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监理实施细则_第1页
工程测量监理实施细则_第2页
工程测量监理实施细则_第3页
工程测量监理实施细则_第4页
工程测量监理实施细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工程测量监理实施细则一、工程概况及监理范围 新建铁路武汉至宜昌工程为沪汉蓉快速客运通道的组成部分,东起汉口站,西至宜昌东站,途经汉川、仙桃、天门、潜江、荆州、枝江、宜昌等市,线路全长293.096km。全线设汉口、汉川、仙桃、潜江、荆州、枝江、宜昌东等7个车站,其中5个新建站、2个既有站(汉口站、宜昌东站)。全线共划分6个施工标,四个监理标,本标属第四监理标。hyjl-4标监理范围起止桩号为dk206+500dk89+455.51,正线全长83.247km。主要工作内容有正线桥梁34577.4m/39座(双线)、4665.63m/6座(单线),隧道及明洞2375m/8座,路基47.81km。正

2、线铺轨170.40km,站线铺轨14.09km。制架梁4030片。 hyjl-4标地处湖北省荆州市和宜昌市境内,工程区地理位置为东经111112,北纬3031。其中,荆州市至枝江市为南北向垄岗地貌,垄岗与宽阔的沟谷相间,地势平坦开阔,高程3050m。枝江市往西进入丘陵区,高程50210m,相对高差30130m,宜昌附近进入低山区。沿线除农作物用地外植被发育。本细则适用于武汉至宜昌铁路工程dk206500dk289455.51段内设计院交桩复测,桥涵、隧道、路基、轨道等工程施工全过程进行监理。 二、编制依据1 、合同依据2、技术依据(1)时速200250km有砟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指南 (试行)(铁

3、建设函【2007】76号)。(2)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99)(3)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tb10054) (4)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程(gb/18314-2001) 以上是铁路测量的基本规定,它适用于铁路线路、桥涵、隧道、站场等工程测量。测量监理必须严格执行上述规范中的有关规定。三、测量监理工作流程1、根据监理合同约定和工程项目的规模,配置测量设备和仪器,设备和仪器应能满足相应的精度要求。2、检查施工单位测量人员的资格,测量仪器和设备的检定情况,审核施工单位的测量方案。3、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编写测量监理实施细则。4、测量监理应督促施工单位质量良好地完成施工

4、前的线路复测及大中型桥的控制测量工作,施工中的控制测量、建筑物中线高程测设及施工后的竣工测量工作。对施工单位施工测量的内、外业资料进行检查,对其内、外业成果资料的正确性和完整性进行复核,采取抽查或旁站的方法对测量过程进行检查和复测。5、监理工程师应特别注意相邻合同段搭接处测量结果及资料的符合性,必要时应组织相邻合同标段进行贯通测量和跨标段联测。6、督促施工单位在测量工作中采取行之有效的多级复核制,完成交桩复测、控制测量、施工放样测量、竣工测量以及导线网、导线点和水准点保护等工作。熟悉图纸,核对原始资料施工前准备接控制网、点桩基准控制网、点复测申请使用基准控制点设置工程控制桩(加密)申请使用工程

5、控制桩工程放样计算施工放样参与交桩、复核基准控制网、点复核审批使用基准控制点复核工程控制桩审批使用工程控制桩放样计算复核放样复核、抽测竣工测量竣工测量审核监督检查施工过程控制工 作 流 程 图四、现场交桩1、开工前,组织设计单位向施工单位进行测量成果资料和现场桩橛交接,并与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一起签署交接桩文件记录,履行交接手续。设计单位向施工单位交桩的范围应包括:(1)gps点、导线点、水准点成果表及点之记。(2)桩橛包括gps点、导线点、水准点等。(3)大型建筑物(如桥梁、隧道等)或复杂地段的平面控制桩及设计单位提供的测算和精度评定资料。(4)测量技术报告。2、按照招标文件和规范要求检查交桩

