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形意拳的鼻祖布秉全精武形意拳的鼻祖布秉全精武素有“金太谷” 、“小北京”之称的太谷县,不仅文风淳厚,而且崇尚武术。在民间武风盛 行,拳种繁多的武术流派中。尤以形意拳最负盛名。它以 其历史悠久、活动普及、论著丰富、名家辈出而影响甚 大,闻名于国内外,被誉为“形意拳之乡” 。 1996 年 12 月 4 日,国家体委授予太谷县“全国武术之乡”称号,成为当 时山西省唯一的武术之乡。太谷县能成为享誉全国的武术 之乡,自有其辉煌的历史缘由。 据太谷县志文献 资料统计,仅明清时期,就有文进士 47 人。武进士 20 人 (其中武状元 1 人 ),文举 194 人。武举 195 人。可谓人杰 地灵,文武称盛
2、。早在元代, “太谷武村人高福,就精武 技、有战功,官至龙虎卫上将军” 。明代,有武状元安国。 清雍正年间。少林拳就已传人太谷,习武之民风,油然兴 起,对后来形成和盛传于全国的形意拳影响极大。乾隆 间,北郭村人张凌霞、上安村人牛天畀均为武进士,官至 总兵、提督职。富甲一方的太谷县,在这样一个具有悠久 习武传统的基础上,于咸丰年间,又诞生了一个新的拳 种。它就是被誉为中国四大名拳之一的形意拳。咸丰六年 (1856 年 ),由河北深州人李洛能 (世称老农 )始传于太谷县的 形意拳崛起。不数年,形意拳名振武林。作为一个拳艺流 派,很快便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大派拳种,屹立于中华民族 之林。对于这样一个影响
3、远广的优秀拳种,由来之说也纷 纷纭纭。 由于历代文献史料记载极少,创始之说更是 难见一字。所以,我们只能根据流传的拳谱、碑文及形意 拳前辈的口传等资料,来进行源流梳理。近年来,笔者查 阅了解放前出版的形意拳书及其民间手抄本约二十余本, 结合形意拳前辈的口传及有关形意拳资料,又进一步分析 了一些形意拳研究者对历史源流的实考之作,以自己粗浅 的水平,慎重求证,对形意拳早期沿革之历史,溯本而求 源,大体上归纳为“意拳” 、“心意六合拳” 、“心意拳”、 “形意拳”四个发展阶段。在岳飞意拳维型拳法的基础 上,经过漫长的发展演变,历代大师的综合提炼,逐渐形 成了各自具有独特风格的三个自成体系的拳种流派。
4、 2008 年 6 月 7 日,国务院公布了形意拳、心意拳、心意六合拳 三大拳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然而,考其 拳源,此三大拳种均始于民族英雄岳飞。形 (心 )意拳门尊岳 飞为鼻祖,是有其根深蒂固的历史原因和以其代代相传为 依据的。 形意拳为岳飞创始之说,民国年间,即有学 者因质疑岳武穆九要论非岳飞之作,进而提出“形意 拳是否岳飞之传,亦可疑也”的观点。及至上世纪八九十 年代,一些研究者又顺着这一“疑古”之风,进一步发挥,基本上对岳飞创拳之说持否定态度,并在形( 心)意拳界占有了一定的市场。之后。不再提起岳飞。但是我认为否 定之论据,显然有失偏颇。形 (心) 意拳门历代尊岳飞为鼻
5、祖,或者说岳飞所练的拳法及思想理论是形 (心 )意拳的雏形 是有一定道理的。其一,形 (1 心 )意拳的雏形岳氏双推手。 水有源,树有根。谈形意拳的原始雏形,自 然也应从拳谈起。 少林拳术秘诀一书载: “武穆,少年 时。喜技击,倡双推手法,后世多宗之” ,“手法虽有各家 之别,其渊源不出岳氏之双推” 。岳氏连拳古谱中也 云:“岳飞研究易筋经获神力,而创拳术,初名双推掌,又 名母子拳。”上述拳书记载,对岳飞之双推掌,或日双推手 法,均予以了肯定与认可。据有关资料记载和前辈口传, 宋朝时,爱国名将岳飞,倡双推手法,又以雄鹰竞志,取 法为拳,教练将士名日意拳,相传为形意之源。 从长 江流域一带流传的
