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知识集锦与朱元思书一、 基础知识(一)文学常识本文选自艺文类聚。作者吴均,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二)文言词语1 词类活用【湍】急流。【奔】飞奔的马。【轩邈】往高处和远处伸展。轩,高。邈,远。2通假字【转】通“啭”,鸟叫声。【反】通“返”。【见】通“现”,露出。3.常规词语【风烟】烟雾。【共色】一样的颜色。【从流】随着江流。从,顺,随。 【缥(pi co)碧】青白色。 【无碍】毫无障碍。 【甚箭】比箭还快。 【夹岸】两岸。 【寒树】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形容树绿而密。【负势】凭依高峻的山势。负,依凭。 【竞上】争着向上。竞,争。 【直指】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千百】形容很多
2、。【泠泠(l mg)】形容水声激越。【作响】发出声响。 【相鸣】互相和鸣。【成韵】形容声音和谐动听。韵,和谐的声音。 【千转】长久不断地叫。千,表示多。【绝】停止。 【莺(yu m)飞戾(l i )天】莺飞到天上,这里比喻极力追求功名的人。莺,一种凶猛的鸟。戾,至。【息心】平息热衷功名之心。 【经纶】筹划,治理。 柯(k e)】树木的枝干。 【蔽】遮蔽。 【犹】 像。 【交映】互相掩映。二、 阅读探究1 表明富春江天朗气清的壮丽背景(全貌)的句子是什么?风烟俱尽,天山共色。2 既写出江流宛转,小舟随波逐流的情形,更表现了作者陶醉于美好大自然的闲适随意心情的句子是什么?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3
3、总写所感,统领全文的语句是什么?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4 作者是怎样有层次的描绘“异水”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先写“缓流”,突出澄澈(游鱼细石);再写“急湍”,突出凶猛(急湍、猛浪)。运用了夸张、比喻的修辞方法。5 .作者是怎样表现“奇山”的?整体形象奇。“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生长状态奇。两岸峭壁,皆生寒树,层峦叠嶂, 自然声音奇。从听觉写泉音、鸟鸣、蝉嘶、猿叫,生机盎然的大自然交响曲6 流露出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含蓄传达出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的句子是什么?这句对写“奇山异水”有什么关系?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有这样
4、的“奇山异水”,必然有人的足迹,有人的触景之情,这句是游览者自然生发的感情。同时这句又是侧面着笔,通过衬托手法,强化了山水诱人的力量,突出了“奇山异水”。7 结尾“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似是多余,对此你有何看法?不多余。一是起了反复渲染的作用。写树木遮空,昼夜不分,既照应前面对寒树的描写,又给山水增加奇色异彩。 二是使结构更加严谨完美。 全文犹如作者放出的千里之线, 这里又收回手中, 承接文章开头四句, 清幽淡雅,余音缭绕。3、 拓展延伸1 由“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你想到了哪两篇文言文中的话?写出相应语句、作品和作者。“潭中鱼可白许头
5、,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柳宗元小石潭记)“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郦道元三峡)2 由“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你联想到生活中的什么现象?富贵人虽然自有他们的享受,但是未必没有烦恼;而遁迹山林的人固然有种种不便,但其快乐是无法比拟的。4、 参考译文,见参考书!重点记住几个句子的翻译!23 马说一、基础知识(一)文学常识 1韩愈,字退之,唐代河阳人,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著作收在昌黎先生集里。2 本文选自昌黎先生集里的杂说,是其中的第四篇。(二)文言词语祗(只是)辱(受屈辱而埋没才能)于奴隶人(指马夫。奴隶,仆役)之手骈死(并列而死。