6、数量、精度,签署纪要(各种数据应齐全)并报建设单位。若重要桩位丢失,不能满足复测和施工测量需要时,应向建设单位和设计院报告。施工单位应对测量成果进行全面复测,复测内容如下:(1)gps点的基线边长度。(2)导线点的转角、导线点间的距离。(3)水准点间的高差。 3、gps控制网和水准控制网复测的注意事项 控制网复测应从施工标段外至少一个导线桩起测,逐一进行测量,直至到下一施工标段内至少一个导线桩。 水准点控制网复测应从施工标段外一个水准点起测,逐一进行复测,直至到下一个施工标段内至少一个水准点。 相邻监理合同段的控制导线网和水准点搭接测量应与建设单位联系解决。五、 cpi、cpii控制网测量及c

7、piii控制点施测1、各级平面控制网的作用为:(1)cpi主要为勘测、施工、运营维护提供坐标基准。(2)cpii主要为勘测和线下工程施工提供控制基准。(3)cpiii主要为轨道铺设和运营维护提供控制基准。平面控制网布网要求按表1执行。2、平面控制网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1)gps测量的精度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1 平面控制网布网要求控制网级别测量方法测量等级点间距备注cpigpsc1000m4一对点cpiigpsd600800m导线四等400600mcpiii导线五等150200m表2 gps测量的精度指标控制网级别基线边方向中误差最弱边相对中误差cpi1.71/100000cpii

8、2.01/60000(2)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3的规定。表3 导线测量主要技术要求控制网级别附合长度()边长(m)测距中误差()测角中误差()相邻点位坐标中误差()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限差方位角闭合差限差()对应导线等级cpii440060052.5101400005n四等cpiii11502003451200008n五等 (3)gps测量作业应满足表4中的基本技术要求。表4 各级gps测量作业的基本技术要求 级别项目bcde静态测量卫星高度角()15151515有效卫星总数5444时段中任一卫星有效观测时间(min)30201515时段长度(min)90604545观测时段数2121

9、212数据采样间隔(s)1560156015601560pdop或gdop6810103、cpiii控制网的测量(1) cpiii控制点应在cpii的基础上采用导线测量方法施测,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表3中的要求。施工单位应根据施工控制的需要进行选点埋石,并按相应规定埋石且作点之记。(2)cpiii导线测量应满足下列要求:cpiii导线测量应起闭于cpii控制点,采用标称精度不低于2、5+5ppm的全站仪施测。导线测量水平角观测应符合表5的规定。 表5导线测量水平角观测技术要求控制网等级仪器等级测回数半测回归零差2c较差同一方向各测回间较差cpiiidj12696dj248139 导线边长测量,读

10、数至毫米。距离和竖直角往返各观测2测回。各项限差应满足表6的要求。表6 距离和竖直角观测限差仪器精度等级测距中误差()同一测回各次读数互差()测回间读数较差()竖直角指标差较差竖直角测回间较差往返侧平距较差i55710102ii5101015 注:md=(+),为仪器标称精度。 式中 仪器标称精度中的固定误差(); 比例误差系数(); d测距边长度()。 电磁波测距仪的测距精度划分标准(测距长度为1时): i级 d5 ii级 5d10 cpiii导线应在方位角闭合差及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满足要求后,采用严密平差计算。4、高程控制测量(1) 高程控制测量应按三等水准测量要求施测。宜使用水准仪测量,

11、其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7的规定。(2)水准点可与平面控制点共桩,也可单独设置,新建线路单独设置的水准点据线路中线距离宜在50150m之间。(3) 重点工程(大桥、長隧及特殊路基结构)地段应根据实际情况增设。水准点应选在土质坚实安全僻静观测方便和利于长期保存的地方。表7 各等级水准测量精度要求()水准测量等级每千米水准测量偶然中误差每千米水准测量全中误差限 差检测已测段高差之差往返测不符值附合路线或环线闭合差左右路线高差不符值二等水准1.02.0644三等水准3.06.02012128四等水准5.010.030202014注:表中l为往返测段附合或环线的水准路线长度,单位为。(4) 水准测量使用