6、岳家拳看,其渊源之拳理拳法与形意拳 也极为相似。不仅有五行六合之理,也有“五禽六兽一条 龙” (即十二形 )之说。如清末民初,我国北方武术大师李瑞 东(1851 1917 年)曾向岳家拳著名拳师岳青山学习岳氏真 传“心意十二形” 。中华武术杂志 1987 年第 4 期载: “此拳乃岳家祖传,历来秘如至宝,十二形分为熊踞、狮 跳、马奔、虎剪、猫形、鸡蹬、燕巧、鹰拿、鹤步、猴 形、鹑撞、龙变。俗语云:五禽六兽一条龙,手法极其精妙。”此十二种动物形象,虽与现今形意拳中之十二形名称 叫法不同,但象形取意之理法则同出一源。 2001 年 台湾武林杂志第 8 期,刊登了“客家岳飞拳”的专访 文章,开篇谈到
7、: “在台湾新竹、苗粟一带的客家族群中, 流传着一种稀罕而又古朴的拳术,叫岳飞拳。 ”这支以岳飞 命名的拳系,是否与岳飞有关,虽也无法查证,但从岳飞 拳传人罗锦福师傅演练“岳飞拳拳母双头管”的动作 名称与招式上分析,其完全以手法变化为套路训练的主要 内容。其动作名称有, “推手式,猿猴勾手,暗劲推手,后 下托手,十字突手,串手平揣、转身切手、右推手、左推 手、前推手、勾手、十字串手、揣盘手等” 。岳飞拳这些手 法的变化与形意拳讲究手法变化及其虎形的运用有着大同 小异,异曲同工之妙。 先父布学宽先生 (1876 1971 年)一生从事武术教学六十多年,在他亲写的笔录中,有这 样一段记述:“本人学
8、习形意拳体会。原籍岳穆王发起,采 取动物本性技能,独有虎形群众说是双推手,李政老师傅 传戴龙邦师说,虎形是双把,到太谷,戴龙邦二子文雄和 李洛能又传太谷车毅斋和宋世荣大师,都按动物技能而练 之,改为虎形。 ”这就明确地道出了从双推手到双把再到虎 形的演进过程。依此分析,不难看出,形意拳中有着岳氏 双推手的基因。可以说,形意拳的基本手法和岳氏双推手 有着密不可分的亲缘关系。太谷形意拳中的虎形 ( 俗称虎扑子)是极具代表性的形意拳精粹。它明显地体现着老虎扑食 之勇的一种兽性凶猛的技击意识和集中全力、劲意一点的 整劲功夫。没有这个心意,拳不会如此凶残;有了这个意 识,招式虽然简单也有很强的攻击力。这
9、一代表形意拳技 击风格的拳理拳法的典型动作招式,明显地带有原创拳法 的特点。 笔者认为,岳氏双推手是形意拳的基因。形 意拳是把岳氏双推手这一基因,作为种子,经过姬龙峰、 戴龙邦、李洛能等历代大师,培育出来的新成果。 其 二、岳飞“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的思想,奠定了形意拳 拳法理论基础。形 (心)意拳谱所讲的“心与意合,意与气合”。在形意拳中的作用,正好和岳飞重视心意的作用相 吻合。据宋史岳飞传载:“飞日,阵而后战,兵法之 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这一“心”字,体现出岳飞在 运用兵法中的思想与作用,不能说和岳氏意拳中的心意没 有关系。岳飞重视心意的作用,不仅作为创拳的思想理论 基础是合情合理
