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大学生归因方式和社会适应性的相关研究[精选]_第1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8/11/13f0ed70-a38e-46e8-833d-6873b2f240de/13f0ed70-a38e-46e8-833d-6873b2f240de1.gif)
![_大学生归因方式和社会适应性的相关研究[精选]_第2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8/11/13f0ed70-a38e-46e8-833d-6873b2f240de/13f0ed70-a38e-46e8-833d-6873b2f240de2.gif)
![_大学生归因方式和社会适应性的相关研究[精选]_第3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8/11/13f0ed70-a38e-46e8-833d-6873b2f240de/13f0ed70-a38e-46e8-833d-6873b2f240de3.gif)
![_大学生归因方式和社会适应性的相关研究[精选]_第4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8/11/13f0ed70-a38e-46e8-833d-6873b2f240de/13f0ed70-a38e-46e8-833d-6873b2f240de4.gif)
![_大学生归因方式和社会适应性的相关研究[精选]_第5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8/11/13f0ed70-a38e-46e8-833d-6873b2f240de/13f0ed70-a38e-46e8-833d-6873b2f240de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盐 城 师 范 学 院毕业论文大学生归因方式和社会适应性的相关研究 陈维倩 学 院 教育科学学院 专 业 应用心理学 班 级 应用心理13() 学 号 11413929 李德勇 2017年5月13日毕业论文承诺书本人郑重承诺:2、本论文中,所有实验、数据和有关材料均是真实的。3、本论文中除引文和致谢的内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机构已经撰写发表过的研究成果。4、本论文如有剽窃他人研究成果的情况,一切后果自负。学生(签名): 陈维倩 2017年5月13日大学生归因方式和社会适应性的相关研究摘 要 目的:探讨大学生归因方式与社会适应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多维多向归因量表以及大学生适应性量表对300名大
2、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235份。结果:(1)大学生归因方式在性别上存在显著的差异,男生比女生更倾向于归因于内。其能力、背景、运气三个维度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在能力归因上大四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大一大二学生。在背景归因中,大四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其它三个年级。在运气归因中,大四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大一大二学生。(2)大学生社会适应性在生源地上存在显著的差异,来自城镇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得分显著高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其学习适应、职业选择适应、生活自理适应性三个维度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具体表现为在学习适应性方面,大二学生显著高于大一学生。职业选择适应性方面大二学生显著高于大一学生。生活自理适应性方
3、面,大四、大二学生显著高于大一学生。(3)大学生归因方式与社会适应性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其中能力、背景、运气归因的得分与社会适应性呈显著负相关。 【关键词】 大学生;归因方式;社会适应性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ttributional style and social adapt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llege students attributional style and social adapt
4、ability. methods: using the multi-dimensional multi attribution scale and college student adaptability scale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300 college students, 235 valid questionnaires. results: (1) the attributional style of college students h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gender, boys are more likely to