6、骈,两马并驾)于槽枥(喂牲口用的槽)之间 不以千里称(著称)也故虽(即使)有名马 一食(吃一顿。食,吃)或(有时)尽粟(小米,泛指粮食)一石食(通“饲”,喂)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通“饲”,喂)也是(这样)马也才美不外见(通“现”,表现) 且(犹,尚且)欲与常马(一般的马)等(等同,一样)不可得(达到) 安(怎么)求其能千里也策(鞭打)之不以其道(正确的方法) 食(通“饲”,喂)之不能尽其材(通“才”,才能,本领) 鸣之而不能通(通晓,懂得)其意 执(拿,握)策(马鞭)而临(面对)之其真无马邪(通“耶”,吗) 其真(果真)不知(识别)马也(三)字形字音祗(zh i )骈(pi m)相(li)粟
7、(sg石(den) 一食(sh f )食(si)马者而食(s i)也外见(xi m)二、阅读探究1.本文的体裁是“说二。它可以记事,也可以议论,最终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2.表明论证前提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这说明伯乐对千里马有决定作用,千里马才能的发挥依靠 伯乐。3.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从第一1段看是:彳白乐不常有;从第2衍l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从第2段看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从第3段看是:其真不知马也。4.第1段具体写千里马终身遭遇(命运)的语句是: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柄之间;直接 表明千里马才能被埋没的句子是:不以千里称也。5.第
8、1段伯乐不常有的深刻含义是:统治者缺少能发现人才、重用人才的人,含有愤世嫉俗之意。6.第2段是从反面论证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道理,在于谴责食马者。7.说明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并分析其作用。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排比。愤怒谴责食马者的平庸、浅薄,增强了语言的气势,感情强烈。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反问。强烈谴责食马者的无知,加强了否定的语气,增强了否定的力量。8.第3段痛斥食马者愚妄、浅薄(列出了 “不知马”表现)的语句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9点 明中心的主旨句是:其真不知马也。10.文中“伯乐”、“千里马”、“食马者”
9、各比喻什么?这是什么写法?伯乐比喻善于识别人才、重用人才的封建统治者;“千里马”比喻人才;“食马者”比喻愚妄、浅 薄的统治者(摧残、埋没人才的统治者)。这是托物寓意的写法。11 .本文托物寓意,表明了怎样的见解? 统治者应善于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12.用自己的话概括中心。以伯乐和千里马为喻,阐述了封建社会人才被埋没的原因;揭露了统治者不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的社会现实;说 明封建统治者只有善于识别人才、重用人才,才能发挥他们的才干。13.第2段连用四个“不”字,表明了食马者的无知,第 3段连用三个“不”字,将食马者的平庸、浅薄表现得淋漓尽致。从“不”字可见作 者的郁愤
10、之情。14.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千里马寓人才,伯乐寓能发现赏识任用人才的人。先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要发现人才,爱护人才,否则,人才就会被埋没,有人才也等于没有人才。在韩愈看来,世上缺乏的不是 人才,而是发现人才的人。所以说课文中流露的是作者怀才不遇之情和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愤懑和控 诉。三、延伸拓展14.你如果是千里马该怎样做?是“食马者”该怎样做?我如果是千里马,我会挣脱缰绳,摆脱“食马者”的束缚,主动寻求碧绿的草地,使自己膘肥体壮,再找 机会显示自己的超凡本领,相信会有伯乐发现自己的才能的。我如果是“食马者”,我会平等对待所喂养 的所
11、有的马,使它们有强壮的身体,各尽其能。15.当今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怎样才能做到多出人才、人尽其才?这些话题是常谈常新的,请你联系 现实谈谈自己的看法。当今是经济社会、信息社会,社会竞争强烈,需要具有综合素质和能及时更新自己 的知识的人才。国家应该创造宽松的人才环境,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终身教育,积极主动地发现人才、培 养人才、重用人才,使人尽其才、才尽起其用,促进多出人才、人尽其才。四、参考译文,见参考书!重点记住几个句子的翻译! 22五柳先生传1 .出处:选自陶渊明集,作者陶渊明(见八年级上册桃花源记)。本文视为作者的自传,以第三人称,从五柳先生的身份和称号写起,重点描写了他的生活、性格特
