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新人教版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_第1页
高一新人教版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_第2页
高一新人教版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_第3页
高一新人教版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_第4页
高一新人教版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一新人教版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地理学习离不开地图,必须重视地图,识图、用图也是地理学科最重要的基本技能。高中地理教材中有着丰富多彩的各种类型的插图,与文字配合,使教材内容的呈现更加直观、形象、生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新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希望对你们有帮助!新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1学习目标1.说出人口迁移、国际人口迁移、国内人口迁移的含义。2.据相关资料,分析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的不同特点及原因。3.对比分析、说明我国1949至改革开发前与改革开发后,我国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原因。4.根据案例,分析归纳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影响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教学重点

2、与难点重点:1.人口迁移的概念、主要类型2.人口迁移的意义3.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难点: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教学内容安排知识结构:教学思路:学时建议:2学时教学资源建议1.本节教材中的表格数据、图像及文字资料;以及中图版教材、地图册、影像资料2.人文地理学王恩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中国文化地理概述胡兆量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4.相关网站:5.生活经验:1.调查自己家族中每个人的出生地、迁移经历及原因。2.调查本区(县)近几年人口迁移状况。教法与学法策略1.人口的迁移(1)读图分析法:引导学生阅读图、相关图片,根据图说明人口的迁移状况,阅读教材,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说出人口迁

3、移的类型即国际人口迁移、国内人口迁移及其含义。(2)社会调查法:联系学生生活体验,组织学生调查自己家族中每个人的出生地、迁移经历及原因,得出人口迁移的概念。2.人口迁移的因素:(1)讲授法: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和图像,对比分析讲授国内及国际人口迁移的原因和意义。(2)读图分析探究法:阅读相关历史资料及图像,分析、说明我国、美国各主要历史时期中,国内人口的迁移规模、特点、原因以及因此而产生的影响,归纳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教学评价建议:1.调查、收集并整理本市或本区(县)有关人口迁移的资料,探究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原因,并写出调查报告或小论文。2.根据视频资料讨论:“民工潮”讨论:民工流动的方向、原因。新人

4、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2一、主要运输方式及其特点:理解记忆铁路运输当代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修筑铁路造价高,消耗金属材料多,占地面积广,短途运输成本高公路运输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地位日趋重要的运输方式。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水路运输历史最悠久的运输方式,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航道水文状况和气象等自然影响大航空运输速度快,运输效率高,是最快捷的现代化运输方式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且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管道运输运具和线路合二为一的新型运输方式。货

5、物主要是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煤浆及其它矿浆。气体不挥发,液体不外流,损耗小,连续性强,平稳安全,管理方便,而且可以昼夜不停,运量很大。管道运输要铺设专门管道,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二、交通运输网的形成与发展趋势:分一种运输方式形成的运输网、两种以上运输方式形成的运输网及不同地域的综合运输网。发展趋势:交通运输不仅日益网络化、国际化,而且日益高速化、大型化和专业化三、理解记忆交通运输线、站的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地形条件和地质条件)2、社会因素(人口和城市)3、经济因素(主导因素和决定性因素)4、技术因素(作保障)a.影响铁路的建设的区位因素:经济、社会因素成为决定性因素。以京九铁路为例1、

6、合理布局交通网,2、促进沿线经济的发展,3、维持香港的长期稳定和繁荣,4、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保证b.影响公路的建设的区位因素:修筑公路,1、要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避开那些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地段。2、尽量少占农田耕地,处理好与城镇发展的关系。c.港口建设的条件:港口的区位不仅要受到水域条件(如航行条件、停泊条件)的影响,还要受到陆域条件(如筑港条件、腹地条件)的影响。上海港的主要区位因素主要有:一是上海港是长江三角洲的一个河口港,兼作海港,主要港区沿黄浦江分布,三角洲地势平坦开阔,为港口建设提供了条件,长江一方面为港口提供了淡水,另一方面保证了船舶航行的空间,但是三角洲坡度小,泥沙容易

7、沉积淤塞河道;二是上海港的经济腹地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三是上海港以上海市为依托。四、重要的交通运输网记忆1、铁路网(文科要求)五横:京包-包兰陇海-兰新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滨洲-滨南昆七纵京沪京九京哈京广焦枝-枝柳宝成-成昆兰青-青藏2、修建铁路的意义作用:政治战略意义-(1)有利于人民的交往和文化交流,促进民族团结;(2)有利于巩固国防安全。经济意义-(1)促进资源开发,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2)促进商品生产和流通,促进沿线经济发展。(3)完善交通铁路网四、如何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状况:(1)合理规划城市道路,完善道路网(2)以自行车代步出行(3)禁止大货车进市中心,在市中心小汽车实

8、行单双日行驶制新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31、资源开发条件: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市场广阔;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资源开发条件:资源、市场、交通)2、能源基地建设:扩大煤炭开采量;提高晋煤外运能力;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变输煤为输电)。3、能源的综合利用:产业结构调整,结合铁矿、铝土矿优势,主要构建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三条产业链,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值。4、环境保护和治理:提高煤的利用技术,洁净煤技术等;调整产业结构,如原有的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其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降低重化工业的比重;三废的治理。5、流域

9、开发的自然背景:地形、气候、水文(水系)、资源地形:多山地形起伏大;水力资源丰富。气候: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温暖湿润,冬季温和,夏季高温,冬春降水较多。水系:水系发达,支流众多,水量丰富,大部分可通航。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铁铜等。6、早期开发中的问题:土地退化、植被破坏、环境污染。7、如何综合开发利用例:田纳西河以梯级开发为核心,在防洪、航运、发电(发展工业)、提高水质、土地利用(调整农业结构,保护矿区生态)等进行统一的开发与管理,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例:密西西比河下游地形平坦,适合发展农业例:长江宜昌以西、以东流域综合开发治理重点有何不同以西:(梯级)开发水能、改善航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