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对流层散射通信在民用的应用资料_第1页
数字对流层散射通信在民用的应用资料_第2页
数字对流层散射通信在民用的应用资料_第3页
数字对流层散射通信在民用的应用资料_第4页
数字对流层散射通信在民用的应用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数字对流层散射通信在民用通信的应用第一部分 综述散射是一种自然现象。 我们知道,在地球的外围是厚厚的大气层, 大气层分布着大量随机运动的不均匀介质, 它们是大小不同和形态各 异的空气漩涡、云团和片流层等。由于这些不均匀物质的温度、湿度 和压强与周围空气的不同, 因而对电磁波的折射率也不同。 当发射天 线辐射的电磁波通过这些随机不均匀介质时, 其传输方向不再与以前 一致,而是向四面八方发散, 我们把电磁波经过大气中的不均匀物质 后传输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称为散射,把这些不均匀物质称为散射 体。利用大气层中散射体对电磁波的散射和反射作用而进行的超视距 无线电通信叫散射通信。根据散射体在大气中所处的位

2、置和来源的不同, 散射通信又分为 电离层散射通信、 流星余迹通信和对流层散射通信。 电离层散射通信 是利用电离层的 E 层和 D 层对超短波的散射和反射作用实现的超视 距通信。流星余迹通信是利用穿过大气层的流星形成的短暂电离余迹 对超短波的散射和反射作用实现的远距离快速通信。 对流层散射通信 是利用对流层中散射体对微波的散射或反射作用而实现的超视距通 信。由于大气中的散射体多集中在对流层, 因此对流层散射通信成为 散射通信的主要方式。由于散射体既不受电离层变化的骚扰,又不怕雷电等恶劣天气的 影响,即便在太阳黑子活动情况异常或是在磁爆、 核爆炸等恶劣情况 下,大气中的散射体也始终存在,因而散射通

3、信具有抗破坏能力强、 抗干扰性强、通信稳定可靠、保密性强等特点,尤其适合用在近海跨 越海峡、海湾和岛屿及用于内陆跨越沙漠、高山、湖泊、沼泽和人烟 稀少的边远地区的通信。散射体的分布不是均匀的,散射能量主要指向电磁波原发射的方 向。接收天线收到的信号是发射天线与接收天线波束相交的公共散射 体前向散射的信号之和。电磁波在大气层中传播时,其能量除一小部 分被散射体散射和反射外,其余大部分能量都会被吸收或穿透大气层 进入太空,使收到的信号非常微弱,从而给信号的接收带来一定的难 度。为保证可靠通信,需要采用高增益定向天线、大功率发射机、高 灵敏度接收机和抗衰落措施。由于散射体的随机不均匀性,这使散射信号

4、具有快衰落性和存在 多径时延,而它们到达接收机的路径不同,就决定了它们传输的距离 不同,因而各信号到达的时间上会有差异。 为了克服散射信号快衰落 和多径时延对通信性能的影响,散射机采用了分集接收技术。分集技 术是用几个相互独立的信道传输同一信息, 接收机对这些分集信号进 行适当地合并,提高合成信号的信噪比和减小信号电平的衰落深度, 从而明显地改进接收性能。分集方式有空间、频率、极化、角度、时间分集及其组合分集,接收机合并分集信号的方式有选择式、等增益 相加式和最佳分集,合并信号可以解调前进行,也可在解调后进行。提高数字信号抗衰落和抗多径时延能力的另一途径是纠错编码。散射信道既有离散随机错误,也

5、有突发错误,但平均误码性能主要决 定于突发错误。通常采用的编码方式有扩散分组码、扩散卷积码和自 适应乘积码等。根据传送的调制信号不同,散射机分为模拟散射机和数字散射机。模拟散射机是采用模拟信号传输信息,解调时存在门限效应;数字散射机传输数字调制信号,其最佳信号形式与信道参数和传输速率 密切相关。比较理想的信号形式是移相键控信号, 其解调方式通常采 用普通相干或差分相干解调、自适应匹配滤波器相干解调和自适应判 决反馈均衡相干解调技术。现在,散射通信设备已广泛用于建立永久性固定通信干线。散射设备还被用于装车,使其成为能在现场迅速开通或转移的移动散射 站,成为民用机动通信的重要手段。第二部分技术发展

6、和应用情况对流层散射通信作为一种通信手段付诸使用在国外已有四十多 年的历史。对流层散射通信的发展大体分四个阶段: 六十年代中期以 前,在此期间对散射传播机理进行了大量研究, 并研制出模拟散射设 备,建立了大量的模拟散射通信线路。七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中期,数 字对流层散射通信技术发展较快。主要研究适合于散射信道传输的调 制解调技术、编解码技术、 分级合并技术、失真自适应技术及装车技 术,并在高可靠性、实用性上取得了明显进行展。七十年代后期至八 十年代初期美、英、法、苏等国相继研制出一些数字对流层散射通信 设备,并建立了许多模拟和数字散射通信线路。 自八十年代初期至今, 美、英、法、前苏联一直保持在

