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hoever you admire most in your heart, dont have to become that person, but use that persons spirit and methods to become yourself.(页眉可删)精选说课稿模板锦集10篇 说课稿 篇1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一、教材分析二、学生分析说课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39页例1、“做一做”及练习七 1、2题。其中减法的性质这一知识对学生来讲是有生活的基础的,在实际生活中经常能用到;而且学生之前有所接触和运用,比如在一二三年级的解决问题中一些连减的题
2、目,学生在分步计算时,会采用先算出两个减数的和,再从被减数中减去它们的和的方法。连减的简便计算这部分内容在整个四则运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但为后面例3要讲的除法的简便计算打基础,而且以后小数、分数的四则计算中也要用到。本节课是在理解与掌握加法与乘法的运算定律的基础上,学习四则运算中的连减简便算法。本节课学习连减的简便计算,主要通过不同解法的比较,使学生感知在计算连减时,有多种方法进行计算:可以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可以把两个减数加起来,再从被减数里减去这两个减数的和;还可以先减去后一个减数,再减去前一个减数。在教学中,我想先让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然后通过全班交流解题方法时学生对多种解题方法
3、的观察分析,让学生体会到其中的简便算法,并且探讨选择简便算法的灵活性,使学生感受到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化和根据数字特点选择计算方法的灵活性。学生分析:1、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学习了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特别是对于加法、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这些经验构成了学习本单元知识的认知基础。2、将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的内容集中在一个单元学习,虽然系统性很强,但是教师教学难度增大,部分学生接受知识有困难,知识内容易混淆,课时安排也显得比较紧。在运用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时,学生仍然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这一点我们在备课中应有所意识,适当调整课时安排,并充分考虑学生练习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加强易混知识的辨析练习。教学目
4、标:1、认知目标: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的几种常用算法,并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简便计算。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算法进行计算的意识与能力,提高学生观察比较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发展学生思维。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学会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的几种常用算法,并运用其进行一些简便计算。教学难点:学会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算法进行简便计算。一、导入:例1 知识小百科一共有234页,我昨天看了66页,今天又看了34页,还剩下多少页还没看呢?
5、设计理由:借助读书这一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让学生关注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现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理念。预设学生读题后能找到其中的数学信息和所要求的问题。二、教学1、学生独立列式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为产生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提供了条件和空间。预设学生能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2、学生汇报,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说自己的想法,让其他学生更明白了算理。预设学生能讲出自己的想法。3、你们喜欢用哪种方法,为什么?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说让同学认识到哪种方法简便,为什么?4、小结:通过解决这个问题,可以看出在计算连减时,有多种方法,其中会有比较简便的方法。5、如果把234改成2
6、66,哪一种方法更简便?为什么?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白在计算连减时,有时从左往右依次计算更简便。小结:在做题时,一定要认真审题,根据算式中数字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简便计算。三、巩固练习我设计了3个层次的练习。第1层次的练习是培养学生对减法性质的掌握;第2层次的练习是培养学生的数感,从而找出简便计算的方法;第3层次的练习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回归到现实生活中,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总之,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感受解决问题策略和计算方法多样化的同时,让学生体验优化的思想,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他们根据具体的实际问题中的数字来灵活的选择方法简便计算的能力。说课稿 篇2一、说教材:本单元
