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频扬声器系统分频器电感的精确设计_第1页
三分频扬声器系统分频器电感的精确设计_第2页
三分频扬声器系统分频器电感的精确设计_第3页
三分频扬声器系统分频器电感的精确设计_第4页
三分频扬声器系统分频器电感的精确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三分频扬声器系统分频器电感的精确设计时间:2008-05-22 来源:作者:姚文华点击:2628字体大小:【大 中小 Q1引言扬声器系统的分频器分为前级分频和功率分频2类。前级分频是前级电路中由电子元件产生的分频,再由各自的功放分别驱动高、中、低音扬声器系统,如图(1a)所示,属于小信号有源分频。而功率分频则是由电感、电容、电阻元件构成的位于功放与扬声器之间的无 源分频电路,如图(1b)所示。u高卷扬由牌F町屮音搦丙黔巧低昏扬巾黠功睾分城结构桩田中音杨声劭图1*频分频系统结构椎图采用功率分频的扬声器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而且又能获得很高的放音质量,因而在现代高保真放音系统中应用最为普遍。其性能

2、的好坏与扬声器的各项指标以及分频电路、电感元件的性能、精度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精确计算电感参数便是成功的关键。2对分频器电路、元件的要求(1)电路中电感元件直流电阻、电感值误差越小越好。而且为使频响曲线平坦最好使用空 心电感。(2 )电路中电容兀件损耗尽可能小。最好使用音频专用金属化聚丙烯电容。(3) 使各扬声器单元分配到较平坦的信号功率,且起到保护高频扬声器的作用。(4) 各频道分频组合传输功率特性应满足图 2所示特性曲线的要求(P0为最大值,P1为 对应分频点fl、f2的值)。分频点处的功率与功率最大值之间幅度应满足P1 ( =0.30.5) P0的范围。II7H/L,C(5)整个频段内损耗

3、平坦,基本不出现高峰”和 深谷”图2:仆频鮮tn汁传输功率特性3分频电感电容参数值的计算F面以三分频分频器为例说明其参数的计算,如图3所示。(1)计算分频电感 L1,L2,L3,L4和分频电容 C1,C2, C3, C4。为了得到理想的频谱特性曲线,理论计算时可取:C仁C4,C3=C2,L1=L3,L4=L2,分频点频率为fl ,( f2见图2),则分频点 3仁2n f0 3 2=2n f2并设想高、中、低扬声器阻抗均相同为RL。每倍频程衰减12 dB。(2)实验修正 C1, C2, C3, C4 , L1 , L2 , L3, L4 的值为精确起见,可用实验方法稍微调整C1 , C2, C3

4、, C4, L1 , L2 , L3 , L4的值,以满足團3三分频电路廳理图低普设计曲线(见图2 )的要求。即通过实验描绘频响曲线,从而得到C1, C2, C3, C4, L1 ,L2,L3,L4的最佳值。如果没有实验条件,这一步也可不做。求出电容电感的值后就可计 算电感值了。4最佳结构电感的作用4.1最佳结构电感的提出空心分频电感(简称电感)的基本参数是电感量和直流电阻。一般来说,电感量不准会 导致分频点偏离设计要求并可能影响扬声器系统的频响,大家都比较重视。然而其直流电阻不宜过大,否则会对音质产生影响。通常人们对此电阻在电路中的影响及其定量要求不甚了解,因此未引起足够重视,对此特作以下简

5、要分析。以图3的分频网络为例,由于低音单元的分频电感L2与负载R( L低音单元额定阻抗)相串联,因此若 L2的阻抗过大,功放输出功率在其上的损耗将增大。同时,功放内阻对低 音单元的阻尼作用也将大大减弱。前者影响功放的有效输出功率,后者对音质的影响却无可挽回。由于分频网络中 L2的电感量最大,且随分频点的降低而增大,所以L2的直流电阻的影响相当突出。至于高音单元的分频电感 L1,因它未与负载串联,就不存在 L2那样的功耗和阻尼问题。 但是仍希望其阻抗尽可能小些。因为它与负载并联,起着旁路来自C1的残余低音频成分的作用。若阻值过大,就会影响高音分频网络对低音频的衰减陡度。综上所述,电感直流电阻的数

6、值在理论上是越小越好,实际应用中对电感直流电阻数值 的要求,应从减小它对电路的影响方面去考虑。具体说又分2种情形,对与负载串联的电感(如L2),应从允许的功率损耗和有足够的阻尼两方面去考虑;对与负载并联的电感(如L1 ),则主要从具有足够的旁路作用去考虑。对L2电阻影响功率损耗和 L1电阻影响旁路作用的处理原则相同,即应使L1和L2的阻抗R远小于扬声器的额定阻抗 R( L即RRL )。从数学上分析这相当于要满足条件: RW RL/10b此时,在L2上的功率损耗已相当小,L1对负载的旁路作用很明显。至于阻尼作用对L2电阻的要求,可根据对晶体管功放阻尼系数、扬声器与功放之间的馈线及功率分频 电感直

