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系谱图的解题方法_第1页
遗传系谱图的解题方法_第2页
遗传系谱图的解题方法_第3页
遗传系谱图的解题方法_第4页
遗传系谱图的解题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遗传系谱图的解题方法高中生物学会考要求学生对遗传系谱图应达到综合分析水平。遗传系谱题多涉及一系列问题的解答,如判别遗传类型、写出指定个体 的基因型、计算患病机率。而教材中有关内容又较少,因而准确分析 遗传系谱即成为一个难点。常见问题:听得懂,看得明白,不会做题,思路不清晰,书写紊乱。 建议:理顺解题思路,排除干扰解题的非智力因素;其次,加强变 式训练。一、几种常见遗传病类型及其特点遗传病特点病例常染色体显性代代相传发病率咼男女发病率相等多指(趾)、并指、软骨发育不良白化、常染色体隐性可隔代遗传发病率在近亲结婚时较咼男女发病率相等苯丙酮尿症双眼皮X染色体显性连续遗传发病率咼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男

2、性患者的母女都是患者抗维生素D性佝偻病X染色体隐性隔代遗传或交叉遗传色盲、血友、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女性患者的父亲、儿子都是患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丫染色体遗传患者都为男性父传子、子传孙(患者的儿子都是患者)外耳廓多毛症细胞质遗传母系遗传紫茉莉质体的遗传解题思路(一)遗传系谱图的判定第一步:根据题干。如果题干中已告之是“色盲”,则马上可判定 此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如告之是“白化病”,则可判定此病为常染色 体隐性遗传病。如果题干没告之具体的病例,则往下看第二步。第二步:1、先确定是否为细胞质遗传(1)若系谱图中,女患者的子女全部患病,正常女性的子女全正常 (即母系遗传)则为细胞质遗传(2)若系谱图中

3、,出现母亲患病,孩子有正常情况,或者,孩子患 病母亲正常,则不是细胞质遗传2、确定是否为伴丫遗传(1)若系谱图中患者全为男性,而且男性全为患者,女性都正常, 正常的全为女性,则为伴Y遗传。(2)若系谱图中,患者有男有女,则不是伴 丫遗传女患者的父亲或儿子据图母中有正常者,或正常男性的亲有病,子女均有3、确定是显性遗传病还是隐性遗传病(1) 无病的双亲,所生的孩子中有患者,即“无中生有”,或患者 隔代才有,即“隔代遗传,则为隐性遗传。(2) 有病的双亲,所生的孩子中出现无病的,即“有中生无”,或 连续几代有患者,即“连续遗传”,则为显性遗传。4、确定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X遗传(1)若已确定是隐性

4、遗传 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均为患者,即“子病母不病,父病女不病”, 正常女性的父子均正常,患者中 女性多于男性 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 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中有正常者,或正常女性的父子有患者为常 染色体显性遗传。(2)若已确定是显性遗传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均为患者,即“母病子不病,女病父不病”正常男子的母女均正常,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甚无女患者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为细胞质遗传母女有患者为常例题1:丈I染色体隐性遗传。O例题2:患者父亲儿子均为患者【解析】根据 Xio患者有例题5:5问图中最3X4【解析】占占判定为非Y染91* 11有可能的遗传方式根据患者有女性,可11色体遗传;根据代代Y染色体遗传。例

5、题3:女性可判定其为非Y遗传;再根据正常双亲(6和7)有子女患病(10), 即“无中生有“,可判定其为隐性遗传;最后根据女性患者( 10) 的父亲(7)为正常,判定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例题4:【解析】根据患者有女 A4判定为非Y染色体遗再根据有病的7和8生 常的io和ii,即“有中生无”可判定为显性遗传,再根据患病儿子5的母亲2正常,可判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有患者,判定为显性遗传;再根据男性患者(6)的母亲(1)和女儿(10、11)均为患者,或患者中女性个体多于男性个体,可判定 为最有可能是X染色体显性遗传。例题6:问图中最有可能的遗传方式例题7:【解析】 由于在同一系谱图中同 时含有两种遗传

