机全量程20%且 80%的要求;2008 年 3 月 31 日, 11-1# 灌注桩混凝土浇筑申请单配合比填写为理论配合比,该填写有误,应填写施工配合比; 2008 年 6 月 22 日 c50 混凝土浇筑申请单中,水泥混凝土表观密度填写为2420kg/m3,2008 年 7 月 8 日 c50混凝土浇筑申请单中,水泥混凝土表观密度填写为2430kg/m3,同种配比表观密度填写不一致;试验报告复核人员无试验工程师证书;水泥胶砂抗压强度试验使用 2000kn 压力机进行试验, 破坏荷载不符合试验规程规定的试验机全量程 20%且 80%的要求。试验报告复核

29、人员 * 无试验工程师证书。2008 年 7 月 1 日,中检单中平整度检测记录中显示检测80 点,不合格数 10 点,结论中填写检测 80 点,合格 80 点,合格率 100%,结论填写错误; 12%石灰土底基层中检单中,检测记录单表中的工程名称均填写为土方路基,该填写有误;2008 年 7 月 1 日石灰剂量、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中,评定标准填写为jtj034-2000,高程、横坡、宽度检测记录中试验规程未填写, 无厚度检测资料;老濉河大桥中检资料各检测项目未填写设计值,不能判断检测数据合格与否; 5、挂篮施工技术交底资料在施工队,项目部未能提供。监理指令未闭合,编号d4-012 监理指令未

30、回复;未见技术交底资料;水泥稳定碎石标准击实试验未做平行试验,未做液、塑限试验,未见标准 击实批复文件; 2008 年 7 月 14 日, 12%灰土灌砂压实度未见标准砂标定记录,同一桩号平行含水量试验数据分别为19.98% /18.84% 、19.24%/20.82%、19.61%/18.29%,超过规程规定的 “允许平行差值 1” 的要求;2008 年 4 月 26 日黄砂含水量试验,试验规程填写为jtj 059-95 ,评定标准填写为 jtg f80/1-2004 ,结论填写为合格,该填写有误;c50混凝土理论配合比监理批复为水泥472 kg :黄砂 669 kg :碎石 1189 k

31、g:用水量 170kg:外加剂 4.72 kg , c50混凝土浇筑申请单中理论配合比为 水泥 486kg:黄砂 662 kg :碎石 1177 kg :用水量 175kg:外加剂 5.10kg , 配合比不对应,应查明原因。资料不规范,大部分电子版打印试验报告的日期、结论用签字笔填写,部分资料复核人未签字;未能提供监理旁站和巡视记录;2008 年 7 月 1 日,12%灰土底基层中检单中, 监理抽检资料无厚度、 平整度抽检资料;部分资料高程、横坡、宽度试验规程未填写; 试验报告复核人员 * 无试验工程师证书。2008 年 5 月 14 日 25mm、钢筋牌号 hrb335钢筋试验报告中的断后

32、伸长率为 24.3%、22.2%,不符合试验规程规定的断后伸长率修约至0.5%要求;2008 年 7 月 5 日普通硅酸盐水泥细度试验仍采用80m筛析仪法, 按 gb175-2007 通用硅酸盐水泥中规定应采用比表面积法;水泥室未建立环境温、湿度记录;未建立雷氏膨胀测定仪仪器设备使用记录;2008 年 5 月 16 日粗集料筛分试验报告中,试样总质量为1000g,筛分后总质量为 994g(累计筛余总量 992g+损耗质量 2g),试验前后试样总质量相差6g;2008 年 8 月 5 日水泥混凝土表观密度测值未修约,如2342kg/m3、2336 kg/m3,不符合规程规定的试验结果计算精确至1