7、以“真诚”为主题编排了三篇主体课文、一篇拓展阅读课文,“语文天地”安排了口语交际。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做人要真诚,学会互相信任,不能忘恩负义。修鞋姑娘一课写了一位修鞋姑娘不计较报酬的多少,热情周到地为“我”修鞋,一开始受到了“我”的猜疑,最后“我”被深深地感动。赞扬了修鞋姑娘诚实、善良的美好心灵。_首尾照应,结构严谨,善于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态、行为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是学生学习写作的好范例。进入五年级下学期,学生一般能够较好的预习课文,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也能抓住要点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对抓住关键语句深入进行品析、批注的学习方法也已经逐渐掌握,所以,针对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学
8、习实际,结合语文课程标准,以中高年级阅读教学策略为指导,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是:1、知识目标:自主学习本课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找准课文中表示“我”对修鞋姑娘态度转变的词语,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进行描写的方法,并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探究语言文字的能力和朗读能力。3、情感目标:感受修鞋姑娘真诚、善良的品质。教学重点: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感悟人物品质教学难点:理解关键句“我”真惭愧,是她诚实,还是我诚实?是她信任我,还是我信任她?”二、说教法:新课程鼓励学生对文本的自我解读,自我理解,尊重学生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的过程,让学生充
9、分与文本对话,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阅读和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基于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的提出,结合新课标理念,我采用了自读感悟,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等学习方式,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新型语文课堂,同时以教师的情带动学生的情,不失时机的进行点拨指导,始终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根据以上分析为了达成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在活用教学策略的基础上,我设计了情境激趣,探究交流,升华情感,拓展迁移的教学模式。三、说教学程序:1、巧设疑问,激发兴趣:用富有激情的导语导入,提出作者不顾寒冷,走遍长街,寻找这位来自异乡的修鞋姑娘,这是为什么呢?激发了学生对课文进行探究的兴趣,用一个贯穿全文的问题
10、,自然的将学生引入课文所描写的情境中去。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指名让学生分段读课文,随时正音,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学生在回答这一整体性问题时,让学生把修鞋姑娘如何为我修鞋的几个环节弄清楚。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能够训练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理清课文叙述顺序的能力。3、细读课文,感悟品质。在学生已把握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我及时出示这样一个开放式的思考题:文中的修鞋姑娘是一个怎样的人?这个问题的设计是使同学们从多个方面去认识这位修鞋姑娘,而不是一味地被教师牵着鼻子走,尊重了学生阅读的多元特性。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随着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学生体会句子的含义,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和谐交流,
11、在不同观点的碰撞中多方面、多角度、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获得探究的乐趣和情感的熏陶。课文中作者对修鞋姑娘态度变化的线索从侧面烘托了修鞋姑娘美好的内心世界。因此,接下来,我让学生画出表示“我”对修鞋姑娘态度变化的词语,并把感受在句子旁边批注,写下来,小组交流读书感受,并汇报。采取角色体验的方法,联系上文中的关键词,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体会作者当时的心理活动,进而也就明白了作者苦苦寻找修鞋姑娘的原因,不仅仅是送去所欠的三角钱,更重要的是我被姑娘真诚善良的品质深深打动了。修鞋姑娘4、品位语言,感情朗读。在学生对文本有充分感悟之后,我再引导学生梳理文本中的语言特色,进行情境朗读,采用教师范读、分角色朗读
12、的方式,反复品味语言中包含着的意思,体会作者用词用句的准确精妙。5、回顾课文,总结收获。课文学完了,请同学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谈谈自己的收获和感想。把学语文与学做人紧密结合起来,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6、作业设计:练习写小片段。要求通过观察一位同学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表现同学某一方面的特点。主要是此处设计达到学以致用,真正做到读写结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四、说板书设计:通过分析描写姑娘的语句,体会到姑娘“真诚、善良”的品质,“我”对姑娘态度的变化由“怀疑”到“信任”,板书简洁明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突出本课重点,突破难点。五、效果预设:课堂上我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关注语言,品