7、流电阻之间的关系及其典型值的考查后认为,作为家用高保真声箱中与负载串联的分频电感直流电阻应小于负载阻抗的1/20,即满足条件RW RL/20,才能得到良好的阻尼特性。对于C3, C4 , L3 , L4组成的中音分频电路,则因需满足图2的频谱特性,已取 C3=C2 ,C仁C4 , L仁L3 , L4=L2。故可不予分析,只照图连接即可。若是多个电感串联时,应把用 以上方法确定的电阻均分到各个电感上去。综上所述,可得出这样的结论:对与负载串联的电感,一般按阻尼要求RW RL/20确定其电阻值。例如,对 8Q负载,L2的电阻不应高于 0.4瞇对4Q负载则不应高于 0.2 0对与 负载并联的电感按

8、RW RL/10确定其阻抗值。例如对 8Q负载,L1的电阻不应高于0.8 0对 4 0负载,则不应高于 0.4 0按这样的要求可能许多著名的扬声器系统都达不到指标。对同一电感量,其绕组结构可任意多。因此空心电感线圈必然存在一个最佳结构尺寸, 它应使电感量L对其电阻R之比L/R达到最大值。即可找出一套合理绕制空心电感线圈的 经验计算公式,与其它方法得出的结构尺寸相比,相同的电感值具有最小的阻抗值。其实电感结构是否最佳很容易从其外形判别。如果绕组截面大致呈正方形,且绕组内径 为绕组宽度(即绕组高度)的 4倍,那么基本上属于最佳结构。结构最佳的电感线圈应该用料省、体积小,并可使电感量和电阻同时满足预

9、先给定的数 值。由于对每一电感值和电阻值均有一个最佳结构尺寸,因此应舍弃传统的计算方法求取、 制作电感。因为传统方法不经测试修正难以满足最佳要求。下面介绍改用经验公式的计算方法,此方法能满足最佳要求。而且它对一些特殊结构尺 寸的电感计算精确度也很高。4.2最佳结构电感的计算设所需电感量为L (uH),其阻抗值为 R ( Q),先求出绕组的结构参数(mjn )参数b是绕组的高度(宽度),决定了绕组的内径和外径。所以求得b后即可按图4制作绕组骨架,其中骨架外径适当加大10%左右,然后求取N=19.88VL/tr (匝)(2)H=0.呂 41W 沿瓦(mmi(3)i=l 87.3 V Lb (mm)

10、(4)其中,N为绕组匝数,d为导线铜芯直径,i为导线总长度,w为导线总重量。比 ”2b图4电感竹架结构尺J用根据铜芯直径d从线规表中选取对应的标称直径,由导线总重量可选购足够用量的高强 度漆包线。采用该计算方法绕制的电感经与实验对比,误差一般小于5%,绕制后是否测量已无关紧要了,基本上能满足直接应用的要求。由于以上绕制方法中,实际使用导线铜芯直径 D总是选得比计算直径 d大一些,从而造 成绕制后的电感量总比计算值低些, 显然,加长绕制导线长度, 即多绕几匝就可使实际电感 量更接近计算值。实际绕制导线的总长度可由k=0.4(D/d)-i(6)I (=i+k ) i ( 7)求出。其中k为实际导线

11、的加长系数,I为实际绕制导线总长度,把长度I全部绕入骨架即可。D为实际导线直径。如计算1 mH、电阻值为0.8 Q的空心电感线圈的最佳结构尺寸及绕制参数。将数值代入式(1)式(5)得1 000/0.88,66N=19.88 VL/b=19.88/1 000/12 =1 Bl 5(匝 hd =0.84Ib/VN-=0.841 X12 4X181.5 =0.75 Vl 000X12 =20 518mm); b/21.4=123/2L4=81(g),骨架的中心轴外径取 2b=24 mm,骨架两夹板间距为 b=12 mm,骨架夹板外径取 4b=48 mm,(实际制作时可加大10%)。计算结果如下b=12 mm ; 2b=24 mm ; N=181.5 匝;d=0.75 mm ; i=20.52 m ; w=81 g。如果采用导线直径实际为D,则用k=0.4 (D/d ) -i , I (=i+k ) i进行修正。采用该方法计算出L1 , L2 , L3 , L4的值,照图装配即可。作为计算验证,笔者按Hi-Vi 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