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世界之窗》教学看课堂活力的生成_第1页
从《世界之窗》教学看课堂活力的生成_第2页
从《世界之窗》教学看课堂活力的生成_第3页
从《世界之窗》教学看课堂活力的生成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课堂因“生成”而精彩 从世界之窗教学看课堂活力的生成 二个星期后要上一堂公开课世界之窗,这是四年级教材中的课文,我不是很熟悉,所以为了能有精彩的课堂效果,我潜心钻研新课标,精心设计了教案。在此过程中,我发现这是一堂知识性很强的课,而内容不是很深奥,可以说是非常浅近的,无非是让学生知道黄、白、黑三个人种的主要特点及其主要分布区域;初步了解不同种族创造的文化丰富性与差异性;尊重、欣赏不同人种的不同文化。在编写教案的时候,我就想:内容如此浅显的课文,如果完全按教参中的目标完成任务,恐怕很难有“亮点”出现,那么是否可以渗透其他知识呢?正好,看到教参中有这么一个知识点,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三大人种在外貌上

2、的区别呢?可以适当引导学生探究,以拓展学生知识面。当然这个知识的选择由老师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而定。于是,我决定把这个知识点作为课堂教学的难点进行突破,这样课堂就有起伏,有高潮。可是后来,在与办公室同事讨论的过程中,她不赞成把这个知识作为难点进行安排,她的理由很明确,那么难的问题,学生能解决吗?万一学生出现什么无法预料的状况,又该怎么收拾呢?所以,她建议我把这个知识点,作为教师的介绍而轻松带过。仔细想想她的话,似乎不无道理,这样的话整堂课就比较顺利,不必担心课堂上有什么意外。其实,如果安排小组交流,让学生讨论这个问题,我无法想象学生会有怎样的反应,课堂上会出现什么状况。而且,我怀疑自己是否有足够

3、强的课堂调控能力,尤其面对的是自己不是很熟悉的学生。但是,如果选择这样,那这堂课的效果我现在都能预料,波澜不惊,四平八稳,可是也没有令人喝彩的精彩。怎么办?向困难挑战!就上“没有把握”的课。当然在这个问题设计的时候,我也进行了预设,对课堂教学活动可能出现的诸因素进行了分析和策划,对如何根据学生的探究作出相应的反应,进行了归类。而事实上,课堂上是“预设”和“生成”激情共舞,更因生成而精彩。以下是试教课中课堂教学片段:师: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三大人种在外貌上的区别呢?想一想,然后与小组同学研究一下,比一比哪个小组合作成果最丰硕?学生小组探究。小组汇报: 学生a:我们小组认为之所以会有不同的人种,与

4、他们生活的环境、地形有很大的关系,黑种人生活的地方比较炎热,他们接受阳光多,就黑了。(这种回答是我在课前预设时就想到的,看来学生也是能够想到的。所以我给予了肯定。)学生b:可是,我爸爸前几年到非洲工作,他回来不是没有变成黑人吗?只是黑了一点,可是我还是认识他,就是我的爸爸!(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如果说第一小组的汇报是我能想到的,可是面对这样反驳的事实,而且又是学生那么贴近的生活体验,是我没有想到的。他说得实在很有道理,可是怎么引导呢?还没等我引导,马上又有孩子的声音了。)学生c:夏天的时候,我也会晒黑,可是过一阵子就蜕皮了,我不是还是黄孩子吗?所以你爸爸只住了那么一段时间也是不会变成黑人的。(

5、真是一场及时雨)师:是呀,我们不管怎么晒,大家还是认识我们都是黄皮肤的人。科学家研究发现,在人类发展早期,人们长期生活在一个地方,受到环境的影响,世代相传,身体才逐渐适应了环境的特征。可见,在某个地方生活一段时间是不会变成不同人种的。人种的形成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学生d:我们小组认为与进化有关,我们知道人类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的,那么就会进化成不同的人种。(四年级的学生竟然想到了进化论,这是我预设时没有想到的,仔细想想他们小组的意见也不无道理,自然,他的汇报得到了大家的掌声。)学生e:我们小组认为,还与吃东西有关,白种人吃白色的食物,黑种人吃黑色的食物,黄种人吃黄色的食物。 (孩子的想法是天真的

6、,可是这显而易见是错误的,面对学生意外的差错,我没有急于纠正或转移对象。也有孩子认同他的观点,这不,马上有孩子站了起来。)学生d:我们经常吃香蕉的。(可能他认为我们是黄皮肤,就是因为吃香蕉的原因。)(看看下面的孩子,从他们的神情,我知道更多的孩子是不赞同他们的意见的,可是他们不知道怎么反驳孩子。)师:那么,还是请刚才的这位同学,你能告诉大家,你经常吃什么吗?学生e:我经常吃绿色的食物。师:那么,你变成绿种人了吗?(教室里响起了一片欢笑,这个孩子也不好意思地笑了。马上,有孩子响应了我的话。)学生f:我每天喝牛奶,可是没有变成白种人呀!师:看来,饮食与人种的关系形成关系不是很密切。学生d:我们小组

7、赞同前面小组说的,与环境的关系,可是我们还认为这与环保有关,白种人比较环保,人数就最多,黄种人也有些重视环保,人数就第二多,黑种人最不环保,人数就最少。师:你们小组真了不起,已经开始研究另外一个问题,为什么人种有多有少,这的确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不过,我们这节课中是来不及研究了,课外再研究好不好?(孩子的回答实在太令我意外了,那是我根本没有想过的,因为孩子的研究超出了我们研究的范畴,所以我没有仔细考虑就迁移了,其实,这里犯了一个错误,那就是没有仔细分析孩子的话,观点是否正确。这个问题,是课后在听课的教研室张老师给我指出的。本来这里可以渗透有关环保知识的,尽管不是课文的目标,但至少孩子可以明

8、白,环保与否与人种无关。可惜的是,我面对意外,来不及细思而错失了一个“资源”。) 不管这堂课成功与否,但是我认为自己选择上“没有把握”的课是对的。因为有课堂活力的生成。自然,上完这堂课,也留给我许多的思考: 上“没有把握”的课,不要怕失控。“没有把握”的课使预设留有更大的包容度和自由度,为“教”和“学”都留足了空间。“没有把握”的课更注重设计的开放性,更体现了弹性、空间和发展。因为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创造的,教学流程并非是越细越好,必须留给学生主体留有自我感悟和自主实践的足够空间。如果在讨论刚才的问题时候,我的思想还是禁锢在我的标准答案之中,学生的思维自然无法灵动起来。因此,让学生讨论,允许学

9、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才能有一个自我展示的舞台,才会有一些意料之外的、有益或无益的,重要或不重要的新观点,新思维。教师创设了足够的弹性空间,孩子在课堂上才有灵感出现,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把它转化为生成资源,进行敏感地捕捉、放大。越是动态生成、流程灵活的课堂,越需要教师强有力的引领。学生反馈的信息是那么多,教师要有较好的调控能力,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自然,在这堂课中,有些方面我还是处理得不够好,就好象学生所提及的环保问题。其实,这也给我另一个启示,要允许课堂上有更多的精彩生成,教师课前尽可能有更多的预设,预设课堂上可能出现的种种状况,把可能出现的问题估计得充分些,对各种资源整合的准备考虑得周全些,甚至要准备几套设计方案,应该是必要的。因为课堂教学情况是千变万化的,有时学生的思维比教师的还要开放,学生的回答或者问题可能让教师也陷于沉思之中。而对于教师,这也是一种尝试,一种自我能力的挑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