12、点,描 述出一个安贫乐道,抱朴存真,不追求荣华富贵的隐土形象。表达了作者不想与世俗同流合污来取得富贵, 安贫乐道,独善其身的情感。在写法上多用否定句,突出了作者与世俗的格格不入以及他对高洁志趣和人 格的坚持,不仅让读者对他的与众不同击节叹赏,也是文章笔墨精粹而笔调诙谐,读来生动活泼,引人入 胜。a 字音:辄zhe 箪dan彳寿chou 觞shang b词语:会意:指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会,体会,领会。造饮辄尽:去喝酒就喝个尽兴;辄,就。其在必醉:希望一定喝醉;期,期望。不求甚解:指读书要领会精神实质,不必咬文嚼字。现在多指只求懂得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古今异义:造:往、至l造饮辄尽;今常用
13、于“创造” “制造”等义。赞:传记结尾处评论性文字。今常用于“赞美”、“夸赞”等义。 一词多义:以:把,因以为号焉;凭借,以此自终。之:代词,他,或置酒而招之;助词,译为“的”,无怀氏之民欤?言:说话,说,闲静少言;言语,话,黔娄之妻有言。其:代词,他,亲旧知其如此;语气词,表示揣测、反问,其言兹若人之俦乎?如:的样子,晏如(安然自若的样子);像,亲旧知其如此。词语活用:亦不详其姓字:详,形容词作动词,详细地知道。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亲旧,形容词作动词,亲戚朋友。以乐其志:乐,形容词使动用法,使乐。特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省略句: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应为“先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
14、得。”先生生性喜欢喝酒,家中贫穷不能经常有酒喝。)因以为号焉。(应为“因以为号焉。”译:于是就把(五柳)作为号了。)倒装句: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应为“不知先生何许人也”,译:这位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于贫贱” “于富贵”介词结构后置,译:不为贫贱而忧心忡忡,不热衷于发财做官。)翻译: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译:已经醉了便回家,没有留恋之情。“曾”用在“不”前,加强否定语气;吝情,舍不得;去留,意思是留;表现五柳先生态度率真,来了就喝酒,喝完就走。24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基本知识(一)文学常识 1 节选自宋学士文集。作者宋濂,字景濂,号潜溪,明朝人。 2
15、 序,一种文体, 有书序、赠序两种。本文是赠序,有临别赠言的性质。(二) 文言词语 1 古今异义【走】古义:跑。今义:步行。 2 通假字【支】通“肢”。【被】通“披”。3古今异义【汤】古义:热水。今义:做菜的汤汁。【再】古义:第二次;两次(本文)。今义:指重复。4词类活用【腰】挂在腰间。4常规词语【嗜学】酷爱读书。嗜,喜欢,特殊的爱好。【致】取得。【假借】借。假,借。【手自】亲手、亲自。【怠】懈怠,放松。 【逾(yu)约】超过约定的期限。逾:越过,超过。 【以是】因此。以,因为。 【既】 已经。【加冠】表示男子已成年。冠,帽子。【益】更加。【道】思想、学说。【患】忧虑。【硕师】才学渊博的老师。
16、硕,大。 【游】交游,交往。【趋】快走。【从】跟从。【执经】拿着经书。执,拿。 【德隆望尊】道德声望高。德,道德。望,声望。隆,高。尊,声望、地位高。【稍降辞色】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辞色,语言和脸色。【侍】侍侯。【援疑质理】提出疑难,询问道理。援,引、提出。质,询问。【倾耳】侧着耳朵。倾,侧斜。【请】请教。【或】有时。【斥咄(duo)训斥,呵责。【色】表情。【恭】恭帆【至】周到。【复】回复,回答。【俟( si)】等待。【欣悦】高兴。【卒】终于。【获】收获。【负箧(qi 6)曳(y 6)屣(xi )】背着书箱,拖着鞋子。箧,小箱子。曳,拖,拉。屣, 鞋子。【穷冬】隆冬,深冬。皱(j
17、m)裂】皮肤因寒冷干燥而开裂。【舍】这里指学舍,书馆。【僵 劲(j ng)】僵硬。【媵(y ng)人】这里指服役的人。【沃灌】浇洗。【衾】被子。【拥】围裹。【覆】 盖。【寓】寄居。【逆旅】旅店。逆,迎。【容臭( xi立)】香袋。臭,气味,这里指香气。【炸( ye) 光彩照耀。【缢(yin)袍敝衣】破旧的衣服。缢,旧絮。敝,破。【略无】毫无。【慕艳】羡慕。慕,羡慕。艳,欣羡。【奉】供养。【不若】不如。二、阅读探究1作者是怎样表现自己在年轻时的求学之难和用心之艰的?( 1 )幼时求学的艰难: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天大寒而弗之怠,走送之。(2)成人后求师的艰难:a. 叩问之难。 b. 旅途之难。
