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正骨手法结合针灸理疗治疗颈肩腰腿痛临床疗效观察_第1页
中医正骨手法结合针灸理疗治疗颈肩腰腿痛临床疗效观察_第2页
中医正骨手法结合针灸理疗治疗颈肩腰腿痛临床疗效观察_第3页
中医正骨手法结合针灸理疗治疗颈肩腰腿痛临床疗效观察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中医正骨手法结合针灸理疗治疗颈肩腰腿痛临床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对中医正骨手法联合针灸理疗对颈肩腰腿痛的治疗效果进行调查。方法:抽取84例颈肩腰腿痛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各42例,均为2016年5月2017年5月间于我院开展诊疗的患者。常规组采用针灸理疗进行治疗,干预组同时联合正骨手法治疗。比较患者疗效。结果:干预组疗效评估总有效率为97.6%,常规组为85.7%,p0.05。干预组无不良反应病例,常规组有1例肌肉拘挛病例,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正骨手法联合针灸理疗能够进一步减轻患者痛苦,效果理想。关键词:中医正骨手法;针灸理疗;颈肩腰腿痛颈肩腰腿痛多为慢性劳损

2、及无菌性炎症引起的以病患部位疼痛,肿胀甚至功能受限为主的一组疾病。常见病包括:颈椎病,肩周炎,腱鞘炎,腰间盘突出,腰肌劳损,骨质增生等疾病。因起病比较隐蔽,症状不典型或疼痛时轻时重,有时甚至可自行缓解,因而不被广大患者所认识,从而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针灸理疗是常用的治疗方式,正骨也是中医的治疗手法1。本次研究抽取84例颈肩腰腿痛患者,针对中医正骨手法联合针灸理疗对颈肩腰腿痛的治疗效果进行调查,结果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抽取84例颈肩腰腿痛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各42例,均为2016年5月2017年5月间于我院开展诊疗的患者。干预组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9例。患者病程3个

3、月5年,平均(2.81.4)年。患者年龄3472岁,平均(52.316.8)岁。常规组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20例。患者病程3个月5年,平均(2.51.7)年。患者年龄3473岁,平均(52.616.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均无腰间盘滑脱、椎间盘滑脱、颈椎狭窄表现;无椎体骨折表现,无针灸、正骨禁忌症。两组患者均同意参与调查。1.2一般方法1.2.1常规组患者采用针灸理疗方式进行治疗。颈肩痛者选取夹脊穴、大椎、曲池、手三里、臂臑、肩井、肩贞、阿是穴、合谷穴。腰腿痛患者选取夹脊穴、环跳穴、委中穴、阴陵泉、次髎、阿是穴。采用补法。患者均为隔天治疗,10次为一个疗程

4、,共治疗两个疗程。1.2.2干预组患者同时采用正骨手法进行治疗。在检查过程中要摸准患者棘突是否存在偏移,针对偏移的棘突进行复位,首先用大拇指顶住偏移棘突,根据患者体质量、偏移部位进行前屈、扭转、侧弯,将偏移脊柱复位。对于身高超过170cm、身形较瘦的患者来说,前屈角度在5565之间,而身高在160170cm且身形较瘦的患者前屈角度在4555之间。身高低于160cm身形较瘦的患者前躯角度在3045。若患者身高超过170cm但身形较胖者前屈角度应在4555之间。身高在160170cm且身形较胖的患者,前屈角度应在3545之间。身高低于160cm身形较胖的患者,前屈角度在3040之间。患者俯卧于治疗

5、床的软枕上,嘱其双臂伸直上举(防止牵抖时胸肋骨因擦 动而挫伤,引发胸痛),用手抓紧治疗床头边缘(因故不能双手抓床者,由第二助手协助用手抓紧其双侧腋窝部),对t310椎间复位者,术者术前指导患者配合做深呼吸(口令12时吸气,口令3时呼气),在纠正腰椎滑脱症者,指导他配合咳嗽(口令l一2时吸气,口令3时咳嗽)。助手站其下方,检查患者双足长度,做好牵抖准备。术者按复位主要病椎的棘突偏向,决定站其左侧或右侧,面向其对侧肩部站立以靠床的手掌根部做冲压(棘突偏左站左侧,用右手冲压)。1.3观察指标对患者治疗后临床表现、体征、活动情况进行调查,评判患者疗效,同时对患者颈椎功能进行评估。采用cascs量表评估

6、患者颈椎功能。最后对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调查。2结果2.1疗效比较干预组总有效率为97.6%,常规组为85.7%,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体现在:组别显著有效无效总有效率干预组2912197.6%常规组2511685.7%2.2不良反应干预组无不良反应病例,常规组有1例肌肉拘挛病例,比较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3讨论从中医视角,颈肩腰腿痛主要发病原因是不良习惯导致的人体经脉血气不畅,长此以往造成疼痛症状。想要调节人体经络血气的机能,则要采用针灸疗法和推拿按摩,针灸和按摩结合使颈椎病变部位反弹后恢复正常状态。目前治疗颈椎病的外用膏药等也是比较普遍的医疗方法,辅助针灸和推

7、拿对治疗颈椎病效果较好。针灸疗法包括针法和灸法,针法是用银针刺入人体主要穴位,用插捻等针法疏通脉搏,灸法是燃烧艾草,通过熏穴刺激经脉止肿止痛,中医针灸治疗颈椎病目前已经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认可和推广。针灸治疗颈肩腰腿痛以传统针法局部取穴,随经络病理针刺颈部各大穴位,采用多种穴位刺激法,根据颈椎病的不同症状决定针刺的角度和深度,运用恰当的手法诱导经脉疏通,是中医疗法的关键。配合推拿按摩可增强止痛效果,病久质寒可加灸法协同增效2。久病入络可刺络拔罐祛瘀止痛。耳针按压可起防治作用,配合颈部活动可松解肌肉,解锁关节,缓解疼痛。头针、拔罐、针刀、穴位注射在治疗上也各有长处。本病在中医学属于“痹证”范畴,发

8、病机理为经络气血不畅,因此,治疗的关键在于舒筋活络、调畅气血。针灸是传统的治疗方式,能够通过针刺穴位对经络造成刺激,达到舒筋活络的作用。正骨也是中医传统治疗手法,其手法安全可靠,在临床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正骨手法能够通过松动偏移的关节,使其恢复生理解剖位置,改善关节对合关节,从而达到调节椎间盘、神经根偏移目的,减轻神经根压迫,恢复脊柱平衡以及生理功能。正骨手法同时也是在穴位、骨骼、肌肉层面开展的治疗,不仅能够舒筋通络,同时能够松懈粘连,效果理想。我院结果显示:干预组总有效率为97.6%,常规组为85.7%。干预组患者疗效更理想。此外两组患者cascs评分分别为(92.75.8)分、(83.57.6)分,干预组患者评分更高。患者治疗后并无特殊不良反应,证明正骨手法不仅疗效确切且安全性也非常高。我院在治疗的过程中针对肥胖患者并未采取过大的前屈角度,我们认为,肥胖患者腹部脂肪较多,前屈角度过大则用力不能准确传到棘突,偏移的棘突无法得到纠正。而加大侧偏角度则能够最大限度增加脊柱灵活性,更有利于棘突复位。总的来说,中医正骨手法结合针灸理疗手法能够更好地改善颈肩腰腿痛患者症状,且具有非常高的安全性。参考文献: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