7、对流层散射通信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 美国研制的对流层散射通设备有 20多个型号,法国有 10 多个型号, 前苏联、英国、意大利等国也都有多种对流层散射通信设备。在民用通信领域,散射通信可广泛用于电力管理、石油、采矿、 水利等各种工业部门作为指挥、调度等,也可用于森林防火、抢险救 灾、应急通信系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日本NEC公司为利比亚撒哈拉沙漠地区研制了对流层散射电视 传输线路,该系统采用 27 米大口径天线八重分集接收,中频相加, 发射功率为 20kW, 容量为一路黑白电视和 125路话,系统有两跳组 成,全长为 557km。横贯澳大利亚的散射通信系统是跨越草原的散射线路, 该系统三 条全

8、长640km其射频频率为2.42.7 GHz,发射功率为1kW,天线 为 10 和米 20 米,容量为 120 路话。加拿大水电部建成的一条拉布拉半岛到魁北克通信线路采用了 对流层散射,天线为 1 8米,容量为 1 20路,四重分集工作。英国的北海油田广泛采用散射通信作为平台至岸的通信手段, 到 目前为止,英国马克尼公司以为北海公司建成 21 条对流层散射电路, 其工作频率为1.72.7 GHz,发射功率为1kW天线采用两付18米 或 12 米的双偏置抛物面广告牌天线。第三部分 特点 我所研制的对流层散射通信设备技术水平国内领先,国际一流。 对流层散射通信是基于微波频段的无线电波在对流层中散射

9、的 物理现象, 是唯一无须转发器的地面大容量超视距无线通信手段, 可 用于在自然灾害中恢复通信,在 30 分钟内重建通信链路,并为用户 提供专用带宽和高速率数据通信, 成为应急通信的重要手段; 可用于 实现可靠的岛屿内通信及岛屿对大陆通信, 省去安装水下光缆的巨额 投资;可用于偏远不发达乡村通信, 替代高额成本的其他无线通信手 段,省去光缆铺设和维护的高额费用;可用于海洋钻井平台、石油和 天然气平台对大陆通信,解决应环境、财政、安全和管理需求对设备 的高速率数据监测。使用散射通信设备的特点是:不需要月租,设备并不昂贵;安装 简单,易于操作维修;提供高于其他无线通信手段的速率;始终为用 户提供可

10、用带宽; 支持大多数现代网络接口; 在没有有线和光缆情况 下可提供安全保密通信; 提供双向对称通信; 即可以将设备和天线装 车移动通信,也可以将天线安装于桅杆、建筑物墙体、房顶等上面固 定使用。其工作频段为 L 、S、C、X 波段,信息速率为 2.4kb/s-8448kb/s, 通信距离为 100km400km。第四部分 技术指标、系统组成系统组成主要包括:a)天线及馈线;b)收发双工器;c)功率放大器(包括固态功率放大器、速调管放大器和行波管放大器);d)低噪声放大器;e)上变频器;f)下变频器;g)频率综合器;h)调制解调器、辅助复分接器;i)数字终端;j)监控单元;k)电源。系统组成方框

11、图见图1。图 1 数字对流层散射通信系统组成方框图 二、系统业务种类 。系统业务种类一般包括:a) 话音;b) 数据;c) 传真;d) 图像;e) 其它。三、性能特性1系统性能特性11 工作频率数字对流层散射通信系统的工作频率如下:a) 4400MHz 5000MHzb) 其它频率。12 业务速率和传输速率 业务速率和对应的传输速率根据业务需求在相关说明中规定。1 3 通信距离通信距离一般为100kn400k m以内。特殊情况在相关说明中规定。1 4 传播可靠度在规定的通信距离上,平均信道误码率为1 x 10-4时,年传播可靠度不小于 9515 分集与合并分集方式可采用空间分集、频率分集、角度

12、分集、隐分集以及不 同的分集组合。合并方式根据采用不同的调制解调方式进行选择。16 频率稳定度系统短期稳定度应达到 1 X 10-9 / d,长期稳定度应达到 5X 10-8 a。1 7 接收门限电平接收门限电平在相关说明中规定。1 8 动态范围系统接收通道的动态范围优于 50dB。1 9 杂散抑制度,系统的发射杂散抑制度优于 60dBc。110谐波抑制度系统的发射谐波抑制度优于 60dBc。111 噪声系数接收机噪声系数不大于 40dB。1 1 2频率综合器的工作频率频率综合器的工作频率,按低于系统工作频率70MHz行设计。1 1 3调制解调方式和辅助复分接方式系统应选择适宜的调制解调方式,

