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信息技术教案第六章各就各位---数组【DOC范文整理】_第1页
八年级信息技术教案第六章各就各位---数组【DOC范文整理】_第2页
八年级信息技术教案第六章各就各位---数组【DOC范文整理】_第3页
八年级信息技术教案第六章各就各位---数组【DOC范文整理】_第4页
八年级信息技术教案第六章各就各位---数组【DOC范文整理】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八年级信息技术教案第六章各就各位-数组第六章各就各位-数组一、学习目标.掌握数组的声明和数组元素的引用.掌握动态数组与数组重定义以及与静态数组的差别.掌握利用数组进行排序、查找等操作.掌握控件数组的概念以及应用二、教学重点声明数组、初始化数组以及引用各个数组元素三、教学难点数组的概念以及应用四、教学方法.演示法。.实践法。五、教学手段与教学媒体多媒体网络教室。六、课时安排课时。七、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步骤与方法一、概念例如要求一个班50名学生的平均成绩:下标变量Si用数组表示为:S有关说明:数组与普通变量一样,用来存放数据;数组中的数据必须是同一类型; 数组与循环结合fori=1to50inpu

2、tsnextis=0fori=1to50s=s+snextiprints/50end二、数组的建立和引用数组的建立DI或DI说明:一般情况下,下标值从0开始如:DIA即定义了 a、a、a;若要修改下标起始值,可用下面语句:oPTIoNBASEN女口: oPTIoNBASEIDIa则定义了 5个变量a、a、a、a、a ;若数组下标上界不超过 10则可不必用DI定义数组。DI下标值的范围:-3276832767数组洛与变量洛的龙义相同;允许在同一模块中,数组名与变量名同名,它们不代 表同一对象;DIaA=3DI语句中的上界可是常数或变量、表达式;如:DIaDIaDIa但变量值一定先赋值疋义全局数组

3、DISHAREDa用DI语句可定义变量类型DIAS其中是:INTEGER LoNG SINGLE DoUBLE STRING 即在括弧中指定下标;在程序中,数组与其它变量的使用相同,即可参与运 算,可以被赋值;在引用数组时,数组名、类也 维数以及卜标的范鬧, 应与定义时一致;同一模块中,数组和变量可同名,但数组与数组不能 同名;下列情况是不允许的:DIa或 DIaDIaDIa%静态数组和动态数组静态数组 建立数组后,其维数和大小不能改变;动态数组在程序执行教程中,可改变大小或者被释放;QBASIc规定:在DI语句中用常数指定下、上界的数组 为静态数组,如果用变量指定上下界的数组为动态数组。重定

4、义语句REDI如:DIS, XV REDISX REDIX只改变同名数组的大小,但不能改变维数;释放数组语句ERASE释放数组所占据的空间;例1:释放和重定义数组:n=10DIaFoRi=1Tona=iPRINTa;NEXTiPRINTERASEaREDIaFoRi=1To16a=iPRINTa;NEXTiPRINTEND说明:如果不使用ERASE语句释放数组,不能用 DI语句对同 一个数组两次定义;用REDI可改变数组的大小,而不必先用ERASE语句释放数组;无论用DI或REDI定义一个与原来数组同名的数组,可 以改变数组中各维的上下界,而不能改变数组的维数。数组上、下界函数LBoUN下界函

5、数UBoUN上界函数例:INPUTn,DlaFoRi=LBoUNDToUBoUNDa=iPRINTa;NEXTiPRINTDlbFoRi=1ToUBoUNDFoRj=1ToUBoUNDb=10*i+jPRINTb;NEXTjNEXTiPRINTEND三、数组的应用第二节一字排开-一维数组一维数组只有一个下标的数组。数据统计例:输入n个学生的成绩,求平均成绩。oPTIoNBASEIINPUTnuberofstudentsis:;nDIsFoRi=1tonINPUTssu=su+sNEXTiaver=su/nPRINTaver=;averEND例:输入n个学生的学号和成绩,要求输出平均成绩和 高于

6、平均分的学生学号及成绩。oPTIoNBASEIINPUTnuberofstudentsis:;nDlnu,scoreFoRi=1tonINPUTnu,scoresu=su+scoreNEXTiaver=su/nPRINTPRINT平均分是:;averPRINTPRINT高于平均分的学生有:PRINT学号,成绩FoRi=1TonIFscoreaverTHENPRINTnu,scoreNEXTiEND数据排序例:从键盘输入 10个数。要求按由小到大的顺序将它们打印出来;?比较交换法a1、a2!、a3、a4、a5、a6、a7、a8、a9、a10次:a1与a2、a3、a4、a5、a6、a7、a8、a9

7、、a10比较第二次:a2与a3、a4、a5、a6、a7、a8、a9、a10比较第三次:a3与a4、a5、a6、a7、a8、a9、a10比较第四次:a4与a5、a6、a7、a8、a9、a10比较第五次:a5与a6、a7、a8、a9、a10比较第六次:a6与a7、a8、a9、a10比较第七次:a7与a8、a9、a10比较第八次:a8与a9、a10比较第九次:a9与a10比较oPTIoNBASEIDIaFoRi=1To10INPUTaNEXTiFoRi=1To9FoRj=i+1To10ifaaTHENSAPa,aNEXTjNEXTiFoRi=1To10PRINTa;NEXTiEND选择法oPTIoN

8、BASEIDIaFoRi=1To10INPUTaNEXTiFoRi=1To9=iFoRj=i+1To10ifaaTHEN=jNEXTjifiTHENSAPa,aNEXTiFoRi=1To10PRINTa;NEXTiEND .数据查找例:设有n个学生,每个学生的数据包括:学号、姓名、性别、年龄、平均分等;要求输入一个学号,程序输出该学生的所有数据?顺序查找法假设:nu为学生学号,na$为姓名,nu为查找对象。SUBSearchFoRi=1TonIFnu=nuTHENPRINTnu;nuPRINTnae;na$EXITFoRENDIFNEXTiIFinTHENnu;notfoundENDSUB?折

9、半查找法;对按一定规律排列好的数据进行检索;假设:nu为按从小到大排列的学生学号,na$为姓名,nu为查找对象。SUBSearchtop=1bot=nfind=0Do id=INT/2)IFnu=nuTHENPRINTnu;nuPRINTnae;na$find=1ELSEIFnunuTHENtop=id+1ENDIFLooPUNTILoR)IFfind=0THENnu;notfoundENDSUB二维数组矩阵的表示:aij双下标变量a二维数组数组定义:DIAab例:输出魔阵一一每行、每列和对角线之和均相等。排列规律:先将“ 1”放在行当中;从“2”开始到N*N止,各数中每一个数存放的行比前一个数的行数减1,列数加1;如果上一个数的行数为1,则下一个数的行数为 n;当上一个数的列数为 n时,下一个数的列数为1,行数如下一个数应放的位置已被其它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