33、0 kg/m3 的要求;水泥混凝土稠度及表观密度试验规程填写为jgj 55-2000 、评定标准填写为jtj041-2000,该填写有误;2008 年 4 月 16 日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评定标准填写为jtj041-2000 , 该填写有误。2008 年 7 月 9 日沥青三大指标试验报告中, 软化点测值为 47.6 、48.2 , 不符合试验规程规定的读数准确至0.5 的要求; ac-20c沥青混合料配合比未做冻融劈裂试验,应检测此指标以检验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矿粉只做了筛分、亲水系数试验,还应检测矿粉的塑性指数、加热安定性等指标;沥青原材料只做了三大指标试验,蜡含量等指标未检测;200

34、8 年 7 月 9 日粗集料筛分试验报告中筛分数据未修约。沥青混合料中面层试铺段,未见监理总结;8mm、 10mm圆盘条采用 600kn万能试验机进行试验, 钢筋的破坏荷载不符合试验规程规定的试验机全量程20%且 80%的要求;2008 年 8 月 3 日水泥试验报告中普通硅酸盐水泥细度试验仍采用80m筛析仪法,按 gb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中规定应采用比表面积法;2008 年 7 月 18 日,沥青三大指标试验报告中,软化点测值为48.3 、47.9 ,不符合试验规程规定的读数准确至0.5 的要求;矿粉只做了筛分、亲水系数试验,还应检测矿粉的塑性指数、加热安定性等指标;6、2008

35、年 5 月 20 日针片状、含泥量试验报告中, 试验数据未修约;2008 年 4 月 16 日配合比设计、水泥混凝土稠度及表观密度试验评定标准填写为 jtj041-2000, 该填写有误。 10mm圆盘条采用 1000kn万能试验机进行试验, 钢筋的破坏荷载不符合试验规程规定的试验机全量程 20%且 80%的要求;2008 年 2 月 2 日水泥混凝土稠度及表观密度试验规程填写为 jgj55-2000, 评定标准填写为 jtj041-200 0, 该填写有误原材料建材报验单未附监理抽检试验报告。波纹管未委托检测;未建立水泥比表面积透气仪仪器设备使用记录; 3、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水泥混凝土

36、稠度及表观密度试验评定标准填写为 jgj f80/1-2004 ,该填写有误。未能提供预制箱梁技术交底资料;孔道压浆强度试件每工作班只制取 2 组试件,不满足桥梁施工技术规范规定的每工作班应留取不少于 3 组试件的要求; 8mm、 10mm圆盘条采用 1000kn万能试验机进行试验,钢筋的破坏荷载不符合试验规程规定的试验机全量程 20%且 80%的要求;粗集料筛分试验报告中筛分数据未修约。现场抽查的监理旁站记录、监理日记未能详细反映施工现场的工程质量问题; 2008 年 6 月 1 日以后,水泥试验评定标准仍填写为gb175-1999,按规定, 2008 年 6 月 1 日起应执行 gb175

37、-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的新标准; 8mm、 10mm圆盘条采用 600kn万能试验机进行试验, 钢筋的破坏荷载不符合试验规程规定的试验机全量程 20%且 80%的要求。沥青混凝土面层开工报告中总监代表没有签字,不符合施工程序;沥青混凝土上面层开工报告中施工组织方案比较简单,缺少文明施工和安全生产等内容;沥青混凝土面层原材料自检没有建立试验台帐,不能有效控制自检频率。沥青混凝土上面层沥青原材料抽检试验针入度指标没有做平行试验;监理月报没有在监理组归档,资料不完整。项目部项目形象进度表没有及时上墙;土方路基压实度自检试验用标准砂标定,没有做平行试验;化学分析室部分化学试剂没有密封保存,不符合危险

38、物品管理要求。结构工程师变更,没有业主批复文件,变更后人员职称符合原合同要求;2008.4.28 日石灰原材料有效钙镁含量抽检试验, 试样质量修约不正确, 没有按规范要求修约至 0.0005 ;7 月份监理月报表压实度抽检数量与路基压实度抽检台帐数量不一致,应查明原因,确保抽检频率满足要求;2008.8.9 日土基压实度抽检试验用标准砂标定原始数据和试验台帐不一致,应及时查明原因。项目部总工变更,有业主相关批复文件,但项目部不能提供变更后人员的相关职称证明文件;沥青面层总体开工报告内容全部是沥青下面层施工内容,不符合要求;项 目部考勤表人员不全面, 5 月份部分项目部人员没有参加考勤,不能保证