5、be attributed to internal than girls.the three dimensions of background, ability, luck h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grade, in attribution ability, senior students score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freshman and sophomore students. in the background of attribution, senior scored significantly higher t
6、han the other three grades. in luck attribution, senior students score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freshman and sophomore students. (2) the social adapt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tudents, urban students scored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rural students in social adapta
7、tion. learning adaptation,the choice of occupation adaptation, self-care adaptability in three dimensions are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grade, the specific performance in learning adaptability, sophomore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freshman. in terms of occupation choice adaptability
8、,sophomore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freshman.in terms of self-care adaptability, senior and sophomore student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freshman. (3) there is a negatively related correlation between college students attribution style and social adaptability,among them,the scores of ab
9、ility,background and luck attribution were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social adaptability.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attribution style,social adaptability目 录1 引言1 1.1 研究背景1 1.2 概念界定1 1.2.1 归因方式1 1.2.2 社会适应性2 1.3 研究的现状2 1.3.1 归因方式的研究现状2 1.3.2 社会适应性的研究现状3 1.3.3 归因方式与社会适应性的研究现状32 研究方法4 2.1 被试4 2.2 测验工
10、具4 2.2.1 多维多向归因量表4 2.2.2 卢谢峰大学生社会适应性量表43 结果5 3.1 大学生归因方式的现状5 3.1.1 总体情况5 3.1.2 差异情况5 3.2 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现状8 3.2.1 总体情况8 3.2.2 差异情况8 3.3 大学生归因方式与社会适应性的相关关系114 讨论11 4.1 大学生归因方式的现状讨论11 4.2 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现状讨论12 4.3 大学生归因方式与社会适应性的关系讨论135 结论13参考文献15致 谢17附 录18大学生归因方式和社会适应性的相关研究1 引言 成就往往跟自己的信念和坚持分不开,积极的信念会引领我们走上对的道路,消
11、极的信念却会使我们踏上错误的道路。而优秀的大学生们肩负着国家的重担,国家发展与他们的成就密不可分,这就要求我们对每件事有适宜的归因,并由此进行正确的判断。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了一套新世纪教育宗旨,内容是: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以及学会生存,这所反映的就是社会适应的基本要求。要增强大学生们对环境良好的适应能力,其先决条件是:要注重大学生们适应能力的培养。如果环境条件已经变了,心理适应却不上,就会带来许多发展问题。大学阶段是个体从青年期向成人期过渡和准备的时期,是从以学习为主到以工作为主的过渡和准备的时期。个体适应能力不仅影响其大学的学习和生活,还会影响其走出校门之后的工作和生活。已有
12、研究表明,适应状况的好坏将影响大学生们的身心健康、生活及学习等方面的进展。对需要心理帮助的学生们进行的干预研究表明,通过向个体提供社会支持,可以有效的降低其身心症状的严重度1。本项研究,正是通过分析大学生的归因特点,探讨大学生的归因方式和社会适应性可能存在的关系,在两者之间建立正确的联系,为大学生们提供正确的建议,从而使大学生有一个正确积极的归因,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为他们离开学校步入社会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1.2概念界定 1.2.1 归因方式归因是指人们对自己或他人行为原因的推论过程,也就是说观察者对别人的行为或自己的行为进行因果解释和推论的过程2。归因方式也称“归因风格”或“解释方式”
