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orSuite工作流集成套件应用场景_第1页
InforSuite工作流集成套件应用场景_第2页
InforSuite工作流集成套件应用场景_第3页
InforSuite工作流集成套件应用场景_第4页
InforSuite工作流集成套件应用场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inforsuite工作流集成套件应用场景中创软件商用中间件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12月 i目录目录第1章 应用场景11.1. 交行信贷大集中授信流程场景11.1.1. 背景11.1.2. 现状及问题21.1.3. 客户期望的最终目的51.1.4. 场景提炼6第2章 附录a:场景相关信息72.1. cmis二期工程系统功能框架图72.2. 组织框架图8inforsuite工作流集成套件 应用场景8附录a:场景相关信息第1章 应用场景1.1. 交行信贷大集中授信流程场景1.1.1. 背景数据大集中是交通银行新世纪改革、发展的重点工程,也是适应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发展,应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控制

2、经营风险、实现有质量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信贷管理系统(cmis)既是数据大集中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银行授信管理全程电子化的一个重要阶段。目前其一期工程已在交通银行全国各分行陆续上线,它首次将信贷管理融入生产业务平台,较好的解决了业务发放、额度管理等基础交易问题,为信贷管理的进一步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在交通银行推广多年的“世行信贷流程改造项目”于2004 年5 月完成了其电子平台的升级工作,该项目的电子管理平台“世行mis2.0 系统”于2004 年在北京、上海、南京、广州等十家分行成功上线,覆盖了交通银行授信管理贷前、贷中、贷后直至问题类客户管理的全部流程。为汲取两个系统在授信

3、管理中的长处,实现授信过程管理的透明化和电子化,提升交通银行授信管理水平,总行领导适时提出了将“cmis 一期”与“世行mis2.0”整合的思路,并于2004年12月底成立了cmis 二期项目组,决定在不改变cmis 一期总体框架和保持一期生产系统稳定的前提下,实现两个系统的融合。即:在cmis 一期“额度控制、合同管理、授信发放”的基础上,将“世行信贷流程改造项目”中推行的授信审批流程、财务分析工具、十级评级流程及工具、贷后监控流程及工具等授信政策和管理要求融入。通过将管理功能与生产系统相结合,将授信管理的贷前、贷中、贷后全部纳入电子化系统管理,全程监控全行授信业务审批及运行,对授信过程和授

4、信结果进行双向管理,打造一个贯穿全行的授信管理电子平台。1.1.2. 现状及问题信贷管理系统二期工程项目开始的时候,行业内推荐的工作流产品不能满足功能方面的需求,转而借助于inforflow进行处理。该项目要求工作流能够提供灵活的执行人定制策略,各种情况下的任务执行分配方式,提供各种工作流系统运转的基本功能,灵活的时间限制控制,可以根据需求随时满足各种变化等。具体如下:场景一:待办任务场景功能描述:提示操作员属于其但尚未办理的事务(案头工作),实际为一查询功能设计:1) 是一个待办事务的多页查询,链接到待办事务的事务处理(也就是任务处理页面)2) 待办事务可按客户名称、流程名称等多条件以“an

5、d”方式查询,具体如下:a) 客户名称:支持中文模糊检索b) 提交人:上级人员可查询下级人员的待办事项,因此有“提交人”选项c) 已提交多少天d) 剩余天数:参数字典中可限制各类任务的最长处理时间,剩余天数为此项任务从查询日期到最迟处理日的天数,凡小于此天数的任务均列入查询结果 注:1、任务处理天数的参数作为分行配置参数,由分行负责设置;2、凡是分行配置参数,均作为总行端的可配置参数,只是将总行端状态置为“由分行控制”,这样今后万一总行授权只要调整该参数权限参数即可(参数的参数)e) 工作流:即流程的名称,因流程有限,因此该项为下拉式菜单选择f) 任务状态:分为 尚未处理:尚在本节点工作人员的

6、任务队列中,还未开始处理 正在处理:任务正在处理,但还未完成或未提交 本阶段完成:任务已经通过本节点,提交到下一节点,但尚未最终审定 已办结事项:任务在各节点均已处理完毕,通过最终审批g) 发起日期:即工作队列的发起日期3) 根据以上查询的结果为:a) 级别:与任务未处理时间有关,到达后一周内未处理业务、绿灯;一周到两周为处理业务、黄灯;两周以上未处理业务、红灯。该项参数也可授权分行制定,最终需由领导决定b) 状态:任务流转状态c) 工作流:流程名称d) 流程阶段:该任务在此所处的阶段e) 客户名称:客户中文名称f) 工作状态:即为上文的任务状态g) 发起人:为上一级申报的人员,全流程的第一阶

7、段比较特殊、发起人为自己,其他阶段发起人为任务提交人h) 接受日期:任务到达的时间场景二:动态指定执行人审查任务分配人阶段(由业务分配人1 完成,该项功能(撤回任务、分配任务)需可以灵活分配给任意的授信管理部门成员)。系统要提供划分审查人的维护:由任务分配人按一定规则(标准)(按区域、按行业、按经济性质、金额、自由分配)将特定待审查任务指定给特定的审查员审查。在下次调整前,符合现有规则的任务由系统自动处理。如果部门主管提交的授信申请符合现有的自动划分规则,可由系统自动分配的,跳过本环节,直接将任务传送给审查员。如果系统无法按现有的规则将任务发送给特定审查员,则任务停留在本环节,等待任务分配人指