10、的,而且一直影响着心意六合拳、心意拳 和形意拳的拳理拳法,被尊为内功心法的指导思想,并且 由此确立了心与意的虚空与灵动在实践中的核心意义,甚 至连提出“形意拳非岳飞之传也可疑也”的徐哲东先生也 认为,形意、八卦、太极均与岳飞有思想联系。如徐先生 言:“八卦以巧取胜如岳家之善用奇也;形意壁垒森严,如 岳家之善用正也。 ” 民国年间,形意拳界把秘传的岳 武穆王九要论在一些形意拳家的著作中陆续附录公布于 世。如 1919 年李剑秋著形意拳术中附录“岳武穆形意 拳术要论”。 1929 年凌善清著形意五行拳图说辑录 “武穆形意拳要论” 。 1934 年,李存义述、董秀升编的 岳氏意拳五行拳精义中也录有“
11、岳武穆九要论” 。此三 种版本,叫法虽有差异,但内容基本一致,出入并不很 大,且都明确尊为岳飞之作。形意拳门一般简称九要 论。虽然有人对此九要论也提出非岳飞之作的质疑, 但在没有确切的证据之前,我们仍尊重传统,视为岳飞所 传。此九要论 ,在形意拳传人中,一直受到高度重视, 传抄演练,对提高形意拳技,确有学习与研究的价值。后 来,有的人干脆就习惯地称之为形意要诀 。据形意前辈 传言,岳飞原有完整拳谱,但已散失不全,现流落于世的 仅此九要论而已。此要论不仅有气论、动静、三节、 四梢、内五脏之详说,而且有身法、拳法、变化在心、内 外三合之论,岳飞上述拳理拳法和重视心意的思想作用, 对后来姬际可创“心
12、意六合拳”也产生了很大影响。 综观岳武穆王九要论中一系列拳法理论,精辟见解, 虽历经数十代,但至今仍闪烁着璀璨的光芒,在形意拳的 传承过程中,一代又一代地指导着研习形意拳的人们。这 是老祖宗给我们留下来的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以为,即使 九要论不是岳飞之作,也是形意拳先师实践总结出来、内部流传的拳谱,也是在岳飞思想的基础上,或者就是岳飞的传人,根据岳飞所传,编纂整理而成的。既然能 贯以岳飞之名,恐怕与岳飞也不无关系。不论九要论 是否是岳飞之作,岳飞是形意门的鼻祖,都是大多数拳 谱与形意前辈代代相传留下来的。 其三,大多数 形意拳谱著迷,都尊岳飞为始祖。 较早始见于清 乾隆十五年 (1750 年 )
13、的心意六合拳谱序言中这样记 述:“王讳飞,字鹏举,河南汤阴人也当童子时,受业 于名师,精通枪法,以枪为拳,立一法以教将佐,名曰意 拳。”此说仔细分析一下,也是符合事实的。从历史记载 看,岳飞是精通枪法的,宋史岳飞传云:“岳飞曾左夹 弓,右运矛,横冲其阵,贼乱,大败之。”宋史纪事本本未云:“飞单骑丈八铁枪,刺杀黑风大王,金人退走。 ” 岳飞既然精通枪法,化枪为拳的说法是可能的。清代晚期之后,至民国年间,形意拳达到了一个全盛时期,一 些形意拳家纷纷著书立说。民间不仅流传有岳武穆王心 意拳谱、武穆遗书 、岳家拳谱 、戴氏心意拳谱等 多种手抄本,而且,出版印刷了多种形意拳著述流传于 世,如孙禄堂的形意
14、拳学和拳意述真 、 (李存义原 述 )董秀升编辑的岳氏意拳五行、十二形精义、刘殿琛的形意拳抉微 、姜云樵著述的写真形意母拳 、形意杂 式捶、八式合刊 、宝显廷著形意拳谱 、高降衡著形 意拳基本行功秘法 、凌善清编辑靳云亭指导的形意五行 拳图说、薛颠的形意拳术讲义 、李剑秋著的形意拳 术、靳云亭撰写的形意拳五纲七言论 、许笑羽的形 意拳图解、黄柏年著的形意拳、械教范等等,这些传 世之作的普遍流传,不仅对普及传播形意拳起到了积极的 作用,同时使“形意拳相传创始于岳飞”以及“岳武穆九 要论”等历代相传的说法与拳论思想,也深深地扎根于民 间形意拳传人之中。 特别是颇具影响的名拳师的一些 典型说法,更是