39、人员在岗;2008.4.3 日沥青原材料自检试验针入度指标中间读数修约不正确,没有按规范要求修约至 0.5 。项目部 10%灰土底基层施工形象进度表没有上墙;2008.6.26 日 95 区土方路基 k24+380.5-k24+551.67 中间检验申请单中3m直尺测平整度每尺仅测8 点,没有按规范要求每尺测 10 点。项目部对于监理组监理工程师通知和现场指令管理没有建立目录,不便于查找和管理;标养室温湿度器没有正常工作,室内存在养护试件,养护环境不满足规范要求。路面底基层开工报告中施工组织方案质量管理体系没有明确到具体负责人,存在管理漏洞;2008.7.17 日 10%石灰土 k21+240

40、-k21+445中间检验申请单中 3m直尺测平整度标准值采用 “ 15 ”,采用标准错误,应采用 “ 12 ”。项目部底基层开工报告中施工组织方案不全面,缺少安全生产网络图。5-6 月份安全会议纪要没有附人员签到表,不能保证人员到会。项目部土方路基形象进度表过于简单,不能反映实际情况;8 月份工程施工月报比较简单,没有附相关试验数量月报表。土方路基开工报告中施工技术方案比较简单,缺少盖板涵以及沟塘回填等施工技术方案;土方路基 96 区现场测试台帐管理不规范,试验人没有签字;项目部部分试验人员不在岗,但考勤表仍标识为正常上班,真实性值得怀疑。路基开工报告中总监代表没有签字,不符合施工程序; 项目

41、部缺少 8 月份安全会议纪要,安全措施不到位;6%灰土 96 区第一层 k33+960-k34+120中间检验申请单试样描述却为 “ 5%”,前后矛盾,应查明原因。2008.7.18 日石灰有效钙镁含量试验报告复核人没有签字, 石灰报告数量与试验登记台帐数量不符合,应查明原因;项目部安全会议纪要不全,缺 4-6 月份会议纪要,安全措施不到位。项目部主要人员 9 人,项目总工、试验负责人变更,有业主相关批复文件, 变更后人员职称符合原合同文件的要求;10%灰土底基层开工报告中总监代表没有签字,不符合施工程序; 陈北大桥 4#墩盖梁中间检验申请单中缺少坍落度试验。土方路基开工报告中施工技术方案比较

42、简单,缺少盖板涵以及沟塘回填等施工技术方案;2008.4.26 日土方路基 k53+020-k53+734.2 中间检验申请单中 3m直尺测平整度自检频率不足,不满足规范要求;k51+514.22 5# 台台帽混凝土浇筑申请单中施工配合比与施工配合比计算书中比例比一致,前后矛盾,应及时查明原因。2008.3.20 日石灰有效钙镁含量自检试验, 石灰质量修约不正确, 没有按规范要求修约至 0.0005 ;6%灰土 96 区第二层 2008.6.3 日中间检验申请单灌砂法测压实度同时有2个“ 15 ”盒号出现,并且质量相同,报告真实性值得怀疑;k59+628.2 盖板涵底板 c25混凝土 2008

43、、4、29 日浇筑申请单中施工配合比与施工配合比计算书中比例比一致,前后矛盾,应及时查明原因。项目部施工形象进度图没有及时上墙;外加剂原材料送检时间为2008.8.7 日,但混凝土于 5 月份就已经开始施工,材料检测时间严重滞后。盖板涵开工报告中原材料报验单不全面,缺少水泥以及钢筋的自检资料;2008.5.20 日石灰有效钙镁含量自检试验, 石灰质量修约不正确, 没有按规范要求修约至 0.0005 ;化学试验室危险品存放柜没有用标签明显标识。项目部经理、总工没有变更,试验负责人变更,有业主相关批复文件,变更后人员职称符合原合同的要求;k2+000-k4+000土基开工报告中石灰建筑材料报验单产