13、,是指个体对事件发生的原因习惯上倾向于做出怎样的解释3。归因方式是认知的个性变量,是个体人格特征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归因有广义或狭义的区别。广义的归因是指人对自然、社会、精神文化等现象进行解释与说明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出发,人一切的认识过程都是种归因的过程。而狭义的归因专指的是心理学中讲的归因,是根据人的行为或事件的结果,通过感知觉、思维以及推理等而造成了某种结果的原因的认知解释。在生活中,人们经常需要对自己的行为举止、他人的行为举止以及外界的某些事情找到合理解释,并采取一些应对的措施,其结果会又进一步影响到每个个体的情绪情感或者动机这些内在的心理因素。自一个人有了思维以后归因几乎时时刻刻都
14、在随其左右,因此时间一长,这种一直存在的归因行为就会形成一种归因方式,并能内化呈个体个性的一部分,并且进而影响个体的情绪、心态、求知欲等。社会适应性就是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过程,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应属于社会化的范畴。每个个体的社会化根据社会学观点即为个体在社会与主体因素共同的交互作用下,普遍接受社会文化的价值和规范,获得所需的知识及技能,由最初的生物个体转化为社会成员的过程。国内社会适应的研究中,最早对其进行定义的学者是朱智贤,由他主编的心理学大辞典中说明社会适应为个体接受现有的生活方式、道德和行为规范的过程4。张春兴在张氏心理学辞典中也对社会适应进行过解释:个体为了能达到社会的规范而进行学习,
15、从而与社会的环境维持和谐关系5。陈建文也指出了社会适应是指人格上的环境适应,是个体通过顺应、调控和主动的改变环境,而达到的与社会和谐平衡的良好状态6。潘友梅等人也指出,社会适应指的是每个个人或群体与社会或者环境之间进行的积极的互动,即,社会适应是每个个人或群体在同社会环境的互动中,对自己进行了调整,从而达到与社会环境和谐、协调的状态7。国外对于社会适应进行研究起步要比我国早,而且研究已经日趋的细化。范围主要是学校适应或人际适应、心理适应和职业适应。wentzel和asher从成就动机、自制能力、师生的关系和学业等级等方面来综合评价青少年学生的学业适应8。bhattacharga&gauri用了
16、成绩的平均等级来作指标从而达到评价南亚移民学生的学校适应水平9。berndt 的研究指出,人际关系的不良有可能会导致学生学校适应感到困难,甚会影响到他们成年以后的社会适应10。 对归因方式的研究主要起源于对习得性无助的研究,研究者在动物进行学习的实验中发现了习得性无助这一概念。狗在电击过程中发现不管它们做出怎样的反应都没有用,于是产生了习得性无助。这种无助感甚至还会扩散到其他新情境中,并使个体对任何事情的动机大打折扣。这一重大发现引起了心理学家的兴趣,进而被发现并广泛研究。李成齐对归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大学生们在对积极事件进行归因的过程中,会倾向于做出内在归因;在对消极的事件进行归因时,则会做
17、出外在归因。这两者存在着显著的差异11。袁莉敏老师在大学生乐观、归因方式和心理幸福感的关系进行研究时发现归因方式与乐观及生活的满意度呈现了显著的负相关,与抑郁呈正相关12。国内学者钱树刚对高师的学生进行学业、人际成败多种维度的归因测评时发现他们在学业和人际方面的控制点均呈现明显内控。与人际归因相比的话,学业方面的归因更注重努力、运气这两个因素。而人际关系的归因更注重能力这一因素13。1.3.2 社会适应性的研究现状国内对社会适应性的研究到了80年代才开展,并且主要是以青少年为研究对象。当前学者们对新生入学时的适应问题的研究增加了很多,已经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因为新生刚入学之时,学习和生活有了很
18、大变化,而这些会对他们产生很大影响,所以新生入学时如何适应学校、适应同学、适应新环境成为研究热点。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了他们学习、人际、环境和对教育模式的适应等。 陶沙认为大学生社会适应的构成因素主要包括:学习适应、人际适应、生活自理适应、环境的总体认同、身心症状表现者五大方面,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五因素相关模型14。她也研究了大学生的社会支持与入学适应的关系,认为这两者间具有较为紧密的联系,这启示了人们应重视社会支持的功能15。李慧莉和张庆林研究了初一新生的学习适应问题,发现总体呈v型趋势,也就是说入学的第一个月并没有明显不适,但到两个月左右这种适应感降低,而在四个半月后又开始好转16。 宋斐在大
19、学生学业成绩、自尊和归因方式的关系研究中发现,男女生在积极事件上的归因方式和自尊存在着显著的相关17。余洁的研究表明,高自尊组的大学生把学业上的成功更多归因于能力、努力这些内控因素,将学业失败更多地归于努力因素;而低自尊组的大学生把学业上的成功更多归因于环境、运气这些外部因素,把学业失败更多地归因于内部能力因素18。殷华西对青少年自尊的发展进行了系统地研究,他认为归因风格是影响自尊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积极的归因能够提升自尊,而消极的归因则会减损自尊19。2方法 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300名被试,收回有效问卷235份,其中男生79人,女生221人;城镇户口141人,农村户口158人;大
20、一120人,大二145人,大三16人,大四19人;独生子女164人,非独生子女136人。表1 被试情况一览表项目类别人数性别男生79女生221生源地城镇141农村158专业文科177理科121是否独生独生164非独生136年级大一120大二145大三16大四19多维多向归因量表 多维多向归因量表是由lefoout等编制,共计48个项目。采用likret五级计分,0-4计分,0表示很不同意,4表示很同意。它提出了四类归因:能力、努力、背景与运气,前两者属于内控归因后两者属于外控。每个维度有6个项目,其中3个项目为成功事件,3个项目为失败事件。最终可以获得能力、努力、情境和运气这四个因子分,以及归
