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蛋白的检测与鉴定_第1页
M蛋白的检测与鉴定_第2页
M蛋白的检测与鉴定_第3页
M蛋白的检测与鉴定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M蛋白的检测与鉴定一、M蛋白的基础知识M蛋白是浆细胞或B淋巴细胞单克隆大量增殖时所产生的一种异常免疫球蛋白,其氨基酸组成及排列顺 序十分均一,空间构象、电泳特征也完全相同,本质为免疫球蛋白或其片段(轻链、重链等)。由于它产生于单一克隆(发性骨髓瘤monoclone),又常出现于多(multiple myeloma )、巨球蛋白血症(macroglobulinemia )、 恶性淋巴瘤malignantlym phoma )病人的血或尿中,故称M蛋白。这些M蛋白大多无抗体活性,所以又称为副蛋白(paraprotein)。M蛋白血症可分为恶性与意义不明的两大类。恶性M蛋白血症多见于多发性骨髓瘤(包

2、括轻链病)、巨球蛋白血症、重链病、7Slg M病(Solomen Konkel病)、半分子病及不完全骨髓瘤蛋白病(C端基因缺陷)等。意义不明的M蛋白血症monocl onal gammopathyof un determi ned signifies nee,M G US ) 又分为两种,一种是与其他恶性肿瘤(如恶性淋巴瘤)伴发者,另一种即所谓良性M蛋白血症。M蛋白的检测方法主要有琼脂或琼脂糖电泳、免疫电泳、免疫固定电泳、选择免 疫电泳等。二、M蛋白的鉴定1 多发性骨髓瘤与巨球蛋白血症时的M蛋白检测和鉴定(1)血清总蛋白定量。90%的患者血清总蛋白含量升高(70%的患者100g/L),约10%

3、的患者正常或甚至偏低(如轻链病时)。2)血清蛋白醋纤膜或琼脂糖电泳。M蛋白在电泳时出现典型的单株峰(亦称M区带),特点是区带窄而浓,扫描时呈现尖高峰,在丫区高比宽2,在B区1。此M区带可因lg的不同而出现在在丫a 2的任何区域。M蛋白增殖的另一特点是其他各区带明显减少,显示图像较简单。有时有的患者血中M蛋并不高,这是由突变细胞的lg分泌能力决定的。这种病人的血清在电泳时M峰可不明显,易被其他蛋白掩盖,需采用稀释血清成应用其 他敏感方法如免疫固定电泳来检测。3)血清lg定量。一般M蛋白所属lg含量均显著增高,其他类lg则正常或显著减低。4)免疫电泳。 正常人血清免疫电泳结果:可分辨出20多种蛋白

4、成分。在阳极端有船形很浓的沉淀线为白蛋白。 通常lg组分靠阴极端,最靠近加样孔者为lg M,依次为IgA、IgG,三者成平滑的连续沉淀线。多发骨髓瘤:多发性骨髓瘤分IgG、IgA、lg M、Igl)和 lgE5 种,IgG 和 IgA 又分亚类,所有lg的轻链又分两个型。因此,免疫电泳时变形沉淀线的位置随各分子的电泳区带不同而异,从慢丫B 2区皆可出现。IgG 1多出现在慢丫区,lgG4在Ba2区。M蛋白与相应的抗重链血清、抗轻链血清形成迁移范围十分局限的浓密的沉淀弧。由于此种病人血清中lg含量甚高,免疫扩散时可出现抗原绝对过剩而不出现沉淀线,此时需稀释血清重做,往往可获得满意结果。巨球蛋白血

5、症:由于IgM分子大量增殖所致。在免疫电泳时,常常出现以下特征:一是沉淀线明显变形。正常情况下,形成短小沉淀线,不 IgM 易看到变形。当IgM大量出现时,则会使整个IgM沉淀线变形。二是抗原孔周围和电泳纵轴出现团块状沉淀。三是电泳时IgM组分无迁移,这多是lg M分子聚合,电泳不移动所致。5)尿本一周蛋白检测。定性检测:用热沉淀法和磺基水杨酸法。 免疫电泳法:用待检尿浓缩后进行免疫电泳,大多数多发性骨髓瘤病人和轻链病患者,仅出现一条致密的弓形弯曲的沉淀线。本法60%80%的骨髓瘤病人和几乎全部轻链病病人可检出尿本周蛋白。 轻锥白蛋白戊二醛交联免疫电泳法:多发性骨髓瘤、华氏巨球蛋白血症及轻链病

