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诗经》人教版_第1页
高二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诗经》人教版_第2页
高二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诗经》人教版_第3页
高二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诗经》人教版_第4页
高二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诗经》人教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用心 爱心 专心 高二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高二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诗经诗经人教版人教版 【本讲教育信息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第三册第一单元诗经 二. 学习目标: 1. 理解三首诗歌反映的古代社会生活及思想情感和其现实主义的风格。 2. 了解诗经概况、代表作及其赋比兴的手法及其艺术效果。 3. 理解三首诗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叙述的手法; 三. 学习方法: 学习的重点不必放在字词句的逐一解释上(但某些古汉语常用的实词、虚词和至今仍 在沿用的词语、成语一定要掌握) ;重点应是学习掌握作品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所刻划的人 物形象,所运用的赋、比、兴手法以及章法结构和停顿节奏等的艺术意味和艺术效果,从

2、 而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化品味。 四. 介绍诗经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 500 年间的 诗歌 305 篇。先秦称为诗 ,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 诗经 ,并沿用至今。关于诗经的编集,汉代有两种说法: 行人采诗说。 孔子 删诗说。近代学者一般认为删诗说不可信 。 但根据论语中孔子所说:“吾自卫返鲁, 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可知孔子确曾为诗正过乐。只不过至春秋后期新声兴起, 古乐失传, 诗三百便只有歌诗流传下来 ,成为今之所见的诗歌总集。 诗经所录,均为曾经入乐的歌词。 诗经的体例是按照音乐性质的不同来划分的 , 分为风 、 雅、

3、颂三类。风。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 风诗是从周南、召南、邶、鄘、 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 15 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土风歌谣 。共 160 篇 。大部分是民歌 。雅 。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 , 即所谓正声雅乐 。 雅诗是宫 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不同又分为大雅31 篇, 小雅74 篇,共 105 篇 。 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 颂诗又分为周颂31 篇, 鲁颂4 篇 , 商颂5 篇 ,共 40 篇 。从思想性和艺术价值上看,三颂不如二雅, 二雅不如十五国风。 诗经全面地展示了中国周代时期的社会生活,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奴 隶社会从兴盛到衰败时

4、期的历史面貌。其中有些诗,记载了后稷降生到武王伐纣,是周部 族起源、发展和立国的历史叙事诗。有些诗,以冷嘲热讽的笔调形象地揭示出奴隶主贪婪 成性、不劳而获的寄生本性,唱出了人民反抗的呼声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显示了奴隶制 崩溃时期奴隶们的觉醒。还有不少诗表现了青年男女的爱情生活。所谓诗经 “六义” , 其中,风、雅、颂,是指体例分类来说的;赋、比、兴,是就表现手法而言。关于赋、比、 兴,宋代朱熹在诗集传中做了比较确切的解释:“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关于 “赋”的手法的运用,我们在初中就学过。如木兰诗中的“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 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

5、,但闻黄河流水鸣溅 溅。 ”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比就是譬喻,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 明突出。如风相鼠 魏风硕鼠用令人憎恶的老鼠来比喻统治者的不讲礼仪、贪婪 可恶;卫风氓中用桑树由繁茂到凋落比喻女主人公的容貌由盛变衰;兴者,先言他 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兴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兴同诗 歌内容有一定的联系。如周南桃夭是一首嫁女诗,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起兴, 用心 爱心 专心 使人从桃花盛开联想到新嫁娘的美貌。又如邶风燕燕是一首送别诗,以“燕燕于飞, 差池其羽”起兴,使人从燕子飞时的差池不齐联想到送别时的依恋之情。比兴手法的运用, 能加强诗歌的生动性

6、和鲜明性,增加诗的韵味和形象感染力。比兴手法对后世诗歌的创作 有很大影响。 赋、比、兴手法的成功运用,是构成诗经民歌浓厚风土气息的重要原因。 诗经 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在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加强抒情效果。每一章只变换几 个字,却能收到回旋跌宕的艺术效果。在语言上多采用双声叠韵、叠字连绵词来状物、拟 声、穷貌。 “以少总多,情貌无遗” 。此外 , 诗经在押韵上有的句句押韵,有的隔句押 韵,有的一韵到底,有的中途转韵,现代诗歌的用韵规律在诗经中几乎都已经具备了。 诗经所录诗歌时间跨度长,从西周初年直至春秋中叶,涵盖地域广泛,黄河以北 直至江汉流域的都有。汉时,先有鲁、齐、韩三家时,立于学官

7、,后有毛诗 。 毛诗 盛行后,齐、鲁韩三家诗先后亡佚。历代解诗经者颇多,较好的有宋朱熹诗集传 、 清王夫之诗经俾疏 、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 、王先慊诗三家义集疏等。 总而言之, 诗经是中国诗歌,乃至整个中国文学一个光辉的起点。它从多方面表现 了那个时代丰富多采的现实生活,反映了各个阶层人们的喜怒哀乐,以其清醒的现实性, 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早期诗歌,开辟了中国诗歌的独特道路。虽然,由于特殊的社会生存条 件, 诗经缺乏浪漫的幻想,缺乏飞扬的个性自由精神,但在那个古老的时代,它是无愧 于人类文明的,值得我们骄傲的。 五. 文化常识: 1. 四言诗:每句 4 字或以 4 字句为主的诗歌样式。盛行于西周。中