44、地为“溧阳”,2008.3.26日石灰自检试验报告中产地为 “宜兴”,前后不一致,应查明原因;k3+860盖板涵 2008.8.9 日混凝土浇筑申请单中施工配合比与施工配合比计算书中比例比一致,前后矛盾,应及时查明原因。20085.6 日生石灰建筑材料报验单试验人员与石灰试验台帐试验人员不一致,前后矛盾,试验真实性值得怀疑;标养室校核温度计显示温度不符合规范养护温度要求,并且水泥混凝土试件养护间距过小,不满足要求。项目部项目经理、总工没有变更,试验负责人变更,没有业主相关批复文件, 变更后人员职称符合原合同文件的要求;2008.3.16 日石灰建筑材料报验单试验人员与石灰试验台帐人员比一致,前

45、后矛盾。石灰建筑材料报验单填写不规范,试验人员没有填写,不符合要求;2008.6.18 日石灰有效钙镁含量自检试验, 石灰质量修约不正确, 没有按规范要求修约至 0.0005 ;试验室仪器管理不规范,部分仪器没有在试验室保存。项目部主要人员 11 人,项目经理、总工没有变更,试验负责人、专职安全员变更,没有业主相关批复文件,变更后人员职称符合原合同文件的要求;土方路基开工报告施工技术方案中台背回填与沟塘回填技术方案比较简单,没有根据标段实际情况编写;2008.5.11 日石灰建筑材料报验单试验人员与石灰试验台帐人员比一致,前后矛盾; * 中桥 2008.7.24 日混凝土浇筑申请单中施工配合比

46、与施工配合比计算书中比例比一致,前后矛盾,应及时查明原因;标养室温湿度不满足规范要求,水泥混凝土试件堆放,养护方法不正确。项目部主要人员 11 人,项目经理、总工没有变更,试验负责人变更,没有业主相关批复文件,变更后人员职称不符合原合同文件的要求土方路基开工报告中施工组织方案设计缺少施工组织管理体系图;k12+432盖板涵基础浇筑已经完成, 但项目部不能提供相关试验报告, 应及时查明原因。项目部主要人员 11 人,项目经理、总工没有变更,试验负责人变更,有业主相关批复文件,变更后人员职称符合原合同文件的要求,但此人在其他项目部兼试验负责人,专职安全员变更,没有业主相关批复文件;2008.3.1

47、6 日无机结合料稳定土击实试验 “ 77”盒号质量为 15.98g ,但 2008.3.15日试验“77”盒号质量为 13.48g ,同一盒号质量不一样, 前后矛盾, 应查明原因;盖板涵和桥梁水泥混凝土强度试验台帐登记比较混乱,管理不规范,不便于查找。2008.7.9 日盐酸当量浓度标定试验,碳酸钠质量修约不正确,没有按规范要求修约至 0.0002 ;k17+015盖板涵 2008.7.10 日混凝土稠度及表观密度试验复核人非试验负责人签字,不符合要求;标养室养护试件堆放,养护方法不正确,不符合要求。项目部主要人员 8 人,项目经理、总工没有变更,道路、桥梁工程师变更, 有业主相关批复文件,但

48、变更后人员职称低于原合同文件的要求;7、8 月份项目部安全会议纪要没有附人员签到表, 不能保证相关人员到会;2008.6.11 日石灰有效钙镁含量自检试验, 石灰质量修约不正确, 没有按规范要求修约至 0.0005 。* 大桥上部结构板梁工程开工报告总监代表没有签字,不符合施工程序; 秦东河大桥上部结构板梁工程开工报告施工组织方案不全面,缺少施工组织、安全生产网络图。项目部安全会议纪要时间为 2008.3.16 日,但签到表时间却为 2008.3.6 日, 前后矛盾,会议真实性值得怀疑;2008.8.2 日 525mm碎石原材料建筑材料报验单填写不规范, 没有注明试验人;钻孔灌注桩开工报告中施