8、定该任务的审查人。由任务分配人2 完成,该角色功能应可灵活赋予授信管理部门或贷审会的任一成员。系统要提供贷审会委员名单的维护,一般为 7 人或9 人,可录入的人数受“贷审会委员人数”参数限制。设置候补贷审会委员名单。默认由贷审会委员名单内的贷审会委员参加贷审会,如遇特殊情况,可以由审议任务分配人临时调整允许候补贷审会委员参加特定的贷审会。任务分配人要具有部分全部撤回待审议项目的功能,撤回后允许再次分配审议人。如果分行贷审会无候补委员或不需要调整参加贷审会成员的,系统自动跳过这一阶段,任务直接进入贷审会委员名单内的成员的任务队列否则:1、提供待办任务列表及查询定位功能,使用户可以通过任务列表或查

9、询功能选择特定的业务。任务列表要详细列示:流程名称、客户名称、客户号、主管客户经理名称、部门、提交到本阶段的时间,并提供以以上条件的查询定位。要明确标识每笔任务是处于等待分配审议人状态,还是等待审议状态。2、批准退档如果有申请退档的信息,系统自动提示,并提供“同意退档”、“拒绝退档”按钮,选择前者,该笔任务退回申请退档人,本阶段的处理计时停止,被退档人处理计时开始,选择后者该笔业务继续在本环节处理。3、撤回任务分配审查人。对等待审议的任务,提供将任务撤回本阶段的功能,允许将任务撤回到本阶段并可以退档和重新分配审议人。对等待分配审议人的,通过下拉菜单(列示所有贷审会委员(含候补)指定审议人。场景

10、三:退档、子流程及执行时间计时如果有申请退档的信息,系统自动提示,并提供“同意退档”、“拒绝退档”按钮,选择前者,该笔任务退回申请退档人,本阶段的处理计时停止被退档人处理计时开始,选择后者该笔业务继续在本环节处理。指定特定的前面环节的操作人上传补充资料但要求输入理由及需补充内容。要求补充资料后,任务继续停留在本环节,但本阶段的处理计时中止,此时指定的资料补充人可以直接向本环节上传附件,上传后本阶段继续开始计时。自动提示操作员该由其定时发起的事务1) 工作提醒的多页查询, 工作提醒可按客户代码,提醒口径等条件查询,口径包括下一审查日区间,额度到期日区间,逾期日区间查询2) 通过设定贷后定期监控、

11、实地查访报告流程每阶段工作时间,在工作提醒中采用不同的标准进行提醒(区别于最后审定的时间界限)3) 具体查询条件:客户经理,客户号,客户类别(正常类、问题类),提醒口径(下一审查日、额度到期日、授信业务到期日、逾期日五个口径),或或或或,提醒事项(定期监控超期未做、实地查访超期未做、有贷款逾期、所有额度过期四项)1.1.3. 客户期望的最终目的 整个流程模块应设计成为可灵活定义的框架式系统:将业务单元、操作、处理人分开设计处理,流程模块开发完毕后应使流程的流转节点、各节点动作、各节点附件、各节点处理人都成为系统前台的可自定义逻辑; 整个流程系统应具备:顺序、分支(条件路由)、循环、动态同步、回

12、退、返回、挂起/继续、中止/取消、会签、跳转等流程系统必备的基本功能; 流程系统除具备上述第 2)点功能外,还需要在其中嵌入流程流转查询、信息交流、附件上传、资料补充、直接退档(与回退类似)、申请和批准退档等功能; 财务分析、风险评级、网上贷审会三大功能需根据不同流程的需要无缝链入流程系统; 各类流程发起时需根据集团授信总额控制、额度控制、额度状态等信息加以判断,以对流程能否发起、发起后可处理的字段、是否需要触发特殊功能等进行控制; 在流程处理的主要工作面板中,应通过“待办事项”、“工作提醒”将日常授信管理工作推向前台,同时提醒贷前、贷中、贷后的授信工作; 流程工作面板中通过“工作记录”提供该

13、岗位过去工作记录查询;通过“预警提示”将由系统扫描得到的可量化预警信号退至相关人员面前,部分严重信号将采取登陆后浮动对话框方式进行提醒; 审批流程结束后,须将电子化审批意见自动传递给额度控制模块,以便放款中心模块对“能否签订合同”和“能否发放授信”两大问题进行判断。1.1.4. 场景提炼场景一是工作流系统与应用系统结合产生的最直观的结合方式,解决该问题后,流程的相关运行数据可以直观的在一个相对的固定位置向用户展现相关的任务信息执行情况,并且可将任务的紧迫程度直观展现出来,作为用户工作的参考。场景二是工作流系统遇到的最常见的问题,即如何解决工作流系统在面对不同业务系统的组织机构时,如何有效的将业务系统的复杂组织机构转化为工作流系统的组织机构。解决该问题,可以将业务流程系统中的组织机构无缝衔接给工作流的组织机构接口,同时在流程处理时,可以针对各种复杂的业务环节执行人确定方式进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