15、在他们的后辈晚生及学生中代代传抄,津 津乐道。如曾在北京清华学校的国术教师刘殿琛日: “宋岳 武穆王精通枪法,及为元帅时,乃脱枪为拳,用以教将 士,遂自成一道,为后日形意拳术之始。 ”曾任南京中央国 术馆编审处处长姜云樵先生也认为: “形意拳相传始于宋之 岳武穆。”在李存义原述的岳氏意拳十二形精义附录的 “曹继武先生意拳十法摘要”中也有: “惟此六合意拳则出 自宋朝岳武穆王。 ”这些具有代表性的著名武术大师著述形 意拳历史源流时,虽然也有“相传”存疑之词,但都基本 认可“岳飞始创”之说。因此,尊岳飞为形意拳始祖,决 非毫无根据地胡编乱写。起码是见过形意拳前辈收藏的 拳谱抄本或听老师口传相授的。
16、这些存世量极大的民 间文献,它不仅是我们重要的研究材料,而且是我们形意 拳传承的历史依据。 其四。形意拳门历代流传“岳飞为鼻祖”。 不论传承谱系流传,还是形意前辈口传, “形 (心 )意拳首创于岳飞,取名意拳”的说法,一直流传至 今。虽然没有正史文献的依据,但乾隆年以后,历代拳谱 与口传都尊此说,也充分说明这一说法或曰研究成果,历 代拳家是认可的,是符合当时历史条件和创拳过程的。形 意拳门也绝非盲目攀附,依托名人,借以增重。笔者认 为,宁可信其有。 明末清初,永济人姬际可 (龙峰 )首创 六合心意拳,相传也是“得岳武穆五拳谱” ,“悉心研习其 精义,以六合为法,以心之发动日意、意之所向为拳,名
17、 日六合心意拳”的。你能说姬祖师创拳与岳武穆王重视心 意的作用无关吗 ?你能举出姬祖师不是尊岳飞拳谱的例证来 吗?如果说,姬祖师不是受岳飞重视心意作用的思想启发与 双推手拳理拳法的影响,那么姬祖师又是根据什么创拳。 受谁的传承而自立六合心意拳一派的呢 ? 我们从河南心 意六合拳派系,祁县心意拳派系,河北深州、山西太谷形 意拳等各大派系流传的说法上看,基本上都是尊岳飞为鼻 祖的。河南心意六合拳马学礼一系是姬祖师所授。所见资 料如卢嵩高老师的门徒张兆元先生在心意六合拳源流 考一文中述: “心意六合拳首创自岳飞,集成于明,末姬 龙峰。”祁县戴氏心意拳门,所传古拳谱及先师口传,都强 调“戴承岳氏遗术”
18、 “心意拳之鼻祖为岳夫子。古名岳家 拳。或日心意拳首创于岳飞,取名意拳。 ”更是把岳飞推崇 备至。河北深州人“神拳”李洛能 (老农 )在太谷县始创的形 意拳,无论河北派,还是山西派,都始终以岳飞为始祖传 谱。从河北深州市发现的民国廿一年 (1932 年 )10 月为形意 拳大师郭云深先生所刻的碑文看,不仅有“嗣得岳武穆王 合义拳谱精练揣摩、深得义拳秘奥”和“于体操旧套中添 设武穆义拳一科”等字句,而且,碑的右上角绘刻有“岳 飞形象”。虽然碑文把“意”字写为“义”字,但这也不难 看出,河北李洛能先生的形意拳主要传人也是尊岳飞为形 意拳鼻祖的。这是值得我们非常重视、认真研究的有价值 的史料。我们形
19、意拳之乡太谷县,形意拳门的老前辈,一 直到解放初期仍简称形意拳为意拳。而且,传统的拜师仪 式,一直都挂岳飞的像,都向岳飞的牌位叩头跪拜,上香 祭祖,并以岳飞精忠报国的英雄故事训育后人。 形意 门立祖岳飞。我认为,一是因为我们所练的形意拳皆宗法 于岳武穆王拳谱和岳氏双推手。二是因为岳飞不仅武艺高 强,而且仁爱忠义,品德高尚。三是因为岳飞是精忠报国 的民族英雄。所以形意拳门老前辈历代传习把岳飞作为本 门派的祖师来当做楷模去学习、去效仿,是很有道理的。 而且对形意拳的传承发展是大有好处的。我就想不通,怎 么民国年间一个不是形意拳门的教授,仅仅提出一个“可 疑”的观点。我们就去找理由否定呢 ?难道我们