18、 c. 生活之苦。2作者“因得遍观全书”的原因是什么?爱好读书,克服家贫和自然条件的恶劣,借书苦学。3作者用大量的文字书写求师之艰的目的是什么?拿自己的艰苦求学经历勉励马生珍惜太学的条件,刻 苦学习。4全文中怎样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中心的?拿作者自己的粗袍敝衣与同舍生的豪华穿戴作对比。通过对比,说明了学业能否有所成就主要在于主观是否努力的道理。5作者写赠序的目的是什么?勉励马生努力学习。7.古人有克服艰苦条件努力学习的佳话,试举例。欧阳修画荻习字。王冕僧寺夜读。 杨时程门立雪。匡衡凿壁借光。车胤囊萤夜读。8 .你所知道的什么文章阐述了与本文相似的道理?为学。本文和为学都说明了学业有成不在于良好的客
19、观条件而在于主观努力的道理。9 你从作者身上看到了什么优良品质?从作者年轻时求学上看:作者对读书有浓厚的兴趣,为学有所成,不畏艰难,学习刻苦,有克服困难奔向目标的坚定决心和毅力。从作者写本文的态度上看:作者德高望重,但却不摆出名人的架势说教,而是真挚诚恳,循循善诱,反映了他高尚的品德,也反映了他对后代人的殷切关怀。10.马生本是一个用心学习的人,作者为什么还要勉励他刻苦学习?宋濂深知当时的太学使人 养尊处优,所以勉励马生。三、拓展延伸11 .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条件优越,你怎样学习?(自做答案)从树立远大理想,珍惜今天幸福生活,发愤读书,为国为民作贡献等角度作答。12。请写出古代勉学名言。业精
20、于勤,荒于嬉。一一韩愈五、参考译文,见参考书!重点记住几个句子的翻译!25诗词曲五首复习要点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刘禹锡,字梦得,唐代诗人,文学家。“乐天”是 白居易的字,酬,这里是以诗相答的意思,他与白居易同年生,互相唱和诗达数十篇之多,世称刘白2、诗中用来表现他被贬之地偏远,被贬时间长的句子: 3、包含诗人无限心酸,流露出内心的愤懑不平的诗句是: 4、诗中借用典故来抒发怀念忘友和因时事多变而百感丛生的复杂感情的句子: 5、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表达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或诗中有一联是千古名句,蕴含哲理 ,现在常用它来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6、诗
21、中表明诗人在友人的劝勉下重新振奋精神,决心为国家干一番事业的诗句: 7、首联交代了什么? “凄凉地”和“弃置身”表露出诗人怎样的心情?交代:贬地之荒僻,贬时之漫长。表现作者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8、颔联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表达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描写了怎样的现状?体会作者此时此刻的心情。特点:运用了典故。一个是闻笛赋,表达诗人对亲旧凋零的伤痛与怀念;一个是烂柯人,暗示被贬时间之长,表达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惆怅和感慨。现状:写回乡所见,人事俱非,今昔对比,恍如隔世。抒发了诗人无限悲痛怅惘之情 。9、“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诗的愿意是什么?现在人们赋予它什么新意?原意是沉舟
22、侧畔有千帆竞发疾驰,而病树前头正万木争春。作者以“沉舟”与“病树”自比遭贬;“千帆过”与“万木春”则比喻被贬后,新贵们仕途得意。意思是说个人沉沦不算什么,社会总是向前发展的, 未来肯定比现在好。表现诗人心胸的豁达。现在人们赋予这两句诗以新意,说明社会总是向前发展的,新 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10、结合标题,谈谈尾联的用意。回应题目,点明主旨,感谢友人并与之共勉,表现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11、本诗感情浓郁,但基调不同,前四句低沉愤懑,后四句 高昂乐观 或慷慨激昂,12、请描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展现的画面放眼望去,展现在眼前的是这样一幅画面:大江之上,沉舟之侧仍有千帆竞发,
