濂溪书院、同文书院:理学宗主同文南院_第1页
濂溪书院、同文书院:理学宗主同文南院_第2页
濂溪书院、同文书院:理学宗主同文南院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书楼】濂溪书院、同文书院:理学宗主,同文南院(上)第二次江西之行的寻访,第一站是来到了九江,在九江 最重要的寻访目标就是跟周敦颐有关的遗迹。理学对中国人 影响至深,而周敦颐正是理学创始人程颢、程颐的老师,而 后的一千年,理学思想成为了中国人文体系的主体。仅凭这 一点,就足以能说明周敦颐的伟大。 周敦颐本是湖南道州人, 在那里他也有多处遗迹在,而九江则是他的终老之地,并且 他在这里创建了濂溪书院。他在这个书院里教书、读书和藏 书,并且从他处将母亲的墓迁到这里,而后他以及他的夫人 都葬在了这里,故此趟九江之行,我先去寻找周敦颐及其家 人之墓。周敦颐墓前的石牌坊 九江人称周敦颐为周濂溪,以这个名称打

2、问,很快找到了他 的墓园。在离墓园不远的门口,有一个新建的石牌坊,从规 制上讲,应该比当年要小许多。我曾经看到过一幅周濂溪墓 园的老照片,仅那巨大的石牌坊就不输后世的帝王。穿过墓 园,走进附近的一个院落,院落中的两侧分别建着爱莲堂和 濂溪祠,两祠的面积都很小,其中濂溪祠锁着门,隔着窗棂 向里面张望一番,濂溪祠内挂着些展板,具体的内容却很难 看清楚。而爱莲堂的门,则一推就开了。 爱莲堂里摆放着一尊周敦颐的雕像,跟我同来的出租车司机 看到像前有一个功德箱,于是他掏出10 元钱恭恭敬敬地把钱放进了功德箱里,而后他问我,这尊雕像是什么人?他的 这个行为让我觉得有些好奇,我反问他,为何在不知道这是 何人

3、的情况下就要捐款呢?司机说,功德箱摆在了这里,肯 定就是值得尊敬的人,既然有人捐钱,那他也应当表示心意。 这时我才看清楚,原来雕像下面写着“周子”二字,于是告 诉他,周子就是周濂溪。著名的爱莲堂 闻听这句话,他乐了起来,他说周濂溪在当地名气很大,人 人都能讲述跟周濂溪有关的故事,比如传说周敦颐死前有言 说,我死后抬棺的杠子断在哪里,就埋在哪里,结果断在这 里了,就埋在这里了。他说,陶渊明在当地的名气也很大, 他们都知道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他问我,知道不 知道什么叫不为五斗米折腰?我说,不明白,请他给我讲解。他说,这个故事的总体意思就是说陶渊明不愿意陪老板喝 酒。闻其所言,令我忍不住地大

4、笑起来,我突然意识到自己 是在周濂溪的墓园里,于是戛然收声,搞得司机看着我一愣。 从爱莲堂出来,到院子中去朝拜周敦颐的墓,而院落的正前 方则是一个新近修建起的墓丘,这个墓丘的制式颇为特别: 居中的位置是周敦颐的母亲,右侧是他的墓,而左侧则是他 两位夫人的墓。这种排列方式以往还真没有见过。墓的前方 有着石香炉,从痕迹看,应该有挺长的时间没有人来祭典了, 于是我站在墓前向这位先贤以及他的母亲和夫人鞠了一躬, 以此来表示我对他的敬意。濂溪祠本是当年的濂溪书堂 在墓园内探看一番,已经找不到其他的历史遗迹在。其实来 之前我已经查过资料,早就得知这里已经没有了什么历史遗 迹。之前在网上搜得一篇文章,是一位

5、记者找到了周敦颐的 第二十七世孙周观灿,这位周观灿详细地回忆了在文革之前 濂溪墓的壮观情形,他说在文革中,当地的领导动用了一批 人专门来陵园里面砍古树,砍伐下的古树就地加工,制成木 板或者家具来出售,因为这里古木参天,这些工匠们竟然在 这里忙了整整一年,才完成上级交给他们的砍树任务,而这 里在大批古碑也被砸烂了。而今我来到这里时,山上所见者 仅是手臂粗的小树,不知道到何年何月才能恢复当年的辉 煌。仔细想想,周敦颐这个人确实是奇怪,他一生所做之官基本 都是在司法部门,然而他却有着自己的独立思想。范仲淹所 写的名篇岳阳楼记 ,此文的第一句话就是“庆历四 年春”,而正是这一年,周敦颐前往南安担任司理

6、参军,两 年后,兴国县令程大中也调到南安担任通判。程大中一见到 周敦颐就觉得此人气度不凡,于是就让自己的两个儿子拜周 敦颐为师,他的这两子当时程颢 15 岁,程颐 14 岁。而后这 两子长大后才显现出周敦颐的观念对他们的影响,他们创造 出了“理学”这个宗派。那个时候的思想界形成了不同的派 别,比如说张载创造了关学,王安石创造了心学,而后的苏 东坡也创造了蜀学,而周敦颐所创者则称之为濂学。二程继承濂学,再出以己意,最终形成了洛学。后来他学渐渐消亡, 而洛学成为了社会的主流意识。周敦颐与母亲及两位夫人的但是,当理学成为整个思想界主流意识的时候,似乎二程又 多少有点否定他们的思想是从周敦颐继承而来者

