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林业投资效果的路径_第1页
提高林业投资效果的路径_第2页
提高林业投资效果的路径_第3页
提高林业投资效果的路径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提高林业投资效果的路径 林业投资是发展林业生产的基础和前提.盐城市从19841994年投资林业专项资金和开发资金共3197万元(不含县、乡两级投资),其中:里下河地区农业资源开发林业项目投资396万元,营造速丰林20o0h澎;黄淮海地区农业资源开发林业项目投资907万元,营造农田林网33.33又10hm,;成片林11.33xl。,hmz,世界银行贷款林业项目投资185万元,建立looot果品冷藏库1座,林业专项基建投资1066万元,营造速丰林17.33x103hm2;林业贴息贷款828万元,营造成片林3466.67hm,抚育中幼林9000hm.。这些资金的投入给本市林业生产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

2、用。然而,目前本市林业投资方向单一,林业生产树种布局零乱,加工滞后,管理粗放,经济效益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林业生产的壮大、发展。现结合林业生产特点,就如何建立一个低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林业生产体系,提高林业投资效果谈点浅见。 1科学论证,台一理规划,傲到适地适树,是提高林业投资效果的前提条件 盐城市地处苏北平原中部,属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地区.适宜多种树不的生长。根据立地、资源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盐城市林业规划可分为四个区:(1)沿海防护林、用材林和干果林区。该区位于老海堤以西、串场河以东,立地条件好,林业建设要求速生、丰产、优质抗风性强的树种。如杉木、水杉、柳杉、杜冲、银杏、i一69

3、杨、i一72杨、刺槐等优良速生树种。(2)渠北经济林、防护林区。该区位于灌溉总渠以北,土壤大部分为沙性土,水土流失严重,盐碱面积大,淡水资源不足,生产基础条件差。但黄河故道地势高亢,土层深厚,光照充足,发展苹果、梨、桃、柿等果村潜力大。所以在该区域建造果园和农田防扩林比较适宜,选择速生、耐盐、抗风性强的树种,建立乔灌木相结合,用材林与经济林相结合的林业生产体系。(3)里下河防护林、用材林区。该区位于串场河西,灌溉总渠以南,土壤大部分为湖荡沼泽土,粘性重,有机质含量高,地下水位高,河流密布,好堤纵横。该区域适宜利用河边好堤,结合荡滩开发建立用材林基地和柳制品编织的原料基地。实行林、农、牧、渔复合

4、经营。(4)滩涂型林区。位于老海堤以东,东临黄海。该区域土壤发育时间短,植被脆弱,盐碱含量高。在开发初期选择刺槐、紫穗槐等耐盐树种,在改良土壤的基础上,逐步更新优良、速生树种,提高林业投资效果。 2因地制宜,复合经营,建立生态型林业,是提高林业投资效果的有效途径 根据本市的实际情况,营造复合林可以采取以下三种模式: 2.1林一农复合经营型这种模式适用于大型河堤以及地下位比较低的成片造林地域。造林时实行林一农、林一经间作,林下间种矮杆、耗肥力低的麦、豆、油菜、药材等农经作物。林农复合林,正常间作物年每公顷收益在9000元左右。 2.2林一渔复合经营型这种模式,适用于地下水位高的里下河荡滩地区及沿

5、海滩涂区,在荡滩、滩涂开沟筑垛,使垛田地下水位保持在lm以下.在垛田上造林,河沟里养鱼或特种水产品。林一渔复合经营模式,已被实践证明是可行的,如建湖县荡中乡跃进村“.67hm2林渔复合经营,沟垛宽各zom,林地30.67hm,水面33.33hm2,每公顷年产成鱼12975kg,纯利800元。 2.3林一农一渔复合经营型这种模式适用于地下水位低、地势比较高的地区。如在地面真高1.zm左右的里下河荡滩,因常年裸露,柴草生长衰退,自然利用率低,在非泄洪区的此类滩地,四周开河筑围抒,好内开“井”字河与四周相通,并配置排灌设施,采用宽窄行造林,林下间作农经作物,河沟里养鱼或其他特种水产品,通过农经间作和

6、水产养殖弥补林业生产见效慢的不足,提高林业投资的间接效益。 3适应形势,拓宽思路,发展“龙头”企业,是提高林业投资效果的战略举措 林业建设是一个包括生产、加工和销售的系统工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中,林业要取得高效益,仅在林业生产内部环节上做文章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突破传统单一的林业生产投资模式,打破区域分割和行业束缚,探索新型的林业投资路数。为此,要把发展林产品加工、销售企业,作为林业系统工程的“龙头”举措.其益处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发展林产品加工销售企业,既延长了林业投资的效益链,又可以按照市场需求定向培育原料基地,组织原料生产,实现资源优势向商品优势转变,引导林业生产要素合理流动,甚至变

7、废为宝。二是发展林产品加工、销售企业是引导林农从小农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桥梁和纽带,从根本上解决了林业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是促进林业生产区域化、规模化,实现林业投资规模效益的良好途径。本市滨海县正红乡过去编织生产是粗放、内向、松散型,主要编织一些农用家俱之类产品,效益低。现今乡里成立融产、供、销为一体的柳制品编织总公司,以总公司为“龙头”,发展了6个柳制品加工厂,培育柳制品编织专业户7500个,占全乡总农户85%。该乡根据柳编“龙头”企业的原料需要,在全乡开发营造祀柳基地573.33hm,年产祀柳1935又10kg,实现柳条产值580万元,创利400万元。公司根据国际市场行情不断注意新产品开发

8、,并将新产品编织技艺传给农户,使编织生产向集约化、规模化、外向型的方向发展.他们的产品销往加拿大、日本、新加坡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三是林产品加工生产能促进科技普及和提高。根据市场竟争优胜劣汰的原则,林产品加工不断要求新的技术,新的工艺,使林产品科技含量不断提高。本市林业生产加工销售企业的“龙头”建立还刚刚起步,木材加工业初具当形,全市仅有6个胶合板厂,年耗木材sxlo弓m3,与本市林业生产的发展速度还不相适应。近几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幅度的加大,经济林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全市现有成片果园8000hm2,银杏800hm,无花果333.33hm,这些经济林的发展无疑给农村经济增添了活力,但林

9、产品生产与加工、销售必须同步发展,才能使产加销有机衔接。为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力发展的新形势下,我们要抓住机遇,积极鼓励一些有一定经济实力的集团、个人或外商投资创办林业“龙头”企业,林业部门则要根据“龙头”企业加工耗料需求,定向培育、建立原料基地,组织群众进行有计划的原料生产,形成林工贸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这是今后林业投资的发展趋势。 4落实政策,强化执法,完善生产责任制,是巩固和提高林业投资效果的可靠保证 随着农业生产责任制的落实,林业生产也实行“树随田走”、“自主经营”。由于传统小农经济思想的影响,群众对现有林业政策认识不足,加之林业生产周期长,经营责任制落不到实处,致使一些地区林网破坏严重,森林抚育管理粗放,造成大量人力和物力的浪费,直接降低了林业投资效果。为了更好的巩固林业成果,提高造林集约化经营水平,要大力宣传党的林业方针政策和林业法律法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