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本有创新价值的文学写作书长期在高校从事写作教学,出于专业的习惯,大凡写 作教材与创作经验谈的书,我都注意认真阅读。我与晓苏在 华中师大文学院同事,他的小说我看过不少,但从未读过他 的理论著作,这次看到他的文学写作系统论,很是惊喜, 几乎是一气读完,饶有兴致,仅从阅读的畅快、感觉而言, 就觉得要说一些话。一般来说,读理论著作,比较冷静、理 性、枯燥,常常是放一放,再读一读,而读文学写作系统 论,一如读他的小说,有个性、有特色、富于吸引力,近 二十万字的书,没有阅读障碍与梗阻,这种阅读的流畅感实 际上包含着一种共鸣、接受与认同。一本著作,定位很重要,你的书是写给谁看的。晓苏的 意图很明确,对象是
2、文学爱好者、文学写作者,而非作家。 他在本书中特别突出要用文学的姿态面对生活,他非常强调 对文学姿态的培养。所谓上什么山头唱什么歌,你只有非常 明确、非常清楚你的对象、你的接受者需要什么,你的书才 可能获得成功,受到读者欢迎。从本书的构架可以看出:主 旨在阐述文学写作系统,而贯穿于这个系统之中的主线,或 曰“灵犀”是文学的姿态,是文学姿态的培养。这恰恰是针 对文学爱好者而言的,是他们最需要的。晓苏在书后的作 者附言中说:要“能够让读者在比较真切的文学感受中学 习和掌握文学写作的基本技巧,又能在对具体作品的感悟中 渐渐形成一种文学的姿态和情怀” 。应当说,作者的这种意 图与目的是实现了。 大部分
3、人不一定都成为作家、 成为诗人, 但可以是文学爱好者、文学写作者。他们需要的,就是一种 文学的眼光、 文学的情怀与文学的意识。 文学写作系统论 要告诉这类读者群体的就是如何培养文学姿态,需要弄懂哪 些文学环节与元素,它贯穿于全书十二章。不论是搞文学创作,还是写理论专著,最为可贵的在于 创新,长期从事小说创作,并积累了丰富写作经验的晓苏, 深得此道。晓苏认为: “只有具有创新意义的写作才是有价 值的写作。”这个观点不仅表现在他的小说创作中,也体现 在这本论著里。这次写文学写作系统论 ,他铭记住这一 理念。读完这本书,可以总结出“三不” ,即不引经据典、 不搬弄教条、不拘泥传统。这三个“不” ,其
4、实是突出一个 “新”,写一本近 20 万字的著作,要做到这一点确实不容易, 需要勇气胆识。晓苏其实是在挑战自己,一定要讲述自己的 观点、说自己的话,这一点对于长期从事写作研究的笔者也 很有启示。文学写作系统论的出新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构 架体系新。作者没有采取写作教科书的传统写法,绕开了有 关写作原理、写作意义、写作规律、文学文体的分类及特征 等等,而是另辟新径, 自成体系。 它聚焦在文学写作的过程、 文学写作的行为,这个过程就是如何把对生活的感受与经验、 对生活的积累,通过作者的构思与想象,然后用语言的形式 转化为文学作品。用晓苏的话说,他注重的是文学写作的各 个环节,这种构架独具特色,使
5、人耳目一新。二是对概念的新解。作者在讲述写作过程中,对一些概 念、术语的阐释,常常不拘泥于现成说法,他不喜欢照搬定 论,而是用自己的理解,赋予其内涵,用更为通俗易懂的语 言去解释,这也是非常可贵、值得赞赏的。一般来说,写作 教材往往囿于某种固定、或曰规定的教条,较少标新立异, 这也是教科书常给人大同小异之感的一个原因。比如对灵感, 作者是这样定义的:“灵感是写作者在构思和传达过程中的 一种豁然开朗、文思潮涌的心理现象。 ”晓苏的这个定义, 一是提出了构思的全过程都离不开灵感,而不仅仅是出现在 启动期;二是认为灵感不只是出现在构思时,在传达过程中 也有灵感出现。这就赋予了它新意,是一种新的解释。
6、三是提出新见解。对每一章,对每个环节的归纳、论述, 也力求避开“炒现饭”,而是提炼自己的观点,自成一家之 言。如论故事一章中讲到故事的转化,作者提出将处于 题材状态的故事转化为文学作品,要进行文学化处理,这种 处理有三条,即:私人化、题材化与理性化。他提出的这三 条,在一般写作教科书上很难找到。尤其是“私人化”处理 的提法,很新鲜,如不是多次经历创作之辛苦艰难,是很难 提炼出来的。“构思的痛苦”一节,更是亲身经历创作痛苦 之后的肺腑之语。在第四章论人物的第三节,晓苏写的 是“人物的变异”,他从一个特殊的角度来研究特殊人物的 类型,这一节他论述了三种人物,即变态人物、变形人物、 变脸人物,这种提
7、法见解之新,在一般写作教材中很少讲到。晓苏认为,文学写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文学写作系统论的书名就突出了系统。这本书不是零散、分散的创作谈, 晓苏说:“我根据自己的写作经验和阅读感悟,将这些重要 环节由先到后,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顺序排列下来,然后 对这个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逐一进行了讲述与分析。”这个“系统工程”由十二个环节构成。这十二个“环节”,是经过精心思考而自成系统的。这十二章,前六章主要阐述文学 写作的基本元素:细节、故事、情节、人物、环境、主题, 是文学写作中不可缺少的要素。后六章重点论述写作者的思 维过程与表达:构思、灵感、想象、叙述、矛盾、语言。这 样表述当然不是绝对的,各章之间,也