21、因总分。每个因子上的分数为0-24分,分数越高越说明被试在此因子上的内控或外控倾向越明显。其中某因子维度得分越高越说明个体做此种归因的可能性越大。总分为外控性得分(背景与运气得分)减去内控性得分(能力和努力得分)之差,分数越高,外控归因倾向越强。2.1.2卢谢峰的大学生适应性量表 问卷有66个题目,共有角色适应性、人际适应性、学习适应性、职业选择适应性、环境的总体认同、生活自理适应性和身心症状表现这七个维度,还有效度量表,包括6个项目。采用likret五级计分,分为正向题和反向题,各维度相加得到总分,得分越高适应性越强。3 结果3.1 大学生归因方式的现状3.1.1 总体情况表2大学生归因方式
22、的总体情况(msd)msd能力努力背景运气总分由表2可以看出,该研究选取的大学生中归因方式平均来说内控得分高于外控,总分为-1.6.3.1.2 差异情况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对大学生归因方式进行性别差异分析,分析结果如表3:表3 大学生归因方式的性别差异(msd)因子男(n=72)女(n=163)tp能力努力背景运气总分从表3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归因方式总分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对大学生归因方式进行专业差异分析,分析结果如表5:表5 大学生归因方式的专业差异(msd)因子文科(n=164)理科(n=71)tp能力努力背景运气总分 从表5可以看出,大学生
23、归因方式在专业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对大学生归因方式进行是否独生的差异分析,分析结果如表6:表6 大学生归因方式的是否独生差异(msd)因子独生(n=164)非独生(n=71)tp能力努力背景运气总分 从表6可以看出,大学生归因方式总分在是否独生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归因于背景的大学生存在是否独生的差异(p0.05)。但在能力、背景、运气的归因上存在年级差异(p0.05)。事后检验结果如下:表8 不同年级大学生对归因方式的方差分析的事后检验(i)年级(j)年级均值差(i-j)p能力大一大四大二大四背景大一大四 大二大四大三大四运气大一大四大二大四
24、 从表8可以看出,在能力归因上,大一、大二与大四都存在显著差异(p0.05),大四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大一、大二学生。在归因于背景中,大四与大一、大二、大三都存在显著差异(p0.05),大四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大一、大二、大三。在运气维度,大四与大一、大二学生存在显著差异(p0.05)。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对大学生社会适应性进行生源地的差异分析,分析结果如表11:表11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生源地差异(msd)因子城镇(n=113)农村(n=121)tp学习适应性人际适应性角色适应性职业选择适应性环境的总体认同生活自理适应性身心症状表现总分 从表11可以看出,大学生社会适应性总分及人际适应性和角色
25、适应性因子分都存在显著的生源地差异(p0.05)。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大学生社会适应性进行是否独生的差异分析,分析结果如表13:表13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独生差异(msd)因子独生(n=133)非独生(n=102)tp学习适应性人际适应性角色适应性职业选择适应性环境的总体认同生活自理适应性身心症状表现总分 从表13可以看出,大学生社会适应性在是否独生的水平上不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 采用f检验的方法对大学生社会适应性进行年级的差异分析,分析结果如表14:表14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年级差异(msd)大一(n=120)大二(n=80)大三(n=16)大四(n=19)fp学习适应性人际适应性角
26、色适应性职业选择适应性环境的总体认同 生活自理适应性身心症状表现总分 由表14可知,大学生社会适应性在学习适应性、职业选择适应性、生活自理适应性方面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p0.05)。以下是对其进行事后检验的结果:表15不同年级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方差分析的事后检验(i)年级(j)年级均值差(i-j)p学习适应性大一大二职业选择适应性大一大二生活自理适应性 大一大二大一大四 由表15可知,在学习适应性方面,大二学生显著高于大一学生。职业选择适应性方面大二学生显著高于大一学生。生活自理适应性方面,大四、大二学生显著高于大一学生。3.3 大学生归因方式与社会适应性的相关关系 表16 大学生归因方式与社
27、会适应性的相关(r)能力努力背景运气归因总分学习适应性人际适应性角色适应性职业选择适应性环境的总体认同生活自理适应性身心症状表现社会适应总分 由表16可以看出,大学生归因方式与社会适应性呈显著的负相关,表示归因于外(背景、运气)则社会适应能力越差。其中,归因于能力、背景、运气的得分与社会适应性呈显著负相关。4 讨论4.1 大学生归因方式的现状讨论在本研究中,大学生归因方式努力维度得分略高。有研究显示把成败归因于努力是一种健康的心理倾向20。因此,本研究中调查的大学生基本上具有一种良好的归因方式。而改变部分大学生的归因偏差,培养其良性归因,对其进行归因训练,可以培养其健康的心理。从结果看,大学生