23、大自然中,病树前面仍有万木争春。13、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本文既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也 表现了诗人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精神。二、赤壁1、内容(咏史诗)咏史抒怀或借史实抒发作者情感。形式(四言绝句)赤壁作者杜牧,唐朝诗人。人称盛唐时期的杜甫为老杜,与李白合称大李杜,称晚唐时期的杜牧则为小杜,与李商隐合称小李杜。著有樊川集。诗中前朝指东吴,周郎指周瑜,咏怀的历史事件是赤壁之战。“东风”指火烧赤壁事。2、诗中看似平淡的叙事,却透露着诗人内心感怀的诗句: 3、通过评论古事抒写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或诗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的诗句是: 4、杜牧的赤壁:作者发挥想象,从反
24、面落笔议论历史,抒发感慨的诗句是: 5、诗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且隐含着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叹之情的诗句: 6、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人借“折戟”这件古物,引出对前朝任务和事迹的感叹,抒发了英雄无用武之地 的抑郁不平之气。7、“折戟”让人想到了什么? “认前朝”与后两句有何联系?“折戟”让人想到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认前朝”进一步激发作者浮想联翩的思绪,为后两句论史抒怀作铺垫。8、“二乔”在诗歌中指代什么? “ 二乔”形象地代表东吴的命运。9、“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字面意思是什么?表明作者对历史又怎样深层的认识?-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取得胜利的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
25、要重写。-作者不以成败论英雄,一反传统看法,认为历史上的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10、如果把诗中“铜雀春深锁二乔 ”改为“国破人亡在此朝”好吗,为什么?不好。虽然意思基本一样,但原句通过形象化的语言,运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借二乔被锁的命运写东吴的命运,改后句子太直白,缺乏诗味。11、前后各两句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有什么内在联系?前两句是叙事,后两句是议论。由叙事引发议论12、诗人是怎样评价赤壁之战的?不以成败论英雄。认为赤壁之战的胜利,不过是借助东风而已,有很大的偶然性,否则就会有相反的结果。13、这是一首与三国故事有关的诗,“东风”指什么? 2008年7月10日,历史题材电影赤壁在全国上映,某报
26、载文借“赤壁”东风,游三国遗迹。请你解释题目中“东风”的含义。诗中“东风”指火烧赤壁事。标题中“东风”是指电影赤壁上映这一大好时机。三、过零丁洋1、诗中运用比喻写出国家危亡,个人身世坎坷的句子: 2、把自己兵败被俘的经历和心境结合起来的诗句或概括写出两次抗元,遭受失败后的心情的诗句是一3、文天祥抗元失败,面临生死抉择,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 “舍生取义”这一思想,在过零丁洋中留下千古名句:4、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概括写出诗人被捕前的全部经历的诗句是(写个人和国家两件大事) 5、表现诗人誓死报国和崇高的爱国情怀与坚贞的民族气节的名句是: 6、用双关手法概括出自己的抗元经历,表达幽愤之情的句子是:
27、 7、你还能举出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相似的透着铮铮铁骨的名句吗?(1)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2)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8、首联回顾了诗人怎样的经历?“起一经”指的是什么?一是读经书入仕途(状元出身);二是起兵抗元,频繁战斗了四年。“起一经”指因精通某一经籍而通过科举考试得官。9、颔联“风飘絮” “雨打萍”比喻什么?“风飘絮”比喻国家命运惨淡,危在旦夕;“雨打萍”比喻自己家破人亡,孤苦伶仃。诗人借这两个比喻抒写了国破家亡的悲哀。10、“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历来被称为绝唱说说这句是好在哪里。文天祥的军队被元军打败后,曾从惶恐滩一带撤退到福建