20、的形 (心 )意 拳先辈一代一代地都在欺骗我们吗 ?考其沿革发展之历史,综上所述,“岳飞创始”之说,应是事出有因,并非无稽之 谈。 其五,以正史没有记栽为由,否定“岳飞创始” 之说的一些猜测和假设都是站不住脚的。 经查,最早 提出否定“岳飞创始”之说的,是国术史研究家徐哲东先 生。民国十九年 (1930 年)11 月,出版了徐哲东先生著述的 国技论略一书。书中辨伪第三、第一节中提出: “形意 拳家言,形意拳传自岳飞,其事殆出于依托。盖形意拳家 借岳飞以增重也。 ”接着,徐先生对李剑秋形意拳术一 书中附录的“岳武穆形意拳术要论”提出了非武穆之作的 质疑。故得出结论曰: “夫要论既非武穆之作,形意
21、拳是否 岳飞之传,也可疑也。 ”徐先生的此论一出,即为武界掀起 了一股“疑古”之风。因为徐哲东先生非一般之人。他在 武术界是有一定影响的大教授。然而,当时虽也有影响, 但未形成“气候” 。再未见有什么实证文章公布于世。可以 说,只是提出一个疑点。及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永济尊 村挖掘出乾隆五十五年 (1790 年 )姬氏族谱抄本之后, 一些形意拳研究者才又顺着这条“疑古”之路前行,并纷 纷到永济尊村实地考察。这本来是件好事。但却以“姬氏 族谱”的出现来否定“岳飞创始”之说。其实, 姬氏族 谱也只能说明,永济尊村确有际可,并有“人号神枪” 之称。并无创形意拳或心意六合拳之记载。因此,否定岳 飞之论
22、,虽然猛一听也有一点道理,但还不能服人,所以暂不敢苟同。 一是关于岳飞的生平史料,无岳飞创拳 的记载。我认为,史籍没有记载的人和事,并不等于历史 上就没有。况且,撰稿人也不一定就什么都知道。如果史 籍有明确记载,不早就有定论了吗 ?中华武术有 129 个拳 种,有哪一个拳种的渊源,在正史文献上有明确的记载呢 ? 姬际可创心意六合拳史籍上不是也没有记载吗?不也是和岳飞创始之说一样,都是拳谱流传下来的吗 ? 二是岳飞年 仅 39 岁,大多时间在戎马生涯中度过,不可能有时间创 拳。笔者认为,创拳的年龄应该不是什么理由,李小龙 32 岁去世,不也创立了截拳道吗 ?况且,说岳飞始创形意拳, 也仅仅是一个
23、雏形,或者说是个“基因” 。我们推理分析一 下,在实践中,岳飞训练士兵研究制敌技击之法而产生灵 感,给士兵以启迪。这些后辈晚生,根据岳飞思想,拳法 实践,加以总结。即便不是岳飞亲自所撰写,是别人加以 总结整理传播也不是不可以的,孔子的论语 ,不就是其 弟子的弟子总结撰写的吗 ? 三是“金元数代,鲜有其 技”,更有的说,“未见岳飞有传人”等等,以此来说明形 意拳门假托岳飞以示增重。开始我也认为“四百多年未见 有传人”很有说服力。但静下心来,仔细思索考究, “近乎 失传”或“鲜有其技”也是符合当时历史客观条件的。金 元时期,统治者为巩固政权,曾禁止民间习武,尤其严禁 汉族习武,并制定有禁律,而且有
24、“民习角抵,枪棒罪”之规定及制罪办法。因此,受社会政治因素的影响,岳飞 所传拳术,不能公开传播或不能有比较大的发展,也是自 然而然的事情。即使岳飞平反后,有一段“解冻”时期, 但到清雍正时期,又颁布了严格的禁武令。这些禁武令, 都使练武由公开转入秘密。尽管如此,具有文化生命力的 武术,不仅没有禁绝,反而在民间仍暗地里私下传播着。 中国如此之大,我们作为一个民间习武人,怎么就敢断定 岳飞所练的拳没有流传呢 ?在民间以“岳”字贯名的拳还少 吗?什么岳飞拳、岳家拳、岳氏连拳、岳氏八翻手、岳氏散 手,以及器械岳家枪、岳家锤等等,如此大面积流传的拳 术套路,尊崇岳飞为始祖,能说与岳飞无关吗?上述岳氏拳派
