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测量技术方案_第1页
地形测量技术方案_第2页
地形测量技术方案_第3页
地形测量技术方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地形测量技术方案对场区及周边区域范围内1:500的地形图测量及测编数据数字化图标工作。测设方案如下:1、现场踏勘并收集资料,确定各测量控制点位置及相应数据。2、地形图比例尺为1:500,地形图基本等高距为0.5米,高程注记至0.01米,采用20m20m整坐标矩形分幅,图幅编号按顺序编号。3、地形图测量的精度地形图陆地上建筑物、构筑物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和铺装地面高程点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的高程中误差依据下表的规定执行。地物类别位置中误差(cm)高程中误差(cm)邻近地物点的间距中误差(cm)主要建筑物、构筑物10510次要建筑物、构筑物15715地形图等高线插求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高程中误

2、差依据下表的规定执行。地形类别平坦地丘陵地山地高山地高程中误差(m)森林、隐蔽或困难地区,可按上表要求放宽0.5倍。有关数字化地形图的精度的其它要求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规定。4、细部点数据采集地形图陆地上测量采用全站仪数字化成图法,极坐标法全野外采集数据,现场传输至pda进行图形初步编辑。设站时,仪器对中误差不大于5mm,仪器高应量至毫米。以较远的控制点作为定向方向,观测另一控制点作为检核,检核点的平面位置误差不应大于5cm,检查高程误差不应大于5cm。每站测图过程中,应随时检查定向点方向,角度检查误差不应大于30。采集数据时,角度应读记至秒,距离读记至毫米。测距最大长度不超过300米,主要地物点

3、不超过150米。5、测绘内容与取舍本次地形图测绘应突出与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等有关的各项要素。地形图要素的表示方法依据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有关规定。地物、地貌各项要素的取舍原则除遵守现行有关技术标准外,还应遵守下列各项规定:5.1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主要附属设施均应进行测绘,房屋外廓以墙角为准。房屋加注层数及建筑材料。5.2各种高低压线均实测其支架或电杆的位置,两杆(塔)间连线与设计道路交叉时,实测连线与设计道路的最小垂直距离,两杆(塔)间连线与设计道路并行时,实测连线与地面的最小垂直距离。线路密集或居民区的低压电线、通讯线可适当取舍测绘。5.3测绘已建公路时应施测路

4、肩边缘,并标注路面类型;公路里程碑实测其点位,并注明里程数;公路交叉口处注明每条公路的走向;人行小道可视需要测绘。公路每隔20m及地形起伏变换处、桥隧建筑物等处测注高程点。5.4涵洞、沟渠、堤坝测顶部及底部高程;水井测注井台高程;水塘注记水面及塘底高程。沟渠在地形图上的宽度小于1mm时,可用单线表示。5.5居民地、厂矿、机关、学校、医院、山岭、水库、河流和道路干线等按现有的名称注记。6、图边测绘和接边为了与相邻图幅接边,每幅图须测出图廓外2cm,如果建(构)筑物位于图廓上,则应测至建(构)筑物的主要房角点。图边的接合差不得大于地物点和等高线测图中误差的2倍,如果接合差不超过此限度,应将误差平均配赋,直至两边能完全接合,若接合差超限,应到实地查明原因,进行改正测量。在几何图形方面,相邻图幅接边地物要素在逻辑上保证无缝接边;在属性方面,相邻图幅接边地物要素属性应保持一致。7、地形图编辑将pda初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