28、,文天祥被元军押送过零丁洋,“惶恐滩”对“零丁洋”,是地名,“惶恐”和“零丁”又是文天祥当时艰危的处境与孤苦无依的心情的写照。地名与心情结合,使这两句诗句成为千古绝唱。11、尾联表明了诗人怎样的气节?(如何理解这句话?)请从抒情方法和内容上对尾联作简要分析。抒情方法:直抒胸臆,内容:表明诗人舍生取义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他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民族气节。12、“汗青”误写为“汉青”或“汗清”请解释为什么不能这样写。“汗青”指史册。这里因为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竹简要先用火烤把竹片里的水分烤出来成为“汗青”或“杀青”。“汗”是说出水像出汗;“青”指“青竹”的青。13、像文天祥一样有骨气、正确对待生死
29、的历代名人志士还有很多,请你再举出两例。(1)闻一多面对反动派拍案而起,做最后一次讲演;(2)朱自清宁可饿死不吃美国救济粮。四、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月1、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与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曾巩、王安石,合称唐宋八大家。2、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月词中乐观旷达、与亲人共勉的名句是: 3、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人生美好愿望的句子是(从“隔千里兮共明月”演化而来的,道尽了千载离人心愿的词句):4、直接写明月的诗句是:5、富有人生哲理的诗句是:。“此事古难全”中的“此事” 指: 6、写出词人内心矛盾的句子是:7、想象天上之景的句子是(表达作者矛盾心
30、里):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是 8、这首词作之前有一段小序,其作用是什么?交代作词时间、缘由,领起全篇 。9、全词以问句开篇,上片问天,下片问月,归根结底是问人生。10、首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词人由心有所郁结,到心胸开阔的乐观旷达的情怀。11、“上天”为什么说“归去” ?诗中哪两句是由出尘之想转向入世情怀的过渡“上天”说成“归去”是因为在作者看来,也许那美好的月亮,才是自己的精神家园,起舞弄清影,何似在 人间”是过渡。12、品味“起舞弄清影”中的“弄”好在哪里“弄”在这里的意思是“做出”,表明舞姿的不断变化,使人想象到舞姿的美妙。13、开头四句借幻想中的月宫境界,发出了 “明月几时有
31、,今夕是何年”的疑问,反映了词人怎样的心理?这些疑问,反应力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政治上的失意,冷漠的现实使他得不到安慰和满足,因此萌生 了乘风归去的梦想。14、“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表达了词人怎样的矛盾心情?“我欲乘风归去”,明白地说出了想忘掉一切,使精神有所寄托,可是又顾虑“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未能忘情与现实。这里,天上、人间,幻想和现实,出世入世两方面都吸引着他,它的内心充满矛盾。15、找出词中表现诗人狂打胸襟、富有人生哲理的句子,并简析其含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含义:世界上不可能有永远圆满的事情,人生有欢聚,也必然有离别,正如月亮有圆有缺一
32、样,都是自然 的规律。16、如何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两句是说惟愿兄弟彼此珍重,在远别的时光中共享美好的月光。以此表达对亲人的美好祝愿。17、自古以来这首词都被认为是中秋词中最著名的一首,你能说说原因吗?(1)全词表达了作者旷达的胸襟和乐观的情绪。(2)这首词仿佛是与明月对话,在对话中探讨着人生的意义,既有理趣,又有情趣,耐人寻味。(3)全词以美丽的想象,明白的哲理,创造出幽深的艺术境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五.山坡羊潼关怀古1 .本文作者张养浩,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人,元代散曲家。山坡羊是曲牌名,潼关怀古曲题。2、诗中揭示出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任何强大的统治者也避免不了最终的