13、味词句。引导学生走近修鞋姑娘,感悟真诚,真正实现了语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因为尊重了个性化解读,使学习成为一个富有个性的过程。附板书设计:修鞋姑娘“我”:怀疑不放心蒙上阴影窘急了尴尬惭愧保证修鞋姑娘:热情、周到诚实、善良说课稿 篇3一、说教材1、教材简析本课采用形声字归类的方法识字,教材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先用转盘识字的方法给基本字“青”加上不同的偏旁部首“氵、日、目、忄、虫、讠”转出了“清、晴、睛、请、蜻、情”等一串同类的形声字,列出了6个相应的词语“清洁、晴天、眼睛、请坐、事情、蜻蜓”。第二部分是相应的儿歌和情境图供学生阅读、观察。图的内容是:在一个晴朗的天气里,清清的池塘映出了水面
14、上荷叶、荷花、小莲蓬的影子,一只只大眼睛的蜻蜓在池塘上空飞来飞去,正忙着捉蚁虫呢。第三部分是生字:两条绿线内3个字“蜻、蜓、蚊”只识不写,下面田字格中的9个生字要求掌握音、形、义,田字格中红色的生字是供学生按笔顺描红的,田字格上面要求认识1个偏旁“忄”(竖心旁)。2、教学目标鉴于对教材的认识和一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识一个偏旁“忄”。(2)初步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创设情境,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树立学生学好汉字的信心。(3)诵读儿歌,培养语感,积累词语。3、教学重点、难点学会9个生字,正确书写以及有感情地诵读儿歌是本课教学重点,初步了解形声字
15、的构字规律是教学难点。4、教具准备用卡通图加以修饰的转盘。课文p82,p83插图。音乐5、课时安排整课计划2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借助转盘,创设故事情境,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学习形声字,理解字义,指导书写。第二课时,指导看图,诵读儿歌,将形声字置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辨析。二、说教法、学法:1、教法:由于低年级年龄小,有意注意不能持久,形象思维占优势,因此,采用情境教学,创设故事情境,展示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并充分利用课文中的两幅彩图,吸引学生观察画面,练习说话,欣赏美学,然后图文对照,诵读儿歌,帮助学生领悟儿歌,达到加深理解字义,增加语言积累的目的。2、学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扶放结合,
16、让学生在自己创设的情境中学习字词,了解词意句意,并运用“一边读,一边想象”的方法,再现短文的意境,以达到训练语感,巩固积累识字的目的。三、说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激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一开始,可用识字4的谜语导入,教师可先叙述谜语:“有马能行千里,有土能种庄稼,有人不是你我,有水能养鱼虾。”对于这个谜语学生耳熟能详,既复习了旧知,又引入了新课。2、导入:复习了识字4的.谜语后,教师可直接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又要来学习和识字4同类的形声字”。板书课题:识字8。(二)创设情境,转盘演示,识字识词:运用转盘识字、识词,是本课的重点。为了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教师课前可先在转盘上稍加修
17、饰。在“青”字和“氵、日、虫、忄、讠、目”下衬上小孩子喜爱的卡通图,创设故事情境,让学生在乐中学。1、教师扶,教学“清”字。教师演示转盘,指着“青”字,配上轻柔的音乐讲述故事:有个小朋友叫小“青”。有一天,他呆在家里很寂寞,想出去找朋友。他走呀走呀,(师转动转盘)路上碰到了“氵”,小“青”说:“三点水,咱们做个好朋友吧?”“氵”说:“好呀。”于是,他们手拉着手,变成了“清”,(师板书清)“清”说:“你们知道吗?我是最干净的,因为有了“氵”可把东西洗得干干净净,非常清洁。”(板书:清洁)通过这种故事情境法,学生学习兴趣高,又易于掌握新字、新词。2、教师放,学习“晴、睛、清、情、蜻、请”这几个生字
18、在结构上和“清”有相似之处,所以在学习这五个形声字时,教师在原来扶的基础上,充分把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按上面学习“清”的方法自编“青”和“日、目、讠、忄、虫”交朋友的故事,故事编得好坏不要紧,只要让学生在故事中相机学习到“请坐、晴天、事情、眼睛、蜻蜓”等词和“事、洁、眼、蜓”这4个字,并可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进行说话练习。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既体现了教师的扶放结合,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想象能力、说话能力。同时,在讲故事的过程中,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借助偏旁理解了字、词的意思,并初步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教师无需多作讲解,只要稍加点拨就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3、巩固所学的字词。通过转盘讲故事识
19、字、识词后,学生已初步掌握了识字8的新字、新词,这时,教师就可以用多种形式,多种方法来让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的字词。如读法有:开火车读,指名读、领读、齐读、打乱顺序读还可加入一些小游戏,如考考你、摘苹果、贴树皮等。4、指导书写:在学生充分掌握字音、字形的基础上,教师再指导学生练习书写。(三)故事延续,学习儿歌: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小朋友对创设的故事情境很感兴趣,所以在教学p82上的儿歌时,可先把故事延续下去,增加学习的趣味性。1、引出儿歌教师可叙述:小“青”交上好朋友“清、晴、睛、请、情、蜻”后,可高兴了。有一天,天气很好,他约了他的好朋友们一起去郊游,看,郊外的风景多好呀,他们看到了什么呢?(出
20、示p82、p83页的插图)。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给学生充分的练习说话的时间,并给说的好的小朋友给予肯定,哪怕是一个优美的词,一句优美的话都有可以。待学生练习说话以后,教师可继续延续故事:看到这些美丽的景象,7个好朋友忍不住唱起来。(出示儿歌:天气晴,池水清,小蜻蜓,大眼睛,飞来飞去捉蚊虫。)2、诵读儿歌诵读儿歌,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先让学生借助拼音读正确,读流利,然后抓住重点词用多种形式进行朗读,在朗读过程中师生共同加以评价。评价的语言要丰富多样,并在评价过程中抓住时机向学生渗透保护益虫的思想,让学生读出事物的特点,读出儿童的情趣来。然后在熟读的基础上配上音乐加以背诵,还可以让小朋友