12、的仪器应满足表8的要求。表8 水准测量使用的仪器精度要求序号仪器名称最低型号备注1水准仪ds3用于水准测量2水准尺木质区格水准尺用于水准测量条码式水准尺用于数字水准测量3全站仪1 2+2ppm用于三等跨河水准测量2 2+2ppm用于四等三角高程测量(5)水准点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应符合下列要求:水准点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可与平面导线测量合并进行。导线点应作为高程转点,转点间的距离和竖直角必须往返观测,并宜在同一条件下完成。计算时应加入气象改正、地球曲率改正,采用往返观测平均值。当竖直角大于20或边长短于200m时,应提高观测值的精度。当往返测高差较差大于60d时,必须往返重测一组,两组高差之

13、差小于30d时,取两组高差的中数。高程测量视线离地面或障碍的距离不宜小于1.3m。水准点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技术要求距离测回数竖直角指标差互差()往返测高程较差(mm)边长范围(m)测回数中丝法测回数三丝法最大角值()测回间较差()往返各一测回往返各二测回往返各三测回20101060d200600(6)加桩水准测量应符合下列要求:加桩测量采用单程水准测量,水准路线应起闭与水准点,导线点作为转点。仪器应使用精度不低与原s级的水准仪。加桩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技术要求类别距离测回数竖直角半测回或两次间高差较差(mm)最大竖直角()测回数半测回间较差()高程转点往返各一测回30中丝法往返各一测回12加

14、桩单向一测回40单向两次100单向一测回30(7)一般三角高程测量应符合下列要求:在困难地段加桩高程测量亦可采用一般三角高程测量,其三角高程路线应分段起闭于具有水准高程的导线点,每段长度不宜大于2km.采用一般三角高程测量时,转点间的竖直角应正倒镜往返观测一测回,其较差在限差以内时取平均值。一般三角高程测量观测要求仪器型号竖直角两半测回间角值较差的限差往返观测高差、较差的限差(m)竖直角角值取位dj2300.02s1dj610.04s1 六、施工测量按照设计图纸及规范要求检查施工单位的测量结果,并签署意见,未经监理工程师签认的施工放样结果禁止施工。根据工程的情况,监理工程师应在施工过程中检查线

15、路、桥梁、隧道、轨道、房建、设备安装的施工放样方法,审核施工放样测量结果。、对于大型和重点工程建筑物、构筑物和设计文件中要求进行变形测量的工程,在工程开始时,监理工程师应督促施工单位进行变形测量,其质量控制要点如下:1、审核测量方案和测量计划;2、检查基准点、工作基点和变形观测点位置和精度。每个工程至少有3个稳固可靠的基准点;工作点应选在比较稳定的位置;变形观测点应设立在变形体上能反映变形特征的位置;3、变形测量的观测周期,应根据建筑物、构筑物的特征、变形速率、观测精度要求和工程条件综合考虑。在观测过程中,根据变形量的变化情况,应作适当调整。4、检查变形测量的测量方法、测量精度和测量结果。、施

16、工单位应对复测内容进行全面复测,gps点的施工复测按表4中的基本技术要求执行。1、 cpi控制网按c级gps控制网要求进行复测。基线边长度复测较差达到180000时,应采用设计单位勘测成果。2、cpii gps控制点按d级gps控制网要求进行复测。基线边长度复测较差达到150000时,应采用设计单位勘测成果。3、cpii导线点的施工复测按表3四等导线的精度和要求进行。复测结果与设计单位勘测成果的不符值在下列规定范围内时,应采用设计单位勘测成果。水平角 检测较差5; 闭合差5。距离 导线边长22d(同一高程面); 相对闭合差140000。、水准点复测应按三等水准测量要求进行复测,复测高差与设计单