8、互有交叉与必要的重 复。就大、中学生、广大的文学写作爱好者而言,领会、把 握这十二个“环节”,“吃透”、“消化”这些元素,对于打下 文学写作坚实的基本功,进入文学的姿态是大有裨益的。晓 苏这本专著的着笔点就在这些“环节”上。从细节开始、到 语言止。第一章第一节以论细节为开头, 作者第一句话就说: 在我看来,文学写作是从细节开始的。而在末尾一章最后一 节,作者“最后”探讨的是语言灵活运用的问题。如果说全书是一个大系统,那各章则是一个小系统。书 中每一章均有三节,作者力求构成小的系统。可以看出,作 者在各章中讲述什么内容,如何分节,经过缜密的思索。如 论故事分为三节:故事的特征、故事的转化、故事的
9、剪 裁,这三节构成的一章相对完整, 成为小系统。 而论构思 中的构思的诱因、构思的痛苦、构思的完成共三节,作为小 系统也整合得很到位。系统论的功夫还在于各个环节间的顺 序、衔接与组合,以及它们组合起来以后所产生的整体性效 应。细读这十二章,我们会体味到它的整体功能。如何讲述文学写作中的环节,也就是写作过程、写作行 为,本书的鲜明特色是用文学作品说话、用写作经验、阅读 感悟说明问题。少谈理论,多讲创作体会及读书领悟,这就 是晓苏的宗旨。 文学写作系统论全书近 20 万字没有一个 注解。当然,在理论著作中,准确而恰到好处地引用他人精 辟的见解,也无可非议。在本书中,作者是想尽可能摆脱他 人的影响与
10、束缚,力求用自己的语言讲话,通过具体作品的 分析来讲述写作的一个个环节,其勇气的确可嘉。一是用自己的创作经验、 创作体会为例证, 讲写作环节、 写作方法与技巧。 这些部分是书中最精彩、 最吸引人的亮点、 它以自己写作中的切身体会、领悟,甚至于痛苦的思维过程 为例进行分析、用以解说、印证、支撑观点、现身说法,所以格外得心应手,具有说服力。这就如同一个画家亮出自己 的绘画作品,然后一步步解说自己的构思、构图、作法等等 作画的过程一样。第七章论构思,是书中极有特色的章 节,这一章分三节,第一节谈构思的诱因,作者归纳为突发 事件、意外发现、阅读顿悟、胡思乱想、典型细节启动构思 等五种。在谈每一种诱因时
11、都举自己的小说构思为例,如伯妈小传,晓苏以自己的伯妈为原型,并着重讲述了是发生 在伯妈身上的突发事件引发了构思。而他的茶馆来信,则是用自己与前女友初恋过程中的典型细节来启动构思的: 男主角在湖边准备吻那位女军官时,女军官的帽子从脑后掉 到湖里去了, “后来他们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打捞帽子上” 因为出自于自己的切身体会,所以特别具有信服力。另外是从自己的阅读体会、阅读感悟来分析问题。晓苏 往往选取自己阅读中经久难忘、印象深刻的作品为例,晓苏 特别善于捕捉、抓住自己的领悟,而不是引用别人总结的创 作体会,再用其人的作品去分析、印证,这种写法自然也可 以,然终隔一层,不如用自己的体会来得深刻、 真切
12、。如论 情节的第二节论情节的组合,在一般简要介绍常见的并列 式、递进式、对比式组合后,着重讲述了三种新的组合方式: 即画圆式、织网式与布点式,分别举出了刘继明的明天大 雪、孙惠芬的上塘书与韩东的同窗共读为例,从 对作品的解析中可以看出,这种独到的分析完全出自于作者 的阅读理解、阅读感受。从这些例子中,我们也可看出,作 者读书的认真细致,他是在边阅读边思考,是在有心地读书 最后说说文学写作系统论的语言,当下理论著作的 语言有一种偏向,就是术语、新名词太多,尤其是有的作者 喜欢搬弄西方论著中的概念、词语,明明可以用通俗明白的 语言说清楚的道理,偏偏故作深奥,翻译的概念连篇累牍, 让人读起来如云雾山中,费解、难懂。许多大家谈写作,如 鲁迅、老舍、叶圣陶,西方如昆德拉、纳博科夫等,其实都 写得平实、明白如话。理论著作其实与文学作品一样,它的 语言也有一个可读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业碳汇政策支持力度与市场潜力深度解读报告
- 吊装工程专业方案(3篇)
- 猫咪与毛球课件
- 工程玻璃质检方案(3篇)
- 安全教育平台培训课件
- 安全教育培训风险点课件
- 辽宁高速面试题库及答案
- 丽水幼教面试题库及答案
- 跨境电商产品面试题库及答案
- 安全教育培训讲解稿子课件
- 宠物洗澡美容免责协议书
- 2025-2026学年广美版(2024)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二手乐器平台竞争格局-洞察及研究
- 2025-2026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 (三篇)
- (2025年标准)分手房产归属协议书
- 2025中金证券港股通开通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学习强国挑战赛题库附含答案
- 企业员工反恐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语文试卷(含解析)
- 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投标书
- 商贸公司备用金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