21、边背诵边自由地加上动作。3、分析字形,练习书写学生已初步掌握了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可让学生通过已掌握的知识自己分析、记忆形声字,重点指导“坐、事”的字形和书写规则,然后进行描红,仿影与临写。4、巩固练习,加深认识说课稿 篇4一、说教材这篇课文安排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八组第二篇。这个单元的主题是神奇的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编者的意图是将学生再次带回儿时倾听大人们讲故事的快乐中去,感受古人丰富的想象,增强对灿烂传统文化的喜爱,激发学生读其他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的兴趣。课文讲了战国时候,魏王派西门豹去管理邺。西门豹看到那个地方田地荒芜、人烟稀少,就找了位老大爷了解到了真实情况,然后
22、他用妙计,惩治巫婆、官绅头子,为民除害,破除迷信,带领老百姓兴修水利,使邺年年庄稼都有好收成的事。这个故事大快人心,让我们从中体会到西门豹破除迷信,尊重科学,为民办好事的品质。这个故事选自于汉代史学家司马迁的史学巨著史记 滑稽列传。史记这部纪传体通史著作,比较全面地反映了社会生活的总体风貌。它的叙事没有停留于对表面现象的陈述,而追根溯源,揭示出隐藏在深层的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史记既是历史的“实录”,同时也具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它的艺术性首先表现在运用真实的历史材料成功地塑造出众多的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在人物塑造上,司马迁竭力做到将历史、人物和主题统一起来,这样既写活了历史,人物也栩栩如生;他还非
23、常善于把人物置于尖锐的矛盾冲突中,通过人物的言行来完成人物性格的刻画。 因此,我们认为西门豹这篇课文应属于历史故事。这与导语中的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相矛盾。作为老师应该在适当的时候向学生说明并加以批注。另外,结合前面对史记的了解,我们认为要学习课文,就得从西门豹的语言描写入手,从初到邺时与老大爷的对话调查,到后面惩治巫婆、官绅头子假话真说、直话曲说、重话轻说中去体会一个有血有肉、敢作敢为、正值睿智的好官形象。司马迁写这个故事的时候,汉朝的皇帝、大臣们也乐于炼丹、立坛、敬神,整个社会弥漫着迷信的烟雾。当时民间还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假如不给何伯娶媳妇,就会大水泛滥,把那些老百姓都淹死。”“祭祀水神
24、”也就成了当时的一种陋俗。因此课文中有“西门豹面对这漳河站了很久”一句,意在让老百姓明白根本就没有什么水神河伯,只是官绅、巫婆们互相勾结借此机会骗取他们的钱财而已,是他用智慧对愚昧进行了扫除。司马迁的这个故事还有警世的作用。史记滑稽列传还叙述了西门豹罢官的事情。因为史记的传播,西门豹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他正直、智慧、爱民,是古代好官的代表之一,也是中国破除迷信的鼻祖。不同版本的教材都收录了这个故事。有的教材安排在四年级,有的安排在五年级,旧人教版将其安排在六年级,有的标题为西门豹治邺。结合课文的特点和三年级学生认知水平,我们认为西门豹安排在三年级不太合理。这一点得到了人教版副编审郑宇老师的认
25、可。因为要让三年级学生真正理解西门豹语言之妙,真有点勉为其难,可能从中有所感悟更为适合。我们把这一想法与郑宇老师交流,结果不谋而合。郑老师说因为各种原因,确实忽略了这一点,可能在今后的编写中会有所改动。二、说学情三年级的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识字、写字方法,有了自己的学习规律,能读通顺简短的适合他们年龄特点的_,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技巧,能通过读懂句子去感知自然段段意,能力强的孩子能概括自然段段意、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三年级属于小学中段,阅读教学应以词、句、段训练为主,理解词、句意思,体会词、句表达的效果,加强段的教学,读懂自然段,抓住重点词句理解一段话,概括段意,了解构段方法,开始向篇的训练过渡。能
26、流利地朗读,练习读出感情。三、说目标学习目标决定教学内容的取舍,同时也决定着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选择。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这篇课文的特点,我们确定了如下学习目标。1、借助拼音,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对话的语气。2、自主、合作识记7个生字,通过读帖,看老师范写,会把14个生字写正确,写工整。3、通过西门豹的语言、行为,了解他为人民做的好事,体会他为民除害,破除迷信,尊重科学的品质。教学重点:第一课时教学重点:能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会把14个字写正确、写工整。第二课时教学重点抓住对人物言行的描写,细心体会人物品质,感悟西门豹惩治巫婆、官绅头子方法之妙。教学难点:理解西门豹为
27、什么要用这样的方法去惩治巫婆和官绅头子。四、说思路对于这篇课文的教学,我们安排了两课时。第一课时简介作者及文学著作,将孩子的思想带向遥远的古代,感受传统文化的深厚博大。然后让孩子借助拼音和小组合作学习6个生字,把课文读通,读得正确、流利。通过读课文,粗知课文内容。通过师生、生生分角色朗读课文19自然段,体会西门豹是一个会发现问题、善于调查分析,聪明、讲策略的人。抓住三个“闹”字理解邺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真正原因。三个“闹”字,让我们读出了老百姓被逼无奈,迷信河神;更让我们知道了这不是天灾,而是人祸,罪魁祸首是谁,受害人是谁,一读便展现在我们眼前。第二课时学习课文的1016自然段。通过分段读课文
28、,理解西门豹是怎样救姑娘、惩治官绅头子,教训小官绅,教育老百姓和带领群众挖渠引水,取得丰收的。抓住西门豹的语言、举止去理解他方法的妙处,再借助插图,让同学们一起演一演,从而把课文内容在表演的过程中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五、说设计现在我们主要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第一环节 复习巩固 引入新课填空西门豹到了邺,发现那里 。西门豹通过四问老大爷。一问了解到都是 。二问了解到首犯是。三问了解到受害人是 。四问了解到漳河倒是。西门豹真是一个的人。第二环节 直奔重点 品悟课文1、指引学路师:西门豹调查结束后,了解到了真实的情况,说了一句话“我也去送送新娘。”西门豹真的要去送新娘吗?(教师点拨:结合下文理解重
