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believe that you are the only one you can rely on in this world.(页眉可删)端午节的教学设计范文 端午节的教学设计1【教学目的】了解端午的风俗,准确理解作者情感。【教学重点】透过文中平淡而又有味的语言,理解鸭蛋带给作者的情与趣。【教学手段】手工制作蛋络子、端午的习俗的一段flash动画。【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由诗句和谜语来猜中国传统节日:(分小组竞赛)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三角四楼房,珍珠里面藏;想吃珍珠肉,解带脱衣裳。、用幻灯展示出端午的习俗
2、照片:(引导学生设想自己写端午会选择写哪方面?引导学生质疑:产生对文本探索的兴趣)二、整体感知紧紧扣住学生心中的疑问:作者为什么不写划龙舟、吃粽子等习俗,却偏偏写小小的一枚鸭蛋?步骤一: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自己喜爱的描写鸭蛋的段落朗读。步骤二:分四人学习小组合作找寻问题的答案,并选出小组代表发言人。并比赛哪个小组的讲解精彩理解准确。(步骤二中是实施分材教学的关键,在理解文本的过程中,不同理解能力的学生在这个学习环节会出现分水岭,这个时候需要老师的小组长的引领。老师在聆听学生意见的同时要敏锐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并给予思路不畅的学生及时的点拨和引导)同学阅读讨论后能明确家乡鸭蛋的特点。(过程中老师打出
3、对切开的高邮鸭蛋横截面的写实图片,画面中清晰的显示了高邮咸鸭蛋有双黄、油多、质细、蛋黄呈红色的特点),整体感知中同学大致了解到作者对家乡的端午的鸭蛋难以忘怀的原因是由于在端午节挑鸭蛋、吃鸭蛋、玩蛋壳等活动能带给“我”无穷的乐趣。步骤三:小组代表发言,解答前面的中心问题引导学生认真聆听别的小组的发言,老师及时做现场点评。肯定理解正确的一面,并指出不足。(经过三个步骤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对课文的内容有了一定的理解,但是从表层到深层含义的理解还需要一定的中介物方能进一步促进学生进入到深层次思考。)步骤四:播放端午节的相关flash动画,结合观察身边的社会,比较西方的圣诞节万圣节与中国民族传统节日在如
4、今社会迥异的处境。阅读老师发的另一篇辅助阅读材料“节日的联想”。(汪曾祺的_读来有味、有趣,作者在文中饱含深情地一笔一笔写端午的种种乐趣,可是今天,有谁还把端午吃鸭蛋当作一种幸福和快乐?端午节和许多别的传统佳节一样,节日意味渐淡,仿佛演绎为一种节日的符号了。它的民俗意义、文化内涵,已然完全淡化,远不如西方的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那样受到年轻人的追捧。对传统的佳节还有几人有着幸福的期待?引导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他们对重视传统文化!至少要知道,端午节、端午的鸭蛋,它是我们抹不掉的民俗、文化和民族的印记!)三、品味语言别说鸭蛋都一样,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样子(秀气)。筷子一扎下
5、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鸭蛋络子挂了多半天,什么时候孩子一高兴,就把络子里的鸭蛋(掏)出来,吃了。(引导学生自己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出自己对语言的理解。体汪曾祺的语言特色:平淡而有味,字里行间有着淡淡的幽默。)学生的发言老师可以及时做适当的点评。此环节的设计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学习积极性,而且能引导他们以最棒的语言讲出自己内心独特的个人体验,在生生互动与师生互动中分享碰撞的思想火花。四、梯度练习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任选一题查找出汪曾祺的葡萄小令阅读写读后感模仿汪曾祺的语言风格,片段作文“家乡的小吃”阅读“节日联想”后
6、,仿写一篇对中国传统文化走向的思考。【板书设计】童年岁月的美好回忆家乡生活的温馨回味情寻常生活的闲适体味端午的鸭蛋带来的挂蛋络子挑鸭蛋趣 吃鸭蛋玩蛋壳端午节的教学设计2【内容简析】端午节的由来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介绍了我国民间传统节日端午节的由来。有关端午节由来的民间故事很多,课文所选的是流传较广的一种,反映了百姓对爱国诗人屈原的爱戴与怀念。故事首先介绍了 五月初五端午节的一些习俗以及端午节的历史与意义;接着重点讲述了爱国诗人屈原报国无门,悲愤投江,百姓千方百计打捞他的尸体,用各种方法祭奠屈原的凄苦悲壮的故事;最后点明了人们祭奠屈原的活动,逐渐演变为今天人们在端午节吃粽子和赛龙舟等习俗。课文结