6、病,在分析时思维 容易混乱,不易得出正确结论。若 将该系谱图按甲、乙两种遗传病拆 开成为两个分图,解题就容易得多了 解答:将原图分成两个分图:【解析】根据患者有女性可 判定为非Y染色体遗传;再根 据正常双亲(3和4)有子女 患病(9) 可判定为隐性遗传; 最后根据男性患者多于女性 患者,可判定病男最有可能是X病男、女正常男、女(1)甲病图不是代代男性均患病,不是丫染色体遗传病;正常双亲(3和4)有子女患病(7), 为隐性遗传。患者均为男性,符合男多于女,为伴 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2)乙病图患者男女均有,不是 丫染色体遗传病;患病的双亲(3和4)有正常子女(7和8),为显性遗传。患病的男性4的

7、母亲和女儿 均不患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二)写出相关个体的基因型类型1假设:常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即致病基因是隐 性基因(a),其位于常染色体上。根据假设得:患病男性的基因型是:aa;正常男性的基因型是:A_;患病女性的基因型是:aa;正常女性的基因型是:A_ 类型2假设:常染色体上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即致病基因是显 性基因(A),其位于常染色体上。根据假设得:患病男性的基因型是:A-正常男性的基因型是:aa; 患病女性的基因型是:A-正常女性的基因型是:aa类型3假设: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致病基因是隐性 基因(a),其位于X染色体上。b),有dll的成员患丁种

8、遗传病(设因A、rri5斗run7E3rnr丙炳灵隹显性基Q隐性基因a),根据假设得:Y;患病女性的基因型是:X aX戳正常女性的基因型是:X A AX_类型4假设:X染色体上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致病基因是显性基因(A),其位于X染色体上。Y;类型例题8:根据假设得:患病女性的基因型是:X A AX- -;正常女性的基因型是:X5: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一同写出时, 需先写 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后写出性染色体及其上的基因。某家庭中有的成员患丙种遗传病(设显性基因 B隐性基因 如下图所示。现已查明116不携带致病基因。问:患病男性的基因型是:X aY;正常男性的基因型是:X患病男性

9、的基因型是:X A AY;正常男性的基因型是:X(1)丙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 _ 色体上;丁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 _ 色体上。(2 )写出下列两个体的基因型皿8 8 _、皿9 9。根据“遗传系谱图的判定”不难判断出丙病为伴X隐性遗传,而丁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解析】以隐性个体为突破口,向上或向下依次推导。在此过程中,很多学生喜欢把基因型直接写在系谱上,但要注意能不写 的一定不要写,避免出现视觉干扰。女口: 8为患丁种遗传病女性基因 型已确定是aa, 3为正常男性XB BY,由7为患丙种遗传病男性基因 型确定为乂Y,可推出4为携带者 泳,8为不患丁病的女性,则 其与丁病有关的基因型为 XB

10、 BXB B或XX5,故皿8 8的基因型为aaXB BXB B或 aaXY; 9患丙病与丙病有关基因型为 XY,由2患丁病与丁病有关基 因型为aa,可知5与丁病有关的基因型为(Aa), 6不携带致病基因 且表现型正常,其与丁病有关的基因型为(AA),则9不患丁病的基 因型为(AA或Aa)。故皿9 9的基因型为AAXY或AaXY(三)遗传概率的计算类型1、如患甲病(用甲+表示)的概率为a,不患甲病(用甲一表示)的概率则为 1 a,如患乙病(用乙+表示)的概率为b, 不患乙病用(用乙表示)的概率则为1 b。然后可按如下组合,求出其他各种情况的患病概率:既患甲又患乙,即甲+乙+:概率为ax b只患甲

