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近景摄影测量技术在文物保护以及工业摄影测量中的应用_第1页
数字近景摄影测量技术在文物保护以及工业摄影测量中的应用_第2页
数字近景摄影测量技术在文物保护以及工业摄影测量中的应用_第3页
数字近景摄影测量技术在文物保护以及工业摄影测量中的应用_第4页
数字近景摄影测量技术在文物保护以及工业摄影测量中的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数字近景摄影测量技术在文物 保护以及工业摄影测量中的应 用 作者: 日期: 数字近景摄影测量技术在文物保护 以及工业摄影测量中的应用 近景摄影测量概述1 2。近景摄影测量的主要特点。1 3。近景摄影测量内容1 2. 1。近景摄影测量在龙门石窟保护中的应用1 2. 2。近景摄影测量在钢岔管水压试验变形检测中的应用3 4参考文献7。 1近景摄影测量概述 近景摄影测量是通过摄影和随后的图像处理以获取被摄H标形状大小和运 动状态的一门技术。凡是可以摄取其影像的U标,均可作为近景摄影测量的对象, 以获得LI标物上点群的三维空间坐标,以及基于这些空间坐标的长度、面积、体 积等。近景摄影测量的优点在于它兼有

2、非接触性量测手段,不伤及被测物体,信 息容量高且易存储,精度高,速度快,信息可重复使用。这些优点使得该技术特别 适用于测量包含有大量测量点位的LI标物,躲避危险环境而远离摄影对象等情 况。 2近景摄影测量的主要特点 1)像片信息丰富、容量大,影像逼真,适用于不规则物体的外形测量。 2)涉及到的日标大小、摄影距离、精度要求、静态或动态等各个方面均有所不同, 可通过合理地选择摄影仪器、摄影方式与布设控制,来解决科研与生产工作中 的若干复杂问题。 3)能在瞬间摄影很多个点,可以在量测仪器上计算出所需的大量的物点的空间坐 标,这是传统的大地测量方法所不能做到的。 4)摄影像片可以长期保存,便于日后对成

3、果的查核、比较和分析。 5)与传统的大地测量和工程测量比较,它既可以减少外业工作量,减轻劳动强度,乂 提高了经济效益。 6)山图像经数字化仪器测定的最终数据三维坐标可构建三维立体景观,为不同用途 的用户提供可靠准确的技术服务。 3近景摄影测量内容 2.1近景摄影测在龙门石窟保护中的应用 我国地大物惮,幅员辽阔,文化遗产极为丰富,作为我国最著名的3大艺术 宝库之一的龙门石窟和少林寺历代高僧埋骨之处的少林寺塔林,以其独特的艺术 魅力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前来观光。它们历尽沧桑,经过数十朝代的风风雨雨, 已满U疮痍亟待修复。为了保护世界文化遗产,我们采用近景摄影测量和全数字 摄影测量工作站进行数字化测绘

4、龙门石窟、少林寺塔林立面囹,具有精度高、成 本低、成图速度快的特点,同时它可以提供内容丰富的信息资料,这为文物管理、 保护修复、地质勘探提供准确的地形资料,还可通过横断面图的测绘构建三维立 体模型,为世人展示生动的三维立体景观。 1.龙门石窟保护项目工程的实施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作业人员在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JX4A DPW上根据 用户提供的资料进行内定向、相对定向、绝对定向,其精度符合用户要求。地物、 地貌上按用户提供的表示信息拟定,以汁曲线层、首曲线层、双线断裂线层、单 线断裂线层、洞窟位置轮廓层、洞窟编号层、洞窟附属设施层、人丄建筑物层、 高程注记层等来表示。具体的表示方法是: 1)讣

5、曲线层:以0. 25m的间隔表示出山形的大致轮廓,控制山形的总走势。 2)首曲线层:以0.05m的间隔表示。当曲线过于密集且等分时,可隔条表示; 当曲线密集而地形有起伏时仍需插绘每条首曲线。为了表示立面的细微地貌,可 以通过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IX4ADPW的自带功能,放大模型比例和调整如管道 半径长度等来实现细微地貌的表示,以正确地反映其真实的地貌形态。 3)双线断裂线层和单线断裂线层:是以实地断裂线大于等于或小于10em作 为区分标准的。断裂线的表示可以通过三维立体模型的构建来反映出其重要作 用。 4)洞窟位置轮廓层:由于洞窟有内外轮廓之分,因此内外轮廓分别以不同的层 来区分,在可见立面上

6、仍需以曲线表示。应注意的是洞内的独立佛像可不表示。 5)洞窟编号层:龙门石窟始自北魏开凿,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至宋, 曾存有两千余座窟龛,历经数十朝代的洗礼,许多窟龛已不复存在,因此,通过此 次拯救龙门石窟保护项U的工程,重新对洞窟编号进行摸底调查,以达到更好地 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目的。 6)洞窟附属设施层:洞窟外的立面上雕刻有姿态各异的“大力士”的雕塑, 除应绘出“大力士”的轮廓线外,还要在测绘地貌曲线时,将“大力士”视为起 伏的地貌用曲线来表示。对佛像上的火烧云,因年代久远部分火烧云已失去它原 有的形状,只测绘出其轮廓部分即可。 7)人工建筑物层:人工建筑物是当地政府为了开发旅游资