29、点词句,让学生知道西门豹说的不是真心话。)课文中还有几处也是这样的,我们这节课就来细细体会。请同学们默读1114自然段,画出西门豹说的话,读一读,看看你会体会到什么?2、品悟朗读a、西门豹的语言:“把新娘领来让我看看。”“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麻烦你去给河伯说一声,说我要选个漂亮,过几天就送去。”西门豹的行为:等了一会儿。学生通过交流悟出:西门豹不是真说新娘不漂亮,真正目的是要惩治巫婆。在有所感悟的情况下,指导朗读。b、西门豹的语言:“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西门豹的行为:面对漳河站了很久。学生通过交流悟出:巫婆已死,催是假,惩治官绅头子是真。(这样为后面理解“提心
30、吊胆、面如土色”做好铺垫。)指导朗读。c、西门豹的语言:“怎么还不回来,请你们去催催吧!”小官绅们表现:吓得面如土色,不住磕头。学生通过交流悟出:西门豹的所作所为把官绅们吓坏了,理解面如土色,本意、比喻义、什么情况下会面如土色?指导朗读。师:吓得这么厉害,官绅们以后还会再给河伯娶媳妇吗?(让学生进入文本角色,学生通过朗读,从语言文字的对比中捕捉语言的变化,深切体会西门豹的内心世界,充分感悟到西门豹轻话重说,缓话急说的巧妙所在,同时领略作者描写的传神所在。这样的训练从语言入手,体验情感,超越文本,提升语言,让学生感悟语言的无穷魅力。)3、质疑,悟计之妙惩治巫婆、官绅头子,西门豹为什么不直接下命令
31、杀死这些罪魁祸首呢?师结合学生的回答介绍当时社会现状,让生明白西门豹是要从老百姓心了破除迷信。4、送走了巫婆和官绅,送走了封建迷信,一心为民的西门豹还为百姓们做了什么呢?以读代讲。第三环节 小结练习 提升形象小结填空西门豹说 是假, 才是真,西门豹真是一个 的人!师小结:西门豹的计可真妙啊!当初是巫婆和官绅用河伯娶媳妇的计来骗钱害人,而西门豹却利用河伯娶媳妇这一计不但救下新娘,还惩治了巫婆和官绅,同时还让百姓明白了漳河里根本就没有河伯,这只是骗人的迷信活动。这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将计就计。机动学习内容:投影出示插图,结合课文内容表演课本剧。(教师注意在表情、语言、动作上加以指导。这时安排这一内容,
32、既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巩固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有利天真无邪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可谓一举两得。)第四环节 作业安排今天我们比较全面地了解了西门豹,孩子们,我们还通过电视看到过英俊潇洒、文武双全的汉武帝吧。其实,司马迁在史记里对这位汉武帝也作了详细的记录。电视里的汉武帝是否和史书中记载的汉武帝一样呢?孩子们下课后找找史记来读一读,一个月后我们一起来交流。(把孩子的目光由课内引导到课外,增强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同时也能对孩子们的阅读起到监督,还能拓展了孩子们学习语文的途径,达到语文让孩子们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目的。说课稿 篇5一、 说教材1本课的课标
33、依据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克服考试焦虑,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做好升学和职业选择的心理准备。正确认识生活中的困难和逆境,提高心理承受力,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磨砺意志,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态度。能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立志在将来的职业生涯中爱岗敬业、奉献社会。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当今时代对青少年的素质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终身学习的意义。能力目标:接受社会新事物的能力,与团队合作的能力等;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肩负民族振兴的使命。二、说难点和重点1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2终身学习,持续发展
34、三、说教学方法和手段探究式、教师点拨式、体验式 采用多媒体教学四、说学法以学生的探究活动和老师的点拨指导为主。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自己去体验、去感悟、去发现,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师应对学生的活动提供情境,并加以指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尽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五、说教学过程谈话法导入新课讲授新课一、迎接社会新挑战活动一:您的知识更新了吗?书上图中数字变化说明了什么?(知识更新的周期不断缩短)进行小组竞赛,看哪些小组知道的代表最新知识的名词最多。你能列举出代表最新知识的名词吗?(互联网纳米克隆数码家电绿色农业)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的原因是什么?(社会在发展,知识的迅速更新)从中体现
35、的当今社会变化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社会发展的速度加快)这些新的变化向我们提出了哪些新挑战?1、新世纪新特点人类进入2l世纪,知识门类激增,大量的边缘学科涌现,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信息化特征明显。这是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一个更加注重开发人类自身的资源、潜力与价值的时代。2、新世纪对我们的素质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活动二:生活中需要创新比一比。在同学间进行竞赛,看谁能富有创造性地解决课本上提出的两个问题。怎样提升一个杯子的价值?怎样把冰卖给因纽特人?探讨创新精神还可以表现在哪些方面?鼓励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时时注意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例如:总是力图用更多的方法解数学题;经常给废旧物品找到新的用途;