28、归因方式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男生比女生更倾向于归因于努力和能力。这与以往的研究部分一致2122,在蒲少华老师的研究中,男女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能力归因上存在显著差异,男性大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女大学生。但是能力是不可控归因,将成败归因于不可控因素,这可能存在归因偏差。个体会因此自暴自弃,影响进一步的人际关系。男性大学生倾向于能力和努力归因,这可能与一直以来的教育方式有关,社会上对男性的认可程度更多的从其能力和努力程度来看。因而这可能导致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把成败归因于自身,而非运气和背景。在能力、背景、运气三个维度中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表现为能力归因上,大四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大一、大二学生。在背景归
29、因中,大四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大一、大二、大三。在运气维度,大四学生显著高于大一大二学生得分。背景归因和运气归因都属于外控型,这种归因方式人会认为人们不管怎么努力都无关大局,对自己的挫折、失败、不幸、错误总是从外部找原因,认为虽然自己做了努力,但外因干扰,没有办法。诸如“人的命,天注定”;“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也都是说的这种处世态度。中国第一个运动心理研究方面的博士张忠秋认为过硬的球队不会被社会舆论压垮,这就需要他们具备一定的外控归因。能力、背景、运气三个维度中,大四学生得分都显著高于其他年级。究其原因,可能是即将面临毕业的大学生们面对择业选择一方面可以内查原因反思自己的能力上存在的不足,希望通
30、过提高能力有更好的前程,而另一方面又倾向于把遇到的一些困难归于背景和运气这种外因,以合理解释与自己的预期不符的情况。4.2 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现状讨论总体而言,本研究中的大学生在环境认同、生活自理和择业方面适应性较差,而在人际适应性则表现出较强的适应能力。大学生们对所在学校评价较差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这可能是由于个体总是带着较高的期望进入大学,而期望与现实往往存在差异,因而导致其环境认同感不足。如何协调期望与现实的差异、避免对新进入的环境的消极看法,是大学生的思想工作者所面临的挑战。而生活自理和择业适应是大学生们面对的另一个问题。如今大学生们大多为第一次离开家自己生活,因而生活自理能力需要有
31、进一步的提高。现在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临近毕业的大学生们出现择业适应问题也可以理解。因此为了缓解大学生毕业前选择自己的职业时面对的的严重心理压力,辅导工作应提前进行,为学生提供建议,促进大他们更好地进行职业的选择。从结果看,大学生社会适应性在生源地上存在显著差异,城镇大学生社会适应性得分显著高于农村大学生。这可能与来自城镇的大学生从小身处环境、所受教育与农村大学生不同有关。身处城镇的学生接触到的信息相对要多于农村学生,相对封闭的信息量就导致较低的社会适应性能力。这也提醒各高校应更多的关注农村大学生入学后的适应性问题。在本研究中,学习适应性、职业选择适应性、生活自理适应性三个维度存在显著的年级差
32、异。表现为在学习适应性方面,大二学生显著高于大一学生。职业选择适应性方面大二学生显著高于大一学生。生活自理适应性方面,大四、大二学生显著高于大一学生。这与常模的结果类似23。常模中除个别因素外,大四学生的适应性分数平均都是最高的。这可能是因为大四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更加成熟,同时经历了四年的大学教育已经适应了离家独立的生活,而且已经经历过实习,有了自己的目标,更能直接向着目标前进。4.3 大学生归因方式与社会适应性的关系讨论 从结果看,大学生归因方式与社会适应性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其中能力、背景、运气归因的得分与社会适应性呈显著负相关,努力与社会适应性呈正相关。这表示当大学生们更多的归因于努力时
33、,社会适应性能力更强。而当他们更多的归因于能力以及外部原因时社会适应性能力要较低。这与胡慧和叶敏老师的研究结果一致24。可见大学生社会适应性能力的强弱与他们的归因方式有密切关系,积极的归因方式有助心理健康,而消极的归因方式不利于心理健康。因此大学生们很需要从交往、学习、生活、职业规划等很多方面入手,根据新环境的要求,制定合理的安排,调整自己的心理,正确地认识自我、悦纳自我、调控自我,积极适应社会。5 结论5.1大学生归因方式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男生比女生更倾向于归因于内。其能力、背景、运气三个维度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在能力归因上,大一、大二与大四都存在显著差异,大四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大一、
34、大二学生。在归因于背景中,大四与大一、大二、大三都存在显著差异,大四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大一、大二、大三。在运气维度,大四与大一、大二学生存在显著差异,大四学生显著高于大一大二学生得分。5.2大学生社会适应性在生源地上存在显著差异,城镇大学生社会适应性得分显著高于农村大学生。其学习适应性、职业选择适应性、生活自理适应性三个维度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在学习适应性方面,大二学生显著高于大一学生。职业选择适应性方面大二学生显著高于大一学生。生活自理适应性方面,大四、大二学生显著高于大一学生。5.3大学生归因方式与社会适应性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其中能力、背景、运气归因的得分与社会适应性呈显著负相关。参考文献1