49、工组织方案编写不全面,缺少施工组织、安全生产和质量保证体系网络图。项目部项目经理、总工、桥梁工程师变更,有业主相关文件批复,变更后桥梁工程师职称为助理工程师, 不符合原合同文件的要求, 试验负责人变更, 无业主相关批复文件;c25水下配合比设计书中砂产地为 “ 镇江”,但施工单位原材料自检时,报告中显示为 “芜湖”,前后不一致,如果材料变更,应重新做配合比试验;2008.4.26 日* 大桥 14-1# 桩 c25混凝土浇筑申请单中碎石含水量没有计算,但已经得出施工配合比,配合比合理性值得怀疑;标养室存放试件,但湿度不满足要求。2008.6.26 日 95 区土方路基 k24+380.5-k2

50、4+551.67 中间检验申请单中 3m直尺测平整度每尺仅测4 点,没有按规范要求每尺测 10 点;监理月报内容不详细, 对于现场指令 fylj-2 标右-2 中横梁报废问题没有记录。* 河桥钻孔灌注桩混凝土浇筑使用试验室配合比做为施工配合比,施工配合比没有按照原材料的实际含水量进行调整;* 河桥钻孔灌注桩混凝土浇筑记录中没有记录浇筑混凝土面的深度,不能计算导管埋深,但记录表中仍然有导管埋深的数据,数据来源不明;* 桥钻孔灌注桩没有提供钻孔原始记录和水下混凝土灌注原始记录; 压碎值仪没有配备相应的标定罐;压实度检测资料显示,含水量测试使用了编号为41 的铝盒,但检查试验室时没有发现该铝盒预制板

51、梁的中检单中,均没有附入监理组的钢筋和模板抽检记录; 预制板梁混凝土使用的jm-型号的外加剂没有提供委托试验报告; 橡胶支座没有进行委托试验;* 桥没有灌注桩的分项工程开工报告;水泥稳定土使用的水泥没有水泥试验建立台帐,且没有对水泥的凝结时间进行试验检测* 桥第一跨左幅第五片梁底橡胶支座有变形较大现象* 桥钻孔灌注桩没有提供钻孔原始记录和水下混凝土灌注原始记录;* 桥钻孔灌注桩中间检查资料中没有附入监理组的钢筋笼抽检记录;所检查的钻孔灌注桩中间检测资料中,均缺少对钢筋笼的直径和箍筋间距的检测资料;* 桥所有预制板梁混凝土浇筑资料中记录的混凝土配合比为水泥:黄砂: 碎石:水:外加剂 =459:6

52、40:1197:148:75,但申报批复的混凝土配合比为水泥:黄砂:碎石:水:外加剂=469:611:1187:183: 81,实际使用的配合比与批复的配合比不一致,应查明原因;原材料检测没有建立试验台帐* 大桥钻孔灌注桩混凝土浇筑记录表中不能反应收盘混凝土导管埋深;* 大桥钻孔灌注桩混凝土使用的 uc-22 型外加剂没有提供委托试验报告; 底基层灰土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用的应力环没有标定证书;压碎值仪没有配备相应的标定罐;检查时发现水泥混凝土养护室的空调没有工作,养护室的养护温度达到29度,不符合规范规定的混凝土养护条件8 月 5 日施工的基层水泥稳定碎石的压实度检测没有登记台帐;水泥稳定碎石检查的日期为 8 月 12 日,但检查水泥稳定碎石试件养护室时发现 8 月 5 日制作的试件还没有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试件也没有浸水7 月 22 日以后的基层压实度检测没有登记台帐;k38+900-k39+190左幅基层厚度检测资料中显示该段厚度检测了2 个点,检测频率不足;水泥试验仪器台帐登记不全;水泥混凝土养护室湿度不够,试块表面干燥,且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