11、,即甲+乙-:概率为ax(1-b)只患乙,即甲-乙+ :概率为(1-a)x b既不患甲又不患乙,即甲-乙-:概率为(1-a )x (1-b)例题9:已知正常(A)对白化病 显性,正常(B)对色盲(b)显性。 现有两个体。一个体为:1/2aaXB BXB B ;和1/2aaXBZ。另一个体为1/3AA?乂Y 和 2/3AaXY。两个体婚配,所生育的子女中,只患白化病或色盲一种遗传病的概 率_,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_.子女患病的概率_.(答案分别为:5/12 , 1/12 , 1/2)【解析】先算出患白化病的概率:1aax 2/3Aa=1 x2/3 x 1/2=1/3则不患白化的概率为2/3再算出患

12、色盲病的概率:1/2XB BX5 x 1XbY=1/2 x 1/2=1/4则不患色盲的概率为3/4只患白化的概率:1/3 x 3/4=1/4只患色盲的概率:1/4 x 2/3=1/6两种病同时患的概率:1/3 x 1/4=1/12只患白化病或色盲一种遗传病的概率:1/4+1/6=5/12 。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1/3 X 1/4=1/12子女患病的概率:只患白化病或色盲一种遗传病的概率+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5/12+1/12=1/2类型2、设群体中A的基因频率为p,a的基因频率为q.由于种 群中个体的交配是随机的,而且又没有自然选择,每个个体都为下 代提供了同样数目的配子,所以两性个体之间的随

13、机交配可以归结 为两性配子的随机结合,而且各种配子的频率就是基因频率。雄性 个体产生的配子A频率为p、a配子频率为q,雌性个体产生的配子 频率A频率为p、a配子频率为q。根据基因的随机结合,用下列式 子可求出子代的基因型频率:谷(pA+qa) X早 (pA+qa)=p2AA+2pqAa+qpa=1,即AA的基因频率为p , Aa的基因型频 率为2pq, aa的基因型频率为q2。例题10:已知苯丙酮尿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据调查,该病的发病率大约为1/10000 ,请问在人群中该丙苯酮尿隐性致病基 因(a)的基因频率以及携带此隐性基因的携带者(Aa)基因型频率各 是多少【解析】 设苯丙酮

14、尿隐性基因为a,携带者基因型为 Aa。因为aa 频率=q2=1/10000,所以 a 频率=q=0.01,又因为 p+q=1,所以 p=0.99 , 因为Aa的基因频率=2pq,所以Aa的频率=2X 0.99 X 0.01=0.0198。in 9正常男性o正常女性2目甲病男性 含甲病女性皿I乙病男性 豳两病部患男(1)甲病的致病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为性基因。(2)从系谱图上可以看出甲病的遗传特点是;子代患病,率为II(3)假设H 1不是乙病基因的III携带者,则乙病的致病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为性基因。正常男性正常女性乙病的特点是呈遗传,12的基因型为,皿2的基因型为。假设皿1与皿5结婚生了一个男

15、孩,则该男孩患一种病的概率为,所以我国婚姻法禁止近亲结婚。练习巩固:1.下图是患甲病(显性基因为 A,隐性基因为a)和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据图回答:则亲代之一必正常人婚配,则其子代患甲病的概答案:(1)常;显(2)世代相传;患病;1/2 (3) X;隐;隔代交II白花女性_& 3.下图为白化病的家族系谱0正械性(2)写出n ioio可能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叉,aaXb bY;AaXY;1/4。2.为了说明近亲结婚的危害性,某医生向学员分析讲解了下列有白化 病和色盲两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设白化病的致病基因为a,色盲的致病基因为b,请回答:(1)写出下列个体可能的基

16、因型:n 8_;n 10 _。(2 ) 上述两种遗传病在遗传是遵循 _为避免这两种病的发生,最简单 有效的方法是_。(3)若n 8与n 10结婚,生育子女中患白化病的概率是 _,患色盲的概率是 _,只患白化病或色盲一种遗传病的概率是;同时患两种遗传病的概率是 _。答案:(1) aaXB BXB B或aaXB BX5; AAXY或AaXY (2)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 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禁止近亲结婚(3) 1/3、1/4、5/12、1/12 (A-a)和色盲(B-b)两种遗传病请回答:(1) 写出下列个体可能的基因型。12_; in 9_; in ii_(4 i 9 10 11点白化女性 两尙逼11