7、,这二人在 一生中少有提及他们跟周敦颐有着师承关系。到了清代,学 者全祖望甚至直接说:“其后伊洛所学,实不由濂溪”,而“伊 洛”指的就是二程。但是,在宋朝当代似乎还没有形成这股 否定风气,比如吕大临在宋元丰二年所写的东见录中就 有这样的话:“(二程)昔受学于周茂叔,每令寻颜子、仲尼 乐处,所乐何事。”到了元丰八年,程颢去世,弟弟程颐给 哥哥写的行状中也有这样的话:“先生为学,自十五六时,闻汝南周茂叔论道,遂厌科举之业,慨然有求道之志。”既然有这样的记载,那为什么后世会有别样的声音呢?这件 事情大可进行认真的探讨。然而本篇文章所谈重点是周敦颐 的藏书,其他的事情放在他文再进行细聊吧。站在濂溪墓前

8、 回望周敦颐的家乡本是湖南道州,他为什么跑到这么远终老于 此?关于这一点也有着不同的解释。宋嘉祐六年,周敦颐路 过此处,他喜欢庐山的美景,就想在自己退休之后能在此隐 居,于是就在莲花峰下面买了块地,而后在此盖房,同时建 起了濂溪书堂,史书上记载:“迁国子博士,通判虔州(今赣州市),道出江州,爱庐山之胜,有卜居之志,因筑书堂 于其麓。堂前有溪,发源于莲花峰下,洁清纟甘寒,下合于溢 江,先生濯缨而乐之,遂寓名以濂溪。”其实“濂溪”本是他家乡的一条溪水名称,但他所买的庐山脚下的这块地方也 有一条无名的小溪,他觉得跟家乡很相像,于是他把这条小 溪也命名为“濂溪”。九江市内的老建筑 房屋建成之后,周敦颐

9、并未在此居住,而是到了此后的第十 一年,他辞去公职,居住到了这里,同时把母亲的墓也移葬 于此处。而这濂溪书堂中当年也有不少的藏书,我的这个说 法可以用周敦颐自己所写的濂溪书堂诗为证,此诗中有 这样一段话: 书堂构其上,隐几看云岑。 倚梧或欹枕,风月盈中襟。 或吟或冥默,或酒或鸣琴。数十黄卷轴,贤圣谈无音。这里的“数十黄卷轴”,当然指的就是藏书,而周敦颐说这些藏书就在濂溪书堂里。另外他 的朋友赵扌卞写过一首诗,名叫题周茂叔濂溪书堂,此诗中也有这样的话:对临开轩窗,胜绝甚图绘。 固无风波虞,但觉耳目快。 琴樽自左右,一堂不为泰。经史日枕藉,一室不为隘。濂溪书院的莲花池而今仅剩了个 地名 濂溪书堂里

10、堆满了正经正史之书,可见当年的藏书量不小, 而这些藏书却在这里保存了许多年。元延祐六年 10 月,理 学大家吴澄曾经来到濂溪书院住了一段,他在这里看到了当 年周敦颐的一些藏书: “见黄泽所著易经滥觞 、春秋指 要尤善之,题其端曰楚圣父之著经也,其志可谓苦矣。 ” 元延祐六年是公元 1319 年,而周敦颐去世的时间是公元 1073 年,也就是说,吴澄在周敦颐去世 246 年之后,依然看到了 周当年的旧藏。我们前面说周敦颐的藏书处名叫濂溪书堂,而后面又说是濂 溪书院,这其中当然有个变化过程。宋熙宁 6 月,周敦颐逝 世,他的弟子们就把“濂溪书堂”改名为“濂溪祠” ;三年 之后,江州知抚潘慈明和通判

11、吕胜将濂溪祠重新建造,并将 此改名为“濂溪书院” 。书院建成之后,建造者还特意请到 大儒朱熹给书院写了篇记 ;再后来,朱熹还来到了此院, 并在此开讲; 而后经过历代的建设, 这个书院越来越大, 人 文学者丛书文化庐山一书中称:“濂溪书堂不仅为周敦颐读书、著述、讲学、藏书以及后人奉祀的场所,而且随时 代的发展,拓宽了文化教育的功能,成为官方的学校,为当 地最高学府。”两位文人告诉我,这一带就是当年莲花池的 位置 濂溪书院后来毁于战火,此后又几建几毁,但是这个书院毕 竟建造在山上,在那个时代距市区的距离有些远。到了乾隆 五十年,濂溪书院迁建到了市内,因此,我瞻仰完周敦颐墓 后,就到九江市去寻找濂溪

12、书院遗址。我在出发前曾经查证 过一番资料,却始终没能查得濂溪书院今址,所以只能到九 江后再碰运气。在参观陶渊明纪念馆时,我曾向一位工作人 员打问濂溪书院所在,那人马上告诉我,就在这里。找的如 此顺利,让我颇感意外。走到里面转了一圈儿,也没能看到 书院的遗址,于是向那位工作人员再问。原来他把我的问话 听成了 “我要寻找书画院”,而濂溪书院他却从未听闻过。 然旁边的一位游客听到了我的问话,他立即跟我讲,你找的 书院就在九江市二中里面。我立即谢过了他的指教,乘车前 往二中。当年濂溪书院的另一侧在前往二中的路上,司机边开车边打电话帮我了解情形。几 个电话之后,他告诉我说,没人知道二中内有书院。而他得 到的结果是,在一中校园内有一个书院在,于是我跟他立即 调转方向,直接开往一中。司机是位好心人,如果不是他用当地话跟保安周旋,我几乎 难以进到一中之内。然而在校园内所见,却看不到任何的古 老建筑,这种结果让我的信心受到了打击。正准备转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