36、(1)创新精神的意义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现代人应该具备的素质。只有具有创新精神,我们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不断开辟新的天地。思考并讨论:中学生如何培养创新精神?(1)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2)拓宽思维,多角度思考问题;(3)敢于质疑,善于质疑;(4)敢于向传统挑战、向权威挑战;(5)提高观察能力和创造性思维;(6)培养动手能力,勤于实践;(7)把创新热情与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努力做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活动三:谈团体精神呈现课本上的故事情境。分小组讨论交流后面的问题。在全班交流后。教师进行总结:社会发展需要发挥优势个人的聪明才智,同时更需要发挥团体的力量。因
37、此,在平时我们就要培养自己的合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合作。(2)团体精神的重要性活动四:说一说飞速发展的社会,对我们青少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前面提到的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以外,我们青少年还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呢?例如:具有扎实宽厚的科学文化知识要有开放的胸怀要有坚强的意志、要有交往的能力鼓励学生自由发表意见,教师及时进行总结。社会总是在不断发展变化,不断对我们提出新的要求,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才能更好地应对未来社会的挑战,才能肩负起民族振兴的使命。二、终身学习持续发展活动五:填一填,并谈谈一个人为什么要终身学习?1、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面临即将到来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只有树立终身学
38、习的观念,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才能应对未来社会的挑战,肩负起民族复兴的使命。活动六:许振超谈学习是什么促使许振超坚持不懈地学习?他是如何理解学习的?许振超对待学习的态度对你有什么启发?2、终身学习对个人、对社会的影响(重要意义)?在当今社会,终身学习逐渐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终身学习,能使我们克服工作中的困难,解决工作中的新问题;能满足我们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能使我们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还能充实我们的精神生活,不断提高生活品质。因此,终身学习既是个人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活动七:回顾和总结。初中生活即将过去,让我们一起进行反思和展望。你在学校生活中学到了什么?
39、其中对你影响最大的是什么?你对未来的生活有哪些打算?为此你将作出怎样的努力?学校学习不仅使我们掌握了知识,而且增强了学习能力。3、终身学习对中学生的要求终身学习,要求我们珍惜在学校学习的机会。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增强了获取知识、自主判断与选择的能力,确立了终身学习的观念,养成了主动学习、持续学习的习惯。初中毕业以后,无论选择升学还是就业,都是发展之路。从学校走向社会后,终身学习有助于我们成为一名优秀的劳动者,更有助于我们不断开拓新的发展天地。终身学习,成就自己美好的未来;人人学习,成就祖国辉煌的明天!六、说板书设计题目:拥抱美好未来一、迎接社会新挑战1新世纪,新特点2新
40、世纪对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二、终身学习 持续发展1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2终身学习对个人、对社会的重要影响3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说课稿 篇6一说:教学设计的更新七颗钻石是苏教版七年级语文教科书里收编的新篇目,较之传统教材有更多可供师生自由发挥的空间;教学前研究调查该年龄段学生的兴趣、爱好及个性特征并据此设计制作适用面较广、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都很强的课件并在教学中加以使用;教学设计着重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口语表达、写作、音乐欣赏甚至表演能力等等。二说:课改理念的贯穿学生在课堂上处于绝对的主体地位,所有环节都有学生积极主动的创造性的参与,并在情景再现环节中担任了主持人的角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基本处于主导地位
41、,在情景再现环节中甚至可以把主导暂时交给学生,真正实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三说:教材重难点的选择和处理_的教学主要分为四个板块来实现,分别是;。每个板块还包含相应的子板块,贯彻着不只一个教学重点或难点。学习随着故事情节发展逐渐升华的爱心(重点)从教材内容分析,七颗钻石一文突出了本课课文内容的重点就是随着爱心的不断深化不断出现变化的水罐,水罐的珍贵也就寓意着爱心的崇高,教师要做到能调动学生参与并融入课文的气氛中并为之感动。适当的引导和强调对学生还处于发展阶段的身心都有正确的导向作用,因此,我把它作为课堂教学中的重点通过多种形式(导读、课文分析、表演、音乐欣赏等等)来丰富和完成。培养学生自主、合作、
42、探究的学习方法(重点)从教改理念贯穿和对学生未来的关注出发,我把问题留给学生,通过妙想天开想象作文片段练习、情景再现课本剧在教师的简单点拨下即排即演、课文分析等等环节来培养学生们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分析概括以及想象、联想的能力(难点)从大语文教学观的角度来看,语文课固然应该少些语文味,但必须基于语文能力训练的基础之上,而学生阅读理解、分析概括和想象、联想的能力是这堂课的重点但因为学生个体差异较大、接受能力不同,这个环节同时也是教学难点,因此,在学生进行以上活动贯穿于课文分析、拓展练习等环节时,我着重关注教师小结语言的总结性、概括性和通俗性。四说:实际教学的收效实际教学的