7、源,更好地让中外游 客前来观光,以期达到让世界人民了解河南,让河南的旅游业走向世界的LI的而修 建的。因此,人工建筑物诸如道路、台阶、栈道、栏杆、供游人休息的亭子及洞 窟前人工雕刻的挑廊可按其外围线进行立体量测,统归一层表示。各类表示的方 法为: 道路是指地面上供人或车马通行的部分,在立面测量中以等直线的形式来 表示。 台阶是指用砖、石、混凝土等筑成的一级一级供人上下的建筑物,多在大 门前或坡道上。表示时应按实地位置进行立体量测,当台阶边沿能看到其厚度部 分时以双线表示,等直线通过台阶时,曲线断至台阶边沿即可。 栈道是指在悬崖绝壁上凿孔支架木桩,铺上木板而成的窄路。栈道的存在 在绘制曲线时可不

8、予考虑直接横穿栈道。 栏杆是指桥两侧或凉台、看台等边上起拦挡作用的东西。它应逐个按其所 在实地位置表示。 8) 高程注记层高裡注记点是构成一副完整的地形图的最终匸序,也是反映地 貌高低起伏的数字表现形式,根据规定高程注记点应精确到小数点后2位。见成 果图。 图1成果图 2.结语 利用全数字摄影测量技术进行数字化全要素测图的方法来测绘石窟立面图 的整个过程进行了全面阐述。通过成果图的展示,我们相信,近景摄影测量技术 由于具备了凡是可以摄影的LI标都可以进行量测及判读的性能,将其应用于测绘 生产必将为特殊行业提供一个适时获取准确的信息资料的发展空间,将为国民经 济的腾飞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

9、 2.2近景摄影测量在钢岔管水压试验变形检测中的应用 为监测钢岔管在不同压力状态下的变形量并了解其变形规律,根据近景摄影 测量技术可以在非接触的情况下快速、准确、实时地测定待测点的坐标的特点, 利用工业摄影测量系统进行现场测量,获取待测岔管特征点位在不同压力状态下 的坐标数据,通过坐标系的建立求得岔管特征点位的变形值。结果表明,根据该 方法获得的数据进行钢岔管设计,其制造质量可靠,满足工程要求。 1. 检测方案 钢岔管进行水压试验时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变形监测具有一定的危险。传统变 形监测是以经纬仪、全站仪、水准仪等光学测量仪器采用接触式的测量方法进行。 近景摄影测量技术可以在非接触的情况下快速、

10、精确、实时地测定待测点的坐标。 因此,本次检测主要是利用工业摄影测量系统进行现场测量,获取待测岔管特征 点位在不同压力状态下的坐标数据,进而通过坐标系的建立求得岔管特征点位的 变形值。 1)V-STARS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组成及原理 V-STARS系统是美国GSI公司生产的工业近景数字摄影测量系统。V-STARS 系统是一种基于高分辨率像机的高精度工业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基本部件为1 台INCA3智能测量相机。I NCA3包括镜头、电池和闪光灯,总的重量小于2 k g;能进行有线、无线数据传输,还可以对数据进行磁盘存储;具有800万像素的高分辨率,CCD尺寸为35mmX 2 3mm;视场角(77

11、X5 6。)、焦距2 1 mm;图像 压缩比大于10 :1;有简单的系统菜单;内置芯片,能够对图像进行预处理。 系统主要包括1台以上专业测量型数码相机、1台笔记本电脑、1套基准尺、 I根定向工棒、1组定向反光标志(RRT)和1套系统软件。 其原理是:通过1台高分辨率的数字相机对被测物体拍摄,得到物体的多幅二 维数字影像,根据透视投影的1_1标点、相机中心和像点3点共线条件,组成共线 方程,经相机定向及图像匹配后得到目标点三维坐标,见图 共线方程为 严X-XJ WK) +MZ-ZJ X 5 +妇卩_巳)+弓(2_耳) J;( V-n IjJJ 4( 2-乙) yy 幻(X_XJ +%(D +CZ

12、J 其中,像点a (x-xO,y-y 0,-f )、摄影中心S (X s , Ys, Zs)与被测点A (X, Y, Z) 位于一条直线上,al、a2、a 3、bl、b2、b3、c 1、c2、c 3是由摄影测量中 的3个外方位元素巾、3、K所生成的3X3正交旋转矩阵R的9个元素。 近景摄影测量系统的精度主要取决于相机的空间分辨率,用于检测时一般采 用高分辨率、高精度的专业型量测相机,其测量精度在10m范围内可达到0 .06 0.0 8mmo主要特点包括:非接触测量,动态性能好、检测速度快、受外界环境影 响小等,特别适合于形面的快速检测。 图1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原理 2)现场测量过程 a) 在岔管