33、灭亡的诗句是: 3、说明无论朝代的兴或亡,最苦的都是老百姓的诗句是(曲中的主旨句)是: 4、暗示潼关是兵家必争之地的句子是: 5、文中写驻足远望、感慨横生句子是: 6、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中以动写静的句子是: 7、由盛到衰真实写照句子是:8、“如聚” “如怒”描写了怎样的形象?“如聚”(从视觉)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既表现了潼关险要的地势,又赋予了群山生命和意志;“聚”以动写静,使人仿佛看见群山竟向潼关奔来的情景“如怒”(从听觉)形容黄河之水汹涌澎湃。“怒”使人觉得黄河如兽在咆哮,联想到黄河奔腾澎湃的情景。9、“望西都,意踌躇”描写了怎样的情景。写作者远望长安。曾几何时,长安是那样
34、的辉煌,如今却一片荒凉,顿生悲凉伤感之情。10、为什么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谈谈你对这句诗的理解与评析一代王朝兴起,必卷土重来,建筑宫殿,劳民伤财的是百姓苦;一代王朝灭亡,首当其冲,深受其害的还是百姓苦。理解:表现了一个历史主题,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群众依然过着痛苦的生活。简要评析:(1)这两句总结全篇(结构),道出了封建统治者剥削人民,压迫人民的本质(内容) 。(2)不仅是谈古,更是论今,借古讽今,讽刺元朝统治者给人民带来的苦难。(情感)11、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 本文表达了作者忧虑国计民生的思想感情一、给加点字注意不逊()匿名()诘责()绯红()宛如()解剖(
35、)油光可鉴()畸形()杳无消息(疾(酷( i滞(觅食( 磬口( 冽( 首()文经经(i)似修()留愚钝(程()亮(俊俏譬如()忙碌(伫立(驰骋(i翡f 3翠衷情()绰号()合脊() 禁婀(甲胄()栖息()脂粉青()睥睨()虐待(翡翠()”赠()唐祖母()背枉()粲()轩()教诲()吹笙()读胡髭()昂犀()然小憩(灼灼(盎()遨游()然瞥见(摹画( 长辱()利 侏俺(搓捻()抑扬顿挫.() 眼翳(骞()发)酒肆(花团锦簇)深哲痛侮辱()繁衍()迁徙()里)八、尴尬 )掠起(咆哮(场谷()帙俘() 嘻笑()波斓()一撮灰(蜿!6(:) 真谛()褪尽(污秽()皓月(冥思遐想(朔方(劈开()姮娥()
36、凛稽)呻吟) 祷词(天穹()璀璨()执典j () 镶携两颊(二、看拼音,写汉字sh qtu 1q j (i(00目)赠)尽 ju m( 息 小q i ( 驰 ch eng()念)g mpi e () 搓ni由 枝y a ()见 zng(磨 c eng (文 zh au zh ou()ta广m b)首污hu i)亮) q k zh ou)鞭ta (m i( zh m ( )首( )深su 1))食繁y3()迁 x 1(n i())名凛li)开鞭td(chu o ()ni e (pi ()踌)x 1 ()如繁y3()憔 cu 1(宽)ku剑qi誓山m cng(消息 c必0 ()m mg(藏污纳g(u( ) h cn()思遐想千山万h改)首低眉)油光可风雨如ji山()p cn()利 xu cn ( ch cn (三、补全词语:)然一笑 生意ang( 月)然彻夜不md(花团锦)抑扬顿cu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学海领航财税真题及答案
- 2025合同签订流程概览
- 2024年天津市中考化学真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中国无铬锌铝涂层项目投资计划书
- 深圳督学考试真题及答案
- 自考药学概论真题及答案
- 中国聚苯乙烯树脂项目创业投资方案
- 医疗废物分类处置试题及标准答案
- 2025年一级注册计量师真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土木建筑工程四科合一题库
- 海上卫勤课件
- 2025年云南交投集团下属保山管理处收费员等岗位招聘(62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工伤预防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冲压车间职工管理制度
- 2025河北唐山国控集团有限公司招聘工作人员32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 (1-2章)(含答案)
- 2025年公安部交管局三力测试题库及答案
- 离婚协议书规范模板及填写指南
- 中国人寿上海分公司社招笔试信息
- 2025天津泰达热电能源管理有限公司及所属企业招聘12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有机半导体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