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60例疗效观察_第1页
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60例疗效观察_第2页
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60例疗效观察_第3页
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60例疗效观察_第4页
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60例疗效观察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60例疗效观察 摘要 目的:探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1月2008年12月60例确诊为子宫肌瘤的患者,口服米非司酮12.5 mg/d,每日睡前服用1次,连服3个月。观察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并应用超声监测治疗前后子宫及肌瘤体积的变化、月经的变化以及服药后不良反应等。结果:60例用药过程中均闭经,月经复潮者经期较治疗前明显缩短、经量明显减少,有显著性差异(p 关键词 米非司酮;子宫肌瘤;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 r73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8(b)-064-02 子宫肌瘤是育龄妇女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研究表

2、明,它是一种性激素依赖性肿瘤,含雌、孕激素受体,其生长发育与雌、孕激素密切相关1。孕激素参与子宫肌瘤的发生是临床使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基础。本研究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收到较好的疗效,现将临床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年1月2008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60例患者,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妇科检查、b超确诊为子宫肌瘤,年龄3050岁,平均40.5岁。均无心、肝、肺、肾疾病等米非司酮治疗禁忌证,3个月内未接受过激素治疗。均除外子宫内膜及宫颈管内恶性病变,自愿接受治疗者。 1.2 临床表现 60例患者中,子宫肌壁间肌瘤39例,子宫多发性肌瘤12例,子宫浆膜下肌瘤9

3、例。以月经量过多、经期延长为主要症状者58例,占96.67%。 1.3 给药方法 从月经周期的第13天开始,每日晚饭后1 h口服米非司酮12.5 mg。服药后1 h禁食,连续服用3个月为1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情况。月经的变化,包括痛经的改善、经量的变化、闭经及月经恢复等情况。子宫及子宫肌瘤体积的变化。用药前后b超测量最大子宫肌瘤的三维径线(长、高、宽),同一患者均由同一医生检查、同一机器检查,计算肌瘤体积。第一疗程后随访1次,以后每3个月随访1次(月经干净后测定)。其他生化指标: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检测患者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肝、肾功能,记录不良反应。用药1个疗

4、程后停药,随访6个月。 1.5 疗效判断 显效:症状消失,肌瘤消失,子宫体积大小正常;有效:治疗后子宫肌瘤体积缩小20%以上;子宫肌瘤体积的计算公式为:体积=4/3abc(cm3),a、b、c代表三维径线,多发性子宫肌瘤计算最大肌瘤的体积。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同体对比t检验,p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60例患者治疗后,21例显效,33例有效,总有效率达90%(54/60)。 2.2 月经变化情况 60例用药过程中均闭经,在停药后3560 d月经恢复,60例月经复潮者经期较治疗前明显缩短、经量明显减少,有显著性差异(p 表1 月经复潮者治疗前后月经的变化情况(xs) 与治疗前比较,*

5、p 2.3 治疗前后血红蛋白、肌瘤体积的变化 60例患者用药后子宫肌瘤体积的明显缩小,血红蛋白明显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 表2 月经复潮者治疗前后月经的变化情况(xs) 与治疗前比较,*p 2.4 不良反应 用药期间,服药早期仅出现轻度恶心8例(13.3%),2周后症状消失;轻微阴道分泌物减少2例(3.3%),停药后均恢复正常;余无明显副作用,均未出现肝、肾功能改变。 2.5 随访 60例患者在停药后均按时随访1年以上,54例患者停药后2030 d恢复月经,6例(年龄45岁)停药后一直无月经复潮,均为年龄48岁者,并有肌瘤体积逐渐恢复到治疗前水平,其余未发现肌瘤增大情况。 3

6、讨论 3.1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机制 米非司酮使子宫肌瘤缩小的确切机制不十分清楚。研究发现,人体肌瘤组织中存在雌、孕激素受体并且含量明显高于周围肌层,孕激素受体(pr)的mrna也呈过度表达1。米非司酮作为孕激素受体拮抗剂,与pr亲和力是孕酮的5倍,有效地阻止了孕酮与pr的结合。米非司酮与pr结合后引起受体变构,多处磷酸化,使受体二聚体虽与dna结合区相结合,但无法激活有赖于孕酮(p)的基因,不能激活转录、合成蛋白质pr,从而起到阻断孕激素促子宫肌瘤生长作用2-4。同时它还可以抑制孕激素的活性,使卵巢黄体溶解,体内孕酮和雌二醇水平下降,导致闭经5-6。本研究结果与国内相关报道一致7-8。

7、3.2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用药剂量 张素玲9比较3种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3组患者每日使用 10.0 mg、12.5 mg和 25.0 mg剂量,3个月后子宫肌瘤体积均缩小,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也相似。认为治疗效果与剂量关系不密切,每日服用 12.5 mg米非司酮是治疗子宫肌瘤的较理想剂量。有关应用米非司酮的最佳剂量和用药时间,目前尚无统一标准,仍需大样本进一步研究探讨。 3.3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适应证 本组治疗结果发现,近绝经期患者服用米非司酮后,可提前过渡到自然绝经,肌瘤继续缩小,因此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可使这些患者避免手术。米非司

8、酮治疗子宫肌瘤期间,由于阻滞了子宫内膜的发育,患者处于闭经状态,治疗后血红蛋白有不同程度的增高,纠正了贫血,同时减轻盆腔充血。故可作为保守治疗子宫肌瘤比较理想的药物。对肌瘤小的患者,治疗效果较好。但对于子宫肌瘤较大,合并重度贫血患者,可先经米非司酮治疗1个疗程,作为术前准备,为手术创造条件,使贫血得到纠正后再手术,可减少术中出血,避免输血,降低手术难度10。亦可为行阴式和腹腔镜下子宫手术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brandon dd,bethea cl,strawn ey,et al. progesterone receptor mes-sengerribonucleic acid and

9、protein are overexpressed in human uterine leiomyomasj.am j obstet gyecol,1993,169(1):78. 2刘薇.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30例临床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7):191. 3黄富凯,帕提古丽,李新燕.顿服米非司酮与美索前列醇用于药物流产325例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4):121. 4韦勇英.米非司酮联合甲氨喋呤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7(3):75. 5韩冬梅.米非司酮对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疗效及子宫内膜的影响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7,39(1):52. 6于俊平.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在子宫粘膜下肌瘤摘除术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21):85,93. 7赵宇.米非司酮治疗58例子宫肌瘤的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2(11):61. 8覃小红.少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疗效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