7、构清楚,语言浅显易懂,是进行中华民族传统教育、培植民族精神的好教材。我们可以抓住学生熟悉端午节这个节日及习俗生活,但不清楚习俗的由来这个矛盾心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促进学生自主阅读。课文配有一幅插图,表现的是屈原大义凛然地站在江边的情景。插图有助于学生感受屈原志洁行高、执着追求、忧国忧民、宁死不屈的不朽形象。【设计理念】阅读教学要注意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要努力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境,让学生反复研读,在读中理解、感悟并受到中华民族精神的教育,提供语言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学习课本上的生动简洁的语言,复述课文,促进语言的发展。【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使用工具书自学“粽、檐、囊”等7个生字,理
8、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正确书写“佩、戴、措”等8个要求会写的字,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以及速度。2、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能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引导学生简要讲述故事,激发学生阅读民间故事的兴趣。【重点难点】指导学生了解端午节的由来是本课的重点,复述课文是本课的难点。【教具准备】1、制作有关战国时期的背景资料以及地图等课件。2、搜集、整理并阅读有关端午节、屈原的有关资料。【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联系生活,导入课文,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30课,请与老师一起板书课题端午节的由来。2、谁愿意把自己知道的有关端午节的信息跟同学说一说?3、
9、小结:大家知道端午节是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还知道有这么多的端午习俗,可你们能讲出这些习俗的意义吗?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及意义。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1、自读课文。(1)划出文中的生字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2)利用工具书,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屋檐、佩带、辅佐、权贵、措施、诬陷、谗言、疏远、祭奠、忠诚、悲愤、悲痛、祈祷、传诵等。(3)自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2、检查自学的情况。(1)借助字卡认读生字词。变换语境,给生字组词扩词。(2)指名读课文,及时正音。其他同学思考:课文主要讲的什么?(3)师生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三、质疑问难
10、,以学定教1、默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画出自己的疑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2、默读要求:(1)边读边标注,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2)边读边思考:_讲的是什么事?(3)为深入学习课文,请自己提出几个问题,学习质疑问难。3、师生梳理问题,归纳问题。学情预设及教学策略:(1)不理解的生词,通过读书或请知道答案的同学给予帮助,当场解决问题。(2)不了解的历史知识,可归类有关的问题,存疑并集中时间给予解决。(3)值得阅读探究的、能深入理解文本的问题,如百姓为什么如此爱戴屈原,在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过程中逐步解决。四、介绍屈原与时代背景1、介绍战国时代以及“战国七雄”。2、出示战国时期的地图,了解当
11、时七国的处境以及各国的治国策略,以理解屈原“改良内政,对外联齐抗秦”的爱国主张。3、出示课件,介绍屈原。屈原生活在两千三百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年轻时就胸怀远大抱负,表现出惊人的才能,得到了楚怀王信任,官至“左徒”,是掌管内政、外交的大臣。战国本是齐、楚、燕、韩、赵、魏、秦七雄争霸的混乱时期,秦国任用商鞅变法后日益强大,常对六国发动进攻。当时只有楚国和齐国能与之抗衡。鉴于当时形势,屈原主张改良内政,对外主张联齐抗秦,因而侵害了上层统治阶级的利益,遭到了受秦国贿赂的楚怀王的宠姬郑袖、上官大夫、令尹子椒的排挤和陷害。糊涂的怀王听信谗言,疏远屈原,把他放逐到汉北,结果楚怀王被秦国骗去当了三年阶下囚,死在