17、位勘测成果的不符值20l时,应采用设计单位勘测成果。当复测结果与设计单位提供的勘测成果不符时,必须重新复测。当确认设计单位勘测资料有误或精度不符合规定要求时,应与设计单位协商对勘测成果进行改正。、施工控制网加密及中线测量1施工平面控制网加密按cpiii控制点的要求进行选点、埋石和测量。中线测量前,应在cp复测的基础上,用附合导线加密,其平均边长以200m为宜。测量放样应置镜与cp、cp、cp控制点上采用极坐标法测设。中线上应钉设公里桩和加桩,并宜钉设百米桩。直线上中桩间距不宜大于50m;曲线上中桩间距宜为20m。如地形平坦且曲线半径大于800m时,圆曲线内的中桩间距可为40m。圆曲线的中桩里程

18、宜为20m的整倍数。在地形变化处或按设计需要应另设加桩,加桩宜设在整米处。中桩桩位限差为:纵向 s/2000+0.1(s为转点至桩位的距离,以米计);横向 10cm。曲线控制桩(zh、hy、qz、yh、hz)应单独测设,不得与曲线同时测设。用任意点极坐标测设时,必须更换置镜点,重新测设一次,其点位误差不应大于5cm。曲线中桩测设可采用支距法、偏角法、任意点极坐标法或长弦偏角法等。偏角法测设曲线闭合差限差为:纵向 1/2000横向 10cm。2施工高程控制点加密测量按四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施测。中桩高程测量应起闭于水准点,其限差为50l。中桩高程宜观测两次,其不符值不应大于10cm。3 竣工测量横

19、断面测量可采用水准仪绳尺法、光电测距仪法、全站仪或gps等。线路横断面复测时,横断面的间距应根据地形情况和控制土石方数量的需要而定,填挖零点断面必须测绘。横断面测量检测限差按下式公式计算: 高程 0.1(l/100+h/10)+0.2 (m) 距离 l/100+0.1 (m)h检查点至线路中桩的高差(m);l-检查点至线路中桩的水平距离(m)。边桩测设 路堤和路堑的边桩可采用路基横断面的方法测设。并根据地形起伏和桩橛稳固情况在施工范围以外设置方向控制桩1-2个。测设边桩的限差为1200。 加固工程放样: 挡土墙、护坡等加固工程施工放样,应符合设计要求。结构尺寸误差、基底及顶部高程误差均不应超过

20、5cm。桥梁、隧道施工控制网的建立应根据桥轴线精度、隧道贯通精度建立独立的桥梁、隧道施工控制网。桥涵的控制测量监控:1、一般特大桥、大、中、小桥和涵洞复测的质量控制要点桥梁施工前,应对桥梁的平面控制网(三角网)、水准点(跨河水准点)、线路中线等进行复测。复测时,应与桥两端线路控制桩搭接闭合。监理工程师按规定比例抽检。当桥梁位于直线时,宜在该直线的所有定测转点上设置经纬仪测量右角,根据转点间距离和右角计算出转点相对于桥轴线的横距,以调整桥跨内的转点位置。桥梁位于曲线时,应对整个曲线进行复测,转向角测角精度同转点右角精度应符合下表的要求。复测转向角与定测转向角不同时,应按复测转向角计算曲线要素,当

21、复测转向角与定测转向角差值较大且转向角较小时,宜使线路恢复到定测转向角值,以免桥位移动过大。精度要求,转点右角以方向观测法测量,dj2级仪器观测两测回,或用dj6级仪器观测四测回。角值限差如下表。在限差以内时取平均值。水平角观测角值限差()仪器等级两半测回间较差各测回间互差dj21510dj63020中小桥和涵洞施工前的线路复测,距离按12000,曲线横向闭合差按5cm的要求进行。控制测量两岸桥头均应测设平面及高程控制点。 桥轴线长度的测定及其相对中误差的估算: 桥头两端中线各测设一个控制点,作为放样桥墩台中心和检查测量精度的依据,其连线称为桥轴线,长度可用光电测距仪测定,其精确距离称为桥轴线