35、lamothe, d., currie, f., alisat, s., et al. impact of social support intervention on the transition to university. canadian journal of community mental health,1995.14(2).2章志光,金盛华.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383-3853栗少君.运动归因研究的过去、现在及未来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6, 3: 26-33.4朱智贤.心理学大辞典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112-1135m.上海辞书出版社
36、.1992:134-1396陈建文.青少年社会适应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结构,机制与功能d.西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1:25ournal of edueational psychology,1995,190:214-20ournal of edueational psychology,2000,l35(137):77-8510blaek a.e,deci e.l. the effects of instructors,autonomy support and students.autonomous motivation on learning organic chemistry: a self
37、-determination theory perspective.seience edueation,2000,84 (6):740-75611李成齐.大学生归因方式调查j.社会心理科学,2005,20(3):298-30012袁莉敏,张日昇.大学生归因方式、气质性乐观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02(19):111-11513钱树刚.高师学生学业成就与人际关系的多维度、多归因因果测评j.丹东师专学报,2001,19:65-67程发展观论大学生入学适应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0,2: 81-8715陶沙.社会支持与大学生入学适应关系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3,26(
38、5):908-90916李慧莉,张庆林.初一新生学习适应过程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2(1):356-35917宋斐.大学生体貌自尊、学业成绩、归因方式和自尊的关系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5,13(4):82-8518m.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2519m.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2:2320郭庆科,姜晶,王洪友.mmcs的心理测量学性能及中国大学生心理控制源的特点j.心理科学,2012,35(6):1491-149521蒲少华,李晓华.大学生归因方式与人际信任的关系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13,11(7):63-6622陈泊蓉.西安大学生人际归因与人际信任的相
39、关研究j.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5(2):29-3223卢谢峰.大学生适应性量表的编制与标准化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30-4124胡慧,叶敏.大学生社会适应与归因方式、羞怯感的关系研究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3,8(4):16-20致 谢 时光匆匆如流水,转眼便是大学毕业时节,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离校日期已日趋渐进,毕业论文的完成也随之进入了尾声。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一直都离不开老师、同学、朋友给我热情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 本论文在李德勇导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导师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