8、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诗经所录 305 篇 , 其形式基本上是整齐的四言体,节奏为每句二拍,这显然是在原始 歌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适应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语言发展的状况。到了西汉时期,五 言诗在民间悄然兴起,但文人诗仍以四言为主。东汉以后,五言诗占领了诗坛的主要地位, 四言诗渐趋衰落。能继承诗经遗风,称得上四言诗的只有曹操、嵇康、陶渊明、韩愈、 柳宗元等人的少数诗作。 2. 汉初,因为秦火,古文诗经几乎失传了,但由于诗歌便于记忆,仍能在人们头脑 中保存下来。孝文帝刘恒时,燕人韩婴因传诗而被任命为博士,他所传的叫韩诗 。孝景 帝刘启时,齐人辕固生因传诗也被任命为博士,他所传的叫齐诗 。鲁人申公弟子兰

9、陵人 王臧,以传鲁诗而为太子少傅。以上就是古人所称齐鲁韩“三家诗”,都是靠口传,然后用 今文,即汉代隶书,记录下来的。此外还有毛公讲诗 。毛公有两个:一是大毛公,名亨, 鲁人,一是其弟子小毛公,名苌,赵人。孝景帝儿子河间献王刘德很好学,搜集不少古文 先秦典籍。他任毛苌为博士,所讲的古文诗叫做毛诗 。到了东汉,经学家郑玄,给毛 诗作笺注,并大力提倡, 毛诗遂渐盛行, “三家诗”因而消亡了。今天通行的诗经 就是毛诗 ,所以有的人把诗经称做毛诗 。现存的“三家诗”,较完整的只有韩 诗外传一书了。 六. 概括三首诗的内容大意。 1.氓是一首叙事诗,经第一人称的口吻,叙述女主人公与“氓”从初恋,结婚到被

10、 遗弃的痛苦经历。表达了她怨恨的感情和决绝的态度,塑造了一个勤劳、温柔、坚强的女 性形象。 氓叙写了一个女子从与人恋爱到结婚到被抛弃的痛苦经历,一件件事情依次 写来,脉络非常清楚。先是有一个男子笑嘻嘻地向她买丝,借机搭识。她答允了这桩婚事, 在等待结婚的日子里,她常常登上颓墙盼望他。可是成家没几年,丈夫却抛弃了她。她愤 用心 爱心 专心 怒地指责丈夫:“士贰其行” ,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又告诫其他女子不要轻信男子: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这是真实的心理, 同时多少带有道德训诫的意味。 诗经中写恋爱和婚姻问题的诗,或歌唱男女相悦之情、相思之意,或

11、赞扬对方的 风采容貌,或描述幽会的情景,或表达女子的微妙心理,或嗟叹弃妇的不幸遭遇,内容丰 富,感情真实,是全部诗经中艺术成就最高的作品。 2. 无衣是秦国人民抗击西戎入侵的军中战歌,是一首爱国歌曲。表现了士兵们同甘 共苦,互相关心,团结一致,同仇敌忾的战斗意志和乐观精神。 3. 静女写的是一对青年男女的一次令人心跳的约会,表现了男青年对女友的一往情 深。 七. 重难点思考: 1. 你如何看待女主人公的婚姻悲剧?你认为“氓”是个什么样的人? 明确:女主人公的悲剧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和普遍性,这是由社会特点决定的。在男权社 会中,女性在经济上,政治上都处于附属地位,她们的生活天地都很狭小,生活的幸福

12、与 否都维系在丈夫身上,如果遇上一个对感情、对家庭不负责任的丈夫,那她的悲剧是不可 避免的。 男主人公“氓”可以说是男权社会时的一个代表性的人物。在求婚时,他对女主人公的 感情是真挚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女主人公容颜的渐衰,他的爱情也随风而去,全然 不念往日恩爱,无情的遗弃了妻子,是一个对家庭不负责任的、始乱终弃的人。 2. 如何理解卫风氓第二、三章的比兴手法? 这两章以抒情为主,诗中皆以桑树起兴,从诗人的年轻貌美写到体衰色减,同时揭示 了男子对她从热爱到厌弃的经过。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以桑叶之润泽有光,比喻女子 的容颜亮丽。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以桑叶的枯黄飘落,比喻女子的憔

13、悴和被弃。 “于嗟 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则以“戒鸠无食桑葚以兴下句戒女无与士耽也” (诗集传 ) 。桑葚是甜的,鸠多食则易致醉;爱情是美好的,人多迷恋则易上当受骗。 男人沉溺于爱情犹可解脱,女子一旦堕入爱河,则无法挣离。这是多么沉痛的语言!从桑叶 青青到桑叶黄落,不仅显示了女子年龄的由盛到衰,而且暗示了时光的推移。 3. 如何理解邶风静女中男子所接受的两件礼物? 照理说,彤管比荑草要贵重,但男主人公对受赠的彤管只是说了句“彤管有炜” ,欣赏 的是它鲜艳的色泽,而对受赠的普通荑草却由衷地大赞“洵美且异” ,显然欣赏的不是其外 观而别有所感。 【模拟试题模拟试题】 1. 解读伐檀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獾兮? 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 彼君子兮,不素食兮! 用心 爱心 专心 坎坎伐轮兮,置之河之漘兮,河水清且沦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 彼君子兮,不素飧兮! 2. 解读硕鼠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逝将去女,适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