43、收效在教学活动中就可以彰显,具体表现在:每个环节都体现了学生参与面广,参与积极主动,真正实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除了外,学生还在教师的点拨下通过中的奇思巧解情景再现两个环节表现出对课文理解准确到位以及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形成;学生在中的妙想天开环节不但能充分发挥学生想象,锻炼写作能力,而且学生们的语言能维系和发展原文风格,把爱心这个主题发挥得淋漓尽致。说课稿 篇7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国标本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中的一篇课文(板书)永远的白衣战士。课文主要描述了广东省中医院的护士长叶欣,在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抗击“非典”的战争中,临危不惧,身先士卒,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整篇课文条理清晰,
44、语言生动流畅,又饱含深情,富有很强的感染力,是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情感熏陶的好教材。课文中描述的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抗非典,对四年级学生来说,有的可能遗憾,有的根本不知道,对医生抢救病人的感人事迹了解更少。所以理解叶欣的崇高精神有一定的难度。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综合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我拟定态度价值观,我拟定以下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体会、感受“白衣战士”护士长叶欣临危不惧、身先士卒、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其中1、2是重点,目标3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我准备用2课时达到以上教学目标。第一课时,我采用三个层
45、面的读,使学生初步感知课文。首先,揭题后介绍抗非典情况,引导质疑,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接着结合检查,再读课文,在这个过程中,注意纠正读错的字句,读准多音字“给”予的音,引导学生通过凉席上下文、等方式理解“身先士卒、声色俱厉”等词语的意思。在初步读正确通顺的基础上,引领学生再次走进文本,理清_的脉络,能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这篇课文较长,要给足够的时间阅读。课后抄写生字新词,去了解关于“非典”的一些事情。下面,着重谈谈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这一课时,主要通过“歌曲激情,创设氛围;精读品悟,感受形象;拓展延伸升华主题”三个环节进行教学,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体会叶欣临危不惧、身先士卒、舍己为人的崇高精
46、神。一、歌曲激情,创设探学氛围上课伊始,揭示课题后,播放歌曲,描写这是专门为叶欣谱写的歌曲,随后由设问“为什么专门为叶欣谱写歌曲呢?引导学生深入学习课文,随即进入第二个环节二、精读品悟,感受英雄形象。这是本课时的重要部分,我分二步进行。第一步,读议结合,了解英雄事迹。课文的47段重点写了叶欣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抗击“非典”的战争中,临危不惧,身先士卒,舍己为人的事迹。这是教学的重点部分,设想:首先教师深情地朗读2、3段,然后引导学生阅读重点段落47段,边读边划边想,划出最让你感动的地方,交流引出中心句“高风险、高强度、高效率,叶欣像一台永不疲倦的机器全速运转着,把一个又一个患者从死神手中夺
47、了回来。”说说体会。接着分两块组织教学。1、理解“高风险”让学生找一找,从哪里看出“高风险”:抓住极具体传染性;没有硝烟的战争;一个非典重症患者的抢救,往往伴随多哥医护人员的倒下;病患终于没有放过她等。考虑到学生可能还不能很好地理解,再补充一些图片、资料等。2、理解“高强度”、“高效率”。面对如此“高风险”。叶欣是怎样做的?让学生再细读课文,找出相关句子,教师着重引导、读议、感悟。“从2月8日开始加班,忙的时候甚至拒绝接听家人的电话”体会她的身先士卒。两个小时过去了,患者终于脱离了危险,叶欣顾不上休息,又拖着疲惫的身躯投入到对另一个患者的抢救中去。抓住“拖”体会叶欣不停地工作,不顾疲劳、高度负
48、责的精神。两个带有省略号的句子,体会她业务水平高,工作效率高。斩钉截铁的话语“这里危险让我来吧”体会她体贴关心同事,不怕危险,甚至牺牲的精神,指导读好着句话。到此,教师设问:你认为叶欣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相应板书:舍己为人。顺势引发:舍己为谁?让学生领悟叶欣舍己一是为了病人,一是为了国事。再读中心句。第二步,呼应比较进一步感悟形象。1、课文开头和结尾相呼应,先让学生联系深情朗读1、8、9自然段,出示追悼会照片,抓住“花圈如海,泪水如雨”来体会叶欣精神的崇高,人格的伟大,一会人们对英雄的崇敬和怀念。再配月朗读,加深感受。2、再回应导入时问题,讨论:为什么叶欣是永远的白衣战士。与白衣天使相比较,使学
49、生体会到这样更突出战争的残酷,和叶欣的英勇精神。同时也使学生明白人物形象的提升:天使战士英雄(板书)。第三环节:拓展延伸,升华主题。教师顺情引发:这样的战士很多,这样的英雄很多,请同学们拿起笔来赞一赞我们的白衣战士吧。交流后结束课文:正是像叶欣他们用爱心传递爱心,甚至献出生命才取得了战胜“非典”的胜利。让我们记住他们(回到课题,齐声,大声)永远的白衣战士。板书: 永远的白衣战士舍己为人天使战士英雄说课稿 篇8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上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上天的蚂蚁。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四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上天的蚂蚁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