12、异国。屈原看到这一切,极端气愤。他坚决反对向秦国屈辱投降,这遭到政敌们更严重的迫害。新即位的楚襄王比他父亲更昏庸,把屈原放逐到比汉北更偏僻的地方。在长期的流放生活中,屈原没有屈服。他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决不随波逐流,拿起笔抒写自己对祖国的热爱,指斥“群小”误国,为后人留下了千古不朽的诗篇。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最伟大、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后人称他的作品为“楚辞”,代表作是离骚。诗中叙述了诗人为实行自己的政治主张所遭受的打击和迫害,深刻表达自己内心的痛苦、对人民对祖国忠贞不渝的感情。公元278年,楚国的都城被秦兵攻破,诗人精神上受到了极大的打击,眼看国破之际,却又无法施展自己的力量,他忧心如
13、焚,在极端失望和痛苦中,来到汨罗江,抱石自沉。他死时大约六十二岁,正是农历五月初五。五、自读课文,结合历史背景理解课文并整理笔记六、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2、阅读有关屈原的故事。端午节的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抓住文中的重点内容,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复述课文。3、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屋檐、佩带、措施、诬陷、传颂”等词语。教学重点:抓住文中的重点内容,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复述课文。教学难点:抓住文中的重点内容,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复述课文。教学准备:演示文稿(字词卡片)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通过默读课文,了解端午节的由来。3
14、、抓住屈原的言行、借助资料感受屈原的爱国情怀。教学重点:能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教学难点:抓住屈原的言行、借助资料感受屈原的爱国情怀。教学准备:演示文稿(字词卡片)教学过程:一、审题导入同学们读到题目你想了解什么?(端午节到底是怎么来的?)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2、检查字词。(1)重点指导:“爱戴”(2)文中指谁受到“爱戴”,结合句子说说屈原为什么受到爱戴?(3)“悲愤”近义词是什么?3、默读课文,说说这篇_讲了谁的什么事?三、深入学习,理解感悟过渡:哪几个自然段告诉我们端午节的由来?1、轻声读36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屈原是个什么样的人,用书中的语句概括。(他忠诚爱国
15、、很有才干)2、默读36自然段,划出体现屈原忠诚爱国的句子读一读,把感受批注在书的边上。3、指名读,“在他的辅佐下”一句。(1)为什么强调“十分”这个词语?(突出人民对他的爱戴)(2)播放屈原的一段影片,看了这段影片,你有什么感受?(屈原为国为民操劳,他很伟大屈原为国为民操劳,他很爱国)(3)读出你对他的赞扬。4、对比词语读,体会屈原的爱国。(1)出示课件:屈原万分悲愤,就在(悲痛悲伤)(2)想想为什么填写悲愤?(为黎民的苦难而悲,为祖国的灭亡而悲,为自己报国无门而悲)5、引入资料读,体会屈原的爱国投影:屈原离骚中的两首,从中感受到什么?6、对比句子读,感受人们对屈原的爱戴。读读哪句话好,为什么?四、通读全文,自己解疑端午节的理来是什么?用自己的话说说。五、作业1、抄词。2、朗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书写生字新词。2、写出课文中词语的相应近义词。3、根据提示复述课文内容。教学重点:根据提示复述课文内容。教学难点:根据提示复述课文内容。教学过程:一、巩固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离婚诉讼中夫妻共同债务承担及财产分割起诉协议
- 码头场地租赁合同附带集装箱装卸作业及仓储服务
- 线上线下教育合作合同补充协议及教学资源共享协议
- 码头经营场地租赁与船舶租赁及管理合同
- 离婚协议解除与财产分割法律咨询合同
- 房地产开发项目销售合同签订流程及购房者权益保障
- 园林现场施工课件
- 保密新标准培训
- 第05章 生物化学诊断试剂的研制
- 2025年中医外科拔罐和针灸操作技能考核卷答案及解析
- 信息系统定期安全检查检查表和安全检查报告
- 《传统文化主题班会》课件
- 体育-初中七年级田径大单元教学计划表及立定跳远教学设计、教案
- 完整版项目部组织机构图
- 重度哮喘诊断与处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解读
- 2024年中国食用变性淀粉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You Raise Me Up二部合唱简谱
- 颅脑外伤患者的麻醉管理专家共识(2021版)
- 质量警示卡模板
- 工厂设备拆除施工方案
- DZ∕T 0219-2006 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正式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