13、周围稳定的地面上或其他部位选取适宜的区域布设R RT标 志,以建立测量坐标系的基准系统。 b) 在待测岔管外壁上粘贴摄影R RT标志。 c) 现场对布设的R RT标志进行交向摄影。 d)用V-STAR S摄影测量软件对图像进行处理和汁算,得到待测点的三 维坐标* 3)数据后处理 a)利用测量点的三维坐标,根据需要和现场布点情况建立相应的坐标 系。 b)利用测量点的三维坐标和建立的坐标系,进行数据处理。 c)根据讣算成果,绘制岔管不同特征点位在不同水压阶段的变形曲线 图。 4)坐标系的定义 a)摄影测量为自由坐标系,通过AutoBar或固定物体上标志点建立。 b)本次测量,在岔管试验区域外地面上

14、稳定部位布设大于5个以上标志 点,作为后期测量数据处理的基准。 c)闷头中心区域布设5个标志点,要求集中且均匀布设于闷头中心(即 概略布设在以闷头中心为圆心的辐射圆周上),将圆周上标志点拟合平面, 进行轴对准,建立新的坐标系,垂直于该平面的方向即为闷头轴线方向(近 似),将不同水压阶段的变形数据折算到该坐标系中,即可得出闷头中心部位 的变形值。 d)腰线部位。腰线的测点y方向根据在同一锥段内布置在腰线上的2 个测点确定,腰线的测点确定了局部坐标系的z、y方向,按照右手法则垂直 于zoy平面并过。点的方向即为x坐标,即可得到测点处径向变形的数据。 腰线部位变形值均为向两侧(外部)变形,即x轴正向

15、。 e)顶部和底部测点的变形值,以地面上布设的基准坐标系的z方向确 立并进行计算。顶部变形值向上为正值,底部变形值向上为负值,向下为 正值。 5)钢岔管变形测试点位布置 如图2所示,根据水压试验设计及技术要求,在岔管的主闷头和支闷头部位 分别布设13个RRT标志,命名为A、N和E;在两侧腰线部位各布设2 5个测点, 分别命名为B、C、D和K、L、M;在岔管底部分别布设2个测点,分别命名为G、 ft 出水口 进水LI JII4CII N 图2变形测试点位布置示意图 2. 结语 钢岔管在水压试验的过程中,各监测点未出现突变值,其变化规律为变形量 的大小与水压力成正比例关系。在水压试验极限压力状态下

16、”各监测点的变形量 均在4mm左右,表明钢岔管受压均匀。在相同压力状态下,钢岔管主闷头部位 变形较支闷头部位变形大,腰线两侧部位变形量一致。山以上数据分析可知,该钢 岔管设计科学,制造质量可靠,满足工程要求。 工业摄影测量技术山于其自身的优势,其测量精度较常规测量技术高,操作 性好,且消除了接触测量的危险。采用工业摄影测量技术进行压力钢管变形监测, 为后续工作提供了经验。 4参考文献 1 李洪亮.近景摄影测量在文物修复保护研究中的应用.河南省遥感 测绘院,2003 2 朱小刚.高水头电站压力钢管安全评定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 1 3 张育林.髙水头水电站钢管整体水压试验实践J.西北水电

17、,2 0 1 3(4):89-91 4 魏永强,张超,张益.近景摄影测量在水利工程监测中的应用J. 山东水利,2 0 11 (6): 18-2 0 5 宇津生,陈俊勇,李德仁,等.测绘学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2 00 4 6 李东明.V-STA R S摄影测量系统的原理与应用.水利电力机械200 6(10) :2 6-27 7 罗哲文,中国古代建筑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8 左光之,古建筑测绘教学的研究与探讨J,科学信息,2 010.23, P 188-188 9 李振涛、许妙忠,数字近景摄影测量在古建筑物重建中的应用研究 B,测绘信息与工程,20 0 7. 32(4), P

18、8 10曹勇,现代科技在古建筑绘中的应用A,现代物业,2011, 03, P54-5 6 11 王京卫、杨风雷、郭秋英,基于免棱镜全站仪的古建筑文物测绘 方法A,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1. 4,第2 6卷第2期,P 1 7 8-181 12 余明、丁辰,过静丁君.激光三维扫描技术用于古建筑测绘的研究刀. 测绘科学,2004. 10, P69-7 0. 13 冯文澈,近景摄影测量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 0 02 14 WANG z hi zh u o.PnndpI e s o f P hotog r ammetryf with R e mo t e S e n sing) M . B eij i ng: P u bl i sh i ng Ho u se of S u r veying and M a ppingt 19 9 0 15 ZHANG Z h u-xu n ,ZHANG Ji a n q i ng D i g i tai P h o - 1 oE r amm el_Y:M W u h a n : P r ess of Wu h a n T e chnical Un i vers i ty of Sur v ey i n g an d Mapping, 1 9 96( 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