40、,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崇高风范,朴实无法、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对本人影响深远。在写论文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问题,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问题都得以解决。所以在此,再次对老师道一声:老师,谢谢您! 大学期间所收获的不仅仅是愈加丰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在阅读、实践中所培养的思维方式、表达能力和广阔视野。很庆幸这四年来我遇到了如此多的良师益友,无论在学习上、生活上,还是工作上,都给予了我无私的帮助和热心的照顾,让我在一个充满温馨的环境中度过四年的大学生活。感恩之情难以用言语量度,谨以最朴实的话语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最后要感谢的是我的父母,他们不仅培养了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浓厚的兴趣,让我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使心
41、灵有了虔敬的归依,而且也为我能够顺利的完成毕业论文提供了巨大的支持与帮助。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更加努力的学习和工作,不辜负父母对我的殷殷期望!我一定会好好孝敬他们,报答他们!爸妈,我爱你们!“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是我少年时最喜欢的诗句。就用这话作为这篇论文的一个结尾,也是一段生活的结束。希望自己能够继续少年时的梦想,永不放弃。 学生:陈维倩 2017年5月13日 附录亲爱的同学们,感谢你们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完成这份问卷。此问卷采用匿名的方式,不会泄露你的任何信息。请大家在作答的时候不要犹豫,凭借第一感觉来选择,谢谢大家的配合!你的性别? 男 女你来自哪里? 城镇 农村你的专业
42、是? 理科 文科你是哪个年级? 大一 大二 大三 大四是否是独生? 是 不是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或者班干部? 是 不是大学生归因方式问卷完全不符合大部分不符合一半符合大部分符合完全符合1.如果我的考试成绩不好,通常我认为其中主要原因是我对这门课用功不够。012342.我是否在社交场合玩得开心几乎完全取决于在场的其他人的个性。012343.如果我在某门课得了低分,那会使我怀疑自己的学业能力。012344.交朋友是很奇怪的一件事,有时我不得不归功于运气。012345.如果我与他人相处不融洽,那只能说明我没尽心尽力去交好他们。012346.有时,我之所以取得好成绩,是因为老师打分宽松的缘故。01234
43、7.我觉得自己交不到喜欢我的朋友反映出我在人际关系方面的无知。012348.要想考得好,有时我得靠一点运气。012349.对我来说,成绩好,都是我努力的结果。0123410.不管我做什么,有些人就是不喜欢我。0123411.取得好成绩的最重要原因是我的学业能力。0123412.往往有一些偶然的事件会使朋友之间产生隔阂。0123413.维系友谊需要尽力推动。0123414.根据我的经验,一旦一个教师认定您是低能,那么您的作业很容易得到比其他人低的分数。0123415.在我看来,与人相处得好是一种技能。0123416.我的有些成绩差看来部分是由于我恶运当头。0123417.如果我在学校没有取得预期
44、的成绩,那通常是因为我没尽力。0123418.有些人能使我玩的开心,即便当时我并不想与人交际。0123419.如果我一门课没及格,那可能是因为我缺乏那科所需的技能。0123420.根据我的经验,交朋友基本上靠机遇。0123421.如果我听到有人离婚,我会猜那对夫妇一定是没有尽心尽力去挽救其婚姻关系。0123422.有一些课我之所以能取得好成绩,只能证明这些课比别的课容易。0123423.我认为经常感到孤寂的人是因为他们缺乏社交能力。0123424.我觉得有些我的好成绩,在相当程度上是受偶然因素所左右,例如刚好我读过的考题都考出来了。0123425.当我取得了好成绩,那都是因为我用功学习了那门课
45、。0123426.有些人似乎注定就是不喜欢我。0123427.我觉得我成绩好,反映了我的学业能力。0123428.我发现没有朋友往往是因为运气不佳碰不到合适的人。0123429.以我为例,能否交到很多的朋友取决于我是否努力。0123430.我成绩差的科目通常都是那些教师授课十分乏味的那种。0123431.交到好朋友完全是一个人的社交技巧好。0123432.学业的低潮有时令我觉得自己应是运气不好。0123433.成绩不好等于是告诉我说我没有尽全力。0123434.在一个聚会里能玩得开心,我周围必须都是那些懂得如何尽兴的人才行。0123435.如果我考试成绩低,我会认为自己缺乏学好那些课程的能力。0123436.假如我以后的婚姻能够幸福持久,我不得不说我是非常幸运的。0123437.根据我的经验,孤寂是因为您没有努力去友善待人。0123438.有时,我能取得好成绩,不过是因为课程内容好学。0123439.根据我的经验,一个人交不到朋友与其社交能力差有直接的关系。0123440.有时我觉得不得不为自己所取得的好成绩而感到庆幸。0123441.只要下足功夫,在争取好成绩的道路上就没有我克服不了的困难。012344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程合同保修协议书范本
- 课程上课合同协议书范本
- 窗帘课件教学课件
- 心理健康课件案例
- 2025版工伤赔偿协议模板与操作指南
- 二零二五年度电子设备运输承包合同汇编
- 二零二五版模特与时尚品牌长期合作合同
- 2025版公路运输物流信息化改造合同
- 2025年房地产买卖合同范本:含房地产交易风险提示与防范
- 二零二五年度高科技项目股份认购合同
- 血液透析留置导管护理
- 2024年度抖音健身教练账号代运营合同
- 血糖仪的使用及维护
- 北师大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 中考语文复习专题之《修辞手法》课件
- 职业技术学院《工夹具选型和设计》课程标准
- 心理咨询记录表10篇
-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登记卡
- 风力发电风机基础施工方案
- 专职消防队和义务消防队的组织管理制度
- 政府、办公楼物业管理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