22、长度。其相对中误差可按下式估算: ml/l=d*n/l*2式中 ml桥轴线长度中误差; l桥轴线长; 墩中心点位放样限差(设为lomm); n桥梁跨数。 用光电测距仪或钢卷尺测距,观测限差应符合规范要求,轴线长度相对中误差均低于上式估算的相对误差。方能保证墩台测设精度要求。水准点测设,特大桥、大桥施工水准点测设精度不应低于四等水准测量要求。桥头两岸应各设置不少于两个水准点,中、小桥和涵洞水准测量按四等水准测量要求设置水准点。跨越宽度为200m以上的大河或深沟的水准路线,应按跨河水准测量要求进行。墩台定位测设: 测量监理应对设计图上标出的数据进行核对,检查确认梁长与跨距的相互关系。 直线桥墩台定

23、位原则及墩距测量的精度要求: 用光电测距仪、钢卷尺直接丈量或横基尺端点法测设墩台中心时,应自一端向另一端依次设放,距离、方向应起闭于桥头控制点。也可根据地形自中间某墩向两端设放,应避免自两端向中间设放。 跨距丈量精度不得低于设计跨距的15000,与桥轴线另一端的控制桩应进行闭合,其闭合差应分配于各跨距内。 曲线桥墩台定位原则: 桥跨短、跨数多的曲线桥采用偏角法测设曲线,确定墩位。首先测出各墩位的线路中心,然后从线路中心向曲线外侧量出偏心距e值定墩位中心。 桥跨长、跨数少的曲线桥用导线法确定墩位。其导线角应以不低于dj2型经纬仪测设两个测回,偏角总闭合差不应超过下式计算的结果。()式中 n桥梁跨

24、数。 用光电测距仪测设时可采用长弦偏角法。根据计算资料直接测定墩位中心,其偏角应以不低于dj2型经纬仪测设两个测回,偏角总闭合差不应超过上式计算结果。有困难时可用任意点置镜极坐标法,但均应另行置镜检核。 用交会法测定墩台中心的原则: 用交会法设置桥梁墩台中心时,应至少选择三个方向进行交会。一个方向为桥轴线时,其它两交会线间的夹角,当置镜点位于桥中线两侧时,宜在90150之间;当置镜点位于桥中线一侧时,宜在60110之间,示误三角形的最大边长或两交会方向与桥中线交会点间长度,在墩台下部不应大于25mm,墩台上部不应大于15mm。以交会点投影至桥轴线上的点作为交出的桥墩中心。各方向都不包括桥中线方

25、向时,则以交会得的示误三角形的重心作为交出的桥墩中心。 护桩的设置: 墩台施工前应设置墩台中心护桩。护桩数量及其设置、保护措施视现场具体情况确定,并应满足正确定位和施工放样的要求。 小桥、涵洞定位: 小桥、涵洞位置可根据线路转点或曲线控制点测设。涵洞护桩应沿其轴线设放。 施工放样测量 桩基础放样:桩位应按设计桩位与墩台中心十字线相对位置设放。在控制点上置镜根据设计图纸、线路的曲线转角要素表计算出设计桩位坐标。将计算好的设计桩位坐标到现场实地进行放样。桩中心放样完毕后,应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报监理检查。桩中心放样误差10mm。挖护筒前应在桩中心小钉上拴上十字线,将桩中心引测到护桩上,护桩最好离桩

26、中心2m以上,以便防止在挖、埋设护筒过程中护桩发生移动。护筒埋设好后应检查平面位置的偏差,护筒埋设顶面位置允许偏差50mm,并将护桩十字线投影到护筒顶四周用油漆标注并挂十字线(如图一)及测量护筒顶高程作为丈量桩长的依据,量取oa、ob、oc、od的距离并记录。钻机就位应根据护筒十字线中心来调整钻机钻杆中心的位置,直至钻机钻杆中心与护筒中心重合。还可以控制钻机的二次就位来检查桩位放样的偏位。即钻机就位后在钻机钻盘上的钻杆孔(如图二)将棱镜支架支在钻杆孔中心,在控制点上架设全站仪观测,实测坐标与设计坐标相比不得大于10mm即为合格。 承台施工放样:首先用全站仪定出承台开挖范围,用水准仪检查挖掘深度