50、十一单元的第一篇主体课文,该单元以“努力”为主题展开。上天的蚂蚁是一篇优美的童话故事,故事通过对比巨人和蚂蚁对“上天”的态度和做法,赞扬了蚂蚁敢于立大志,为实现远大志向而一往无前的精神。告诉孩子们只有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2、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得到了初步发展。学习中喜欢动手操作,乐于合作交流,大部分学生能比较主动地探索新知,课堂表现活跃,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与看法,有较好的学习语文的能力。3、教学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照样子写句子。了解巨人与蚂蚁的不同表现,从对比中体会“蚂蚁”的品质。4、教学重点:掌握主要字词
51、,在情景中理解词语,提升对课文的感悟。朗读课文,体会蚂蚁个小志气大,为理想不懈努力的精神。5、教学难点:通过巨人与蚂蚁的不同表现,在对比中体会小蚂蚁个头小志气大,体会小蚂蚁为理想不懈努力的精神,鼓励学生从努力的角度来理解蚂蚁的行为。6、教学准备:课件二、说教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基于此,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随文识字法,讲授法,点拨法和勾画法。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三、说学法学法上,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朗读法、学导式讨论法、谈话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
52、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注重培养孩子的发散思维。四、说教学过程(一)预习自测导入在这一环节,我是对平时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出发,看看知道小蚂蚁的哪些知识?让孩子们发散思维,努力思考,积极回答问题,从而引出今天所要继续学习的课题上天的蚂蚁。然后在从第一课时的字词入手,进行复习巩固,加深记忆,以便于对本课更深层次的理解。探索新知此环节首先我是在复习完字词的情况,全体同学齐声朗读课文,让学生能够对本课的内容进行更进一步的了解。紧接着学生自学课文整体感知并思考问题:课文中出现了几个人物?举手告诉老师。接着请同学们自读课文13自然段,并组织小组讨论:这是一棵什么树,并且找出描写通天树高的句子。学生积极踊跃回答
53、老师的问题,然后进行学习另外一种阅读课文的方式:默读。从而知道了阅读不只有出声读,让学生能够快速阅读,以最快速度找出答案。设计这种方式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们的大脑活跃起来,用最快的速度找出最准确的答案。紧接着还设计了让学生们大胆踊跃地进行说话训练,为我们今后的作文训练打好基础。最后,本节课的难点就是让学生能够根据课文中的人物表现,让学生积极大胆发挥想象来总结出人物的性格特点或身上的品质,从而来鼓励我们的学生也要向好的一面学习,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就很好的完成了。巩固提高在这一环节,我设计了本节课的导学案,来进行检测学生对这节课的认真,掌握程度,从而找出其中的不足,进行更进一步的改正与提高。回顾总结此环
54、节让学生说说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谈谈本节课的收获,让学生们能够懂得有志者事竞成,没有比天更高的天,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做一个像小蚂蚁一样自信的孩子,面对困难勇敢地对它说:我能行!充满自信,努力进取,才能走向成功!说课稿 篇9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风筝第一课时,下面我将从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四个方面进行阐述。首先谈谈教学目标本课时我制定的教学目标为:1、认识“依、歇”等5个生字,正确认读“精心、希望”等词语,重点指导书写“依”。2、通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把握的主要内容。3、通过有感情地朗读第2自然段,抓住关键词语,体会表情达意的作用,感受孩子们做风筝时对幸福和希望的憧憬,激发学生对童年生活的热爱。我确定此目标的依据有三点:一是基于对课程标准学段目标的理解。课程标准指出:第二学段学生要“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初步把握的主要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这就告诉我们第二学段教学要让学生在原有的学习基础上初步形成阅读能力,教学中要重视阅读方法的指导,关注语段的教学。二是基于对教材和单元重点的理解。风筝是人教版教材第五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走进秋天”,重点是让学生感受秋天的美好。这篇课文紧扣秋天的专题,记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村电网改造工程2025年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与风险评估案例分析报告
- 2023网络实施方案十四篇
- 2023河北省安全生产月知识培训考试试题含答案
- 二零二五年度交通事故责任赔偿协议书
- 二零二五年度货运运输与安全培训合同
- 2025版可再生能源工程承包合同示范
- 2025年度食品安全检测与认证服务合同正范本
- 2025年度金融居间服务合同示范案例
- 二零二五版房地产土地使用权流转与监管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二零二五版智能电网技术研发合作意向协议书
- 2025年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试题与答案
- 小型农场基础规划方案(3篇)
- 角膜内皮失代偿个案护理
- 数据库发展研究报告(2025年)
- 胃癌课件完整版本
- 《陆上风电场工程设计概算编制规定及费用标准》(NB-T 31011-2019)
- (高清版)DZT 0426-2023 固体矿产地质调查规范(1:50000)
- GB/T 15721.3-2009假肢与矫形器肢体缺失第3部分:上肢截肢残肢的描述方法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除法例4、例5-课件
- 2022年茂县卫生健康系统事业单位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钢轨超声波探伤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