6、可呈阳性,正常人阴性。本法尿本周蛋白检出率为100%,假阳性4%,尿中含有200卩g/ ml时即可出现阳性结果。2重链病时M蛋白检测与鉴定与多发性骨髓瘤相同,免疫电泳时由于重链分子较lg分子小,故迁移率快,电泳位置较靠阳极侧(3a)。但重链病一般需选择免疫电泳证实。3 7Slg M病时M蛋白的检测与鉴定般lg M为五聚体,沉降系数为19S,而7S IgM患者的IgM为单体,沉降系数为7S。证明7S IgM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在测定lg M总量后,将被测血清12 ml过Sepharose 6B柱,再根据洗脱峰图用面积仪测出7S lg M占总IgM的百分比,与lg M总量换算即得7S IgM的绝对值

7、。另一方法即为植物血凝素(PHA)选择电泳。此法原理是五聚体lg M可与PHA结合形成沉淀,而单体IgM不与PHA结合。在琼脂胶中加入PHA,后进行电泳,五聚体IgM被PH A所阻留,而7S IgM继续向阳极泳动,并可与随后加至抗体槽中的lg M抗血清反应,形成单一沉淀弧。4半分子病时M蛋白检测与鉴定所谓半分子病(half- molecule )是指此种M蛋白由一条重键和一条轻链组成,分子量是正常lg分子的1 /2或V 1 /2 (因半分子病肽链往往有部分缺失)。至今报告过IgG和IgA的半分子病。除上述检测方法外,尚须对“半分子”进行特殊鉴定。方法有:免疫电泳法鉴定半分子M蛋白的迁移率。电泳

8、时发现具有IgG或IgA的电泳特征而迁移率明显快于二者时(泳向正极可达a 2区),应注意有无本病的可能。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推算M蛋白的分子量。超速离心分析,测定M蛋白的沉淀系数。Fc抗原决定簇的确定。用相应抗重链血清对比患者与正常人相应lg的区别5测定免疫球蛋白轻链型筛选M蛋白即K型或入型。对于每个lg分子而言,lg分子而言,则有K和入两种链型,。任何原因引起的lg分子多克隆增殖,K /入值不变。而M蛋白发生时,正常人有五类免疫球蛋白,其轻链有两种型, 其轻链只有一种,不是K就是入。但对一个体的 且其比例基本上是固定的,即K/入约为2 : 1如慢性肝病,系统性红斑狼疮

9、、某些恶性肿瘤时,其是单克隆细胞的恶性增殖,所以在lg量明显增高的同时,其k/入比值必然发生改变,即一种轻链型的lg分子增多。利用适当的方法,分别定量测定血清中K、人型lg分子的量,即可特异而简便地诊断M蛋白病。测定方法有两种,一是用浊度测定技术分别测定含K或入的lg的量,一种是用单相免疫扩散法测定K型、入型lg的含量及比值。单扩法是在琼脂凝胶板上打孔,排列呈梅花型,中心孔注入抗K、抗入混合抗体,周围孔放正常人及患者待测血清,然后进行扩散。正常血清与抗血清之间可见对称双线。若患者的K轻链lg升高,其沉淀线向内移,而入线有不同程度向外移,双环间距增宽。若入轻链lg含量增高,则表现为环距减小、融合或跨环现象。此外,该法对IgG、IgA、IgD类型的轻链诊断准确率较高,而对lg M型诊断不够理想,其原因是lg M分子大,扩散迁移率小,同时五聚体立体结构也影响了抗轻链抗体与轻链结合。若用二疏基乙醇处理将lg M解为单体,则阳性率大大提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