27、,再打垫层。由于承台施工放样都在基坑底部进行,一般情况下全站仪架设在控制点上看不见承台底部不能直接进行放样,需要从控制点上转个临时支点到承台边,再在临时支点上架设仪器放样出承台四个角点坐标或轴线坐标位置,并测出标高检查平整度、高程是否达到设计要求,用钢卷尺丈量承台底四边尺寸,校核放样精度。用全站仪在基础桩上放样桩中心位置,用钢尺量桩中心到四个垂直方向钢筋的距离,检查成桩后桩的中心位置偏差。成桩后桩位中心允许偏差群桩100mm,单排桩50mm。承台底面垫层施工达到要求后,在上面绑扎钢筋、立模板,在承台四周定轴线控制平面位置,检查承台四角位置模板标高,调整至设计标高,承台施工完成后测量顶面标高、尺

28、寸,符合要求后再进行下道工序。承台允许偏差:顶面高程20mm(测量5点) 轴线偏位15mm(测量纵横各2点) 前后、左右边缘距设计中心线尺寸50mm如下图: 墩身施工放样:墩身可以直接在控制点上放样,根据墩身尺寸计算出相应的设计坐标,用全站仪进行施测。在承台顶面上放出1、2、5、6、7、8点,根据放出来的点来立墩身模板。由于墩身混凝土不是一次浇注成的,而是分节浇注的,每一节墩身模板立好后都要进行检查,检查1、2、3、4点,根据实测数据进行调整,直至符合设计要求。墩身高程用钢尺进行传递。 墩台模板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前后、左右距中心线尺寸10测量检查每边不少于2处

29、2表面平整度32m靠尺检查不少于5处3相邻模板错台1尺量检查不少于5处4空心墩壁厚3尺量检查不少于5处5同一梁端两垫石高差2测量检查6预埋铁件和预留孔位置5纵横两向尺量检查7墩台支承垫石顶面高程(客运专线)0-5经纬仪测量混凝土墩台允许偏差:墩台前后、左右边缘距设计中心线尺寸20mm墩台支承垫石顶面高程0-15 mm,客运专线0 -10 mm墩台支承垫石顶面中心位置15 mm简支混凝土梁 :每片梁一端两支承垫石顶面高差3 mm 每孔梁一端两支承垫石顶面高差5 mm每孔梁一端两支承垫石顶面高差4 mm(客运专线)无支座垫石顶面高差5 mm简支钢梁:同一墩顶支承垫石顶面高差5 mm 架梁测量及竣工

30、测量 架梁测量: 架梁前应精密测定墩台中心,并设出纵横十字线及梁中心线交点(曲线桥工作线交点)。跨距可用经检定的钢卷尺直接丈量,亦可用光电测距仪组合测定,但应顾及最佳测程精度,亦可间接求算。实测或求算跨距与设计跨距的差值超过2cm时,应根据墩设计允许偏差逐墩调整跨距。以墩台中心十字线或梁中心线交点(曲线桥)为准,在墩顶上用钢卷尺按设计尺寸放出支座十字线及梁端轮廓线,并用墨线标出。检查垫石面高程。 桥梁竣工测量项目一般有:测定桥梁中线,丈量跨距;丈量墩台各部尺寸;检查顶帽及支承垫石的高程;检查支座位置及底板高程。2复杂特大桥及重要大桥测量工作的检查内容 复杂特大桥及重要大桥系指水面较宽且有高墩、