25、,不仅有拳谱记载,而且,在民间不少地区也有习 练人群。据有关武术杂志报道, “ 1983 年 8 月,湖北省体 委武术挖掘整理小组,在岳飞后裔中,挖掘整理出系统的 鲜为人知的岳家拳。经考查,岳家拳流布地区以黄梅、广 济为中心。遍及鄂东各县,仅黄梅县二十三个乡。乡乡都 有习岳家拳者。 ”而且,“民族英雄岳飞第二十七代孙岳 进。是湖北黄冈地区武协委员,为继承发展岳家拳,他在 1986 年参加全国武术观摩交流会荣获金牌后,曾为村民表 演,并在黄梅镇一小辅导学生们习练岳家拳械。 ”武穆遗 书载:“岳家拳术有十个原型套路和一些发展套路。器械 有岳家枪、钩镰枪、岳家锤、岳家锏以及刀剑棍钯鞭飞叉 等套路。”
26、巧合的是,台湾罗锦福老师演练的岳飞拳器械。 如勾镰枪、飞钗、双锏、藤牌单刀以及精武杂志登载 的岳家拳十套拳术之“三门桩” 、“三双门”等套路,都从 另一个侧面说明了岳飞所传拳械在民间是有流传的。据一 些研究者考证,形意拳与上述岳氏拳派在演练的风格特 点、拳理拳法、技击用法上都有一定相似关系。如手法变 化多,腿法运用少;重技击实战,而非花拳绣腿;强调桩 功为基,“鸡步”为主;在技击上以蓄发并重,贴身近打为 特色。虽然动作架势有异,但理法相同。特别是形意拳中 的“三体式”,与岳家拳的“丁不丁、八不八”的步法,虽 历经数代仍无意中巧合,也为形意拳尊岳飞拳法,提供了 “基因”信息。就连距岳飞四百多年后的姬龙峰,也以得 岳武穆王拳谱。或遇异人授以岳武穆王拳谱,创心意六合 拳,而被民间拳书或手抄本记载,老前辈口授流传下来。 四是关于“脱枪为拳”之说,岳飞,姬龙峰皆精通枪法, 同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商场设施更新换代合同范本
- 2025电子商务合同法指导下的网络直播带货合作协议
- 2025年度高端茶叶原产地直供购销合同模板
- 2025灯具批发零售合同示范文本
- 2025版服装生产设备租赁与维修服务合同
- 2025年男方出轨离婚协议:财产分割、子女抚养及离婚赔偿
- 2025年度保险理赔法律援助服务合同样本
- 2025 高密市PPP项目PPP项目合同
- 2025新版中介房屋租赁合同范本
- 语言文字知识培训方案课件
- 物业客服管理知识培训课件
- 2025海南省老干部服务管理中心招聘事业编制人员6人(第1号)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居民体重管理核心知识课件
- 2025-2026学年湘教版(2024)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2025至2030中国公安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口腔医疗风险管理实施方案
- 2025互联网营销师三级理论考核试题及答案
- 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个案护理
- bbc国际音标教学课件
- GB/T 45763-2025精细陶瓷陶瓷薄板室温弯曲强度试验方法三点弯曲或四点弯曲法
- 贵州省贵阳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