13、具体方式在相关说明中规定。辅助复分接器的工作速率按传输业务信息速率、 勤务信息、监控信息及其他信息速率进行选择,按同步方式进行复分接。2设备性能2.1天线与馈线天线及馈线性能见表1表1天线及馈线性能工作频率MHz天线口 径m天线效率馈线形式4400-50001.2-6 0.5BJ 一48矩形波导和BJF一48矩形软波导或 低损耗电缆当选用其它工作频率时,天线与馈线的性能在相关说明中规定2. 2收发双工器收发双工器性能见表2表2收发双工器性能工作频率MHz工作 方式0.5 dB 瞬时带宽MHz发送端 插入损耗dB接收端 插入损耗dB发送端接口接收端接口4400-异频12FD48或 N型座FD48

14、或 N型座5000双工281.52.5或SM型座或SM型座2. 3功率放大器(包括固态功率放大器、速调管放大器和行波管放大器)a)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功率功率放大器输出功率见表3。表3功率放大器输出功率工作频率MHz44005000 MHz输出功率W55 05 02 0 02 0 0 5 0 05 0 0以上b)功率放大器性能1)1dB 瞬时带宽不小于士 6MHz2)整机增益,根据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功率而定:3)功率放大器杂散输出抑制度不小于 60dBc;4)固态功率放大器谐波输出抑制度不小于 40dBc,速调管放大器 谐波输出抑制度不小于40dBc;行波管放大器谐波输出抑制度不小于35dBc;5)

15、功率放大器微波辐射不大于 5mWcm2(距机壳5cm处);6)功率放大器机振噪声不大于75dBA其中500W以下为固态功率放大器,1kW以上为速调管功率放大 器或行波管放大器。2. 4低噪声放大器低噪声放大器性能见表4表4低噪声放大器性能工作频率MHz噪声系数dB增益dB44005000 252. 5上变频器上变频器性能见表5中频输入 信号频率MHz中频输入 信号电平 dBm(50Q)本振输入 信号频率MHz本振输入 信号电平 dBm(50Q)输出信号频 率MHz输出信号功 率dBm(50Q)70 604330-4930 7,104400-50000-82. 6下变频器F变频器性能见表6表6下

16、变频器性能输入信号输入信号本振输入本振输入中频输出中频输出频率电平信号频率信号电平信号频率信号功率MHzdBm(50Q)MHzdBm(50Q)MHzdBm(50Q)4400 5000-50 -1244430-493071070 60-502. 7频率综合器a) 频率综合器性能频率综合器性能见表7表7频率综合器性能工作频率MHz步进间隔MHz输出电平dBm(5 On)输出路数440050000.5 1012134b) 频率综合器输出相位噪声要求1) 偏离中心频率100Hz时,相位噪声优于-60dBc /Hz;2) 偏离中心频率1kHz时,相位噪声优于-65dBc /Hz;3)4)偏离中心频率10

17、kHz时,相位噪声优于-70dBc /Hz;偏离中心频率100kHz时,相位噪声优于-80dBc /Hz。2. 8调制解调器、辅助复分接器a)调制解调器、辅助复分接器信息速率和复接速率调制解调器和辅助复分接器之间不同信息速率和复接速率见表表8调制解调器、辅助复分接器信息速率和复接速率信息速率复接速率kbit / skbit / s16 、32、6480128、256、512320 /64010241152:204823041 3072320084488832b)调制解调器性能调制器的输出电平、解调器误码性能、同步保持时间及自动增益 控制(AGC等特性,在相关说明中规定。c)辅助复分接器性能辅助

18、复分接器的性能在相关说明中规定。2. 9监控单元监控单元功能一般如下:a)与主监控的串行通信;b)传输速率、自环、收发频率和发射功率等设置;c)开启与关闭功率放大器、控制功率放大器的功率输出和切断上变 频器电源等;d)查询传输误码率、传输速率、收发频率、发射功率、反射功率、 天线俯仰、方位指向和设备故障等;e)液晶显示和操作键盘人机变换。2. 10 电源2. 10. 1供电方式市电或油机供电。2102 电源适应性 系统在下列电源变化范围内应能正常工作:a)市电:电压:176V253V,频率:50X (1 士 5% )Hz;b)油机:电压:220X (1 士 10% )V。2 11 接口2 12

19、1 射频射频接口是收发双工器与天线馈线之间的接口。工作频率为4400MH5000MHZ时的接口要求为:1)输人输出为BJ 一 48(矩形波导和椭圆波导)和BJR 48(矩形软波导和椭圆波导 ) , (也可采-用不同型号的低损耗电缆 );2)波导法兰盘为密封D型或密封A型;3)N 型座或SMA型座,接口阻抗为50QO3 132 中频中频接口是指调制器与上变频器的接口和解调器与下变频器的 接口。a)调制器与上变频器的接口要求为:1)调制器输出信号频率为70MH士 6MHz2)调制器输出功率为 0dBm;3)调制器和上变频器均采用 SMBS座,阻抗50Q。b)解调器与下变频器的接口要求为:1) 变频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