31、大跨、深水基础或基础施工难度较大,梁部结构类型复杂,要求测量定位、放样精度较高的特大桥、大桥。 控制测量 监理工程师应按下列要求检查复杂特大桥及重要大桥控制测量的图型布置、施工方法、限差要求等,以确保墩台平面及高程测设精度。控制三角网的等级和精度应按下表规定执行。控制三角网等级和精度等级测角中误差()桥轴线相对中误差最弱边线相对中误差基线相对中误差一0.71/1750001/1500001/400000二1.01/1250001/1000001/300000三1.81/750001/600001/200000四2.51/500001/400001/100000五4.01/300001/2500

32、01/75000表中桥轴线相对中误差应按测规第6.6.1条规定估算。 当以全站仪为工具建立三角网时,基线宜采用直线,困难时可用折线基线。其长度一般相当于桥轴线长度的0.7-0.8倍,困难时不应小于0.5倍。 三角网的求距角不宜小于30,困难情况不宜小于25,低等级三角网可不小于20。 桥轴线应为三角网的一条边,与基线一端连接,并尽量垂直。 当用光电测距仪时,可根据桥轴线的精度要求,仪器的测距、测角精度及地形、地貌情况,采用边角网或测边网。 当采用光电测距仪进行精密测距时,按下列要求执行: 、应每年在已知基线上比长,以检定仪器的加常数和乘常数。 作业前应检校仪器的发射,接收、照准三轴的平行性,校

33、正光学对中器,需要时,尚须检定仪器的加常数乘常数或在已知长度上比长。 、测距长度宜在仪器的最佳测程范围内,当边长精度要求高而边长长度又接近或大于仪器的最远测程时,宜分段观测。 、距离及竖直角应往返观测各两测回,距离每测回读数二次。当测距的精度要求高于1100000时,测距时气温宜在-5+35之间,并应在大气湍流较稳定时(一般在9-16时或阴天)观测,或分别由两个不同时段各往返观测一个测回。、测线两端高差不宜过大,其限值可按下式计算式中h高差;n系数(14);206265mz天顶距观测中误差;t设计或规定的边长相对中误差的分母;d平距。、测得的斜距应加常数改正、气象改正,当仪器的常数检定值不属于

34、显著性的系统误差时,可不加常数改正;气象元素应在测站及反射镜站分别测定,取其平均值。 、由斜距换算为平距,可按下式计算:式中 d平距; sm经过改正后的斜距; 竖直角; z天顶距。、经过换算后的平距边长应进行投影于轨底(或墩顶)高程改正。水平角观测采用方向观测法,其观测测回数按下表规定执行。 水平角测回数三角网等级仪器等级一二三四五dj1级159642dj2级12964 方向观测法的各项限差规定如下表 水平方向观测法各项限差(”)仪器等级光学测微器两次重合读数之差半测回归零差各测回同一方向向两倍视轴有效期(2c)的互差各测回同一方向值互差dj1级1696dj2级381310 注:当观测方向数不

35、超过3时,可不归零,但基线网除外。 用前方交会法测设的桥墩中心投影于桥轴线上的位移限差不应超过30mm。 2、水准测量等级的适用范围按下表规定执行。 水准测量等级适用范围跨河距离(m)项目800s2000s800跨河水准测量二等三等网中水准点间联测三等网的起算高程引测三等 注:当跨河距离大于2000m或有变形观测等特殊要求时,应做专项设计。水准测量视线长度及高度限差应符合下表规定。水准测量视线长度和高度(m)等级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前后视距累积差视线高度(下丝读数)仪器型号视距二ds0.5601.03.00.3ds150三ds0.5、ds11002.05.0三丝能读数ds375四ds0.5、ds11503.010.0三丝能读数ds3100注: 前后视距累积差系指由测段开始至每一测站的前后视距差的累积。 施工放样与竣工测量的检查 复杂特大桥的施工放样与竣工测量的检查同一般特大桥的施工放样与竣工测量相同。并行线桥梁施工放样应以左线为准,先放出左线墩台位置后,再依据设计图上左右线墩台关系放出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