17、(1)丨1 1的基因型是,12 2的基因型是因型(3)若皿8 8与皿1111结婚,生育一个患白化病的孩子的概率为_;生育一个患白化病但色觉正常孩子的概率为 _,假设某地区人群中每10000个人中有一个白化病患者,若皿8 8与该地一个表现正常的男子结婚,则他们生育一个白化病男孩的概率为 _。答案:(1) AaXY; aaXy; AAJB BY或 AaXY (2) AXB、AX、aXB B、a乂(3) 1/3 ; 7/24 ; 1/2004 .下图是某家族遗传系谱图,已知白花病基因(a)在常染色体上,色盲 基因(b)在染色体上。请分析回答: O自 a io 合自f七立性O正常女性12 2能产生_中

18、卵细胞,含aX3的卵细胞所占的比例为O(3 )若7 7和H 8 8婚配,他们生一个只患白化病的孩子的概率是_他们生一个患白化病且色盲病男孩的概率是 _(4)若H 7 7和H 8 8婚配,生一个同时患白化和色盲两种病的男孩,他们的第二个孩子是正常的概率是 _。答案:(1)AaXY; AaXB BX (2)4; 1/4 (3)7/24 ; 1/24 (4)3/ 自由组合编辑自由组合规律(law of independent assortment) 是现代生物遗传学 三大基本定律之一。当具有两对(或更多对)相对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 在子一代产生配子时,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 表现

19、为自由组合。其实质是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即一对染色体上的等 位基因与另一对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彼此间互不干扰 的,各自独立地分配到配子中去。因此也称为独立分配律。自由组合规律(law of independent assortment)是现代生物遗传学三大基本定律之一。当具有两对(或更多对)相 对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在子一代产生配子时,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其实质是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即一对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与另一对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 合是彼此间互不干扰的,各自独立地分配到配子中去。因此也称为独立 分配律。自由组合(Associatio

20、n libre )精神上本能的一种表达方式。一个词,一幅图画,一个纪念品,一场梦都可以诱发出人们头脑里 的别的事物,而它们的组合又可以使人们心理所掩饰的的一些方面变得 清晰。自由组合是精神分析法的基础,这种方法是要引导人们自愿的表 达头脑里的所有事物,无须经过思想,视觉还有道德情感的审查。最麻烦的是我们很难相信这种欲望不受控制的自由状态,所吐露的内容有可能已被人为修饰过。所以在有些情况下,这种方法会演变成毫 无价值的自说自话。离定律(law of segregation )为孟德尔遗传定律之一。决定相对性 状的一对等位基因同时存在于杂种一代(F1)的个体中,但仍维持它们 各自的个体性,在配子形

21、成时互相分开,分别进入一个配子细胞中去。 在孟德尔定律中最根本的就是分离定律。比较普遍的说法是:在 纯合子 中相同染色体上占有同一 基因位置的来自双亲的二个基因决不会发生 融合而是仍维持其个体性,而在配子形成时,基因发生分离,其结果是 杂种第二代(F2)和回交一代(B1)中性状会发生分离。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 物体在第一次减数分裂形后期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 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基本类型编辑父配类(1)杂交:一般指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2)自交:指同一个体或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间交配

22、的过程。自交是获得 纯合子的有效方法。(3) 测交:就是是让杂种(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来测F1的遗 传因子组成。(4) 正交与反交:相对而言,正交中的父方和母方分别是反交中的 母方和父方。性交类(1)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的总称。(2 )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3 )显、隐性性状:具有相同性状的两种纯种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的叫 显性性状,F1未表现出来的性状叫做 隐性性状。(4) 性状分离:杂交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5) 性状分离比 杂交实验中,F2中出现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比例为 3: 1 测交实验中,测交后代中出现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比例为 1:1 遗传因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